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摘抄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摘抄

《唯不忘相思》是一本由张秋寒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一):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次想起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日志:

那不是我第一次懂得思念一个人,却是我第一次思念得那么彻骨。

跟当时所爱的那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是暑假开始的时候去远方城市看了他。那座城市,后来我再没去过。

那里,有山,有海,有巨大的山一样的云朵,缓缓地从空中走过。

当时他在上班,每天白天,我一个人在空旷的屋子里待着。打开阳台,让南方溽热的风从阳台上灌进来。

每天洗几件衣服晾晒,有一天风大,把一件衣服吹走了。

巨大的云朵从空中走过时,在小山上投下巨大的阴影,像是整座山都被烧焦了。

夏天的白天真漫长啊,尤其是南方的夏天。

卧室有一扇很大的窗子,晚上总看见对面有一盏黄蒙蒙的光彻夜亮着。某夜,窗缝中挤进来一只硕大的苍蝇,嗡嗡嗡在屋里撞来撞去。

街上的鲜荔枝五块钱一斤,跟碧绿的枝叶一起售卖。

芒果剖开,有滑白的鱼骨般的大核。

炸过的花生米,放在桌子上,半天皮就疲了,不再焦脆。

楼下总有一户人家,上午十点左右用功放播送儿歌。

五楼的住户开着门,主妇蹲在地上用一块抹布细细地擦地。 摩的送人到海滩,钱是怎么收的,我却不知道。

夜里坐在阳台上,一首接一首,笛声响起。有听过的歌,更多从未听过的曲子。

是要有多迟钝,才会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那个人。

是要有多自傲,才会以为,即使离开了也不会伤心。

离开他回到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忘记是第几天,思念像山谷中一声尖叫,引来满山雪崩。 当天坐在院子里,看着夏日傍晚满院余晖,当场落下泪来。

从那一天起,思念渐渐成为一种习惯,随后变成温柔而沉痛的负累。化掉它,用去好几年。

这样的思念,一辈子没有过一次,也许是可惜了。

这样的思念,一辈子只有这一次,也就足够了。再来一次,生命不堪沉重。

谢谢你曾予我深入思念核心的能力,也谢谢时光,给我终于不再思念的解脱。

————————————————————————

甚至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都未曾料到,终有一日,我和这些回忆之间,因为隔着巨大的岁月,变得如此淡漠而隔膜。回忆往昔,竟然多数时间无动于衷。

思慕与渴求,委屈与恨意,都消失了。偶尔回想,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耸耸肩:为何当时你那么痴迷?

这是最后的结局:

那些求而不得的人,爱而不能的情,最后都消泯于岁月中。

是挺好的吧。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二):自序:终朝采蓝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这首名为《采绿》的诗出自《诗经·小雅》。它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农家妇人。诗里是这样说的——我每天啊,都忙着采摘荩草,可是常常只采了一捧还不到。尽管如此,劳碌的汗水也弄湿了头发,使它们打成一绺一绺的小卷儿,得赶紧回家洗漱才好。我每天啊,都忙着采摘蓼蓝,可是常常连衣兜都装不满。他临行前对我说,五天就会回来,可现在都六天了,还是没有动静。就是这么个不守信用的人,他每次出去狩猎,我都替他准备弓箭。每次出去钓鱼,我都帮他把鱼线整理好。你问我他都钓了些什么鱼?哦,有鳊鱼,还有鲢鱼。是啊,鳊鱼和鲢鱼,有很多很多呢。

说起来,好像诗还没有完结。但绵延的语境足够让读者脑补这位妇人接下来要说的话了——好吧,看在这些鱼的份上,我就暂且先原谅他吧。

今人用几百个字可能都说不清楚的故事,被古诗浓缩成了几行短短的句子。在充满美感的同时还留下偌大的空间供人想象。这就是古汉语的魅力。

只是,任何魅力都不是全方位的。每个人的审美不尽相似,所感受到的魅力也千差万别。就像我常常对T台上的某些奇装异服摸不着头脑一样,我也一直都能理解那些对古典缺乏赏慕之心的朋友。

古风到底从何时开始成了心中一种难以免却的向往,并没有明确的答案。童年过目不忘的古装戏,空旷殿堂中的工笔设色牡丹,异乡明月夜里的笛曲……种种迹象不过是眷恋进程中零星的节选,都不足够以点概面。或者,这件事本就是难以追溯的,就像我们永远不能推算出爱一个人的悸动究竟萌发于过往的哪个瞬间。

为光线柔和的展厅里一件花色姣好的明朝妃子故衣所惊艳,走进香火依然旺盛的千年古刹仰望满墙栩栩如生的壁画,翠雾散去的清晨听见茶山深处迂回传来的埙声,邂逅入梅时节江南庭院中金粉暗沉的雕花窗棂。

每一个这样的时刻,都明了传奇曾经发生。千年岁月里,无数错过的华美朝代忘记在散席前清场,把它们留给了后来者。

也许未曾抵达,总是最好的天下。于是拼尽目光,也要竭力瞻仰。

这些古风故事陆续写于过去七年。一字排开,主题竟意外地统一。不是仇与恩,就是爱与恨。芸芸众生,滚滚红尘,意念如支流汇聚,最终不废万古江河。

因为想象力的匮乏,它们每一个几乎都有名著、传说、典故作为载体,并投机取巧地想着,即使写得过于荒唐,也没有现代故事中的笔误那么容易被人诟病,毕竟还可以搬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理由来堵住悠悠之口。

如果可以为笔力不济找一个借口,那就只能怪典籍实在浩瀚如烟,阆苑中兜兜转转,瞻前顾后,不知如何下手采撷。就像诗里的妇人一样,忙碌了一整天,成果也只有那么一点点。

千回百转,却始终期待她们能风情万种,款款走出书中。执扇,抛袖,舞剑,拈花,与倾慕她们的人共襄一场好梦。

就像期待怀中的蓼蓝渐多,期待远方的爱人凯旋。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三):你我本是浮云客

你我本是浮云客

——近日读好书《唯不忘相思》有感 姓氏乔

对我来说,读到《唯不忘相思》,是这个月来很幸运的一件事。

不夸张,我花两天时间彻头彻尾读完了它,那感觉太过瘾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或楚楚,或甜腻,都很让人喜欢。

读完起身时,才发现已到半夜,不得不抖落衣衫上的万点情绪,辗转入眠,梦里却都是秋寒描摹的人影。

王维眉眼散淡,比丘尼白衣莫测,嫦娥缓缓闭眸,绿腰奔走在广大人间,只为寻得一只琥珀。

而秋寒的文字呢,太特别了,有着广寒宫外天上月的清凉,又有着红泥小火炉旁滋滋作响的人间味,一读便停不下来。

更有心的是,我翻到最后一个故事才发现,这本书里的插画,都是秋寒自己配的。

很难想象,一个男孩子能画出那样细腻的东西,一片朦胧山水里,是玲珑少女张琴邀雨,风流少年手谈天星,清白又落拓的画境,很轻妙。

秋寒在这本书所撰写的故事里,我最喜欢《绿腰》,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惊觉竟有些李碧华《青蛇》的味道,太灵了。

无论是腰肢款摆的绿腰,还是麻衣落拓的书生,再或者心如明镜的乌苏,都一一真实了起来,他们好像此刻就长身立于江南的飞花之中,眼波里各有一场红尘翻涌。

而那些翻涌着的牵手、拥吻或者缠绵,都很艳情,但偏偏又纯情地不得了,好像在说,我们来人间贪欢一场,其实也不过就是想掏出真心来看看,看看它到底有多血淋淋又有多蓬勃生动。

另一个故事《恰望卿山》也很动人,讲的是谪仙李白和玉真公主。

李白那一句“对庸人我装惯了糊涂,对公主我绝不辜负”忽然就戳中了我的泪点。这世间的明白人太少了,能相逢能促膝还能时常挂记心中的,就更少了。

我们难遇见,便总寄盼书中人有一个团圆。

谁知这二人之间,一个驾鹤仙归,一个忽觉不久于人间,再找到敬亭山下时,却已经迟迟。

很遗憾吧,但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桩桩,一件件,总在我们忽然回头时才惊觉错过。而那剩下的一二呢,我们却偏偏不想要了。

昨日朋友问我,说你知道秋分是什么意思吗?

我摇头。

她说:“是从此夜长梦多。”

我一惊,没由来的,却忽然想到了《唯不忘相思》。

相比那些带给我白昼光辉的书册,它却突如其来的,带给了我一些惆怅的黑夜。

那纸上短短的十几万字,包含了太多太多关于这个世间的感叹,让我不禁要阖目好好地梦一场,梦一梦这些故事里错落的光阴,梦一梦这些年来我已经回不去的千种百种。

或许这场梦醒来,春日都早已消融。

但我知道,我并不想醒来,我想沉醉在这个梦里,继续看着王维,看着嫦娥,看着李白,只管向他们借走一生,放放心心做一回浮云之客。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四):不负相思意——男性笔下的爱情解读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君王遥想着与女神的巫山云雨;书生臆想着才子佳人的昨夜星辰昨夜风;连矜持的女子也感叹着被相思煎熬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要隐喻不得志的情怀,便是怅然于“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的甄宓悄然遁去;想要嘲讽腐朽的家族,宝黛爱情土崩瓦解。

是的,中国的古典小说多由男人来讲述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情节往往是或金戈铁马或风声鹤唳或盛世太平中一位甚或多位温柔如水的女子为英雄豪杰、布衣书生红袖添香、锦衾玉暖的无边艳事,当然这一般也不是重点,更多是用神圣的“爱”包装着或沉重或宏大或丑陋的思想,不然就流于低俗了,至于女子本身的心思、智慧、情感诉求更是置之不理。

《唯不忘相思》一书的作者张秋寒,同为一个男人, 却给了我们不同的观感。他或许是位游走于江畔,日日面对潮涨潮落,能敏锐地觉察到用那清泠泠的江水做的女人们心中的游鱼,及其至柔至刚的奥义。

他笔下的女子,上至母神女娲,下至洒扫的宫女,都有其细腻敏感的心思,刚烈不屈的姿态,执着无悔的情感,他毫不吝惜地将一切美好集中在了她们身上。孟姜女能蔑视着所有帝王的无耻,能轻易将重生的机会让给了挚爱的丈夫,能为此困囿于地府1200年,也能在发现重生的丈夫有了真爱后果断地放手;东施因为家国情怀放弃与夫差的爱情,却阴差阳错进入吴国后宫默默陪伴着他欢乐,决然地陪他赴死……这些沉默的女子痴情地演绎着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就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

张秋寒是位对女性充满友善和温情的男子,但是对笔下的男人们也未一律贬低。这一点与曹雪芹不同,曹氏通过贾宝玉之口表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一句话将天下的男子都打倒了。

但在《唯不忘相思》中,有荒淫的国君,也有深情的帝王;有相忘于江湖的范喜良,也有为爱情放弃仇恨的画师;有妖怪有神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男子中自然有自私如武大郎者,有卑劣如冥界帝君者,更多地是两情相愿却因各种原因陷入刻骨相思的男子,吴刚、大圣、崇祯、毛画师……张氏在阐述爱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的是对至善至美的追求。

《唯不忘相思》这本书陆续写了七年,重现了14个唯美入骨的爱情故事,并且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有名著、传说和典故作为载体。透过故事本身,让我们看到薪火相传的并非只是神话故事野史传说,而是人类那一缕相望成河,相思未绝的深情。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被串联地似假还真:孟婆原是孟姜女,为范喜良而放弃转生;昭君和毛画师原是一对情侣,故而选美图才这么不堪入目;妲己覆灭商王朝原是为女娲报仇;

《西游记》中的某只蜘蛛精原是齐天大圣的夫人,可惜不能同时拥有仙凡两届的记忆;潘金莲委身西门官人是为了救武大郎。真可谓汪洋恣肆,脑洞清奇,波云诡谲,读来虽未捧腹,也不禁会心一笑。

这让我想起了庄周梦蝶,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看小说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我所知所见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小说中的历史与传说才是真实的。不知是故事本身如此,还是张氏的妙笔所生发的?罢了罢了,醉翁一卧,且听歌吟,书中自有颜如玉,把酒一欢又何妨?

如潮的网络小说,仅是言情小说就可谓洋洋大观,但本书所呈现的作者学识之渊博, 文字之唯美浪漫,情节之奇诡,并不多见,实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张氏的“故事新编”比之鲁氏的《故事新编》,暂且不论思想高度,“新”字毕竟表现得是淋漓尽致的。

忘却了富贵苦难,忘却了悲喜荣辱,忘却了前世今生,唯不忘相思,这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令人不忍卒读,发出与王实甫一样的感叹: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惟盼传说中的东施与夫差、大圣与素衣、吴刚与嫦娥等等等等,都能不负相思意。

《唯不忘相思》读后感(五):【书评|小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选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爱情自古至今都是小说的主旋律,而言情小说更是将爱情诠释的唯美动人,曾经以为这类小说容易让人沉溺,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卿卿我我过于矫揉造作,爱意缠绵使人乐不思蜀。

无感于一切形式的言情小说,就失去了诸多与之接近的机会,直到有缘邂逅了张秋寒的《唯不忘相思》,才发现原来古典言情小说还可以这样诗情画意。

带着唯美的感伤,孤独的爱恨,萧索的情仇,轮回的交替,跟随作者的思绪,穿越在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典故里,感受那些脑洞大开,奇异诡谲的柔情蜜意。

《唯不忘相思》的作者张秋寒,是一位青年作家,被誉为“唯美版的李碧华”,作品散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各类期刊,深受读者喜爱。

在《唯不忘相思》中重新改写了14个古典故事,重现14种入骨深情,带领读者领略古典爱情的魅力。把历史典故中的主角全部拉下神坛,给予TA们全新的七情六欲,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效颦》是从东施的角度来讲述,重新解读这一经典故事,有洗白东施、黑化西施的倾向。

相传,东施和西施是亲姐妹,都有着绝代芳华,并且姐姐东施集万千宠爱,范蠡和吴王对她皆有爱意。而妹妹一心倾慕范蠡,宁愿为他飞蛾扑火也要赢得青睐,于是参与到范蠡的灭吴大计中,而具有家国情怀的姐姐东施虽不会阻挠,却还是要远处观望着心爱的人。颇有心机的妹妹西施在把姐姐变成哑女之际,也夺走了她的容颜。

哑女自此成为侍女,对西施亦步亦趋,对吴王毕恭毕敬,直到灾难来临那天,范蠡要接东施回家,东施却把西施交到他手上,飞奔至吴王夫差的寝殿,在熊熊烈火中与夫差同归于尽。共同谱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和崇祯帝自缢的历史典故,妇孺皆知,可是这背后的具体情节却无从知晓。

秋寒则大胆想象,《忘川》中孟姜女长城寻夫,发现尸首后悲痛欲绝,在阎罗大殿与酆都帝君谈判,希望能够将丈夫分崩离析的骸骨还阳,代价是孟婆留在阴司熬汤,效忠阎王。

自此投胎转世的体制正式成立,要么喝了孟婆汤忘却前生记忆,要么投身忘川水容颜腐毁。直到细萼的出现,孟婆又沉浸到往事的依恋中,并从细萼的叙述中,得窥崇祯帝自缢时与一个宫女的缠绵悱恻,在投胎转世前为了能够忘却帝王身保留与她的记忆,只喝了半碗孟婆汤。

孟婆丈夫投胎后与阳间妻子,依旧难逃多舛命运,哪怕细萼持着孟婆充满灵力的朽木簪也依旧无力回天。于是孟婆与夫妻俩相会于奈何桥,他们宁跳忘川水,拒饮孟婆汤,孟婆见状,老泪纵横,纵有千言万语,更与何人说。

孟婆放过了丈夫和丈夫的娇妻,交付好身后事,自饮姜汤投胎转世。而细萼接过衣钵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个人与她凝眸良久,似是故人。

河畔的彼岸花岁岁年年常开不败,桥下的忘川水浩浩汤汤流淌不息。

借助这个典故,秋寒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画师毛延寿。

原来毛延寿是昭君的师父,昭君因为多了一根小指,被父母遗弃,却被师父慧眼识珠,在琴技上飞速猛进。而师父的画技更是胜人一筹,二人的感情日渐甚笃。

直到入宫那天后,昭君才发现原来师父是要借刀杀人,那把刀就是自己,为此十分不乐。等到毛画师把她画的楚楚动人,更是十分气恼:“二十年师徒情分,只为一朝拱手赠于敌人”。

然而皇上并没有召幸王昭君,原因是毛画师修改了画像,昭君得闻此事,还没来得及感谢,就迎飞来横祸——远嫁匈奴。

无计可施的昭君,在出塞之日,面向圣上,惊艳满座,俘获卿心。可这已是覆水难收,佳人难得,唯有将一腔怒火降罪于毛画师,于是天空中显出一道白光,毛画师化作白狐也未能逃脱厄运,唯有昭君独伤悲。

《唯不忘相思》在天地之间,信马由缰;今昔之间,你我歌唱。道不尽的相思,说不清的离愁。女娲补天,执着于对伏羲的承诺与一往情深;嫦娥奔月,兑现了对吴刚的盟约与悲喜轮回;三寸金莲,诠释了对武松的痴情与爱恨枷锁。

现实世界中的爱情,犹如《胭脂扣》中袁永定对阿楚说:“我们都是普通人,在一起高兴就好了,何至于要殉情呢”。而在古典爱情里,爱一个人,可以像如花那样情感炽烈,宁愿殉情也要生生世世不分离。

就像《唯不忘相思》中的东施,甘愿为爱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像《夭桃》中孙悟空对素衣说:“没有你,我只能立地成魔;为了你,我可以横刀向佛”;像《恰望卿山》中李太白对九妹说:“对庸人我装惯了糊涂,对公主我绝不辜负”。

这是张秋寒对古典爱情的解读,也是给现代都市人的一泉清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