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家小絮》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家小絮》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家小絮》是一本由(美) 张克澄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7-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家小絮》读后感(一):有趣

#读书10月.01.88#2019年10月09日,在微信读书花了5小时40分钟看完了《大家小絮》。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主要是说清华校园中那些名人的小事情的,文字很浅,感情很深,娓娓道来,便觉感人。作者张克澄是高晓松同志的舅舅,爸爸张维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妈妈陆士嘉更牛,舅舅是京城四大名医的施今墨,老师是德国著名科学家普朗特,连钱学森从师承上来说,都是她的师侄。张克澄接触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等。整本书看下来,让人感动的是,这些人,都不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在考虑问题,考虑的是自己怎么要去学习、去研究、去创新,才能让这个国家更强大。其中影响最深的还是清华大学的校长蒋南翔,真真正正的教育家,因材施教、兼容并包,所做的都是怎么样把清华大学的人变成人才,怎么把清华大学建成一个世界一流顶尖的大学。看了这本书,不管是什么年纪的人,都应该思考,你是不是该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还是应该选择做点什么,虽然只是微薄的力量,但是也比混吃等死强。

《大家小絮》读后感(二):如沐春风

以前常常听高晓松的《晓说》,自然就会提到他的显赫的家室。那时候就在想高知分子究竟是怎么样的生活环境,这次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澄写了这本书,就开始入手了。

作者的妈妈是普朗克最后的关门弟子,父亲张维也是清华的知名教授。自小生活在清华园,这样的起点是我这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境界。也让我感受到了原来心目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尽显烟火气息。

下面简单说几个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

1.“行胜于言”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不要过于的吹牛逼,要踏实的把行动放在第一步,这是清华香肠中给我的启发。

2.钟士模的教育观念,不是说给自己的孩子多少糖去吃 要有着好奇的心态的追逐,做题,首先是读题,要多问,要问到老师都答不出来。

3.对于中医的认识,前段时间觉得中医就是十分没有根据的药方,但是最后看到施今墨一些事迹,还是觉得在必要关键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4.做人做事说话要本分诚实,不可以妄言,要对得起自己的才能和良心,这可以从送还玻尔教授的白金和宁愿拿着二级教授薪酬的陆先生。

5.对于学习这个东西需要自己用心,舍得去花时间。就像张维学德语的时候在街上问路,钟道隆的学英语历程一样。

6.关于教育,陈佩英的教育观念中说道 身教胜于言传,坚信 勤奋才能多产,耕耘才有收获。

7.做事情要严谨,小事情都更是凸显细节的时候,这个可以从何泽慧的撞钟经历汇中可以看出来

《大家小絮》读后感(三):纸短情长追忆国之栋梁

清华,一个从无到有的大学,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了今天中国最高学府,而无法撼动;新中国,是怎样被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浇灌成长,而雄于地球。铸就清华历史,伴随清华成长的几代人里,他们名声显赫,却又安贫乐道;他们报国图强,却又低调谦卑;他们是新中国一幅幅图腾,却又陌生的成为了一个个名字。看着书里的先贤事迹,不似历史的大是大非,大褒盛赞,于生活中,于历史的夹缝中看到一个有血有肉、饱满、真实的大家。

作者张克澄可称作是清华园里的土著,父亲张维,母亲陆士嘉是国内航空动力学的奠基人,世界首屈一指。陆士嘉时人尽称先生,亦作尊敬。作者张克澄也在书中自述被人打趣“陆克澄”,陆先生的成就以及威望可见一般,但若非该领域的读者可能不是特别清楚,不过陆先生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外孙高晓松,大家应该能会心一笑。作者父辈们就职于清华,教书育人,建设国家,自然也在清华园里安家落户,从小耳濡目染行走、打闹、穿梭、玩乐于先贤们的后院客厅,可以称作是历史的见证者。著述自然成趣,其中以父母为点进行扩散,在“历史”的背面进行叙述题记,带出了一面面一幅幅先贤们的音容和笑茂,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季羡林、周培源、黄万里等等,阅读本书的过程就好似把先贤们从神龛上抬了下来,矗立到眼前一般,给读者刻画出一个个邻家亲切大哥、敦厚长者的形象。书中某些事迹、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等等,甚至是让我们能够模仿,能够以他们为榜样,能够完全够得着。以一个青年的视角,这是本书给自己最大的感受。

全书说来是一篇篇随笔,看似杂乱且无序,但本书立意不浅。阅读自己总想收获些什么。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情趣、可是是打发时间的手段、可以是生活的经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构想。本书细细读来保罗甚广,自己看到了历史,看到了学习的方法,看到了育儿之术,看到了人情世故,看到了遗憾,看到了自豪,也看到了爱,希望阅读本书的人都能看到未知的一面。

开卷有益。

《大家小絮》读后感(四):真正的大家

一开始看到《大家小絮》这个书名,我以为就是讲述几个大家的生平故事,秉承着围观大家风范的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是张克澄,他对我来说是有点陌生,不过他可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而他的父母张维,陆士嘉是我也知道的科学家,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而母亲陆士嘉更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如果你都不认识,那他的外甥的名字你肯定会听过——高晓松。 在书里张克澄讲述了自己自孩童时期就在大师云集的清华校园内生活,耳濡目染,在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就感受着不一样的大家风范。华罗庚、钱学森、林同炎、黄克智、季羡林……从科学到教育,从医学到文学,这些都是我们只能在新闻报纸上看到的大师们,而他们都有在书中出现,有的是邻居,有的是师长,有的是忘年交,用的是玩伴……描绘出了这些大师们平时的生活,展现出很多不为人知的烟火气,也让我们更接近大师们,明白大师们其实也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而父母张维,陆士嘉更是在他的成长路上树立了好的榜样,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生活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如今也有学区房一说。 这本书可以说是张克澄对自己家庭故事的总结,也是讲述了清华大学的历史,里面所承载的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更是饱含对民族复兴的期待和向往……在清华的天空上,有太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治国之俊,也是正是他们的存在,为我们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让我们万千学子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让自己变得优秀。 书中描绘的情节有些看上去是不可思议的,像父母是被打成右派被批斗,明明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为国家做了贡献的,亦或是陆士嘉竟然和钱学森拌嘴,这些一件件事其实把大师们的形象更深得带给了我们。 《大家小絮》与其说是张克澄思忆父母,更准确来说是记录清华大师们的动人故事,这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对大师们的记录。

《大家小絮》读后感(五):读《大家小絮 风骨清华人》有感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这是一首很多人能耳熟能详的的一首歌-同桌的你,这歌出自高晓松。对于高晓松,一般80后、90后,熟悉他的比较多,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音乐人,是大热综艺《奇葩说》的团长,但大多数人不知道他是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而在这个家庭里,与清华大学,又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缘分。

《北京古建筑物语》,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套书,是张克群的书。她是谁?她是师从梁思成的建筑师,原清华大学教授。在这又得提高晓松了,她是高晓松的母亲,这下很多人应该都了解了吧。对于相较年轻的一代,认识高晓松比认识张克群的多。

陆士嘉,她是张克群的母亲,是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在读这本书,我是不认识她,准确的说是,不了解。当我刚开始打开这本书时,最先看到的是高晓松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对于爱看娱乐节目、综艺节目的我来说,是相对熟悉,在这里我没有对其它先生不礼貌的意思,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瞎说,因为不了解,所以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

本书,相当好读,讲的是以作者父母为主线,思忆父母与清华大师的故事。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我读完了,但我感觉我又没读完。作者张克澄,是陆士嘉的儿子,从小就在清华园长大,他用此书带着我们了解那段历史,那段故事。

在书里,我感觉那帮清华人,很有烟火气味,不再是教材里的“名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生活气味的人。书里作为一个女生,我很羡慕陆士嘉先生,她为女,为妻,为媳,做的都很令人敬佩。在她为女时,家里反对她读书,她用她自己的实力证明可以。在求学时,她用她扎实的知识还有她的勇敢,让她成为了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我在想,她那时哪怕有一点点的犹豫,这件事都不可能完成。为妻,在家里,她是记账的小能手,操持着他们那个小家,当然杨奶奶也帮忙了不少。为媳,这点,我因为能感同身受,所以觉得她很厉害,在外面她是专业能力超强的陆先生,在家里却也是能心平气和与婆婆和睦相处的儿媳妇。

书里内容很丰富,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在我看完,对于了解那段历史,那些清华人作为普通人的故事。这书可以认真研读一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