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乾隆韵事》的读后感大全

《乾隆韵事》的读后感大全

《乾隆韵事》是一本由高阳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乾隆韵事》读后感(一):天子圣言 凡人心思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我们也是最近的,所以对于清朝的故事我们知道的也是最多的,因为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对于清朝的描述也是最全面最具体的,也是因为清朝的故事也是很丰富的 ,有依据可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流传到现在的也一样很丰富多彩,都说看历史小说必须要读高阳,犹如一本百科全书,看尽历史众生相。

这本书展示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揭露康乾盛世三朝惊心动魄的宫廷内幕,高阳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见解,从历史的脉络中揭开帝王不被人知的秘密,影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过影视剧中多数比较正式,穿插一点点感情,而小说不一样,可以肆意的发挥,添加自己对历史、对帝王的理解,读了乾隆韵事这本书后,对乾隆又有了新的认识,完全和在影视剧作品中不一样的乾隆,同样乾隆的韵事也不能够磨灭他的功绩,有人说乾隆是捡了前两位帝王的便宜,是在吃老本,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好多人把这本书当做一部野史来读,既然是历史那就没有正野之分,100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人中也有一百个不同的历史理解,翻开这本书的意愿是因为这段历史,坚持看完这本书除了历史和故事对自己的吸引外,还能在作者笔下探究他对这段历史的独到见解,故事指引你把书翻到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就是你与作者在空间上的讨论,把你的理解与作者进行对比,不断地更新自己对乾隆的理解。

在现代人眼中提到乾隆,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和珅,第二个估计就是纪晓岚了,稍微了解的多一点可能知道他兴起文字狱、闭关锁国、四库全书。对了,还有一个我们童年暑假的记忆,还珠格格,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我们记得吗,乾隆韵事里记得。

本来想看人事看政治,没想到,最让人动容的还是乾隆的韵事,不同于大开大阖的历史正剧中,偶有儿女情长的桥段,小说中的乾隆韵事在收敛中透着灵气,灵气中不失城府,城府中见着真情,一切自然流淌,水到渠成,,天子圣言,凡人心思。

一番相思催心肝,卷帏望月夜无眠。

小楼橘灯弄双影,一诉衷肠泪如泉

《乾隆韵事》读后感(二):爱新觉罗·弘历

高阳先生的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的把控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对大势的把握,对细节的掌控,对情节的再创造,对人物的白描,无不展现着一个历史小说家的高超技艺。故而看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总会有一种真实历史的错觉,这就是笔力。

首先是语言,历史小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写哪个朝代就要用哪个朝代的语言才最能打动人,才是第一流的历史小说,也更容易把读者代入进去。本书《乾隆韵事》高阳先生通篇都很注意这点,只有奴才,没有小人,在下等等,这一特色可能很不起眼,但却是清朝历史必须留意的。

其次是故事情节,历史小说既好写又不好写,好写是说历史已经固定了,也就是从宏观来讲写之人已经有了一个脉络,或者叫提纲,不容易跑偏;不好写恰恰也是这点,因为大家都已经熟知这段历史,作家便必须在有限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创新和人物的创新,非常不容易,这一点可能只有写过的才懂,高阳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本书里的人物语言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说的话都是从自我出发,角色立体,人物分明。

不过本书的书名我有一点不理解,《乾隆韵事》我本以为是写乾隆下江南的风流故事,没想到书中四分之三的篇幅都不是乾隆,而是康熙和雍正。也就是说本书的故事实际上跟乾隆关系并不大,其核心更多是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之争,一开始我的确是不理解,直到我看完全书,好像才有些明白高阳这样写的用意。

高阳先生从康熙写起更能把乾隆的出生、身世、成长、环境等捋成一条线,乾隆的性格也与康熙和雍正大相径庭,这些前事与乾隆在位时产生了很大的对比,可以说高阳笔下的乾隆皇帝也便有了几分戏说的味道。

康乾盛世的说法这些年突然有了争议,这里我不去探究真假和具体原因,很多史料都埋在了历史长河中,康乾时代到底如何也只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才能才有资格说,而不是用今人的眼光去看,这样有失公允。这里我想说的是康乾盛世即使有着客观原因,比如这时刚度过明朝的小冰河期、有新的食物进来等等,除开这些,在那个皇权大于一切的时代,谁又能否定一个皇帝的作用呢。

一本书就可以看尽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故事,还是值得一看的。

《乾隆韵事》读后感(三):高阳写清史

也是奇了怪了,打小历史课上老师讲的知识点怎么记都记不住,但没事儿偷偷摸摸看个历史小说什么的,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每次看小说时,都会在旁边摆上一本汉语词典(因为后面有历史年代表),遇到不懂的或是感兴趣的还要上网查一查,别说,这自己查来的还真比上课老师讲的记得牢靠。可能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比较饱满,而课本满满干货我大脑负荷不了吧。

人们都说“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由此可见高阳老师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本书《乾隆韵事》是高阳老师的代表作之一,“韵事”一词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花酒陶情之余,复多韵事。”指风雅之事。

嘿,既然不是正史,那我们就可以愉快地阅读了~

要说这乾隆皇帝,近些年在网络上可是挺火,什么“盖章狂魔”、什么“农家乐审美”,热门话题一个接一个,如果乾隆有微博,粉丝数肯定不低于现在的大V们。

本书即为历史小说,就一定要以史实为创作依托,不能偏离历史轨迹。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这也就要求了作者要有较高的知识存储,不仅要阅读大量正史资料,还要翻阅许多民间野史杂谈,甚至还通过分析历史画作为使小说内容更加贴近史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时才能信手捏来,让读者真真假假分不清。

一部历史小说能够让读者在读完后去查阅史实资料,便是成功了。

本书虽名为《乾隆韵事》,但书中真正描写乾隆的笔墨却只占全书的一小半,而另一半都用来写了他爸雍正。有人说是不是作者起错了名字,但我感觉作者可能是想更深入地介绍乾隆的成长环境。

在作者笔下,雍正可真是个十足的“恶人”,他城府很深,表面上作出一副淡然不争的样子,但私下里却偷偷密谋拉帮结伙,待康熙驾崩后,他还谋权篡位将传给老十四的诏书改成自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就没有他不做的。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乾隆却和雍正完全相反,他宅心仁厚,也可能是因为他赶上好时候了吧,前面爷爷爸爸都给打好了基础,还没有复杂的兄弟相争。既然是“韵事”,那肯定就少不了“花边新闻”,嘿,这乾隆竟与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恒之妻还有一段风流韵事,最后竟气得皇后投水自尽……

但看历史小说一定要切记一点,放空大脑忘记曾经看过的影视剧人物,否则那画面不要太美。

《乾隆韵事》读后感(四):聊聊乾隆那些事

说到乾隆,就想到暑期档必播之剧《还珠格格》。里面的皇阿玛乾隆真是和蔼又重情,不知道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知不知道他这多情的一面。当然这是戏剧赋予他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上让我难忘的是“盖戳帝”乾隆。管他是王羲之还是王献之,总之我就是戳戳戳一顿神盖,然后作诗自娱自乐,再哐哐哐一顿神刻,令人捧腹大笑之余,那个老顽童一样的趣老头跃入脑海! 盖戳帝 作者高阳,敬仰已久,但其大作,这本还真是头一遭。怀着满心期待读来,却是大失所望,这本写的是乾隆韵事,先不说写实多少,就比例划分,雍正和乾隆的戏份不相上下。最重要的是,读后有点发懵,作者是对雍正有多大意见,即使是为了小说或野史,也将雍正黑的太彻底了,他整个一纯种非洲人还是那种牙齿和心都是黑的! 作者高阳 总管太监眼里的四阿哥是喜怒无常,脾气极大的;舅舅隆科多心里的四阿哥是惺惺作态的假道学味道;康熙爷更是认为这个喜怒无常的儿子是伪君子,后面更是将雍正帝写成了一碗鹿血,就色胆包天强了丑宫女,也就是乾隆的亲生母亲,然后怕事迹败露,心机深沉杀害了随性太监。故事讲到这,雍正帝已经是个无情的小人了,可作者不然,在继续黑四阿哥的路上越走越远。妖法魇咒胤礽案,说胤禛也就是四阿哥不肯承认,让十三阿哥胤详出来顶罪。继承大统更是坐实了其篡改遗诏,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事迹,亲生母亲的厌恶,世人的舆论,都将四阿哥雍正帝推向了无情冷血,自私暴力的巅峰!这会又让我想到前几年大热剧《步步惊心》,吴奇隆可谓将四阿哥演绎的炉火纯青,更像此书的四阿哥,连人物的塑造和情节都雷同,不免唏嘘一场! 太后斥责 这里套用一句《戏说乾隆》主题歌中的歌词:人生得意莫言早,是非论断后人道。是非功过,真实已埋入历史长河,但功绩自有后人去评断! 这句话送给乾隆帝最合适不过。此书中前半部分读的是隐忍不发,后续才有了阅读兴趣,虽说乾隆帝痴情对象不是失了两个皇子的皇后,改成了傅恒之妻,乾隆的弟妹,但描写极富有戏剧性,可做乐趣一读,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但还是劝诫正史为大的朋友们,此书就不必勉强了,怕槽点多到口干舌燥也! 十四阿哥捅露真相 高阳的历史知识是有目共睹的,融会贯通也从字里行间感受的出来,人物描写很细致,丰满,画面感很强烈,只偶见对话苍白,想来是不擅写男女腻歪那点事儿,也好理解,此书于我,只做笑谈!

《乾隆韵事》读后感(五):皇帝的趣事:雍正的残忍,乾隆的风流

首先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是说实话,我是一个不分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人,所以一看见《乾隆韵事》,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因为我喜欢看这样的野史,既丰富自己空白,又不会像正史那是无聊,真是深得我心,再来谈谈我对《乾隆韵事》的感受,虽然书名叫乾隆,但是内容的大部分却是讲诉着雍正的故事,可能作者更加侧重讲诉乾隆的前世,但是我认为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雍正,对雍正真心不好评价,因为他对夺权的残忍令我毛骨悚然,但是他对康乾盛世的延续上还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说起雍正的政绩真可以说上几天几夜,但是论政绩,可以说雍正并不是最优秀的,尽管他也做出了很多丰功伟绩,但是雍正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手段,可以说哪朝哪代的皇帝的登基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都是充满荆棘的,都是尸体满地,都是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行的,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踩着自己父亲的鲜血,践踏着自己兄弟的尊严,甚至不惜逼迫自己的母亲自尽,这些手段真是令人闻风丧胆,“九子夺嫡”“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这些无法磨灭的罪名一直围绕着雍正,可以平价他,手段残忍的程度不亚于他政绩突出的程度。就是这样一个父亲,他传位于弘历,他成了乾隆。

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乾隆的成功没有像他父亲那样不择手段,反而把自己的那些叔叔都安置妥当,他的仁善也决定了他的成功,按说本该是一个极其令人尊敬的皇帝,但是有一段却令我极其的反感,那就他竟然和自己大臣的夫人通奸,而且还是皇后的弟妹,这简直就是乱伦,皇帝嘛,后宫佳丽三千甚至三万,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却霸占自己妻子的弟弟的夫人,并且怀孕两次,还为此打了皇后,皇后最终自尽,尽管后来他还是补偿了富察傅恒,但是这对于一个成年的男性来说才是最大的耻辱。

所以说人无完人,每人都有自己优缺点,皇帝也不例外,其实有时间读读这些野史,这些趣味真的有意思,希望能阅读更多高阳手下的大人物。期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