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是一本由陈舞雩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读后感(一):放浪不羁只是他们的保护色

用现代人的口吻去叙述唐代12位诗人的自白,他们潇洒的人生,那种开心的,离愁的等等,他们的经历也有坎坷,但是现在从故事读他们的诗集,又会觉得很替他们难过,惋惜,不过好在,他们被我们记得,不会被遗忘!

当我们阅读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又好像和我们认识的那个诗人有一些不一样,好像更加凄苦、更加忧伤、更加洒脱,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动荡,但好在,他们的作品源远流长了下来,让我们一起品鉴他们的一生吧!

在叙述每个人物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词句来描写这些诗人的生平,而是运用一种现代人的口吻用第一视角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他们,让我们感觉距离感更加近,叙述手法也比较趣味,读起来没有那么大的难度。

初始韦应物,应该是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对他的了解也就是喜爱写山水诗的唐代诗人。读完这本书关于韦应物的描述,才知道,原来他之前也是一个富家纨绔少爷啊,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诗人的,生活在动荡中的中唐,物是人非,盛世难再,韦应物受时代影响,心渐渐冰冷下来,他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旁观者,在面对冷清场景更加触发他的写作灵感。

我们再来说说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不乐不常有”,原来韩愈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生处困境,只能以这种豁达的方式淡然处之,现在再去看他的诗词,不禁为之感觉心疼。在韩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发光的豁达诗人,他通过不断练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些品质我们也需要学习的。

这12位诗人,看似没有联系,但他们也有友情存在。刘禹锡与柳宗元之间,因为同时被贬谪,可以相惜,他们之间的那种友情,很让人感动。

他们的放荡不羁,只是一种他们的保护色。他们的不羁人生,看似命途多舛,但好在给世人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读后感(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回到唐朝,去看看唐朝盛世空前的繁荣景象,也去结识举世闻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唐朝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高度繁荣的经济,海纳百川的社会风气,还有百花齐放的文化和艺术成就,至今令人流连。

这本《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收录了中唐到晚唐时期十二位大诗人的生平轶事,包括韦应物、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鱼玄机、黄巢,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诗人,稍微陌生一点的就属最后两位了。在我以往的认知里,鱼玄机是才女,黄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没想到两位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故事也很精彩动人。后面的番外篇也很好看,讲述了白居易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与元稹的兄弟情,让人看到了不同的白居易。

其实,关于这些作家的书,不说比比皆是,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其他几位如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大名更是如雷贯耳,我们自小就在背诵他们的诗词,在众多的书中,这本书绝对独树一帜,特别之处就在于作者的写作手法,与传统白描直接的方式不同,作者带入了很多的情感,以浪漫、虚构的写作手法,描绘了诗人们起伏的人生、多舛的命运,把诗人们写得鲜活灵动,把故事写得神秘动人,总之,这种写作手法非常的人性化,是把这些诗人当成一个人去写,而不是当成一个传奇。

在这些大诗人的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背景与成长、科考与仕途、家族与朋友、爱情与归宿,更能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以及整个大唐中晚期的时局与动荡。当然,描写诗人的故事,诗人的诗作是不能少的,作者把他们经典的诗词融入情节中,与之交相呼应,互相印证,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

从这些人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一种悲凉,个人真的太渺小了,即便再努力,再奋斗,也无法抵抗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或多或少都被时事裹挟,无法独善其身,更无法超然于世,入仕途难,不入仕途更难,或者说活着都很难,在局势不稳、战乱不断的年代里,他们还能留下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实在是不容易!正如作者本人所言,与他上本书相比,这本书的基调是悲剧,原因就是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悲怆,作者无法写得欢实。

大唐从建立到盛世,花了百年的时间,而从盛世走到颓唐,只用了十几年,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突然想起了李白的那句话:“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既然浮生若梦,我们就尽情享受吧!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读后感(三):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确实如此

还记得那两句非常有名的韦应物的诗句吗?就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据非常可靠的消息说,后一句还曾经被用作作画的考试题。

或者,现在不是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吗?相信也应该快到了牡丹花开的时候了。刘禹锡写了那么多的诗,但这个时分只有那两句诗让人不能忘怀:“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写得真是让人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可惜,在陈舞雩的《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这本书里,倒是提到了刘禹锡,也提到了他的两次写玄都观,就是没有提他写牡丹的这两句诗——难道,是因为这两句太热烈了,而与书中主题不那么相符吗?

说的是“少年”,其实在陈舞雩的笔下,当他将中、晚唐的十二位唐代诗人娓娓道来的时候,可不仅仅是写了“少年”,甚至甚至还有一位“女士”;不仅仅只是写年轻的诗人,跨度有的还非常大。但总的主题是一定的,那就是,这些诗人的长安“岁月”,确实都称得上是“不羁”,真的是“少年的梦如苍穹一帆”般自由自在!人生命运各异,多半历经坎坷,但都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二位诗人,除了韦应物和刘禹锡,还有韩愈、柳宗元、李贺、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鱼玄机以及黄巢的。除了鱼玄机似乎不怎么熟悉——她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其他各位毫无疑问都是大名鼎鼎,对应的有名的诗歌作品,甚至是词作品,估计也都能轻而易举地想得起来几篇。但是,除此之外呢?

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不仅仅在于诗,也在于他们各自的人生际遇。有些诗,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诗,却非得有一番遭遇,才会有感而发——这样的故事,就是陈舞雩想在《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这本书里告诉给更多的人的。当一个个具体的诗人,和他们的人生联系起来,和他们写那些诗作的经历联系起来,也许读诗的收获会更多;而且,还可以发现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这些诗人之间,还真的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呢?如果有心的话,不妨仔细地梳理一下、汇总一番。

不得不说,在这些诗人之前的1500年前,那位写了《史记》的司马迁早就已经点得很透彻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少年相思在长安》的十二位诗人,哪一个又都不是这样的呢?推而广之,那些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非常”之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故事,那还真的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

当然,一定要记住,作者是在讲诗人的故事,近似于在写小说——而不是很严肃的人物传记,不必觉得历史上就是那样。一个姑妄讲之,一个姑妄听之,这就足够了。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读后感(四):你真的了解白居易这个渣男吗?他为什么渣?

许久,没有读过这么言情的历史故事了。这本书的作者让我仿佛回到了我十七、八岁的那段青葱岁月。它书写的角度很新颖,用一种现代人的视角去描述唐朝诗人的故事,这里面没有涉及很生硬的历史知识,也没有生涩难懂的文言体。反而是更生动的故事,这种叙事手法有一种将高高在上流传千古的名人,拉到凡尘间,更接地气贴近生活。

作者陈舞雩,青年作家,我知道他是知乎大红人,但是我更觉得他是一个把历史故事当段子讲的脱口秀演员,真期待某天他能上脱口秀节目,一展他的实力和才华。

这本书里很多作者连我三岁的儿子都知道,毕竟都是流传千古炙手可热的名家,如柳宗元、李白、刘禹锡、杜牧、白居易等等,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而他们除了写诗之外呢?在长安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他们也如普通人一般,有志得意满的时候,有满腹惆怅的时候。而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和书本上不一样的他们。

互联网很多人对于白居易的评价是“渣男”!可为什么他是渣男?有人了解过么?他的《邻女》有听过吗?

他和湘灵这种被棒打鸳鸯、求而不得的爱情,曾经赚足了我的眼泪。他那首《潜别离》—“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曾在课桌上呆了足足有三年呢。可这正也是因为这段求而不得的爱情,导致他后面的放浪形骸。为了求娶湘灵他努力进取考取功名,却被母亲以死相逼。中年被贬意外相逢,一位白发斑驳的中年男人,一位被岁月蹉跎满脸皱纹的中年妇女,可这一次的重逢,只徒留两首《逢旧》,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遇到想要保护的人,此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白居易开始了纸醉金迷、放浪形骸的日子,这里边有一种宣泄吧,将满腔愤懑借由这种荒唐的行径全部宣泄出去,晚年白居易确实有点渣,家里豢养了无数家妓,还颇为自得“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可联想到他一生的遭遇,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可能换个角度也能体谅他。

如果说能隔空与白居易对话,我想问他是否有后悔与湘灵相遇?如果再重来一次,是不是能挣脱桎梏排除万难和湘灵在一起呢?

《少年相思在长安:唐代诗人的不羁人生》读后感(五):这大唐的长安,留下了多少少年的情?

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老了,有些年华一去不复返了。

可在你们的记忆中,那个曾经荒唐年少的孩子,已在光与暗、爱与恨、悲与喜之中,逐渐成为朝向阳光生长的花朵。

他在长安,等着你们回来。

这是韦应物的自白。这个自白让我一下子梦回大唐,梦归长安——那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一直到现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依然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历史上历经几次人口大迁徙,尽管政治经济中心早已转移,但,中华的“魂”在这里。中华的“魂”就通过这一首首唐诗传递而来,就通过这一个个个性飞扬的唐代诗人传承而来,你在这本书里完全能感受到。

跟一般的纪传体不同的是,这本书好像是纪传体,又好像不是纪传体。它确实很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一个个有名的诗人,但,介绍的方式又很特殊。

先是以韦应物的一首广为大家熟知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切入,然后讲到韦应物不为大家所知的荒唐的“少年时期”,不得不感慨,有才,才能为这个时代包容。不然,尽管你要浪子回头,时代是不要“不学无术、无所才学”的浪子的。

也恰恰是这个浪子,是个很巧妙的人物。虽前半生荒唐,但后半生无比精彩,他几乎见证了整个唐朝最出彩的人物。而作者,也恰恰利用这一点,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从韦应物的视角,给我们介绍了那些有着无数“相思”在长安的曾经的少年们。

比如,那个在戴建业老师口中的渣男——元稹,那首经典之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醉里最贪恋的依然是阿丛的怀抱。他们可以为对方而改变,可以牺牲自己把对方推向更好地地方,这种爱真让人动容。对他的评价,是真实他自己?还是世人对他的误解?

比如,那个因女人而改变一生的李商隐,在诗中善用典故而被称为“朦胧诗”。那个一生都在错过爱情的失落文人,说不清这一生,他最爱的是谁?是没得到的遗憾宋华阳?还是那个炽烈大胆的柳枝?还是钟情于他一生的王晏媄呢?这一生终究是错过。作者说,一个男孩最无力的事,就是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遇到了想要照顾一生的女孩。在我看来,这个男孩就该在最没有能力的时候好好地奋斗让自己有能力,而不是去邂逅女孩,否则,耽误自己,也耽误别人。

再比如说韦应物和元苹,让我想到了沈复和芸娘,很是感慨。这些个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女主角的结局都不好,她们牺牲自己,换来的是这些浪子的美名。有时候不禁想,假如没有这五千年来,女性同胞对男人无尽的包容,而是让这些个只会耍笔杆子的男人也一样承担养育之责、家务之事,那这青史之上,是不是会多很多女才子?

“文史不分家”,距离高考结束十几年了,如果说我看英语阅读不是特别费力,源自于高考和考研时对单词的记忆,那么,看历史书很着迷,就在于“文史不分家”了。

虽喜读历史,但不善于做题,至少对自己语文专业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已经够用了。看这本《少年相思在长安》时,再一次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知人论世,才能深刻理解人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