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澄明之境》的读后感大全

《澄明之境》的读后感大全

《澄明之境》是一本由戴建业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60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20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澄明之境》精选点评: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感谢作者写得动了情。为什么有“新论”?就因为这份情。有情灌注,切身代入,“,亲爱的,我懂你”。

●归隐的本质在于守护生命的真性

●虽然调侃陶渊明种了个鬼田,作者还是把他全部的爱给了这个与自己颇为相似的人。

●刚开始读的时候,只是知道戴老师,读到一半,看到了戴老师讲课,电子版突然就读不进去了

●人和书或讲缘分,我观此书觉得是抄朱光潜作业,引经据典虽多但重点不突出,不成体系。

●戴老师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厚重且文笔优美。

●1次

●二点五星,九十年代的平均水平是达到了

●假如不执着于人间的价值信念,假如不分人间的是非邪正,陶渊明怎么可能憎恶人间的是非混淆和价值颠倒?怎么可能因此而远官场归隐园田?怎么可能超脱功名浮嚣和利禄贪竞? 只有认识一个真正的陶渊明,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陶渊明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是“市朝驱易进之心”的尘世的良心,是“大伪斯兴”时代的一位真人。 只有读懂这个真正的陶渊明,我们才能理解陶渊明身上那超脱的人生韵味、那洒落的生命境界,以及展现这种人生韵味和生命境界的诗风诗境。

《澄明之境》读后感(一):小窺

論飲酒那篇驚艷到我了,瀰漫著存在主義的氣息,同時“生命的目的和價值在於生命自身”這句和陀爺“愛生活意義之前要愛生活本身”如出一轍。 論老陶對自身的體認那篇,他雖然“抱朴守靜”,對靜無限偏愛,但他對自我的體認卻是“不是如佛教徒那樣通過入定來默識自己的清靜本性,也不是像後世宋明理學家以兀然靜坐來明心體性,而是在個人生存的困境中來審查自己存在的根基”說的太有見解太有道理了,他就是在不斷的身心分裂時體認自己,從他為官時掙扎的心態就可以看出。他對生命的認識,對生死的態度以及詩的風格等篇,常讀陶詩也深有體會。 接受史論那篇,黃文煥“析之煉字煉章,字字奇奧,分合隱現,險峭多端”論陶詩,別處新意也是始料未及的。

《澄明之境》读后感(二):贴一个老版本的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十多部。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为首届“最受欢迎导师”第一名。其讲课视频流传到网络上后,获得过亿次播放,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网友誉为“国民教授”。

《澄明之境》读后感(三):陶渊明,能治愈我们的精神内耗吗?

我真的是膨胀了,竟然翻阅了戴建业老师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这种文学理论书籍,是我能读的吗?真的是僭越了! 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被戴建业老师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真是酸爽。

虽然戴老师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教授,但是他的作品真的不是网红书籍。入坑可以,但是想要读个明白,确实是要花费一些力气的。我只能说本菜鸟、实弱鸡,30万字的专著,论文的形式,是我根本hold不住的。 在科研与教学中,文学与理工有着极大的不同,文学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需要更加发散的逻辑思维。对于古代文学,只能说是甚之又甚,讲课难度极高,一不小心,讲台之下就卧倒一片,在寻周公了。 说起戴建业老师的著作,短时间内,我应该不会再翻阅了,因为我认为自己太浅薄了,还远远不够资格、没有能力去“吃掉”它们,更何谈“悟”呢?

但是,这不等于我一点收获都没有,虽然我是个菜鸟弱鸡,但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陶渊明的洒落还是让我的内心悸动了一下,这究竟是作品的魔力,还是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呢?我说不清楚,也许二者兼有,幸而难得糊涂。 那么,我们用今日之视角看陶渊明,能不能发现点新的时代价值呢?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火出了圈——《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看过视频后,说真的,内心没有太多波澜。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次死亡的人,精神内耗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品,余华的作品《活着》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事情活着”,所以活着就是一切了,我欲何所求呢? 但是,世人并非都悲观如我、躺平如我、佛系如我。 此时此刻,很多人都在经历者焦虑、内卷、迷茫、压力……每天一睁眼,可能就压力爆表,被推着往前走,像撞钟和尚,更像是拉磨的驴。苦过、哭过、卷了、倦了,把自己一点一点磨平,将自己一寸一寸消耗,这根弦,不知道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所以,二舅火了,二舅的“向上”给了很多处在崩溃边缘的人以力量,续上了一口气,还能再坚持一会。可是,我们也都知道,这口气不会坚持太久,随着热度消散,打了鸡血的人会再一次被打回原形,太阳照常升起,你还是那个你,精神极度内耗的你。

是时候改弦更张了,换个方法去治疗精神内耗,从根本上解决精神内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历史人物为鉴,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才高八斗,却性好嗜酒;官位常有,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贫困常伴,却安贫乐道;命途多舛,却活的洒落、通透、豁达、任真。这个人,成为了苏轼的偶像,成为了隐士的图腾,更是文学大家的精神导师,趋之若鹜求其境界,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提到陶渊明,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一个在中小学、初高中教材中异常活跃的人物,他的诗,我们信手拈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求学的岁月,陶渊明的诗是我们作文提高“逼格”的素材;工作后,陶渊明的诗是我们的网络签名或座右铭。总之,陶渊明是我们身边挥之不去的男人,这其中的魅力可见一斑。 作为年轻一代,陶渊明越来越受到追捧,这其中有青年人追求自由、不希望被束缚的因素,个人理解,更深层次的是青年人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变化:60后追求解决温饱,70后追求事业晋升,80后追求小康之梦,90后追求自我价值。随着时代的车轮往前开,人的理想也开始迭代,从追求物质到独立精神,从物质小康到精神解放,经济基础越来越好的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上层建筑的事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陶渊明与当代青年人在价值观上,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者契合。 戴建业老师说:陶渊明在饥寒之忧、陇亩之勤、居常之念中,经由忧勤克己的功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他脱弃了守达、贫富、耕禄、生死等人生的束缚,实现了精神的自由与自我的超越。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既“放浪形骸之外”(洒落悠然),又“谨守规矩之中” (忧勤执着)。这就是解决当代年轻时精神内耗的秘钥啊——身在世俗又不染世累,处于尘世又不缨尘网,充满人际关怀又不受人际羁绊。

争或者不争,这个世界就在那,你也在那! 卷或者不卷,一辈子就一辈子,时间在那! 最后,用陶渊明的一句诗来结尾吧: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愿你和我,都不再精神内耗!

《澄明之境》读后感(四):《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看戴建业教授如何重新定位诗人陶渊明,断其人生真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多年来,时常促使着人们恣意揣摩五柳先生,无数人道其既怀有悲天怜悯之心,又有嫉恶如仇之意,但迫于时局无奈,只能依赖诗歌或诗句来抒发反抗残酷现实之情。

但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前辈所言,陶渊明诗句中并未正面显示其对政治黑暗的鞭策,也未见其正面抒发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他的诗句后人无需从政治民情因素解读,实则陶诗中只包含诗人个人理想,生命感悟,人生体验。那戴建业教授又是如何证明此点呢?毕竟世人都道陶渊明拥有关注朝廷兴衰盛亡的博大之心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宏伟抱负。《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此书事无巨细的阐述了教授新论,是重新审视陶诗,解读陶人的经典著作。

戴建业前辈是华中师范大学在职教授,如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老师,其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深刻体会且深读研究,授课方式深得学生爱戴以及社会人士拥慕,教授文论知识功底扎实,六朝文学尤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就是其古典文化套装九册其一,于现世一探五柳先生之节操具有醒世功效。

一:戴建业教授断其澄明,淡泊,旷远的“洒落”人生心境,是对生命的超然应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无数文人雅士乃至当代学者,研究陶渊明时,无不将其生活状态与其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进行深层次挖掘,加以人格道德束缚,然而陶诗所表达的是否真如此所言呢? 犹记得少时,国文课上诗歌鉴赏,老师总能通过诗人的一字一句揣摩出它背后隐藏的独特意蕴,而于我而言,浮于表面的理解每每想来都有点折煞心扉。

戴建业教授对陶渊明的解读更得我心,诗人只是一介书生,追求自我人生价值乃为天性,无论旷然自达的田园生活亦或是心力憔悴的仕途追求,好在其能不以贫贱而慕于外,不因富贵而动于中。从陶“不以躬耕为耻”反“以躬耕为乐”可知,他始终追求自我心境成长,人生价值体现,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当时以仕途为尚的社会大潮流下确实有悖常理。

人生第一要务为“衣食”,所以陶渊明秉承此理,于是欣然的过着种豆南山下此种洒脱自然的田园生活,也正是这一追求,他才能悠然的见南山。然而现实残酷,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无法靠着自己的诗性心态养家糊口,于是日子过得一直穷困潦倒。继而在中年时期,带着自己青壮年时内心深处的丁点仕途理想抱负,毅然决然的踏赴官场,这种矛盾心理于当今社会而言,已经不算是新鲜事。

年轻人常有的矛盾心理,一方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生存状态,一方又被现实折磨,于是被迫的成为理想与现实同时折磨的寄生体,陶渊明亦是如此。致使自终,他追求的都是怡然自得的田园享受生活,但后续迫于生活窘迫,断然步入官场,屡次隔膜后,深刻体会,自己的生命归属。于戴建业教授所言,他是一个至真至诚的人,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学会了自我调整自我调节,曾经的经历换来的是生涯性情的洒落怡然,他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世上鲜少有人能做到如他一样即可“放浪形骸之外”(洒落悠然),又“谨守规矩之中”。

二:戴建业教授断其归隐不是冷漠弃世,而是对人间的至爱与关怀

世人只道陶渊明因仕途不顺,不臣服于利欲功力,内心深处无法委曲求全,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回避凡尘俗世。但于戴建业教授所言,他并非完全隐世,反而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另类超越般的关心与体恤。一般隐士都归隐于深山老林,不食人间烟火,此类大有可望而不可即的道家玄说意境,但陶渊明之隐是大隐隐于市。

正如教授所言,如果一个人真想隐世,他应当隐居在平平常常的墟落,让自己过着平民百姓过得那种寻常生活,成为芸芸众生自然就会在日后变得销声匿迹,而让自己深居穷谷,无人之地,无非就是想引起世人的关注,因为猎奇是人类天性,潘多拉宝盒任谁都想一试。不交于众以矫其清高,高自标置以显其孤傲,惊世骇俗以炫其不凡,这恰恰是以逃名的方式求名,以对人间情爱的冷漠来掩饰对世俗声利的热衷。

陶渊明的归隐却是回归到平民百姓之中,虽然自己香居远离闹市,但绝非绝缘于世,毕竟“结庐在人间”。无需誓死远离人性,毕竟仕途顺与逆只是人生一段必经之路,就像如今职场人士一样,无需因为短暂的瓶颈期,低迷段而放弃人生。茫茫人海中,漫漫人生路,总有自己该有的方向,且勿一刀切断所有路。

就像陶渊明,他心目中的确曾有一展宏图的夙愿,毕竟他是士大夫后代,即使家族落寞但也有少许煋火之光,只是反复尝试之后,才深刻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方向。于是做一个平常百姓成为他后世理念,每日沉愵在还未结束的农事,还未修缮好的茅舍,妻儿的欢声笑语,家庭琐事中这才是他毕生追求。正是因为如此真性情,他的才华,他的人生真谛才得以被后人传承,才被后人仰视推崇,这才是真正的隐士。我们并未见识到诸多隐居深山老林的先人留给后世什么宝贵精神财富。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是一本何其专注的论文书,对现世人了解陶渊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戴建业教授的功底太过让人惊叹,对于道学与儒学也有精辟研究,通俗易懂且意蕴深厚的文笔让学术界震撼。

《澄明之境》读后感(五):澄明之境:采菊东篱下,清澈澄明的人格养成

青云计划头条精选文章 跟一位妹妹聊天,我们谈论到有关家庭对个人品格的影响。妹妹认为环境物质很重要,人们只有物质精神充足了,才会有从容淡定人生的可能。

一 从容淡定的生活

关于从容淡定的生活,妹妹讲叙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父母为了追生儿子,不惜冒着超生被罚的巨大生活压力,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最后才是小弟。抓襟见肘的生活让父母经常吵架打架,恶言相对,对女儿们的需求也是能省则省,或者干脆无视,母亲的脸上则长年不见笑容,孩子们在这种物质与精神都严重馈乏的环境中长大。 碰巧的是,当时隔壁邻居家也是超生家庭,生活也同样的困顿,但是邻家父亲生性乐观,懂得富养女儿。家里养的鸡从来不拿去换钱,孩子们想吃鸡肉了,马上就去捉,不够再捉。手里有了宽松一点的钱,他就带儿女去旅游,去看外面的世界。 长大了,邻居家的大女儿出落得楚楚动人,像妈一样逢人都是笑眯眯的,就算遇到多不堪的事情,也是笑而不言。后来她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帮助弟妹们一起完成了家庭经济的大翻身。 妹妹说:我们同为各自家里的长女,撇开相貌运气的差距,只谈谈我们两个长大后的精神面貌。我脾气急,容易暴躁发火,一副女汉子的模样,而邻家的女儿却是极富涵养柔美的人设养成,性格稳定坚韧,目标明确,笃定。 我非常认可妹妹的说法,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邻家的那位父亲在重重生活压力下,不但没有变得麻木苛刻,反而是清醒有爱地呵护自己的小公主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她们拥有较高的家庭地位,觉得自己不比任何人差,配得起更好的未来。 那么在困境中人们到底是靠什么超脱生活之上呢?我联想到了华中师大戴建业老师新书:《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二 陶渊明清澈澄明的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见南山耸秀,秋菊迎风,山岚飘拂,夕鸟飞还。天真自露,与万物同流,与万物归一。这个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清澈澄明的生活了吧? 其实陶渊明的一生何尝富足过?想饮酒则“壶绝余沥”,想充饥却是“灶不见烟”。四十四岁时一场大火将“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五十四岁有时不得不沿门行乞的程度。是什么原因让他不依赖外在的贫富,不为五斗米折腰,把擅道济馈送的“梁肉”麾而去之? 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曾称陶渊明“不以无财为病”,误以为陶渊明以无财为乐,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他曾告诫下属:“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些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的,是自弃也。” 陶渊明深受祖训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了自己生有益时,死有闻于后,多次“宛辔”出仕,从二十九岁出任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辞去彭泽县令,其间时仕时隐,持续了十三年。在仕途时他深感“为人所羁”,官场上的“违己交病”,让他深感痛苦不堪,不禁生出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念头,在仕途穷达的一番较量后,陶渊明终于辞官归山林。 仕途上的“穷”带来了他生活上的“贫”,“拂衣归田里”等候他的是“贫富常交战”,思想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他存世的125首诗中,让我们看到了他生活上的贫困苦恼与精神上的不断抗争与思索,最终他脱弃了穷达贫富,耕禄生死等人生束缚,实现了精神上的自由与自我的超越,开创了后世文人最理想的人生化镜:既放浪形骸之处(洒脱悠然),又“谨守规距之中”(忧勤执着)。 三 形式易学,精髓难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也会看到那些因精神抑郁分裂的人群,于是我们对那些超然于世,清澈澄明的人及他们的人生状态充满了向往与羡慕。有些人觉得那是生活富足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有些人照搬了采菊东篱下形式,却得不到其中的“真意”,我们真正缺少什么呢? 看了戴建业老师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我觉得是我们缺少了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更深层次了解思考挖掘与沉淀。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没有信仰,也不需要什么信仰。其实我们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就是根植我们血液中的中国文化。 戴建业老师说:陶渊明的人生境界孕育于浑厚的传统文化,儒家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奋斗赋于短暂的人生;道家则是通过与大化同流同在,人与自然合一,人生于自然又其死于自然,无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陶渊明面对自己的人生况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出仕是遵循祖训与儒家文化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初衷目标;官途不顺后,他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反复清醒地思量权衡,否定了立善求名的功利人生,采取“纵浪大化”道家的审美式超越,不为世俗功名所累“返自然”,坦然品味人生的惬意洒脱。 归返田园后,衣食之谋在躬耕。诗人又突破纠正了懦家鄙视耕稼穑的局限,不惧四体疲劳,不避霜露严寒,勤劳和汗水换来了踏实的生命感。面对贫与富的困扰,诗人坚守儒家“君子固穷”守道自我完善;秉行儒家“素其位而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超越自己的本份,最终重建并拥有了和谐完美的人格。

归去来兮,诗人的生命最终呈现出自由洒脱,自体本真存在的澄明朗现,于是他随意而采东篱的秋菊,亦无心而见远处的南山,山间缭绕的山岚是多么自在,日暮相与还的飞鸟是何其从容。 做为一个心理学学习者,我见过不少破损不堪的缺陷人格与混乱的自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不时陷入焦虑的状态中,内心却非常渴望得到超越,追求清澈澄明的人生,拥有宁静与幸福的生活与理想的人格。《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则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光亮的出口:重拾我们的信仰,才有完美人格的养成。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东西亘古不变,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