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摘抄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摘抄

《理查德·费曼传》是一本由[美] 劳伦斯·M.克劳斯著作,中信出版社·鹦鹉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一):99分的天才

诺贝尔物理学奖、圣经一般的物理学讲义或是理查德·费曼在有志于研究物理的学生中封神的原因。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听听他传奇的经历、了解他的多才多艺、抑或被他自述的幽默感逗乐,也足以爱上这位天才。专心治学的费曼和会生活的费曼,何者更可爱?身兼理论物理学家和畅销作家的劳伦斯·M·克劳斯是少数能看明白的人。因工作关系,他曾在学术场上跟费曼有过切磋,又阅读过大量关于费曼的资料。在《理查德·费曼传》中,克劳斯同时呈现了费曼的工作和生活,被费曼笔下的物理学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学者和因花边新闻被费曼吸引的读者,不妨看看交换一下视野,看看费曼的另一面。

费曼曾自述,是父亲的引导让幼年的自己爱上了观察和思考,这非一日之功,是许多游戏和探索的积累。而在本书中,我们却可循着克劳斯的叙述,体验到费曼迷上物理学、惊喜乍现的那一刻。引子是拉格朗日提出的“最小作用原理”,它指的是物体的运动会倾向于最“省力”的路径,即动能和势能的差值最小的路径。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折弯(光的路径)、回旋镖的运动,都是符合这一原理的,难道物体会思考吗?这一神奇的理论令费曼着迷——此前,这位天才少年可是对课堂上枯燥的计算丝毫不感冒的。

也许正因如此,当自己站上讲台,费曼才希望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的奇妙,能在乐趣的驱使下去探索,而不光是记忆公式、重复计算。《费曼物理学讲义》是写给聪明的学生的,即使对物理学专业的新生来说,它都不是那么容易弄懂,但日后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们说,回头再看,方觉书中高屋建瓴影响深远。

费曼说:“发现的乐趣就是奖赏。”相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费曼更喜欢自己去发现,利用现有的知识推导出未知,或去解释和解决难题,不是件值得兴奋的事吗?科学研究是聪慧头脑的娱乐和消遣,这对费曼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因此,在与最聪明的头脑共同完成制造原子弹的难题时,费曼仍用碎片时间计算和思考物理问题。科学研究不是一场竞赛,费曼爱独辟蹊径,倘若自己的结论跟别人撞了车,他会引用别人的工作,而且还挺高兴的,就像发现自己答对了题目一样。费曼还将探索精神发挥到了专业之外,退休后参与到儿子的创业计划中,替儿子计算“每个路由器要与多少个计算机芯片相连接,才能使之并行计算”这一难题,他的答案竟胜过了计算机工程师。

不过,克劳斯屡屡替费曼遗憾:如果他在前景光明的项目上再使把劲——譬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宇称不守恒”问题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费曼也是最早关注该问题的科学家之一,却浅尝辄止,没有继续跟进;如果他不那么坚持自己发现和推导,能节省时间做更多的事;如果他能把一些研究写成论文——费曼常常满足于“解开了”带来的成就感,不动笔写作——那么他完全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然而,取得成就哪里是费曼的目标呢?连诺贝尔奖都没能让他激动。据说,费曼考虑过拒绝领奖,但转而又想,拒领会引起更大的关注,还可能让人以为他狂妄,这实非他的本意。克劳斯站在物理学家的立场上所遗憾的点,也正是普通读者喜欢费曼的理由。99分的天才看起来多快活!不理会别人的想法,自始至终都在享受发现的乐趣,像个忘我又时有惊喜的孩童。费曼才是葆有初心的人——在他身上,这种可贵的初心多有魅力啊!

——己亥年读劳伦斯·M·克劳斯《理查德·费曼传》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二):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吗?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但我们真的了解世界本身吗?也许这么说,太宽泛,去回答了解和不了解也太宽泛。不妨我们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一下,你看到一朵花,对于花的美,你是如何体味的呢?你会说这朵花是红颜色的,有花香,你还能把它画出来,甚至给它作一首诗。有不少人会觉得审美这回事儿专属于人文学家,其实不然,物理学家同样是审美的大家——甚至行家,就如费曼所说,他能从这朵花上得到更大的乐趣,他会想象花内部的细胞,那种美一点儿都不逊色于花的外观,他会思考花为什么会有颜色。同样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够多了吗?相较于物理学家,我们远远不够。当我们站在物理学的大门时,畏手畏脚,伸着脑袋看,太害怕了,又太好奇了。就像爱丽丝在仙境世界的大门口。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领路人,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我真希望这个人是费曼。如果是费曼,那么他会告诉我,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相连接的,化学,生物,物理,自然万物都是一体的,把其中之一抽取出来,做已深入研究,最后殊途同归,你会发现只要是真理,世间万物相连。作者是幸运的,作者在高中时,被物理老师点播:“我看你有些无聊。”于是介绍了费曼的书给作者看——《物理定律的本性》,当然这书难度很大,没有谁能完全理解,可有时完全弄懂并不是目的,只要已经达到了初衷——引发思考,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有趣,而我们对这个世界还知之甚少,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在探索的路上孜孜不倦。

看《生活大爆炸》时,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Penny去找Sheldon去学物理,Sheldon拿着小棍儿,坐在白板旁边,开始从公元前600年开始讲起,一个仲夏夜,从古希腊开始讲起,面对如此漫长的物理发展史,很多人和Penny一样望而却步,可归根究底简而言之,物理到底都研究了什么呢?物理研究大至宇宙,小至粒子,有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而因为太过庞杂,以至于每一个学科下都有无数分支,物理学家没有什么不研究,即使在人们看来有些研究“毫无意义”。

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呢?我觉得费曼给出了答案——“我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们准备某个考试——甚至也不是让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做准备,我最想教给你们对这个精彩世界的欣赏和物理学家看待它的方式。”当然想要完全听懂费曼的课,并非易事,费曼讲课不用教材,有时还给学生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在上了一年课后,有的学生已经不来了,但是学校却让他继续讲下去。真是有费曼这样的人在,才有人带我们更好地看看这个世界啊!物理学家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总是处于瓶颈之中,一片黑暗,仿佛沙漠没有尽头,但是无可奈何,必须找出出路,用时间甚至是毕生精力去证明这究竟是一条正确的路,还是一条死路,而当我们面对追问——这究竟有什么效用或者价值的时候,轻描淡写微笑道:“这除了对这世界的了解更进一步外,没什么实际的意义或功利的意义。”可那也不代表,这些研究毫无价值,这都是解开宇宙,人类,时间之谜的必经之路。

物理学并不是功利主义的代名词,诺贝尔奖也不是所有物理学家的终极追求,有些物理学家的不倦研究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理查德·费曼传》通过对费曼的书写,正传达了这样一种精神,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物理学家,受到了费曼的极大影响,从费曼的童年开始写起,写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写他的生活轶事,用意识流的笔法,在书写过程中对费曼的研究进行讲解,写了大量关于量子力学的知识,还有费曼在研究中的合作伙伴的研究内容,解析了那些年的物理学发展进程,可以说非常深奥,即使是放在情境下,也让人不禁读上两遍以上,如果想要详细理解,一定要再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行。

电影《万物理论》中,霍金的妻子在招待客人的席间,代替丈夫向客人解释丈夫的研究领域,说道:“物理学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我们仅仅只是皮毛地知道那些理论的一些结论部分,却无法真正了解它们的推导过程和研究过程。也许我们也身负使命,肩负着理解世界的使命,我们继续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吧!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三):了解物理学,了解理查德·费曼

对于理查德·费曼,大约知道是一位物理学家,对于他在物理学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印象比较深的是“费曼学习法则”这一学习技巧,也因此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想要了解费曼,就必须要了解物理方面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还停留在水的形态变化上。对我来说,费曼的研究领域的物理学知识,枯燥且难以理解。想要了解费曼的想法,也就一直放在一旁,直到最近,遇到了《理查德·费曼传》。

《理查德·费曼传》的作者劳伦斯·M.克劳斯是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就职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作品《无中生有的宇宙》曾获2011年美国最佳科普图书奖。克劳斯发表过300多篇科学论文,著有9本书,获得过多个奖项,在多家报纸和杂志常设专栏,包括《纽约客》等。

作为一位物理学家,作者没有将重点放在费曼的私人生活中,更多的是集中于费曼的物理学生涯,书中有关费曼的家庭、婚姻、情感等部分的内容,也是因为这些和费曼的物理学生涯息息相关。由于费曼的成就对物理学的影响,因此这本书不仅是费曼的传记,也可以看作物理学界后人对于费曼的评价。我想,评价费曼对于物理学的影响,同为物理学家的克劳斯应该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在阅读前言时,我便感受到了克劳斯对于费曼的尊敬和推崇,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理性与克制。尊敬和推崇不仅是因为费曼对自己的影响,还因为费曼的个人成就及其独特的魅力。理性与克制,更像是一位物理学家的实事求是,避免情感主导真实地讲述。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

《理查德·费曼传》分为两部分,以1949年为分界线。1949年费曼完成了《正电子理论》和《量子电动力学的时空方法》两篇论文,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费曼完成了另外两篇论文。这四篇论文意味着量子动力学方面有了一种新的完整而明确的计算方法。尽管此时费曼还未获得诺贝尔奖,但这种计算方法与费曼将在1965年获得的诺贝尔奖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从1949年的两篇论文开始,费曼走在世界的前端了。

费曼逝世的时候69岁,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他的前半生。这一部分里面,你能看到父亲对他的影响,和妻子的爱情、婚姻、生离死别。如果你比较关注费曼的私人生活,大部分的内容都在第一部分。并不是说第一部分只有费曼的私人生活,相反,费曼早期的研究工作都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

相对的,书中的第二部分是费曼的后半生。前半生他相继经历妻子、父亲的离世,物理学上的虚无,变成了一个风流浪子。随着他在物理学上的崛起,他再次结婚,家庭稳定。1961年开始在加州理工学院授课,《费曼物理学讲义》出版后大受欢迎,费曼的个人魅力开始席卷物理学领域。1965年,费曼获得了诺贝尔奖。至此,费曼可以说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度过了人生中的过渡期,他开始不断地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回馈社会,他对现代物理学的巨大影响也源自后面的这些年。

费曼和物理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查德·费曼传》自然少不了物理学知识。因为专业,所以不可避免地,有时候会觉得枯燥无味。好在作者的水平够好,减去物理学的内容,即使有所不足,也仍旧能对费曼个人以及费曼的一生有所了解。

作者克劳斯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在有关物理学知识的部分,可以说是行文流畅,且深入浅出。像我这么不懂物理的读者,在读到物理学知识部分的时候,尽管还是不懂,却也大致明白该内容与费曼当时的情况有何联系。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建议多些耐心,不要略过太多,会给你更好的阅读体验,让你感受到一位有血有肉的物理学家。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四):【品·鉴】理查德·费曼的身份特质

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继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等,这一系列头衔的拥有者,正是理查德·费曼。费曼的人生经历虽然没有太多坎坷,但却极为丰富。幼年时的费曼,就已表现出过于常人的天赋。他痴迷于修理收音机,并做起了修收音机的生意。当然,10多岁的费曼在意的并非是收益的多少,而是修理过程中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他享受解决问题时的乐趣,也为自己一次次成功的表演而激动不已。高中时期,费曼对于数学的才能逐渐显露,他自学三角学、无穷级数、解析几何以及微积分,他渴望用精密的数学公式来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维特根斯坦曾说:“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那时的费曼,仿佛也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用公式来完美地表达。不过,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学习,那并不稀奇。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年仅15岁的费曼,已经发明了一套“打字机用数学符号”,这是他为自己开发的积分表创建的一套新的表示记号。可以说,这套表示符号是费曼在实践阶段的现实成果,而这也为他后来大学时走入数学系做出了铺垫。高中课程结束后,聪明的费曼顺利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这个年纪的他,思考的不再是数学理论的深入,而是未来的实践应用,故而,在学校的建议下,他转入了物理系。也因此,从小便对物理感兴趣的费曼,又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使得他在学习中游刃有余,仅用了三年,就完成了本科四年的学业要求,并且,大四时成功在《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发表了一篇有关分子的量子力学论文,还发表了另一篇关于宇宙射线的论文。当然,这两篇论文的发表,也为费曼在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研究,以及未来参与曼哈顿计划,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也许,有人认为费曼的一生尽如人意。然而,这背后却是费曼独有的身份特质所致。

首先,费曼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很多时候,一个乍看之下很荒谬的想法,如果能经得起各种检验,其实这个想法往往是正确的。当费曼还是本科生时,他就在思考“如果经典电磁学的‘图景’是错的,那会怎样?”、“如果由粒子间虚光子的交换而引起的电磁场从根本上就不存在,将会怎样”这类问题,现在看来,那时的费曼就已经在思考电磁场理论在经典条件以外的情况了。不过,这些问题都是与当时理论物理学界相左的观点,常常被人嗤之以鼻。幸运的是,费曼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这位和善而亲切的助理教授,对费曼提出的疯狂想法,总是怀着一颗理解的心,从讨论中去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去找寻方案。惠勒教授告诉费曼“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这使得费曼能够为自己的想法不断深入、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也正是惠勒教授对费曼一次次的理解和包容,才使得费曼丰富的想象和极致的创造在物理领域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其次,费曼是一位独立思考的教师。终其一生,费曼都在为自己的物理体系辛苦耕耘,而这个过程中,让他感到最幸福的便是学校的教书时光。课堂上,他会以独特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物理学的奥秘,从经典力学到电磁学、再到化学,乃至量子力学,跨过多个学科领域,只为讲清楚一个复杂的概念。费曼以他渊博的知识构建出了一套新的物理体系,他相信物理学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其他科学密切联系的一方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他的课程也被当做了“网红课”,并最后汇编成了一本《费曼物理学讲义》,这本书一版再版,一印再印,成为了物理学界的经典书目之一,甚至对于许多初学者而言,翻读此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最后,费曼还是一位坚守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他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立足于大众的需求,在访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时,他与维克托·魏斯科普夫打赌,称十年内都不会就任“责任重大的职位”,因为在他看来,物理学始终是一门公共学科,而其研究成果也应该属于全人类,他期望自己能站的客观立场上,以科学的视角去解决问题,不受政治和宗教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费曼能够不断突破已有的成就,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他始终在意的是全人类的福祉,固守的是身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因而他能够走得更远,研究更为深入。

其实,费曼所做的就是探索,不断尝试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奥秘。因为对科学的兴趣,他想要去更多地理解这个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他发现得越多,他就越觉得发现这件事的奇妙之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想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不妨也从激发兴趣开始吧。

《理查德·费曼传》读后感(五):一本关于近代物理学圣殿的启示录

《理查德·费曼传》不只是理查德·费曼一个人的传记,而是物理学最辉煌时代的群像,费曼幸运的赶上了爱因斯坦、普朗克、狄拉克、费米们开创的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如果逝去科学家会变成群星闪耀星空,那么费曼不是五车二就是参宿七;如果往生世界里有科学圣殿(虽然这会让费曼感觉难堪),那他的座位一定高高置于令人仰视的位置。

不管你对子女的期望是不是仅限于“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费曼绝对都会是你坐在海淀培训班的陪读区或者顺义私校门口的豪车里最希望孩子成就的那个未来。

费曼像是物理学黄金时代最后的大魔术师。“事先一切都深陷迷雾,晦暗不清;待他指明路径,一切又仿佛那么清晰,几乎一目了然。”他不关心荣誉、利益,他只在意对错,在意探知“优雅而美丽,闪闪发光的自然运转之理”。他不喜欢追随潮流,不喜欢跟大家一拥而上抢学术热点,他虽然不止一次的引领过最尖端的研究,但是更“倾向于从背后或者侧面发挥引领作用”。

对于理查德·费曼来说,最美的事情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是发现本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发现得越多,发现这件事就变得越美妙。”

“Smart is the new sexy.”但费曼绝对不是《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式的nerd。费曼逸闻趣事绝对是另一本绝佳的专著。他超高的智商和熟练的技巧使得与人打交道对他来说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跟他打过交道的人说他“会带给人一种感觉,就像孩子们第一次被长者当作成年人来看待一样。”他喜欢在公众面前展示物理学家“顽皮睿智、活跃兴奋、魅力十足,精力充沛、坦白直率”的一面,可能启发别人共同发现是他除了自己发现外最大的乐趣了。

学术届是一个很奇妙的领域,大家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却对前人无比崇敬。作者劳伦斯·M.克劳斯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这本费曼传记文辞优美,叙事流畅,注入了其对费曼深深的感情。

虽然有时候不免要深入浅出的(理论物理学的深入浅出)解释费曼那些晦涩的工作和成就,但这些艰涩反而意外的让流畅的部分更加流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像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密度会影响速度,但是如果你是一束足够强劲的光,这些都不是问题。

二十世纪前半叶物理学的突飞猛进得益于理论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的相互推动促进。有时候理论物理学走得更超前,需要实验物理学去验证;有时候实验物理学更超前,需要等待理论物理学给出合理解释。这就像是在编纂一本习题集,理论物理学家做出了题,但是可能要等实验物理学家的标准答案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也可能实验物理学家给出了标准答案,需要理论物理学家补充中间缺失的步骤。

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实验物理学家编纂标准答案集的成本越来越高,进度越来越慢。就像跛脚的人,走的越来越慢。物理学慢慢陷入了缓进的泥潭,快的那条腿也因为得不到验证不知道对错而充斥着踟蹰和争议,不知何时才能再有光辉刺破迷蒙。

书里讲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狄拉克是卢瑟福从英国派到玻尔那里的博士后研究员,然而狄拉克“太过安静”,玻尔对此有些抱怨。卢瑟福于是给玻尔讲了一个关于一个人走进一家宠物店去买一只鹦鹉的故事。他首先看到一只毛色光鲜的鸟,这只鸟会说10个不同的单词,售价500美元。接着,他看到一只更加艳丽、能说100个单词的鸟,售价5000美元。随后他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一只毛色暗淡、肮脏邋遢的鸟,就向店员询价。店员告诉他100000美元。他不解的问:“为什么?那只鸟一点也不漂亮。那么,它能说多少个单词呢?”“一个单词也不会说”,店员的回答令这名顾客目瞪口呆。他问店员:“这边这只鸟很漂亮,能说10个单词,售价500美元;那边那只鸟能说100个单词,售价5000美元;而角落里那只肮脏的小鸟一个词也不会说,怎么会值100000美元呢?”店员微笑着回答说:“那只鸟会思考。”

所以我们在培养牛娃时是不是过于在意孩子的毛色,而不太关心他(她)能否思考。培养一只好鸟的标准可能应该是,不管他(她)将来是一只什么鸟,在哪片林子里飞,都应该是鸟群中最有脑子的那只。

因为,唯有思考,最有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