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城记》读后感摘抄

《双城记》读后感摘抄

《双城记》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狄更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读后感(一):奇特的构思,奇妙的情节

许多如雷贯耳的世界名著很早以前就听说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阅读;之前也曾经读过狄更斯的作品——远大前程,非常喜欢;这次,终于完整地读完了狄更斯的这部大名鼎鼎的双城记;掩卷而思,感到了与其之前作品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对于政治、对于人文、对于道德、对于自由、对于民主以及对于生活的看法,都化作了情节,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读者。

这部小说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时期,几家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是贵族与平民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起初读来,并无特别之处,不过作者言语简洁、伏笔深埋,比拟颇多,有时候还很委婉,有时候其想表达事物背后的寓意还很深刻,这不仅仅需要对欧洲的历史背景有概括的理解,也需要对基督文化有较为熟悉的认识,更需要对英语语言的扎实功底,从中文翻译的语句来看,此书的翻译者的确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整个故事令读者疑虑重重,悬疑迭出,而且环环相套,一处疑问刚刚得到解答后,又会陷入另一重疑问,从而诱导大家紧紧追踪故事的发展,直到真相水落石出。

小说最奇特的地方是作者把其最想表达的思想,通过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卡顿来表现出来,卡顿最初的出现只是在法庭上为无辜的达奈作辩护,且通过其两人外表的相似,埋下了很深的伏笔;接下来的岁月中,描写卡顿的地方很少,只是说他一年会有几次访问马奈特大夫的家,跟露茜的小孩很熟等等,直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才描写其深思熟虑,挺身而出,为自己心爱的人以及一家的幸福,默默地奉献,摸摸地牺牲,默默地承担使命,默默地接受上帝的召唤……

从故事的结构来看,作者也精心布局,银行员工劳瑞似乎是串联起全部情节的线索,马奈特大夫一家和德发日一家似乎是故事的主角,对于他们共同的仇家埃弗瑞蒙德家族描写却很有限,所有的事态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情节急转而变,从英国的伦敦到法国的巴黎,最终的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又合情合理,令人感叹、感慨、感动、又发人深省。

经典的作品总能给人带来启发和指引,它夸越了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璀璨而明亮。

《双城记》读后感(二):历史背景下的人性

《双城记》这本书看得时间最长,下决心不读完不写书评。因为名著,不读到最后,你无法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更无法感受作者的表现艺术。还有一个原因,上学的时候读过一些名著,都是糊涂半片(方言一知半解的意思)的。这次决定读这本名著,就带着要读懂开始读起的。受益匪浅!

一、关于作者

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五十几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再能长寿一些,那么一定会为我们奉献出更多的文学作品。

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他所生活的当时当地为背景的,就如这部作品《双城记》,经过两年的酝酿,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是进行了长期的准备的。不用心,怎么能写出惊世之作?作者对社会问题明察秋毫,他看懂了统治阶级的奢靡暴虐必然导致激烈参考的报复和社会制度的更换,这就是这本书的第一主题。

二、关于历史背景

《双城记》是以写法国大革命来反映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中各式各样的人和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故事不歪曲历史,尽量再现历史的原貌,即使人物都是虚构的。从三个阶层来表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三个矛盾体既相互独立,又进行有机融合。第一个是马奈特大夫在革命前和革命中的遭遇。第二个是德发日太太父兄姐姐一家人的遭遇和她的复仇。第三个是加斯帕孩子遭弗瑞蒙德杀害以及他的复仇死难来表现。这些故事从多个角度形象地反映了十七世界法国贵族统治阶段对第三等级的平民大众在经济上、政治上、人身上、精神上的摧残。读起来扣人心弦。当矛盾极为激化后,促进历史的改变与历史的发展,我们跳不过曾经的历史,但我们可以借鉴,用一发展维护当下的生活。

三、关于故事情节

大部头的名著,不读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故事的结局,或者搞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当我读到最后的时候,当德发日再次把弗瑞蒙德告进监狱并处以死刑的时候,我忽然间才懂了,德发日太太为什么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原来弗瑞蒙德的长辈曾经祸害了她的父亲、姐姐和弟弟。马奈特医生呢,也是受害者,长达18年的牢狱生活,就缘于他的家族。但他最后接受了自己的女婿,为了救女婿,他用尽全力奔走相救。一个父亲,能放下怨恨,接纳了愁人的孩子,并成为自己的女婿,多伟大!相对比,德发日太太的恨,就已经刻在骨子里了。不仅要把弗瑞蒙德杀了,而且要赶尽杀绝,把他的孩子、妻子和岳丈都杀掉。还有劳瑞先生,一个办业务的人,那么忠诚,他的陪伴让人感觉温暖。

最让我难忘的是卡屯,他的爱纯粹。开始他并没有引起我多少注意,直到最后,他因为和弗瑞蒙德长得像,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替他,成全他和露西,让他们到应该过日子。毫无惧色,面对死,还给予一个女孩以安慰。男人,这才是男人!

读名著,迂回的情节,冗长的描述,不同时代语言的表达……都会成为阅读中的障碍,静下心来,读下去,坚持,你会发现,名著是值得读的。

《双城记》读后感(三):勇气的心激励后人前行

我喜欢《双城记》里的这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双城记》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人,生于1812年2月7日,读者看到这些还需将狄更斯的成长与英国时代结合起来,如此方能领会狄更斯创作《双城记》的初衷与期盼。现实社会里得不到的,往往会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双城记》就是查尔斯·狄更斯对时代所吟唱的悲歌,这悲歌里并非全然的颓废与腐朽,其间总有人性的闪光与善良在暗夜里熠熠生辉。

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政治民生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普通民众动辄无理由失去自由,或被投入暗无天日的监狱,很多人由此成为枉死者。普通底层民众如此难以生存,而处于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层人士也常常会遭遇莫须有的不明不公正待遇,是忍辱偷生还是愤而反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双城记》里命运迥异,本应各自有幸福安稳生活的加维斯·劳瑞先生,马奈特小姐,斯揣沃先生,信使,车夫,银行职员,鞋匠,狱卒,西德尼·卡屯,德发曰先生,埃弗瑞蒙德,克莱先生......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仅仅是汇成时代悲歌下如同斯揣沃般命运多舛。

不公正开明的社会制度里生存的每一个生灵都是时代的弃儿,行尸走肉终将消弥于无形。正如迷茫之中所想: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对于高洁的灵魂,卓然独立于世,终成为腐朽时代的标杆。勇气的心激励着后人的前行。

当今社会,没有什么比能清晰的认识自己并让自我得到更完善的发展重要的事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为了更好的活出自我价值,学会有效自救必不可少,“但是,依赖道德榜样来改良社会”这样的方式在过去,此路不通已得到无数次验证。

狄更斯的理想主义让《双城记》充满悲伤和希望,对现实的批判也显而可见。“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爱”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相信这世上总有一个人会理解你,虽然这个人并不在你身边,但你并非孤身在战斗。能这样想就会有希望,能用有效的方法去战胜颓废情绪的人,必将是生活里的幸运者。

《双城记》读后感(四):生活,又美又丑

生活,又美又丑

评《双城记》

带着对狄更斯先生的仰慕,开启《双城记》的阅读之旅,想来也有一个月之久。这一个月在阅读这本书之外,不仅有工作上的劳顿和欣喜,家庭中的繁琐与欢欣,还有人生旅途上的砥砺与奋进。和着书中情节的推进和气氛的描写,终于在一点点慌乱和一点点从容之中合上了书,开始了另一天即将没有狄更斯陪伴的生活。我对未来无比期盼,我对未来又早有准备。

狄更斯先生对于小说的描写,更像是在写散文,他不着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递进,而是尽可能地描绘故事的场景,以及在场景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描写在小说前部就很明显,读者很容易停留在相对和平的英国,那里的人们每天听到来自法国革命的消息。文章的后半段,男主人公达奈因为救人心切赶往法国,却又被莫名其妙投入牢房,几经周折依然无法摆脱“革命者”的仇恨,最终被判处死刑,这才将整部小说的高潮点燃,通过判处达奈的死刑,揭开马内特医生和艾佛瑞蒙德家族的仇恨。看似正经偶尔疯癫的卡屯为了爱情自愿牺牲自己,在简单的铺垫(德日发太太的一句“他长得真像艾佛瑞蒙德”,这种安排显得有些局促,甚至之前的情节安排中,没有任何的事先准备),卡屯进入了监狱,和达奈互换身份,救出了心爱的人的丈夫,而自己走上了天堂。

《双城记》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两个方面:美和丑;城市的两个状态:和平与暴动。在极端的环境中更能表现出人性的极端情况,生活变交织着每一种环境和人性。经受过监狱生活的马内特医生,在和平环境下已经形成了强迫症的性格,他通过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来缓解内心的不安;当几年前的一封信被拿出来当做杀死女婿的最后工具时,他最终崩溃了。同样经受过暴动生活、家庭变故的德日发太太,成为暴动城市中另外一种刽子手:她貌似温和但内心充满了仇恨,客套之下潜藏着对革命的报复;她每天张罗着自己的酒店,每天收集着不一样的证据,渴望将每一个她仇恨的人投入监牢并送上刑场。

达奈是本书的男主人公,他追求公平正义和自由民主,为此敢于和家庭决裂,甚至隐姓埋名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从他自己来说,他已经完成了自我革命。不幸的是,他并没有被“饶恕”,因为仆人的一封求救信,他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光明磊落的性格一览无余;在监狱里,他并没有抱怨自己的出身和遭受的虐待,而是更多关心自己的妻儿老小,体现了成年人的担当。我不知道最后他对于卡屯的感激之情会怎么表达,但坚信他未来能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履行自己的社会和家庭职责。

卡屯是书中另一位主人公,他也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英雄人物。看似疯疯癫癫的他,内心却一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远大目标。他怀才不遇,经常用酗酒和说傻话来麻醉自己;他喜欢露西但不被喜欢,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露西的一生,解救了她的丈夫。在最后临上刑场的时候,他和那个胆小的小姑娘紧紧握手,为她排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最后一次成全了自己的英雄主义。

生活,又美又丑。我们不仅需要有欣赏的眼光,还需要有所准备的心理。因为在那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展现着各种美丽,也潜藏着各种变化。

2019-10-21

《双城记》读后感(五):动荡年代下的人们悲欢离合的命运——评狄更斯《双城记》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作《双城记》诞生一百年来经久传颂,自是不同凡响。今拜读张玲、张扬译本的《双城记》,对此名作的感受又增加了几分。

历年来本书书评已很多,其实译者在本书后的译后记已经非常全面的评价了该书的独特过人之处,从内容、结构、语言、描写上均给出了非常准确的理解,诠释了名作之所以为名作,自有其名不虚传的因素。

双城,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伦敦和巴黎。法国正义的马内特大夫目睹罪案,去举报,反而被贵族投入巴士底狱十几年,后被救出,与女儿露西在英国团聚。一位叫达奈的法国男子向露西求婚,马内特发现了达奈竟然是仇人之子,但他为了女儿的幸福,按下不表。达奈其实并不和他贵族的爹一样反动,而是放弃了继承贵族身份,来到英国教法语为生。

法国大革命愈演愈烈,达奈家原来的仆人将被问罪,求助于达奈。达奈只身前往法国赴险,一去即被扣压,要被判死刑。经过马内特这位受过迫害的人救援,被放了出来。然而,原来马内特的仆人德发日的太太却揭发了达奈,达奈又被抓了起来。原来,德发日太太就是马内特目击罪案那家被害人唯一活下来的女儿。德发日还拿出了马内特昔日藏在监狱中记录下来的往日故事,看到马内特原来是被达奈的父叔迫害,这下革命的众人再也不能放过达奈了,死刑即将不可避免。

此时,与达奈非常相似、原来追求过露西的青年律师卡屯,为了他对露西的爱,毅然通过手段进入监狱,把自己和达奈进行了调包,达奈被救出,和马内特一家在仆人们的帮助下逃离了巴黎,而卡屯慷慨赴死……

《双城记》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既描写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狂热年代,动荡年代,法国的行动虽然有先进性,也只不过是用一种暴力代替了原来的暴政,从历史上看有先进之处,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杀这种杂音;也描写了洪流之下小人物命运的悲观离合,人物们很多都是在一些矛盾关头面临道德拷问和选择,时代大潮之下人们的命运皆如漂萍,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在结构上也是巧妙纷呈,一些伏笔早早地埋下了,以至于在后来情节转折的时候并不感到突兀;先是用倒叙的手法讲马内特父女重逢,随后在达奈被审判的时候,往事被一幕幕展现出来,过去与现在集中交织,所有关系都正面硬刚,矛盾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在语言上,狄更斯不吝笔墨,大幅分析人物的心理,细腻的丝丝入缕,其味绵绵悠长。

狄更斯还通过设置矛盾冲突塑造了几个超道德的形象。比如马内特,明知女儿对象是仇人之女,而选择了宽恕,年轻的两人是不知情的。后世的畸恋作品,爱上仇人之子(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多是上一辈阻挠。比如达奈,不愿和反动贵族同流合污而放弃贵族身份去异国打工,也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再比如卡屯,为了早已是他人妇的心爱女人,甘愿拿自己的生命去诠释爱情,这三人,都超出了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善美的景仰。

后世对《双城记》的争议主要在于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和超道德人物塑造上。有人认为狄更斯褒,有人认为贬,其实狄更斯只是在客观描述,很少有主观的判断。至于超道德的人物,只是文艺作品塑造人物、制造矛盾的需要罢了。这些争议,也无妨《双城记》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