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总统班底读后感1000字

总统班底读后感1000字

《总统班底》是一本由[美] 卡尔•伯恩斯坦 鲍勃•伍德沃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统班底》读后感(一):评《总统班底》

内容比较细碎,不太了解美国政府结构会比较吃力。不过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水门事件很是让人好奇。平日人们对此一句话概括是总统安排人到水门大楼装窃听器,对两位年轻的记者而言却是从普通的一起盗窃案,到扯上白宫班底,负责调查本事的竟是策划本事的,以为被蒙在鼓里的总统是行动的下令者。抽丝剥茧的过程令人心惊,也把记者推向了危险。客观地说,就像最后写到的,记者当年登报的只是水门事件的小部分,但作为调查记者,却顶着极大压力,来保证每篇新闻的真实性(每种说法都要找到至少3个来源来确认,真的很不容易)。也许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尼克松班底知法犯法、枉顾司法的流氓行为(不透明的连任资金,敲诈勒索政治竞争者,贿赂窃听偷盗等),但本书真正的点应该在于看两位记者如何追逐真相,以及帮助他们的人在如何为维护司法正义尽微薄之力。

《总统班底》读后感(二):独行者的勇气

在那些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影视作品中,也许会出现如下桥段:紧要关头,主人公终于搞定了关键证人,一举扭转局面,完成对邪恶势力的致命一击。然而真实的新闻报道和“最后一分钟营救”没多大关系,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曾经独行之人的声音也终会隐匿于一片喧嚣之中。

早在1973年3月,执行编辑西蒙斯曾劝说伯恩斯坦:邮报在水门事件的报道上占决定性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此时此刻,闯入者麦考德给大法官西利加的信件成为水门事件的关键转折。紧接着,《洛杉矶时报》刊登了麦考德对总统连任委员会两位关键人物:杰伯·马格鲁德和约翰·迪安的指控,一举扭转了自1972年10月开始《华盛顿邮报》的被动局面(始于邮报对霍尔德曼那次报道的冒进)。白宫一直以来的强硬姿态开始坍塌,总统班底的根基开始松动,司法部门和联邦调查局再也无力控制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参与到事件的跟踪报道中来,几个月内,多位政府高层引咎辞职,尼克松政府的倒台已成必然,此前承受巨大压力的邮报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在1972年6月到1973年3月之间,局面则完全不同——“总统连任委员会似乎神圣不可侵犯,像一个超级机密的国家安全官僚机构那样深不可测”,无论是对委员会雇员们的夜间走访,还是与“线人”们小心谨慎的沟通,或者寻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记者们都感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很多人似乎都知情,但又怀着莫大的恐惧选择沉默。从对亨特、李迪、赛格雷蒂的穷追猛打,到与薄记员、斯隆、扬格律师的耐心沟通,一步步走的慎之又慎,伍德沃德与“深喉”的每一次碰面都堪比特务接头。另一方面,邮报还要承受白宫方面的巨大压力,开始是投诉抱怨,后来发展成了恶语相向,总编布拉德里首当其冲被点名攻击,在最困难的时期《华盛顿邮报》在美国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几乎跌了50%,甚至从发行人格雷厄姆夫人到伯恩斯坦、伍德沃德都收到了法庭的传票……

然而最终,他们还是挺过来了,似乎有某种信念从始至终支撑着他们前行。正如总编布拉德里所言:“我们将一路斗争过去。如果法官想要送谁进监狱,那么他就得送格雷厄姆夫人。天啊!夫人说她会去的……(她)将到监狱去坚持第一修正案!”

作为一部纪实作品,《总统班底》的文字是很朴素的,因为事件本身就足够惊心动魄了,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的写作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纪录,这更接近新闻报道的实质,而这种真实感会给读者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感到热血沸腾,为了每一位参与“水门事件”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所彰显的职业精神和非凡勇气,为了新闻自由在面对强权时取得的伟大胜利…

《总统班底》读后感(三):在“黑暗”中揭露白宫(观后感:个人观点)

“抓住钱这条线索”,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中,“深喉”如是说。

在许多假想(Fictional)的设定和作品中,譬如漫画《守望者》,尼克松获得了连任,并且逐渐展现出了其所谓“独裁者”的气质,在这种气质中,理所当然包括有关战争的倾向。这种气质似乎在一段时间被掩盖,掩盖在越战之后的科威特和伊拉克中。然而这种气质却似乎并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个名为“总统班底”的团队。

在这本书,《总统班底》的后记中,作者提出“什么是水门事件”这个问题。“后记”给出的答案是,尼克松的五场战争!这五场战争分别针对,反越战运动、新闻媒体、民主党人、司法制度和历史。反越战运动限制了总统在东南亚发动战争的能力,而总统班底则拿出了“休斯顿计划”——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为实施监控、截取邮件、擅闯放行的计划,来应对这种情况。但也正是历史的“巧合和教训”,美国的总统们现如今习惯了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把控和推行自己的权利和政令,不过,“国家安全”同样成为新闻媒体的武器。“棱镜门”时,“国家安全”是一个意思,“通俄门”时国家安全又是另一重意思,“贸易战”时国家安全又添加了多重含义。这让人不禁怀疑,总统班底和新闻媒体究竟是在进行所谓“战争”,还是“权利的游戏”。

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回答完什么是“水门事件”,再回答“为什么是水门事件”。这本书明显是在反驳“历史修正主义者”们降低“水门事件”在美国历史中地位和意义的努力,但我似乎并没有被这本书说服。如今的现实令《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们愤怒,把“Fake News!”作为口头禅的候选人当选了。传媒历史的撰写者们当然不能把新闻媒体的一次胜利置诸于历史中重要的位置,却对另一次(时下的或者过去的)鏖战视若无睹。或许需要不断阅读这段历史,才能明白什么是水门事件,才能明白为什么是水门事件,而不是其它事件。

为什么这次,新闻媒体能够胜利?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了“深喉”——匿名的消息来源。这是名为“水门事件”的战役(或者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却也成为新闻媒体的隐患。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两位记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坚持调查和报道的过程,也在侧面描绘了涉及白宫的“新闻事件”中,总统班底、新闻媒体、检察院、情报机构之间的运作和交锋。如果你无法从当下的新闻中看清楚美国如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许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参考。这本书提供的信息量或许过于庞大,令人阅读时应接不暇,但是这也是达到真相的必经之路。为什么伍德沃德能够胜利?因为没人会给一群窃贼专门请律师,也没人会因为他们偷东西而给他们钱。

“抓住钱这条线索”,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中,“深喉”如是说。

《总统班底》读后感(四):记者的品格

大学时候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有写到水门事件,只不过一篇带过了,所以知道有这件事,但是没想到真相大白的整个过程耗时两年!两位年轻的记者小心翼翼地采访,获取可靠的消息来源,分析,验证,推理,犯错,整理,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让我觉得这哪是记者,这分明是侦探啊!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水门事件败露后,幕僚长黑格曾提出调八十二空降师围住白宫保卫尼克松总统,被基辛格的一句话打消了念头:坐在用刺刀团团围住的白宫里,是做不成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的。

国家领导人犯错并试图掩盖犯错的事实,但是能被媒体挖出来,就证明这个国家是活的,没有被权力垄断。领导人会因为看到媒体的报道而焦头烂额,就证明这个国家的媒体是人民的,没有被权力牵制。媒体是民众最主要的一个信息来源,如果媒体都开始说谎,那这个国家将变成一潭死水。

书里有两处地方印象深刻:

一是斯隆的打鼓:他怀疑记者是否知道只要用一句话就会加给别人的痛苦。

二是编辑西蒙斯说的:我不管它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句子,一个段落,一整篇报道,或者一整个系列报道,有疑问,就撤。

华盛顿邮报在每一次发报道前再三确认的谨慎态度,就是在说明有理有据,如实报道是对媒体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对自己的所言,所为,所写负责是记者的品格。三人成虎,而有时,不需要达到三,一个记者的一句话就可能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记者的报道是给全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看的,想象一下,假如一篇有关于你的负面讯息被摊出来,你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会看到,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则消息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有几个人会站在你这边?你又有多少力量可以补救已经传播出去的讯息?补救了之后是否能像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不留痕迹?

除了诚实这一点,对记者来说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巧妙地用词。如何提问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会让对方感到不舒适?如何措辞才能让报道客观,完整而没有歧义?要不是知道水门事件的结局,随着事件调查的推进,我一度怀疑接下来的内容可能就是伍德沃德或伯恩斯坦莫名其妙遭到殴打之类的恐吓袭击或者是他们的家人/朋友遇到麻烦,还好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两名年轻的记者跟踪报道一件极其重大的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事件,虽然过程曲折但是顺利完成任务,似乎也说明了这个国家尚存在一个有力的可以发声的值得民众信赖的渠道,只要追求真相的声音不消失,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发展下去。

为什么要追求真相?因为有人害怕真相。恐惧似乎不是什么好的感知,但是恐惧可以成为一种约束,一个人,只要还有害怕的点,那他就有不敢去做的事,如果一个人无所畏惧了,那他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而位高者,已经手握大权,如果无所畏惧,那这个国家将成为他的玩具。所以才有政治透明一说,任何事都摆到台面上,接受媒体和人民的监督,才是一个政府该有的态度。

《总统班底》读后感(五):窃听门下 总统也非受益者

1972年6月17日,美国民主党总部工作人员忽然发现办公室遭到了"入侵"——几位不速之客意图对民主党总部办公室进行窃听。此事中因为有一名前中央情报局雇员涉案,使得事情受到了《华盛顿邮报》的关注。

尼克松政府试图将此事件归为古巴人的报复,民众也一度相信了此一解释,但《邮报》中两位年轻的新闻记者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并不认可这一结果,两人原本关系微妙,但在共同报道此一事件中积累了深厚的友谊。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充分利用自己的记者资源,不懈地寻找知情者:虽然过程坎坷,经历了总统新闻发言人的威胁、过于急切寻找结果而忽视了基本逻辑等困难,但两人并未放弃。最终在许多知情人士的帮助下,两人不断爆料出尼克松政府的非法事件,以"水门事件"为契机,包括对于民主党人的窃听、亚拉巴马州州长华莱士枪击未遂案等案件真相得以被揭露。而这一系列新闻的披露,导致尼克松政府内部出现了冲突,每个人都忙于为自己洗脱却不顾其他所谓的"战友",最终使得身为总统顾问的迪安不满尼克松弃车保帅的做法,而将尼克松的窃听事件爆料,战火燃及总统本人。但戏剧性的是,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度下,现任总统被排除了受起诉的可能性;不过组织窃听事件的总统幕僚或许并未想到,尼克松本人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曾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于是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尼克松不得不公布这几卷录音带,而最终,尼克松也因为录音带中的内容,被证明亲自参指导了窃听事件,因结束越战而获得绝对支持率连任的尼克松,最终因窃听事件,成为了迄今唯一一位因丑闻事件而中途下台的美国总统。当然,其他参与窃听事件的主要当事人,也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事后,《邮报》主要报道水门事件的两位记者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出版了对于此次事件的回顾,也正因为这本《总统班底》,我们得以对当时的事件发展有更好的了解。一直以来我都将"水门事件"视为单一的窃听案件,但在书中,作者们认为水门事件并不单单是对民主党总部的窃听,而是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反越战运动、新闻媒体报道、竞争对手民主党、美国司法制度以及美国历史的挑战,执政的尼克松政府,面对一系列社会现状,选择了使用休斯敦计划、窃听新闻媒体人、使用间谍扰乱民主党选举等手段,来维持自身统治。却不料这一侵害美国民主制度本身的做法,最终也导致了尼克松政府内部倾轧以及民众的反感。

而以"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为信条的两名记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正义感;其他消息来源人士,包括"深喉"(实为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等人也为我们展示了美国人民对于自己宪法赋予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追求,因此我相信,即便没有水门事件的爆发,迟早也会有对于尼克松窃听事件的揭发与爆料。

总之,《总统班底》以当事人亲身经历为底本,为我们描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体会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不过文中涉及大量外国人名,章节划分上也仅仅以罗马数字为标志,因此需要我们静心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