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1000字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1000字

《迁徙的间隙》是一本由董劼著作,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一):【读来读往】半开口的闭环

也许你见过那种半开口的戒指,可调节大小,像一只残(新)月或者字母“C”。你甚至可以把它掰开,每掰一点儿,这个半开口对应的圆的内径就大一些,可能因为材质的关系,最终它掰不成直线。也可以反着来,就是无限地内收,缩小它,如果你手指够细,这么做会更加合理。再夸张一点,收成一盘小蚊香,不,是蝴蝶的口器。总之,这套可大可小的金属体操很考验戒指的柔韧度,在这一点上,《迁徙的间隙》的品控是优秀的。 书中很多故事是由“CML”这样的自产乐高积木搭建而成。小时候,很多孩童都会涂抹一些无人能懂的符号,或者乱哼几首自创的歌曲。这些符号与歌曲,自由而混乱,过目即忘,没人重视它们,包括孩童本人。随后,成长到来,逻辑入侵。风筝断线,水母失水。所有湿哒哒的白日梦,都被阴干在成熟一隅,仅供一哂。而在《迁徙的间隙》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童真的“随机性原创”被精细地保留了,在不伤害内部构造的基础上(类似“巴氏灭菌法”),作者对其进行了优化。自我王国里,他显然是一位明君。元素被发掘、捏造,接下来的是变形、循环、二次使用、混搭,形成漫不经心的闭环。铁圈、恒发士多、机场震动的桌子等等,先陌生化,再熟悉化。先新,再分批次变旧,旧里的新仍在。这是一种顽强的思维活性,是童年余韵的变调,是回溯至天真的想象力升级。线条是稚嫩的,但笔触老到,作者用儿童画上剪下的块体进行了复杂的拼贴。 《迁徙的间隙》总让我想起我非常喜欢的那本《塞拉菲尼抄本》。自我经营是勇敢的,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定力,以及在自信与自省之间不断跃动的自我调校。没错,语言是媒介,有人亲自发行文字货币,以此混入流通,小范围地改变着场。我有幸读到它,读完它,被它鼓舞。惟愿今后的书写更加私人化,私人化之最大化——纷繁多维的小宇宙。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二):浮华还需要真实

火之组

无意间看到了后浪发的那个动态,看到了用心编写的那篇文章,实话说还是很有感触的。我还记得我选择这本书的理由:朱大师的书也充满了想象力,大师推荐的书不会错,还是对《迁徙的间隙》比较感兴趣,并不是前面的不好,只是......最后一本可能说不出的联结更深一些。

后浪·说部·火之组

当时看到的三本书的简介

我选择这本书真的是凭借第一感觉,虽然当时对前两本也相当的感兴趣,但最后一本《迁徙的间隙》真的可能对我来说有些联系的情愫吧。我是北漂,可能更能理解这个书名,也可能有共鸣,人每时每刻都在迁徙,离开家上学,离开学校工作,甚至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各个地方跑来跑去,这不就是迁徙嘛,之所以是迁徙而不是漂泊,我理解有两点:1.迁徙最终是有固定的点,比如家和学校,家和工作的地方,有固定点,而漂泊多用于没有固定的地点;2.迁徙是有方向性的,而漂泊大多是无方向的。可能这个书的名字更契合我的想法吧,利用奔波的间隙,在公交、地铁上通勤的间隙,我就这样读完了这本书,正如书名一样。

在来说这本书,这本书开始给我读的感觉很像朱岳老师文章的感觉,应该是那种臆想,幻想的。可能作者在这个年纪有很多梦,写出的的也带有那种迷幻的色彩,开始我还能捕捉到一些东西,但是越往后越有点感觉味道不对了,前面两篇和后面的诗我认为是相当好的,说实话文章感觉还是参差不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些文字虽然很优美,但是还是少了那么一丝韵味,后来我想明白了,是那种深刻,缺少了的深刻,一切的一切看着那么浮华,但是又有些空洞。

我认为这种文章有三个方向:1.在地面上,就是实际作为支撑,这种的一般比较稳;2.彻底脱离地面,彻底在天上,这种就像是飘在天上,不受束缚,但是里面却蕴含了深刻或者说是一种思考;3.飘在地面上,但是又没有到天上,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就像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文章,你看出了它已经离地了,但是又不在天上,感觉想脱离地面但是又飞不到天上,这种感觉有些怪异。可能作者放飞了想象力,但是还没有深刻的东西去辅助想象力去让它飞的更高。也许这是作者年龄的问题,还没有积淀下更多的东西,文学一方面是靠天赋,另一方面就靠积淀和升华。可能每个年龄段就像那三种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表现,但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潜力,假以时日,可以散发出应有的光芒。

书的后面也写了,这本书是作者先签合同在慢慢完成的,开始只有两篇。后面的都是慢慢补充的,可能这也是良莠不齐的原因,但是里面写的一些东西真的很有趣,比如:绝版收藏册、灰星等等

其实我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也看了一些另外的两本书,看完了《大河深处》的第一篇,很喜欢,也对火之组其他的两本书感兴趣了,也准备把那两本书读完,感谢后浪让我发现了感兴趣的书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三):不会写小说的冒险家不是一个好导演

第一次翻到这本书时,一看作者的履历就忍不住感叹:啧啧,1996年,当真是年轻的肉体啊!

导演著书写作这件事,倒也并不稀奇。不论写而优则导、亦或是导而优则写,其实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类的人物里面,中国有王朔和韩寒,两位都以文风犀利著称,看他们的电影也是非常有趣的事。

19篇短篇小说组成的短篇集。这应该是我读过的短篇小说集里短篇数量最多的一本书。《迁徙的间隙》只是其中一篇,讲了一个和游牧民族迁徙有关的故事。

虽说是短篇小说集,但实际上里面故事并不完全独立,例如《迭代之行》和《露天往事》很多故事里反复提到的人物李提和张小莉,所以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本随笔。

《白色的故事辑》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看完之后会有一种一头雾水的感觉。其中有一篇《鲤鱼的眼》,鲤鱼的两只眼睛各有各的功能:左眼感受饥饿,右眼负责眨眼。一个人去捡落水的手表,遇上了鲤鱼后被捉走了灵魂。我大概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但是我不太能理解这种表达的方式。另一篇《耳机》更像一篇文艺版的耳机说明书。

《大型幼儿园》是一篇必要的短篇,因为作者在个人简介里写了 “念过两次幼儿园大班”,只要是写进过个人简介的经历,一定是有特别故事的经历。而这个经历之所以特别,我想应该是因为 那个掉进幼儿园天台排风口的霸道小圆寸陈光光应该实际上就是另一个“我”。

《工地食堂仪式指南》是一篇游荡在梦里的故事,与其说是一篇小说不如说真的是一篇“指南”。食堂的七道菜,每一道都充满寓意和故事,第二道菜叫做蛋壳。这道菜名,光是看着就已经觉得很硌牙。

《地表之上》是摘选了几则日记,每则日记不过寥寥几笔,但这并不像普通日记,更像是科幻故事,因为日记的时间横跨2008到2041年——这当然不是真实的日记。因为,未来还没有来。

我认同戏剧是电影的灵魂,所以我也认为,情感是故事的灵魂。

写作风格很有个人特色。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但却写出了一种第三人称冷眼旁观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像在梦里。像诗又像梦。看书的时候总是很好奇,好奇写出这样文字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是怎样的。我觉得应该还不错。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最后几篇短诗,同样天马行空,但是更容易阅读。

这段话摘自书中的短篇《铁圈少女》,也是这本书里最击中我的一段话。

正如董劼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

希望董劼可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诚实的无聊、诚实的着迷、诚实的想象。这也是我所期望我自己能达到的样子。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四):一小块石子

本文为本书后记,稍作修改

一七年四月份最后一周的某个下午,我结束一场疲惫的睡眠,从寝室的床上支起身子,几秒后下到桌前开始写一篇关于我与儿时邻居玩伴的小说。那时我刚刚拍完一个大费周章的短片作业,勉强补过一觉后,我决心先把这个片子搁在一边,做点与影像毫无瓜葛的事情,于是时隔半年,又重新写起文字来。

我花了两天时间写完这篇小说,目前它是这本集子中的第二篇,同时也应该被定为了书名。完成之后,我将它发给朱岳老师询问意见,他表示满意,并提出可以出版小说集的想法。对此我当然没有准备好,事实上我总共只发过两个短篇给他,真正开始写作也才只有一年的时间,算得上完成的文字仅仅五六万字而已。但老师却说可以先签合同,再慢慢写,在一个宽松的期限内完成就可以。我相信这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太幸运的事情,几乎是中了奖,太诱人了。

我必须诚实的说,“出书”二字对我确实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毕竟在我决定学习电影前,初中时也做过作家梦,当然无非是因为爱看些课外书,写作文能多拿一颗星而已。到了此刻,面对这个真正交出些什么的机会时,我复杂并犹豫,兴奋且惶恐,它大致包含着:虚荣心、表达欲、试图留下痕迹、不自信以及许多其他杂念。

在正式定下出版这件事之前,由于拍完作业,我获得了一个三周的假期。利用这次间隙我回了一趟上海,当然是想休养生息一番,四月和五月的上海是气候宜人的,我已经不记得那两周里我具体做了什么,去了几次曲阳图书馆是一定的。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我在南京逗留了一晚,结果被事先约好的朋友放了鸽子,我于是到先锋书店里闲逛,毫无预兆的,就在那里遇到了胡波师兄。那是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此前他不认识我,我也只在课上看过他上学时拍的作业。那晚我们聊了些什么我也不太记得清楚,印象最深的是无关紧要的一个话题:我给他递了一根我爱抽的卡斯特,他说哦,这个烟,学校附近有家店有卖。我至今没有去验证这个说法。在那晚之后,第二次见到他就是在十月的葬礼上了。

在胡波的葬礼上,王红卫老师说,“纯粹也许不是一种品德,但它是一种天赋。”我反复想到这句话,我想这正是我尊敬胡波的原因。我们是秉性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我相信我拥有一些才华,并浅薄乐观。但在纯粹这一天赋上我远远不及他,我经常清醒,时而抽离,时而审视,同时拥有太多杂念。其实,我刚刚回忆起我的第一位女朋友,她在初中时曾说我太感性,太情绪化。可到了大学,我的同学和老师们常说我是理性的典型,像个理工生(但不必怀疑,我的数学是很差的)。我无意于在此梳理我性格的构成或变化,我想大伙没有听我慷慨陈词作自我剖析的义务,这未免太自恋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对自我的认识与怀疑伴随着我每分每秒的创作,它们不可分离。

五月,经南京回到北京后,我与朱岳老师见了面。第一次去后浪公司的感觉挺奇妙,因为这些年每个学电影的人都一定或多或少的拥有过后浪的“电影学院”系列。坐在办公室里一张白色沙发上我们签了合同,那之后的大半年里我就开始了比较密集的写作。说是密集,其实也不过一个月一篇,至多两篇而已。我应该算不上多产的写作者,也不愿意为了出集子做凑字数的事,所以也就不紧不慢地写了。

至于说为了什么原因而写作,我当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也会在动笔写某一篇之前问自己它是否值得去写,可越往后我越认定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我选择写作,在很多时候是除了影像之外的一个出口。电影与文学完全是两种语言,我并不试图给它俩建立什么联系,我要说的是:相对于写作,拍电影太麻烦了,且裹着太多与创作无关的事。我无法吃饱饭了就找来一队人说拍就拍,但我可以自己打开电脑写些什么。写小说是很私人的,所以也很奢侈,电影不太能这样奢侈,尽管我也挺想的。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发现我的写作有哪些称得上神圣的原因,并且我相信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写作都出于一些不起眼的动机:出于无聊,出于过剩的性欲,出于对一段记忆的着迷,出于攀比,出于挑衅,出于疑惑不解或愤怒,出于想像的快感,出于虚荣心,出于自卑和自恋,出于许多不一而同的瞬间。这本集子(包括这篇后记)中的不少字甚至是我用手机打出来的,而这些都不足以决定作品的结果,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条创作的准则,那我想也只有诚实了。诚实的无聊,诚实的性欲,诚实的爱或恨,诚实的着迷,诚实的挑衅,诚实的想像。诚实是很难的,当我审视到纯粹与真诚的问题时,我就一定已经有了不诚实的杂念。但无论如何,我必须与之斗争,必须行动而非反思,我不可以向它认怂,不可以停止写或拍。艺术是真刀真枪的事,生活亦是如此,而我甚至希望他们是一体的。

最终在去年年底,我向出版公司交了稿,算是完成了这本集子。那之后到现在,我没怎么写小说,主要是在完成毕业作品的短片,偶尔几个瞬间,会在手机备忘录里写那么几行字,你可以说是诗,或说是几个句子,或着什么也不必是。我想我应该会永远是一个业余的写作者,与其说能力,不如说是状态——如果当真要谋生计那必然得另寻他法,靠写作维生应该与我关联不大——业余的状态于我是很好的事,因为尽可能纯粹且不受拘束。这些小说必然不该是完美的,但它们应该自由且生猛,并携带我的基因。这些基因让它们彼此独立的同时相互联结,共同描绘的是记忆、空间和意识的形状,捕捉一些事物的空隙,重估我们的日常。

这第一本集子是我手中的一小块石子,我希望将它丢进一片大湖,于是可以观测涟漪的形态。不论如何,我都一定会继续写下去,因为仍对我自己和这个世界都抱有浅薄的乐观,也甚是喜爱,我愿意接着重估和发现此二者。如果还有人们愿意接着读,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我不知道会是这块石子先触及湖底还是涟漪提前消散,不过在这期间,我预备再拾起一根树枝,也可能试试游去湖的对岸。

最后,我必须感谢一些人,他们是:朱岳老师和后浪文学的编辑们,感谢你们让我中了奖并为本书做了许多努力;教我大一文学课的陈文颖老师,感谢您对我的鼓励和认可,我肯定需要这些;我的好朋友侯眺,感谢你不断对我说也让我说真话;还有我的父母,尽管你们常说看不太明白我在写什么,但你们仍一直看。我没有像我阅读过的许多书那样在扉页写上“献给”谁,那么我须要在此补救一下——我将这本集子献给你们,感谢你们。

董劼

2018.5

《迁徙的间隙》读后感(五):火之组的缘起

火之组的缘起

朱岳

“火之组”,是后浪文学近期推出的一个小系列,我名之为“火之组”,是受到动画片《火影忍者》的影响,其中总是将三位忍者划为一个小组,两男一女,他们各有所长,可协同作战。本来,我想请设计师设计一个熊熊烈火图案作为火之组的标志,设计师经过研究思考,设计了一朵可爱的小火苗,送给了他们(见内封)。我们觉得,这倒也很贴切。

下面容我散漫地分别介绍一下三位作者的情况。

《隐歌雀》的作者不有,在三人中年龄最长,85年生,是我最早认识的朋友,我们曾经在同一个论坛混过,虽然那时还不是很熟,但算是一起写小说的伙伴。加之他也是北京人,我们平时交流就比较多。“不有”这个笔名能反映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存在感不太强,我曾经说他低调低得都没调了。写了十几年小说,可能即便在圈内,也只有少数人知道他吧。他的小说较多样化,就是说风格很难概括,有“纸镇”这类完全诗化、超现实的,也有“没有龙”这种从现实猛然过渡到超现实的,还有接近现实题材的,如“瘦舌”等。此外,他还写了几篇虚拟文本类的小说,对小说、语言,做了类似自然科学的研究,如“小说检索表”、“病句与谎言”,其形式仿佛论文。我特别喜欢的是“报平安”和“人面鱼”两篇,前者的特质在语言方面,作者特意放缓了叙事速度,每一句话都在遣词造句上下了很大功夫,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时间感受会发生微调,会体验到故事在安静地一点点推进,而结局是令人吃惊的;后者则写出了幽玄的味道。

不有曾告诉我,他出生时头被产钳夹了,所以很窄(可能有点像小头爸爸),但我想,这也挤压出了他丰富的兴趣爱好,他写诗,热爱观鸟(写有一本专门讲观鸟的《坛鸟岁时记》),还喜欢利用工作之便随船远航。去年10月的一天,我失魂落魄地在父母家小区附近徘徊,收到他的微信,说要去趟南极,很危险,常有人掉到冰窟窿里,中国的探险队很厉害,都爬出来了,外国的就有爬不出来的。所以,我当时让他把未来的遗稿赶紧都发给我,我来做一次布罗德的工作。他问,如果他不幸……,书是否可以卖好点?我说有一定作用吧。

去南极的船是从上海出发的,于是不有来到了上海,见到了同为“火之组”的东来,也就是《大河深处》的作者。他们之前并不认识,火之组也许是唯一的交集。东来生于90初,具体初几,我也不知道。她是我在豆瓣上发现的作者,也好像是有人推荐给我的,记不清了。当时我刚开始着手开发本土原创小说这个产品线,还不知道水深水浅,上来就把她签了。现在想来还是很幸运的。东来的文字清丽、简洁,同时没有那种闺秀文学的酸文假醋之气,写的多是现实题材,但又有一种超现实的意象和灵气,眼界也比较开阔。

这些年,每天每天上班下班不停读小说,读啊读,我有一点体会:纯文学的小说不好读,通俗小说又多缺少文学性。说实话我不想读得很累,但也不想往大脑里灌水。我想沉迷于某种意境里,读后获得启发或像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梦那样满足。是否可以有一条调和的道路?我觉得东来的创作就是在这一向度上的一次探索。我相信,她未来的创作会有更广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介绍一下董劼,《迁徙的间隙》的作者,生于96年,目前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大四,正在完成毕业作品的阶段。他和东来同为上海人,但他们还从没见过面,以后应有很多机会。他也是我在豆瓣上发现的作者。记得当时谈起写小说、出书,他还提到曾经在先锋书店参加了胡迁的新书宣传活动,因为算是师兄弟,他们还有短暂的交流,胡迁劝他别写小说。这让我想起,我跟胡迁也有一点儿交集,我那年做“破壳计划”的初审评委,曾经给他的作品评过分。据说,当时是要授给胡迁首奖,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小说已经出版了,不再符合“破壳”的要求。

我查了一下,我最早给董劼留言是在2017年2月,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我向董劼约稿之后,他又写了一段时间。他的小说给我的突出印象是,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写到最后有一种迷幻的感觉。从整体看,他也是在诗化小说这个路子上走。我想,以写诗的形式来写一篇小说,在现代,或许是没什么必要的,那等于是将小说分行。但以写小说的形式去写一个实质上是“诗”的东西,却是可行的。实际上前人已经做了类似的事,洛特雷阿蒙(虽然被认为是散文诗)、别雷、阿尔托、贝克特、哈尔姆斯、布劳提根、巴塞尔姆、孙甘露……这些作者大相径庭,但一个共同点是,在作品中都给予了语言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往往视意义、思想为窠臼、陷阱,所以,用我们被驯化的寻找课文“中心思想”思维去“理解”它们,肯定会是一头雾水。董劼的小说也承袭了这样的特点。但他大概并没读过这么多小说,而是从直觉出发这么写的。他在语言方面还须下更大功夫,但作为一个那么年轻的作者,写到这种程度,已显示出了他的潜力。和这样的年轻作者合作,我感到自己都年轻了几岁,好像头发又开始生长了。

去年,我写了一篇“我们分到了土地”,讲我对本土原创文学的理解和理想,说了许多豪言壮语,然而马上就遇到了削减书号等一系列打击。前几天,北京哗啦啦下着冷雨,与几个朋友坐在一间平房里聊天,谈到目前的出版形势,一位友人忽然想到了一首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宋 蒋捷)

借此机会还想多说两句题外话,限制、缩减书号,可能让一些没市场的烂书做不下去,但有市场的烂书还会大行其道。同时,没市场的好书的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像所谓曲高和寡的,或者新人的严肃作品,都很难了,这就是文化的尖端和新鲜血液给截断,一旦垮掉再想恢复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而有市场的好书,当然理想,但是哪有那么多?求之不得。结局就是资源集中于有市场的烂书,这市场很多大概也是宣传攻势硬造出来的。造成资源最大浪费的当然是没市场的烂书,但造成最大危害的恐怕还是有市场的烂书。

而我们的年轻作者(我跟不有说,你们三个,你85,东来90初,董劼96,是老中青三代,这是笑话),在文学成就上,还没法跟历代大师对决,在市场上,更是连腰封文字都不知如何下笔,他们怎么办呢?

我不想靠扶贫。

那怎么办呢?

帮我推推吧。

2019年5月5日急就于纳福胡同

《大河深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20831/

《隐歌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2082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