绿林网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是一本由胡适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一):印象深刻的胡适的麻将说

要说作家榜出品的这本胡适的《忍不住的新努力》,什么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话,大概就是篇尾游记关于“麻将”的论调了。

《明朝那些事儿》提及,麻将是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在船上发明的游戏。本人学识浅陋,不曾考据。但麻将的起源,确实源自明朝一种名为“马吊”的纸牌游戏。后来渐渐地竟然发展成为今天的国玩了。

胡适在游记里说,明亡之后,吴梅村作《绥寇纪略》说明之亡是亡于马吊。因为当时士大夫都在玩这种纸牌游戏,把正事都荒废了。

这么说难免有些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但是玩物尚志,游戏亡国之案例并不鲜见。何以一种纯粹消磨时间,损耗金钱的游戏就能堂而皇之成为国玩呢?每每百思而不得其解。

以前去荆州长江大学表哥家玩耍,到大街上发现全城人皆忙于筑长城中,后来,荆州的大学同学也说,他们荆州人最好打麻将,往往在麻将桌上,打着打着,就把别人的老婆顺带打走了,所以单身汉也越来越多。虽是半玩笑,也可见此游戏还有发展婚外情,乱搞人情关系之功用。

本人在武汉求学工作多年,见到路边、小区等地方麻将馆星罗棋布,看到那些那些三教九流整日坐在乌烟瘴气的麻将馆里,男的不工作女的不持家,吞云吐雾叽叽喳喳,时常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把这些打麻将的人都拉去搞国民生产,我大中国的鸡的屁不说保8,也不至于每况愈下,逐年下滑。这些打麻将的人,尤其是到麻将馆打麻将的人,多数都是拆迁户,暴发户,赌徒,职业打麻将的居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往往通宵达旦,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之流毒,实在不该。

有时候脑子里经过这些思想之后,再回头想想,又不免自我批判,自己又有什么权利去如此看待和评判这个群体呢?

如今阅读胡适的这本书,更坚定我自身的这些想法,胡适对于麻将的论调,与我心有戚戚焉。书里说,英国的国戏是Cricket,美国的国戏是Baseball,日本的国戏是角抵(即相扑,蚊香兄注),中国呢,中国的国戏是麻将!作者说,麻将只是我们这种好闲爱荡,不爱惜光阴的“精神文明”的中华名族的专利品。虽有很有些自黑自嘲的意味,但道理却不能不发人深省。

你要说打麻将真就是现代社会的鸦片,麻将馆就是鸦片馆,那也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偶尔小玩,怡然自得,善莫大焉。但那些终生不工作,不学无术的人,不在修为上提升自己,不在思想上丰富自己,就凭了那144个小方块,日夜垒筑,日复一日,所为何求?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二):民国为何大师多?

民国为何大师多?以前,在读有关民国时期的作品比如《南渡北归》的时候,常常受困于一个问题:为什么民国这么短的时间,能出这么多的大师级别的人物。随便举些例子——国学大师: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等;思想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文学大师:辜鸿铭、梁实秋、闻一多、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郁达夫、郭沫若、周作人、鲁迅等。

这还只是列举了极少数人。

短短的时期,为何能出这么多的大师呢?如今不知不觉也有了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浅陋的认识。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运动将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一分为二,前为古典文言文学,后为现代白话文学。

我们时常说,乱世出英雄。其实并非和平年代就没有英雄,只是在乱世的社会变革中,才会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和文化的风向标人物,他们作为革新者,往往水到渠成的成了英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嬴政之与秦,是因为他统一了中国。曹操之与魏,是因为他了结了大汉;社会发生了这种变化,即便统一中国的不是嬴政,是赵政,了结大汉的不是曹操,而是朱操,他们一样是英雄。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是也。

新文化运动以前,古典文学和文化领域,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是对于相对平静如水的社会来说,他们的名声和影响力远没有那么大。新文化运动的激流浩荡,引起了文化文学领域的激烈变革。由此也出现了一批开创者,一批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些人作为一种新势力的开山鼻祖,被我们后世子孙奉为大师,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再打个比方。互联网的兴起,直接造就了一批商界的巨贾和领军人物: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贝佐斯、马云、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放眼当今的世界富豪榜,互联网行业相关人物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不难理解的, 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导致了社会科技的剧烈变革,由此造就了一批商界的“大师”,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就算不是马云、马化腾,这“大师”的头衔还是一样会落到牛云、牛化腾的头上。

这样一类比,道理不言自明。民国多大师,不是因为民国的人眼界宽,学习强,智商优越,乃是时代的变革自然而然的产物。

大师自有大师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并非神人。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大师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就拿胡适的散文集来说,有些思想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正如出版声明的一样:本书所反映的观点立场,希望读者能用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立思考的态度阅读。这固然是一种免责申明,因为我们都知道胡适出走台湾,跟共产党人士分道扬镳,对社会主义抱有成见,对西方文化抱有深度的认同感,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师也是普通人,大师的认知能力高于我们,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提倡的妇女解放,自由恋爱,所崇尚的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政府和自由主义所持有的见解,对麻将这种国玩的批评,对西方妇女自信的阐述,都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认同。

但是有一些个人所持的意见,我们也不一定非得苟同。例如胡适对于马列主义,对于共产党,对于红色政权的不认可或者批评态度。事实证明,当今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也发展的挺好么。由此可见,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检验。不可盲目追随大师,迷信大师,要不现在的怎么会把专家、教授戏称为砖家、叫兽呢,因为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三):自由诚可贵

如果我没有告诉你《忍不住的新努力》作者是谁,你或许以为这是某位鸡汤作者的“发明”,但是如果你通过绿油油的书籍封面,恍然之间发现它居然是胡适先生的大作时,你一定会吓掉下巴。 《忍不住的新努力》是“作家榜”入选的一部作品,应当说这个时代出版物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值得阅读的仍然是沧海一粟,而“作家榜”某种意义代表着良心,它来自于经典,又高于经典,倾注了杰出诗人、作家、学者的心血,让亿万读者有所读、有所不读。“作家榜”入选的一类书无论古今中外,都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让我们发现生而为人是一种幸福与自豪。

胡适,何许人也?在中国,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崇尚自由、追求自由却能获得自由的一位英杰。综观其一生,胡适对于自由是由表及里的了解,以至神交,但是却能不为“自由”所误,提出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观点。细读这篇划时代的作品,我们才知道胡适是一位彻底的无神论者,只不过他的无神论更多地兼容,它可以理解一切有神的宗教以及信仰宗教的人,这在宗教自由史,乃至思想自由史、政治自由史是一种进步,一种必须承认与坚守的进步。

如果自己始终不会错,那么我行我素就成为一种宿命,他不会接受“异端”学说,也不会对异端仁慈,只会选择迫害,所谓“正邪不两立”引诱着我们做出与时代与社会不符的行为,因此适度的合理的容忍能够让我们懂得自由的难得可贵。

自由与自律并不是反义词,而是同义词。胡适口口声声的自由必将指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自律。胡适为自己制订的清规,至今仍然是“完人”的标准。 第一卫生,每日七时起,每夜十一时必就寝,晨起作体操半时,对休息与运动给予了同等的重视,没有因为欲望或者信仰而牺牲自己的生物本能。在我们尚未明白活着为了什么时,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生物规律去行事,而不是像现代人这样白天无精打采,晚上激情四射,颠倒了阴阳黑白,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伤害!

第二是进德,做一个纯粹生物性的人并不难,难的是做一个道德意义的人,胡适所举的“四个”一致,即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今昔一致、对己与接物一致,说到未必能做到,我们太愿意看别人的眼色了,也太习惯给别人脸色看。 第三是勤学,学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一生的事业,胡适做到了,他善于化整为零的坚持,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于读书,而是将一个宏伟的目标细分为小目标,即每日至少读六时之书,读书不能没有选择,风吹哪页读哪页,而应该根据自我知识结构有意地修砌,比如胡适以哲学为中坚,以政治、宗教、文学、科学为辅助,这种学习态度与学习内容即使对于普通人也是适用的。当很多人在追求阅读数量的时候,胡适洞若观火地指出数量的增长并无益处,而阅读质量的提升才是最关键的,唯一可以学习并能坚持的就是在阅读的同时作笔记、写心得,把别人的精神成果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以先贤仁者为榜样,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四):自强不息者,才能生生不息

一直在思考努力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认识的朋友们之重,从来都不缺乏的大概就是努力之人。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很努力的存在,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大部分人渐渐忘记了如何去努力,仅此而已。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母亲写的和孩子有关的文章,她在文章里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努力的成长的模样就觉得非常的开心,是什么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在成长的时候努力过呢?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很艰难,但是这艰难的成长道路却并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从最初什么都不会必须依靠着父母才能生存下来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从只会躺着看世界,到开始爬行,最后直立行走。

孩子们是从来都不会停止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最无聊的事情就是静止不动。不同于大人们的慵懒,孩子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去认真的探索这个世界。他们努力的在这个世界上学习并生存下去,那么我们又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忍不住的新努力》是胡适先生的随笔集,不看文章只看书名,就会让人去思考人生——为什么努力,如何努力,什么叫做新努力,忍不住的努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时候想想,在胡适先生条件那么艰苦的年代里,他都崇尚着努力,为何到了现在丰衣足食的时代的我们,却选择了慵懒,或者说在这个世界迷茫?

自强不息者,才能生生不息。胡适先生认为,只有过有意思的生活,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那么首先需要确认的是人生有何意义?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胡适先生也遇到过。作为一名先生,收到学生们疑惑的信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胡适先生便收到了这样的信笺。

胡适先生认为,“人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答,因为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需求的人生以及每一个人期待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这些人生无外乎: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其实说白了,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何意义可说?因此,胡适先生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

所谓有意思的生活,其实就是过自己的生活。生活不糊涂,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如何去努力过上这样的生活,就叫做有意思的生活。我们在网络里看到的那些每天到处旅游打卡的生活有意思吗?也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喜欢旅行的人有两种,一种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出门旅行了,而另一种做则是去不同的城市体验不同的物质文化生活。哪一种更有意思呢?也许有人说,每天在自己的各种社交软件里打卡让别人羡慕多有意思啊,但最后留给自己的却只剩下了羡慕完毕之后的空虚和焦虑。而去体验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确是把这个世界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懂得大道理知道很多社会习俗的人,却从来没有思考过他们为何会成为这样的人。也许,那些去不同的城市看不同世界的人就是如此;又或许即便是无法出远门看看这个世界,我们也能够选择在书本的世界里,了解更多我们不了解的知识。因此,有意思的生活,叫做有目的的生活,或者换句话说,当我们知道了我们努力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就会开始有意思了。

胡适先生特意的在《忍不住的新努力》里面,讲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的故事:

差不多先生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说差不多,差不多先生经常说的话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了?”差不多先生的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却买回来了白糖。他要去上海办要紧事,迟到了两分钟火车已经开走了,差不多先生只能第二天再走,还思索着今天走同明天走也差不多。

是不是觉得这个差不多先生有点眼熟,我们的生活好像很多时候都和差不多先生一样,觉得差不多就得了。可是生活真的只要差不多就得了吗?差不多先生因为差不多得了,最后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就不是一件差不多的事情了:

得了急病的差不多先生,让家人去东街汪医生,家人却急忙的找来了西街的牛医生。牛医生是兽医,用医牛的方式去医治差不多先生。于是,差不多先生直接一命呜呼了,他在临终前还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何必……太认真……呢?”

何必太认真呢?可是不认真的话,小命都没有了!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没做,没有梦想没有未来没有努力过,那这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人总是偶尔的会产生迷茫,但是这短暂的迷茫也许正是一种放松自我寻找未来的时刻呢?在这迷茫的时候,也许多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就会忽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美好的事情等待着我去完成。

我们需要努力,不是为了努力而去努力,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努力的过程。不要认为自己无法努力,想想小时候是如何从一个婴儿成长为现在的模样的,就会感慨也许生活努力一下,真的就不一样了呢?

自强不息者,才能生生不息,在逆境中成长,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努力吧,总会有忍不住的新努力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里。

《胡适忍不住的新努力(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五):胡适思想的殿堂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倡导“白话文”,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来他主要以白话文写作,并且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胡适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思想著作,影响了一批思想进步人士,他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分析一针见血而且见解独到,这些文学作品即使放在现在阅读都不会感觉过时,通过阅读胡适的作品可以了解中华名国时期学生、文人所关心的事件,并且感受到西方与中方文化思想碰撞后对于当时学者的影响。

《忍不住的新努力》书封

《忍不住的新努力》是胡适著,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选自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胡适三部曲》,这套书包括《忍不住的新努力》《四十自述》《胡适19堂文学课》这三本,整套书的制作精美,选篇用心,三本书的整体设计统一,纸质摸起来很舒服,而且书中配有精美的插图,将一些书中的经典时刻用绘图展示出来,可见这套书在制作过程中的用心,在我看来这套书很适合收藏。

《忍不住的新努力》是一本胡适先生短篇随笔的整理文集,它包含胡适先生的一些思想观点、实事评价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导之作,其中有一些是发表的作品,有一些是胡适先生的演讲稿,其中第四章是胡适先生的留学日记,这些作品经过整理与编辑呈现出了这本书的形式,其中的篇目都是仔细斟酌的,有一些篇目在网络上直接搜索是看不到的。

这本书中每一篇的内容都不多,但是其中传达的思想与力量却不容小觑,就像是第一章第三篇随笔《女子问题》,直击在民国时期女子所受的思想压迫和身体压迫,以及如何做到真正的解放女子和改造女子,这篇文章在现在看来都是不过时的,可想而知在胡适先生生活的时代,这样一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是多么的前卫,能够影响与改变多少学生与进步人士。

《忍不住的新努力》插图——胡适先生与夫人江东秀

这本书中有一篇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翻到这一篇我被先生所列的书目震撼了,从胡适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国学功底之深厚,但是他所列的一个国学入门书目就包含那么多的书籍,既然是先生的推荐,那么他一定读过这些书并且这些书对他的国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而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书我几乎都没有读过,甚至一些书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在现代社会我们的教育更加重视实用性,所以一些国学著作就被丢弃了,这一点真的是太不应该了,有机会的话我会找这篇书目里的一些作品来读一下,但是根据我们现代人对国学一知半解的水平,这些作品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胡适先生是一个关心社会与生活的人,他的作品中很多都体现了他对于一些现象的看法和观点,而且他是一位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读胡适先生的作品感觉很随性易懂,这可能与先生坚持白话文写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吧。

这本书是《胡适三部曲》(插图珍藏版)中的一部,我们可以看到这套书的选篇仔细,编辑用心,诚意满满,所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入手一套,我们一起讨论这套书的内容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