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双城记》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狄更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精选点评:

●看小说,游历在别人的世界里。游历在历史里。

●经典的故事,全新的封装,好故事值得一读再读

●在读到卡尔顿于炉火前对曼内特医生说出他不想活了的时候起,我想他是决定为爱献身了

●绝对精典,值得拥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多么经典的开场白,狄更斯的文笔真的没得说,不愧为经典!

●《双城记》写法国大革命的故事。这个故事有2个方面:第一是时代背景,第二是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1.时代背景是写贫雇农翻身解放后,如何向地主阶级讨还血债,不仅是从肉体上消灭整个地主阶级,还要灭三族,三代血亲全部斩草除根,从基因上消灭地主阶级。 2. 主人公是玛丽苏的狗血爱情故事。一个小资产阶级为了柏拉图式的爱情,自愿顶替一个地主狗崽子上刑场,当替死鬼,来成全女主(另一个小资产阶级)与逃亡地主狗崽子的爱情。(1)表现小资产阶级对高帅富的仰慕,追求阶级跨越梦幻的不现实。(2)小资产阶级如果想与地主阶级联姻,只能等地主阶级被打倒,并被踏上一万只脚以后。阶级差异实际上是不可逾越的,除非两个人已经处于同一阶级。

●对穷苦人们虚伪同情,对贵族才是真同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有什么错误,在那谴责革命者的暴虐前,不想想你们的优雅贵族们比他们暴虐多了,而且暴虐了不知道多少年。

●看了很多书评,有太多人喜欢为爱献身的卡顿,可我更悲叹被仇恨的怒火控制的德日发太太,一位在攻占巴士底狱中领导妇女的领袖,最后却倒在了一场荒谬的争执之中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致敬经典!

●经典作品就是什么时代读都很有吸引力。大革命背景下小人物们的命运。

《双城记》读后感(一):法国大革命众生相

2021年第43周 《双城记》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读书短评:

1.法国大革命下的众生相。

2.革命的本质就是以暴力摧毁一切既定秩序的行为,时代的动荡之下,少有人能独善其身。

3.德伐日太太和复仇女神是典型的乌合之众,被压迫者推翻了压迫者,马上变得比原来的压迫者更加残暴。群体暴力裹挟下,曾经的弱者都处于一种亢奋的高烧状态,再成为新的施暴者。

4.卡尔顿为爱献身,做了自己情敌的替身,他的脸孔是巴黎市民在断头台下见到过的最平静的面孔。

5.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双城记》读后感(二):评《双城记》

起初读的时候没有什么想读下去的欲望

后来到了曼内特医生出产的那一部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洛里先生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为什么卡尔顿和达尼外表看起来这么相像?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全书的伏笔有很多,比如卡尔顿和达尼长得像,最后卡尔顿代替达尼去了断头台

比如开始比较沉默冷静的德发日太太,在发生法国大革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暗示着她与侯爵家族中的深仇大恨

比如曼内特医生在露西小姐出嫁的那天,脸色惨白,并且为期九天不正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路西和达尼像是一对仇人,而善良伟大的曼内特医生,最终快速的达尼,并且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了仇人的孩子

比如曼内特医生长达十年的牢狱生活过程中,遭受了什么以及他被囚禁的原因

以及最后卡尔顿上断头台之前遇到的那个小女孩,给了长久以来陷入孤独迷茫的卡尔顿心灵最好的慰藉,而凯尔顿后来对露西一家的未来设想,大概也会像他想的那样。而这又让我想到《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

等我读出卡尔顿,想要去换达尼的生命的时候,甚至会有窒息的感觉,在本书中,对卡尔顿的好奇不多,反而对达尼有更多的好奇,最后出现这样的情节,确实会引起我巨大的震撼,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的效果

最有感触的还是最后的那些话,德伐日巴萨克莱一行人,未来也可能会像侯爵这一阶级的一样被推翻,暴力推翻会带来杀戮和流血牺牲,同时也会催生出人们天性中的野蛮,但是我相信,在历史的巨轮推动下,人类会朝着更加文明美好的方向前进

这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的这种辩证的思想,在书中多处有体现,具体的我已在书中标注,辩证的想法,对我未来的生活真的会有指导作用

《双城记》读后感(三):双城记的隐形主角 ——读中信出版集团《双城记》马鸣谦译本

译者马鸣谦在后记中说,法国大革命是《双城记》隐形的真正主角,此语切中肯綮一针见血。达尼露西夫妇、曼内特医生、德伐日夫妇、卡尔顿先生、洛里先生、克朗彻先生、普罗丝小姐一众人物粉墨登场,饰演着慷慨悲欢的个人命运,而主宰一切的命运之神就是法国大革命。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可能没有哪本书的开头还能比《双城记》更脍炙人口,“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第一章《启幕的时代》定格在法国大革命前14年,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这是文学的独特魅力,与历史、政治学是很不一样的。比如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也有对大革命的反思,他的思考是“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这一类,闪耀的是理性之光,不同于小说以场景描绘和情感体验打动人心。《酒馆》一章中,装葡萄酒的木桶跌落碎裂,酒顺着街道流淌,人们以各种姿态各种方法抢酒喝。结果是酒染红了圣安托万的一条窄街,也染红了很多双手、很多张脸、很多双赤裸的脚足和很多双木鞋,甚至有个醉汉,用手指蘸着酒渣和污泥,在墙上涂了一个“血”字。不得不说,这一幕很有象征意义,这就是法国大革命这场山雨之前的那阵风。

大革命群相&卡尔顿走向刑场插画

二、天街踏尽公卿骨

革命来了,早已放弃贵族身份和家业移居英国的达尼,为了挽救不相干的人返回法国,经过两场审判,却被作为罪恶累累的贵族后裔判处死刑,活脱脱的一幕“父债子偿”,与其相貌相似的卡尔顿因着对露西的爱,挺身而出李代桃僵,顶替达尼上了断头台,这就是故事的大概。中学历史课本上,有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以前一直以为创作背景就是法国大革命,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画的是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不管哪场革命了,自由女神似乎与革命是有联系的,但从《双城记》中看来,未见自由女神,倒是德伐日太太身边有位“复仇女神”,德伐日太太坚决要把达尼露西及其女儿小露西一家斩草除根,动机就是复仇,报父亲哥哥姐姐冤死的仇。书中说到,“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最后一项最容易兑现了,啊,断头台!”世人周知,法国大革命持续的数年中,每日被推上断头台的人数以百计,吉伦特派首领罗兰夫人意图挽住脱缰的革命,却被激进的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她临刑时说过,“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三、乌合之众

以德伐日夫妇为代表的法国“雅克”们,做出日益激烈的歇斯底里,有报复的动机,但更多是为革命裹挟。达尼在最后的审判法庭上有一段思索,“有时它被民众用来满足他们变化无常的心理,有时是一种善意的冲动(为了表现他们的宽宏大量和仁慈),有时被用来抵消他们的残忍行为……然而他也很清楚,同样的这一批人倘若卷入了另一股潮流,也会同样激动地朝他扑来,把他撕成碎片,然后弃尸于街头。”其实达尼露西一家的英国仆人克朗彻本是一个送信人,还兼营盗墓营生,普罗丝也出身低微,与德伐日夫妇这样的法国雅克相比,社会地位甚至还有不如,但在主人受到威胁的时刻,他们却都做出高贵感人的选择。两相比对,更见革命裹挟之力,所以书中描写大革命的参与者时,群戏较多,更多鲜明的面孔留给了达尼露西、卡尔特这些革命局外人。大革命之后五十年,法国学者勒庞出生,他写出了著名的政治学著作《乌合之众》,他断言,群体冲动多变急躁、群体轻信而易受暗示、群体情绪夸张单纯、群体偏执专横保守,所以群体中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对残暴行为不负私人道德意义上的责任,除了群体是个“无名氏”的作用外,很可能还因为他更强烈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他会不自觉地自我渺小化,把自己日常经营的目标与它对立起来,从而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的个人目标同样也是没有价值的。这简直是对法国大革命、对大革命中的德伐日们入木三分的心理画像,读来令人深思。群体不光裹挟,还很擅长排斥不甘被裹挟的“异类”:“在观念简单化效应的作用下,凡是有抱着怀疑的精神、相信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极不容易发现确定性真理的人,尤其是一个习惯于用推理和讨论的方式说明问题的人,在群体中是没有地位的。”

书影

好吧,读完《双城记》,认识到他的隐形主角,思考到这里,应该就满足狄更斯对读者的期待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