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锦集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锦集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是一本由[美]巴托·J.埃尔莫尔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一):“肥宅快乐水”不想让你知道的真相

从传统广告中象征富足、文明的商业社会生活方式,到网络上“肥宅”们的快乐源泉,可口可乐总是能够毫不费力地在各类消费者中找到对应的品牌联想和定位。最近在日本上市的“透明可口可乐”,短短几天内就刷爆了国内的朋友圈。尽管被网友们百般奚落,这款无色可乐在淘宝上售价仍然超过25元一支,成为了饮料界近期当仁不让的网红。

而刚刚被网友们拥戴为“肥宅快乐水”传统棕色可乐,更是因为便宜、易得,以及高糖和二氧化碳引发的血清素快速释放快感,一举成为和广大年轻消费者产生强大共鸣的情感象征物。“不是真正的可乐,就不是真正的快乐”——一篇网络热文如是说。

然而在真正的商业困境面前,“肥宅快乐水”带来的品牌效应似乎被自媒体夸大了。毕竟在十年前,可乐跟发胖的关联,还不见得在人们的观念里如此根深蒂固。如今,随着肥胖化、亚健康等问题全球蔓延,含糖碳酸饮料成了烫手山芋。公号们竞相分析为何可口可乐如此成功,但事实上,如果可口可乐真依靠好喝就所向披靡,那么公司就不会在今天不断焦虑地应付全球营收下降的问题。

《“肥宅快乐水”不想让你知道的真相》书评全文,请点击:https://www.douban.com/note/684393297/?type=rec#sep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二):《可口可乐帝国》:它做出这些努力,只为住进你的冰箱里!

提起可口可乐,你会想到什么?肥宅快乐水,夏天必备解暑饮料,还是夜间辣条标配,很多人都是可口可乐的忠实粉丝,加班熬夜来一瓶,午间刷剧来一瓶,和好友聚餐来一瓶。 你感觉你对它十分了解,毕竟你每天都见到它,并且喜欢它带给你的清爽,但你真的了解它么?你真的了解它背后的原材料和它背后的公司么?它是怎么通过努力站在面前,接受你的认可的么? 如果你对你手里这瓶可口可乐的原材料很感兴趣,并且想要了解它和它公司所发生的故事,那么不妨看看这本《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到可口可乐的成长过程,当然,在我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可口可乐之所以在一众饮料里脱颖而出,除了它清爽的口感和提神以外,还得益于它的精神植入,简单一点说,就是可口可乐团队将一种精神状态和感情通过广告和宣传,和可口可乐建立联系。 比如1971年的经典广告《我想给世界买瓶可口可乐》,歌曲中所以传达的快乐以及全世界的人们无论社会地位,无论皮肤颜值,喝到的都是一样的可口可乐的这种概念,这种和众生平等类似的价值观成功的和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建立的链接,让人们意识到这款产品的精神价值,从而被世人所接受。 当然,在这本《可口可乐帝国》中,我也了解到一些全新的信息,比如20世纪初期,可口可乐公司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很多贡献,以及在偏远贫困地区建厂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等等。 当然,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罗伯特·温希普·伍德拉夫的发家史,以及可口可乐的诞生过程和它跌宕起伏的一生。 当然,在这本《可口可乐帝国》里,作者巴托·J.埃尔莫尔著不仅仅赞扬了可口可乐集团对社会的贡献,还在书里的第二部分里列出了可口可乐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过程,以及瓶装本身不可降解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对于可口可乐的外包装,无论是玻璃瓶还是塑料瓶,对于玻璃瓶回收反复使用或许是个好方法,但对于塑料瓶而言,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瓶子或许是个好方法,不仅仅是可口可乐的塑料瓶,在未来或许所有的饮料外包装和购物袋都能换成可降解材料,塑料这种材质的产品将会成功的替换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整本《可口可乐帝国》比较细致的讲述了罗伯特·温希普·伍德拉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最大的整合和发挥,然后将可口可乐带给全世界的过程,当然也是可口可乐集团如何借助外部力量,将自己的产品利润最大化的过程,虽然内容有些琐碎,但仔细读完你会对可口可乐这瓶糖水有新的定义和感受。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三):可口可乐对全球资源的掠夺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作者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环境史助理教授巴托.J.埃尔莫尔。这本书以可口可乐的主要成分为叙事脉络,揭示了可口可乐公司135年发展史,批判了可口可乐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上其他环节的掠夺,包括自然环境、原材料生产商、分销商、政府、消费者等,支撑其成为全球型商业巨无霸企业。

可口可乐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上,通过与外部企业形成合伙伙伴为市场提供产品,即外包策略,它没有自己的生产系统和分销系统,原材料生产、瓶装厂、销售网点等都由外部的企业来完成,而可口可乐依靠秘密配方和全球影响力的品牌维系与这些外包合作伙伴的长期业务关系。

可口可乐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包括对自然环境、业务合作伙伴、政府、消费者的掠夺。

可口可乐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可口可乐是一种资源消耗型产品,它的生产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包括水、甘蔗、玉米、咖啡豆等,而这些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的消耗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具体来讲,2012年可口可乐的生产每年消耗的用水量相当于20亿人口的生活用水用量,相当于瑞典、丹麦和挪威三个国家年用水量的总和。可口可乐对于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加剧了缺水问题,尤其是很多瓶装厂建设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这更加剧了当地的缺水问题。可口可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是糖,这种糖是从甘蔗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为了满足可口可乐巨大的糖需求量,南美洲地区比如巴西为了种植甘蔗园,大面积砍伐了原始森林,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都变成了甘蔗园。这些甘蔗园都是以原始森林的减少为代价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甘蔗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对于水和土壤也造成了很大伤害。

可口可乐掠夺合作伙伴的利润。可口可乐在百年的经营策略中,一直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垂直整合时自己不投资、不拥有,而是寻找合作伙伴,把风险转嫁给其他合作伙伴,它没有自己的瓶装厂,没有自己的分销网络,这些环节都是通过生产商和分销商来完成。孟山都是一家化学制剂公司,它是可口可乐长期的合作伙伴,为可口可乐提供原材料咖啡因。曾经有一段时间,从咖啡豆中提取咖啡因的成本很高,为了降低咖啡因的成本,孟山都公司开始探索人工合成咖啡因,并且希望可口可乐能够购买这种合成咖啡因。孟山都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合成咖啡因,终于研发成功了,但是可口可乐公司为了遵循可口可乐一切成分均为天然的原则,没有购买这种合成咖啡因,导致孟山都公司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可口可乐公司,让合作伙伴去承担前期研发以及市场开拓的风险,而自己免受因冒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可口可乐从来不投资建设瓶装厂,而是让当地企业投资厂房和设备建设瓶装厂。可口可乐中的糖最开始是从蔗糖中提取的,后来改成从玉米中提取糖,所以可口可乐公司可以灵活地转换供应商,把供应商从甘蔗提炼厂家替换成玉米提炼厂家就可以了,而对于甘蔗提炼厂家来讲,可能带来的是企业倒闭。这些表现,都是可口可乐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定价权,对合作伙伴的掠夺,把风险都转嫁到合作伙伴身上,而通过这种外包策略,可口可乐自身的组织架构很轻、很灵活,可以很轻松的实现转型。

可口可乐掠夺政府的资源。可口可乐的扩张,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可口可乐并没有对这些政府的巨额投入额外支付成本。可口可乐需要的水,来自于市政的自来水,政府为这些市政供水设施投入大量资金,而可口可乐却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获取这些水资源。可口可乐的包装物包括塑料容器和铝制容器等,是无法被降解的,政府需要投入建设这些垃圾的回收系统和处理系统,而可口可乐并没有为这类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这些都是可口可乐对政府资源的掠夺。

可口可乐对消费者的掠夺,体现在对人类健康的掠夺。可口可乐作为一种高糖碳酸饮料,是美国肥胖症的重要贡献者,而可口可乐并没有为此缴纳肥胖税。可口可乐尽管为人类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和幸福,但是长期来看,却会给人类导致肥胖以及因肥胖而导致的糖尿病等疾病,这种对人类健康的掠夺,影响深远。

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可口可乐的未来可持续吗?可口可乐尽管给全球带来了经济繁荣、税收和就业,但是却是以生态成本、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以及人类的健康成本为巨大代价的,这种模式在21世纪还可以持续吗?这不是个案,而是这类资源型企业未来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我的猜想是,只要人的消费需求在,人类应该有能力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来研发出某一类可以替代的资源,使得这种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当然,如果消费需求不存在了,比如人类不再需要可口可乐了,那么企业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四):创伤地球,欲望操控?可口可乐全球扩张历史探查

最近在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老师,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讲座,她说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已经遍布全球,最为重大的表现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掠夺市场和资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殖民阶段过去之后,现代资本主义主要借助资本、人才、信息全球流动来为自己创造巨额的利润。

没有利润就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赢得全球垄断权力,从全球获得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将其变成可以售卖的商品,跨国公司是我们所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极致表现,就此而言,苹果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以及现在炙手可热的马斯克都是跨国公司的代表。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公司在未来一方面进入人的内心意识层面,也就是人机互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主导宇宙开发,促使人类成为星际物种,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可能性。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为我们详尽讲述了全球最大的碳酸饮料公司,百年老店可口可乐公司怎样从,弱小无助的地方小饮料商成为在全球与当地居民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并且为当地人带来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在如今这个时代,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它这种代表美国文化存在的符号功能是如何产生的,作者也做出了详细的探查。

要知道在可口可乐的幼儿时代,周围存在着许多比他大得多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并没有多少优势,它之所以生存下来,完全是创始者的经营天才和一些运气成风,如果往大里说就是获取利润的资本主义实践精神,以及20世纪美国那种非常良好的自由商业环境。作者指出,可口可乐的经营模式就是自己生产固态糖浆,然后将原料运送给地方灌装厂商,由地方从厂商按照一定比例加水稀释后进行售卖,直到现在这种商业模式,依然在执行,如果你细心就可以从可口可乐瓶身上找到线索。

可口可乐需要大量从当地攫取水资源来灌装,于是可口可乐公司特别需要借助市政饮用水供应系统,可是可口可乐公司在这上面并没有额外的投入一毛钱,可以说美国地方政府再其扩张时期也为其付了水资源费。蔗糖是可口可乐主要原料,开始世界蔗糖供应充足而且廉价,可是对着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蔗糖不再便宜,可口可乐公司用玉米蔗糖来进行替代,效果良好,美国玉米生产产业链也随之形成,大面积使用农药来促进产量似乎也与可口可乐脱不了干系。咖啡因也是可口可乐的主要成分,起初来自南美所产的古柯叶,可是后来因为民众的反对不得不变成从咖啡豆中提取,不过因为成本过高,最终被化工合成物所代替。

因此可口可乐不过是将水、蔗糖、酸味剂,还有咖啡因混合在一起的瓶装饮料,其价值就单个来说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想到可口可乐公司的百亿利润。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因为他们始终知道自己所能把控的就是,可口可乐在人们大脑中的印象,我们仔细卡可口可乐的广告,都是和欢乐、幸福联系在一起,而且可口可乐的广告和时代重大事件结合的非常好,可口可乐在全世界传播正是借助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在二战中,可口可乐经过游说,让美国政府增加蔗糖消费配额给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而且艾森豪威尔将可口可乐视为美国军队战斗力的保障,可口可乐原浆和灌装设备随着美国大兵一起推进在欧洲,美国大兵坐在吉普车上喝可口可乐的文化形象传播开来,深入人心。

作者指出,可口可乐每次遇到公众指责的时候,都会调动其媒体资源对公众进行,反向影响,从这个程度上看可口可乐的主要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公关。

冷战之后,可口可乐借助经济全球化的便车,真正做到了向全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这样对美国文化特别崇拜的发展中国家里,可口可乐与当地家族式企业主联合起来,向当地政府施压建厂,就算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方也是如此,这无疑加剧了当地居民用水的紧张局势,在印度北方邦,居民用水与可口可乐灌装用水的矛盾一直存在,可是每次反对的声音都会被娴熟的公关技巧所压制下去。作者实地探访了在民众抗议下,搬离的可口可乐灌装工厂所在的社区,他还能听到可口可乐对当地水资源掠夺的控诉。

本书论述详尽,很多资料也是经过了作者的第一手调查所得到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跨国公司究竟对全球环境做了什么。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读后感(五):它并不想让人们知道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尽管我自觉没有对可乐成瘾,但每当要庆祝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乐、炸鸡与蛋糕,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尽管多年来对可口可乐以及其他饮料在健康方面有这颇多的质疑,但这种软饮料作为文化的一种,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生活,或许,这种文化的侵入,也应该算作成瘾的模样。

可口可乐的营销智慧无疑是众多市场营销人员学习的榜样,但在《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一书中,作者通过讲述可口可乐的历史,为读者们揭开了可口可乐背后不太为人所知的一面,在进行全球化扩张的同时,可口可乐究竟对世界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水资源

在对可口可乐筹资机制进行评价时,经济合作署曾经说道:可口可乐的项目不是百废待兴的欧洲所需的基本项目,甚至是一种奢侈品。

因为可口可乐的项目几乎可以耗尽当地有限的水资源,将干净的水转化为商品,最终受益者还是千里之外的可口可乐公司——几乎没有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什么作用。

可口可乐公司从一开始,就是搭乘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顺风车。可口可乐浆所用到的水,占其饮料中水量不足百分之一,剩余的水,全靠当地公共用水系统来提供。而为了吸引可口可乐厂家的入驻,当地政府又不得不在水价上给予非常大的优惠,以至于作为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都可以不用把水费单独记账,把“热、照明、能量和电费”一起统计,费用占比不到运营费用的3%。

可以说,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量投入,对水资源的消耗量足够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日常生活,但公司却宁愿把数额庞大的资金用在广告营销上,也不愿为当地基础设施做一些完善工作。

二、咖啡因

其实之前并未了解过,可乐也是一种咖啡因产品。

虽然老人一直在提醒我有关精神方面的问题,但我过去一直不以为意,因为对咖啡因的了解只限于不要喝超过两杯以上的量。不管怎么说,咖啡和茶叶都是一种普遍的选择。

但在《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一书中,作者提到,早在20世纪初,便有抵制咖啡因的运动,这件事情应该并不太为人所知了。

咖啡因能令人兴奋,但也会让人变得烦躁不安。人体内高浓度的咖啡因会影响神经回路的正常运转,引发一系列精神疾病。这应当是与每一个消费者息息相关,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种糖水,还是精神兴奋剂。

三、糖

从本质来说,可口可乐还是混合着咖啡因的糖浆兑出来的水。

恰巧这几天家里有人买了无糖可乐,并坚信这种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教我想起了年初元气森林的0蔗糖丑闻,巧立名目的原因无非是利益驱使。

足够多的利益可以让一家公司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联合政府搞垄断,低买高卖,还披一身慈善与爱国的外衣。不应过于高看可口可乐公司,它仅仅是一个在资本逐利背景下的游戏玩家而已。用无可挑剔的报表,掩盖对世界资源的掠夺。

可口可乐声称自己为政府创造了税收收入,但是其产品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却远远大过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