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100字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100字

《读给孩子的唐诗》是一本由陈茵 编 顾志珊 绘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一):远方的浪漫,从唐诗开始学习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无数的精神宝藏,从《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浪漫吟唱,到唐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豪迈,再到宋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婉约……在我们的文化里,从来不乏诗和远方的浪漫。

本书中收录了五十多首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美唐诗,配以白话文解读和唯美清新的手绘插画,是一本真正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的唐诗启蒙读本。看到我最喜欢的《山居秋暝》,配上插画,看着赏析,更能体会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诗词对孩子的教育和滋养,将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财富。从小饱读诗书的孩子,将来会有不一样的气质,会更富有想象力,更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一颗“诗心”还会让孩子们更有勇气和力量去追求心中的梦想。这些都是让孩子从小读古诗词的意义!

而最近高考成绩放榜,两年前持续霸屏的国民才女,再一次被推上热搜的武亦姝就是最好的例子。她虽不是高考状元,也以理科总分613分(总分660分),上海市第77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在2017年,尚在上海复旦附中读高一的她,一举夺得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被誉为“国民才女”。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她们以“月”字吟诗,在被主持人提醒所说诗句重复后,全场氛围紧张到了临界点,她却从容淡定,吟出《诗经·七月》里的那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得评委拍案叫绝。各路打着“天才少女”的名号想要签约武亦姝,然而武亦姝的妈妈却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所以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教起,从家庭着手。就像武亦姝的父母家里频率出现最高的游戏是“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这些在舞台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从小就饱读诗书,多年来的文化储备。诗词真的可以塑造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古诗词,因为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而这本小书借由《唐诗三百首》精心筛选,力求拎出其中最优美最澎湃最脍炙人口的部分,一诗一图,一期一会, 意在提供一种更为直观、更加美感也更有利于想象力延伸的新鲜阅读体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大人可以再一次回忆起曾经的感悟,孩子们可以自己看图读诗,对照理解,一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也会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二):让唐诗陪伴孩子成长

让唐诗陪伴孩子成长

我家孩子两岁多了,给他买了唐诗大卡,每天和他一起读唐诗,背唐诗,我们背的第一首诗是《咏鹅》,从最开始的我读他听到他能接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再接每一句诗的两个字、三个字,到现在读得熟的几首诗他也能整首背诵出来了。

看着孩子对唐诗感兴趣,我就想给他找一本适合读给他听的唐诗书,于是找到了这本《读给孩子的唐诗》。这本书看起来很精致,细长形的,拿在手上手感特好,喜欢书封上的图案,两父女坐在绵羊堆成的小山上望着蔚蓝色的星空中的圆月,颜色搭配很好,感觉很温馨。

这是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陈茵老师编著,顾志珊老师手绘插画的唐诗集,收入了50多首唐诗,配上了白话文解读和唯美清新的手绘插图,手绘插图特别有意境,拿在手上,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书中收录的50多首唐诗有很多都是很熟悉的唐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家》、《春晓》、《登鹳雀楼》、《回乡偶书》、《送别》、《相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清明》、《小儿垂钓》等等,有些于我来说有些陌生,如《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蜀先主庙》、《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等,这些诗读起来都很优美,诗中有很多名句适合给孩子阅读,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希望通过背诵古诗,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中华文化,让国学经典从小熏陶,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诵读可以让他学到多少知识,但希望每天几分中的诵读以及睡前的背诗游戏可以让唐诗在孩子的心里留下诗意的种子,也许有一天,这颗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带孩子到公园玩,看到鹅,他会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发现他能见景背诗后,我在有意识的在各个场合让他把唐诗运用起来。在外面玩看到草地,我会提示说《赋得古原草离别》,于是小家伙又接上了这首诗的作者和诗:“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在超市看到红豆,我说《相思》,他就说“王维,红豆生南国…….”

很享受这样的感觉,我希望我和孩子都能够坚持读唐诗,背唐诗,总有一天他会体会到诗的美好。“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到时自有“腹有诗书气质华”!

《读给孩子的唐诗》,让我们一起学唐诗,感受唐诗的美好!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三):武亦姝诗词信手拈来,父母羡慕,不妨与孩子看《读给孩子的唐诗》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拥有着阅万卷书的经历,个人的气质会发生改变,会让人儒雅,会让人如沐春风,更会让人感叹读书真好。

前段时间的《诗词大会》不仅仅火了才女董卿,也瞬间将武亦姝推到了前面,她在节目中带着自信的微笑,将千古年来的诗词随手拈来,就凭借这种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并于今年高考以613分考取清华大学。

武亦姝自我介绍中曾说,自己从小喜爱诗词,因为“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给不了的感觉”并继续享受诗词带来的快乐,比赛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诗词是一种文化内涵,它带来的不是炫耀,而是隐藏在身体中的气质,由内而外

古诗词会滋养人们的心灵,就像吴坚所认为,教育培养人需要构筑影响人一生的文化根基,更重要的是任何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正能量。学习文化传统,学习国学经典,古诗词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前段时间,与孩子在外玩耍,小区的湖水中有几株荷花,荷花一部分含苞欲放一部分已绽放笑脸,我问孩子,荷花漂亮吧,孩子点点头,随口说了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有点吃惊,因为这首诗纯粹是我自己喜欢,在家跟他念着玩,我以为他当时并没有在意,虽然我念了好几遍,也说这是什么意思,但他并没有跟着我重复,现在突然一下子讲出来,我感觉有些吃惊。

诗词并不是说一定要专门的背诵,可能只是因为随意的一个场景,孩子反而是不经意的喜欢上古诗的意境与韵味,不自觉地将它们放进了脑海中,当外界场景或者外界的环境与孩子脑中的诗词产生共振,脱口而出也未尝不可。

诗是一种生活,哪怕每天读一点,孩子拥有着最好的启蒙基础,因为他们的不世故、无阅历,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美好都在进行着吸收,就如同孩子手中拿着的这本《读给孩子的唐诗》。

这本书与平时的书籍相比要小一些,我估计是为了出行带着方便,随手可以进行翻阅,封面上是由很多绵羊堆起来的小山,孩子与家长看着天上的流星与月亮,意境一下子就进入了古诗中。

本书在《唐诗三百首》基础上,精心筛选,力求拎出其中最优美最澎湃最脍炙人口的部分,不管是“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还是“一览众山小”的《望岳》,亦或是“劝君多采撷”的《相思》,全书一共81首诗歌,一诗一图,一期一会,提供给读者更加直观、更加美感,也更有利于孩童想象力延伸的新鲜阅读体验。

前几日,有朋友在群中询问,描述北方雪的唐诗,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好比一夜春风暗度,催促了花期,千树万树落满白雪,仿佛梨花竞相盛开“。

孩子们都在春日赏花,梨花也都见过,一簇簇的,白色的,诗人在这里将雪比作梨花盛开,这种意境的描述,只有古诗才会有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景,也只有古诗只需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进行组合,表达了很大的内容,越琢磨越有意思。

孩子读诗并非一定要一字一句,我喜欢将一些有趣的内容与他分享,让他体会那种感觉,不是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嘛,有些时候并不需要任何的言语,他们只需要通过这些字就可以感受诗表达的内在。

孩子很喜欢刘禹锡那首《乌衣巷》,特别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孩子较小,哪怕给他解释了大概,但是他们对于朝代更迭对于那种隐藏的意义并不能理解深刻,但并不妨碍他只是理解诗歌表面的意思。

他喜欢这两句的原因就是他感觉这句就是说的燕子从一家搬家到了另一家,然后还顺便有了3个燕宝宝,燕妈妈、燕爸爸和三个燕宝宝,每天都很开心的玩耍,至于为什么是三个孩子,他跟我说的是,三个可以一起玩的更开心。

唐诗魅力无穷,不管是孩童随口就来的“春眠不觉晓”,还是年少轻狂的”相逢意气为君饮“,这些根植于心中的精髓一直存在。

唐诗诵读,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应对这个世界的挫折与烦恼,也更有自己感知世界与众不同的能力。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四):为什么让孩子读唐诗?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让孩子读唐诗,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稚子背诗,

苦不堪言,

恰似烈酒入喉,

辛辣难咽,

而一旦回甘,

则妙不可言”

古诗词中纯净、辽阔的意境,极致的感性,恰恰弥补了信息泛滥、节奏紧迫的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拥挤感、浮躁感....

此外随着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有限的多样化时代”告终。据媒体报道:

“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1到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所以说,得古诗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

除此以外,从小读唐诗宋词的好处就是: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卧槽牛*’,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时,你却因为心中淌过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到热泪盈眶。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选手武亦姝获得冠军,不仅我们见识到了古典美女的魅力,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人们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古典诗词普及的话题被再次讨论。

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曾说过: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背诵。好的作品,有很丰富的内涵,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会诗词的人,有内涵和格调,特别美好。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指的是《诗经》,如若不读唐诗,虽不至“无以言”,但言语乏味、文字贫瘠却是必然的。苏东坡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气质的提升就是通过不断阅读潜移默化实现的,而唐诗正是一种最简便、最神妙又最深刻的阅读。

诵读唐诗,带来的是一种广阔的共鸣,遥远的应和,如遇知己的温暖感觉。上天入地,穷尽碧落,有唐诗在,就有情怀在,有相知在。他在。你在。我在。曾经在。依然在。始终在。唐诗就这样,成为个人的一种底气,一道屏障,一份依托。

那么,唐诗凭什么这么美好呢?——凭的是中国文化的深厚蕴藉与深沉积淀啊。文字之迷魅,格趣之繁复,思想之曲折,在经年历代的积累叠加之下,及至唐朝,大国盛世,气象升平,诗人的内心芳华随即迎来一次盛大的吐露与开阖。

这是历史与文字一场电光火石的邂逅,既属注定,又难以复刻。留下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李杜”之李白杜甫,“小李杜”之李商隐杜牧,另有王昌龄的家国情怀,白居易的人间烟火,王维的空灵清致,岑参的饮马冰河……

当然,必须要强调的是:所谓教孩子背唐诗,重点是“磨耳朵”,而不是卖弄!

也许孩子不能感悟诗中的情感、思想,但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感知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学审美,这种隐形的收获,难道不是更重要吗?

更现实地来讲,在国学经典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唐诗,恐怕是孩子最容易入门的古典文学了。

教孩子背唐诗,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强!迫!

尤其是小宝宝,背唐诗,是训练小宝宝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强迫性的“学习”。

如果孩子真的不感兴趣,那么家长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喜好,或者采用更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孩子背诗,而不是强迫孩子“自律”地背诵。

这样很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将来甚至可能会厌恶“学习”本身。

那么,问题来了——

一字一句的教孩子?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能理解诗歌的意思,如果家长能采用更多形式活泼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唐诗之美。

这本小书借由《唐诗三百首》精心筛选,书中收录了五十几首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美唐诗,确保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严把每首译文,确保准确性、优美性,为孩子献上精美、优美、高质量的文本。

一诗一图,一期一会,意在提供一种更为直观、更加美感也更有利于想象力延伸的新鲜阅读体验。

选本有意侧重少年儿童读者,更多关怀了这一特殊成长阶段的兴趣方向,孩子们可以自己看图读诗,对照理解,也适宜闲暇亲子共阅。

配以白话文解读和唯美清新的手绘插画,给孩子带来高品质的美学启蒙。每首古诗都有名家赏析,通俗易懂,充满童趣,更容易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是一本真正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的唐诗启蒙读本。

推荐一部诗集给一位年轻的父母

在清晨或午后,或睡前温暖的灯下,

为孩子读一首古诗……

《读给孩子的唐诗》读后感(五):读给孩子的唐诗,是一本给孩子的诗情画意启蒙书

今年六一,写过一篇文章:启蒙要多早?从胎教开始!唐诗胎教圆你诗库梦

有读者在后台留言,有没有适合孩子读的唐诗?

其实,那本书虽然是定位胎教,目标读者是准妈妈,也是适合与孩子一起共读,背诵的。

刚好,近期收到一本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读给孩子的唐诗》,从书名就知道书籍是定位于孩子的唐诗。

插图作者顾志珊在序言中,也表示:

少年儿童是这本爱唐诗集的目标读者,因此,作者在题材选择上,选了一些与儿童有关的诗;此外,选的诗多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名句。从题材上来看,涉及最多的是各种景色,涵盖月亮、太阳、江河湖海;其次是诗人的各种活动,比如:登高望远,与友人之间的送别、重逢,等等。

《读给孩子的唐诗》,是“那么美古诗词”系列三本书中的一本。

每一首诗,配一幅手绘插画,以及对诗的解说。

书籍的编者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陈茵,出版有电影评论集《一个人的地老天荒》,出版个人画集《丹青绘典》,并为《朱子家训》等多部书籍绘制插画。

插画的绘制者是顾志珊,现任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教育处处长,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作品多次各种大展并获奖。

《读给孩子的唐诗》的第一首诗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第二次出塞时写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

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经成了描述雪天景色的千古名句,也是高考诗词题库之一。

在遥远的塞外,寒风凛冽,大雪突降,刚刚进入八月就开始下雪。

这种充满想象的画面,用梨花比喻,是诗人浪漫主义的体现。

边疆自然条件恶劣,寒冷的天气,让箭难以开弓,战士们的铠甲难以穿上。

但边疆的景色又是那么的优美,我们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战士们驻守;我们的将士,需要大家的关心。

在送别的宴席上,宾客齐欢唱,胡琴琵琶羌笛声,此起彼伏。

对低龄儿童来说,阅读和理解这首诗其实有些难度,这首诗适合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与孩子共读,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书中的赏析内容。

作者对分别将士的真挚感情,跃然纸上。

阅读这一首诗,让如今深处三伏天,即将进入八月的我们,对诗中描写的场景充满了向往。

要是突然下雪就好了。

再看这首诗的作者岑参: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将来成为学识渊博之人,至少应该饱读诗书,从背诵唐诗开始。

书中的插图,是《读给孩子的唐诗》的一大亮点特色。据称,绘画者顾志珊自幼习画,主攻中国画人物,兼涉山水。

阅读这本书,除了观察力,还需要想象力。

因为插画作者的插画风格,是写意画类型。

写意画是传统中国画的一种。

细细品读书中的一幅幅插图,作为读者的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唐诗的热爱,体会到了作者”读诗赏画,对接大唐“的深深期望。

算上封套中的那一个圆圆的月亮,《读给孩子的唐诗》书中前后共有二十多个月亮。

谁让唐朝诗人都喜欢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呢?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写诗的人不同,插画中的月亮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其中的差异,在画家顾志珊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泊秦淮》中的那轮月亮是迷离的,透着一点淡淡的黄色,与秦淮河畔酒家亮着的灯笼遥相呼应,也与泊船案几上点着的那一盏油灯相呼应。

烟雾笼罩,水中的倒影变得十分模糊。这样的景色之下,听到隔江传来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让关心政治的诗人杜牧,为衰败的大唐王朝,深感叹息,充满了忧虑。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的规律。经历过鼎盛时期的大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无人能够扭转。

《嫦娥》中的月亮,在不完全的圆中,有深深浅浅的灰色部分,是广寒宫里后悔的嫦娥仙子,挥舞着衣袖,俯视着大地?还是挥舞着大刀砍桂树的吴刚?抑或是那只正在捣药的玉兔?你想像中的图案,是哪一个角色呢?也许三个都是,也许,都不是。

《枫桥夜泊》中的月亮,是那么的敞亮。明晃晃的,照亮了苏州城外的枫桥古镇。深秋时节,远处的台阶、亭子、山石,树木以及小路上,都披上了白霜;近处树枝上浅黄的枫叶,让躲避安史之乱的诗人张继,看到了江南水乡秋夜的幽美。那一刻,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但是,想到自己一人独在异乡,还是孤寂忧愁。

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太多,《枫桥夜泊》是最知名的一首,与苏州城,寒山寺一起,已经流传千年。

画家顾志珊,在绘画的时候,只是简单的画出拱桥的形状,多一笔画都没有。

但是,对于停在远处树枝上的乌鸦,却好似能看到抬起的额头。

没有李白的诗集,不能称为唐诗集。在这本《读给孩子的唐诗》的诗中,当然少不了李白的月亮。

无论是《光山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或者是《子夜秋歌》,同一个作者,不同的心情,不同意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月光,也加深了对诗仙李白的理解。

唐诗集汗牛充栋,每一首唐诗都配插画的唐诗集屈指可数。

阅读《读给孩子的唐诗》,不仅仅是学习唐诗,看插画看的多了,也能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在细细品读了书中的81幅插画之后,我对传统的写意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开始看到这些写意插画的时候,我是有疑问的。写意画,需要欣赏者读出绘画者的心思,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这些画太难了,成人有的理解都困难,更何况是孩子?

直到多次翻看,细细品味之后,才理解了作者的用心。

这本书,不仅是让孩子感受诗词之美,还要感受绘画之美。虽然孩子当前可能看不懂有的插图,但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共读书籍的美好时刻会铭记在他的心里;阅读书籍时候看到书中精美插画的体验,会在他的心里打下烙印。

这些都是对美的感知和体应。

日积月累,日后必定有量变到质变的一天。

这和为什么会带孩子去看达芬奇的作品展,是一个道理!

对少年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想通这一点,对这本美的书籍,就更喜欢了。

在天坛公园里阅读此书的体验更好

连续两个周末带孩子进城,我都带上了这本《读给孩子的唐诗》。

因为,这本书的尺寸偏小,携带方便。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孩子考虑,这体现了创作者对孩子的尊重,关心和爱护。

@擦亮星,爱读书爱旅行爱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