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秦腔读后感1000字

秦腔读后感1000字

《秦腔》是一本由贾平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5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腔》读后感(一):随感一记

故土之于人的感受是各异的 有些人离开了是庆幸 有些人是遗憾 有些人是骄傲....我好像是理所应当 从小就觉得自己长大了会生活在一个美丽繁华的大城市 我成长于陕北一个小城镇的工人家庭 从大学到北漂在华北平原上生活了十年整 这十年正好是全国高速发展 尤其对于我们那个黄土高坡上的小城来说 这几年丰腴的物质生活远远超过当地人的内心世界 同学和外面白领一样背着时尚名品包但又讨论着谁谁当兵回来了闲赋在家等着安排工作 谁谁天天西安榆林的跑着玩可会享受 哪个同学结婚婆家给买了四十多万的车 城里唯一一家开住了的健身房长期主业是中考学生体育培训 以前我时常回去 离开时候也对我的小城很不舍怀念 越长越大越明了怀念的是回不去的旧时光 仍在小城的父母好友 自打成家之后 怀念越来越淡 父母时常过来住些日子 朋友们都各自成家忙碌自己的事情相谈 甚少故乡越来越没有我回去的理由了... 我也没有太多低落 我们这种人的宿命最终都是回不去的家乡 留得留不下的大城市就看自己有多想留下了....

《秦腔》读后感(二):夏天义的死亡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

清风街有两个老头,一个是夏天义,一个是夏天智。这是兄弟俩。

夏天义做了一辈子村支书,为清风街村民办了很多事,在老百姓心目中威望很高,没当遇到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想到去找老支书。比如夏风结婚时,县里来的戏班遭到老百姓的起哄,不能正常好好演戏,老支书夏天义来了,往台上一站,下面立马安静下来,老支书张口说一句:闹腾啥,好好看戏。大家就安生看戏了。

夏天义退休时有件事情没办成,就是开荒七里沟,扩大村里的耕地面积。新任支书君亭觉得这样投入没必要,产生不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没有继续老支书未了的心愿,而是做了一些能促进经济收入的事情,比如建立农贸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去城市里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家乡的土地很多被闲置下来,看着地荒了,热爱土地的夏天义不忍心,他觉得人就是土命,靠土地可以得到一切,认真侍奉土地就可以得到回报。但是年轻人不这样想。种地付出那么多辛苦,最后收入减去上缴的农赋税,所剩无几,所以没人愿意继续种地了。可是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支书夏天义不理解。

他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己到七里沟开荒,带着哑巴和傻子运生,结局必然是悲哀的,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土改政策确实让老百姓过上了踏实的日子,却不能继续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改革势在必行啊。土地会集中承包,不会再重新分地了。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即便夏天义一直写告状信上告依然改变不了发展的必然。

最后,夏天义死在了七里沟,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秦腔》读后感(三):传统的挽歌

通过痴子引生的眼,看以清风街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以夏家为代表的传统家庭、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的挣扎,这是贾平凹为故乡立的传,为传统唱的挽歌。无奈地哀叹人们与土地的联系越来越淡薄,仁义礼智逐个离去,传统道德日渐式微,乡土中国逐渐没落。 贾平凹的语言是乡土的。不知外乡人读了是什么感觉,陕西人读着觉得很亲切生动,甚至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把这文字还原成秦声秦韵。中间所有的文字几乎都可以用陕西话读出来而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更有韵味。 书里的人物是乡土的。老一辈的夏天仁、夏天礼、夏天智,中生代的君亭、夏风、上善、三踅、丁霸槽,新生代的翠翠、陈星,这些人大概不仅活在陕西,也活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所有这些农耕传统深厚的中国乡村。 书里的故事是传统的。引生的各种通灵的臆想不是鲁尔福式、马尔克斯式的魔幻,而是汤显祖式的、蒲松龄式的志人志怪。引生对白雪因爱离魂,与孙子楚因阿宝的离魂何其相似!

书里的叙述方式也是非常中国的,虽然看着是引生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不是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但是常常通过“事情是这样的”这种句子,一下子将视角切换成第三人称。与传统小说中的“时”“当初”也很有相似之处。

贾平凹是难得的在乡土中吸取养分,又用传统的方式讲故事的作家。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中国式”的。有太多小说都是“表里不一”的,都是中国的瓤子、外国的皮子,甚至皮子瓤子都是外国的,只在脸上抹了一层中国的粉罢了。

我不是说就只有贾平凹这样的才好,百花齐放嘛,偌大一个中国文坛,总要有些赓续传统文学血脉的作品。

希望《秦腔》本身,不要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挽歌。

《秦腔》读后感(四):致我们逝去的……

我住在城市的高楼里,尽管是星期六的早上,向窗外望去,也可以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附近市场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老公如果在家的话,我们应该会一起看个电影,他不在家,我就随便翻翻书,或者也是看电视。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我们似乎更加的孤独了。很多个夜晚我都会梦到我的老家,那个红砖黄土白粉墙装着木楞格子玻璃窗户的老房子,跨过高高的门槛,屋内是木头墙壁木头椽梁,透过中堂顶部的玻璃盖瓦的光倒使屋顶的黛瓦仿佛蒙着一层灰棕色的纱,打开后门就是一片竹林,这里能听见风的声音,也是在我梦里出现的声音。现在这片土地已经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影子了。

我曾到过陕西,相对于我所生活的皖南山区而言。陕西的天没那么蓝,水也没那么清,黄色可能更是主色调。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贾平凹先生对于清风街的爱与叹息。这体现在他走出乡村几十年后,依然能跃于纸上的民间语言,尽管粗俗却真实接地气;体现在他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楼里,依然能萦于鼻息的乡土粪骚屎臭;体现在他只身一人待在书房里,依然能贯于耳中的家长里短。这是每个真正生长在农村的人的亲身经历,尽管生活在祖国的不同角落,但乡土文化是共同的。

但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是不会停下脚步的,很多农人不在种地去城里上班;猪圈羊圈中堆满了弃用的农具;餐桌的青菜豆腐换成鸡鸭鱼肉后又换回了青菜豆腐;邻里间在田间地头的相遇没有了,彼此的问候也少多了。林间溪边再也找不到嬉戏奔跑的孩童了,那群孩子长大成人了。不知道还有谁会记起他们的超能力,仿佛可以和一切对话,可以和一切做朋友。枝头的小鸟总是嫌弃他们似的到处乱飞,却又不舍得离开他们,树干上的蝉永远在跟他们捉迷藏,一靠近就噤了声,但刚一离开就高声鸣叫起来,胯下的老水牛总是温顺地将他们驼到蜻蜓和蝴蝶争相起舞的水草边,但吸引他们的却是远处山脚下招摇的野果。多数情况下他们总是一群一群的,但即使独自一人时,也不会觉得孤独,墙边的矮花丛中也可以找到新的朋友,可能是害羞的蚯蚓,也可能是着急的蚂蚁,伴着屋内收音机中传来的黄梅戏,一片紫薇叶都会让人引起无限遐想。

于我而言,逝去的是乡村生活的丰满的童年,于贾平凹先生而言,逝去的是乡土文化的根脉。但是现在的人们依然可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找到快乐,我们总是忧思逝去的,也许我们正在迎来更好的……

《秦腔》读后感(五):一定要!细读慢品的茅盾文学奖作品《秦腔》

作为在陕西出生陕西长大的关中平原的孩子来说,秦腔于我并不陌生。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秦腔,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与其说那是作家心中的“悲腔”,莫如说是乡土的“本色”,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生活本身。

贾平凹的这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用了浓厚的乡土方言和别致的措辞,使得小说自带强烈的秦腔风味,让我倍感亲切。

作品以贾平凹自己的故乡棣花镇为原形,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 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上大学时,贾平凹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有幸听过教授的讲座,阶梯教室里挤的水泄不通,教授的讲座令人耳目一新,激励着文学爱好者们在混沌而伟大的时代里执着追求,对当代文学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受益匪浅!

通过读书,找到灵魂上的契合,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这样的感受,相信你我都有过。一本书有时很像洋葱,一层层剥开,不觉中模糊了视线。因为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读书总是好的,坚持即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