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1000字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1000字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4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一):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

【我在剑桥大学读了一阵子书,或者我在剑桥大学买了一双克拉克,走了很长的路。或者,两个都相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书就是我的路,路就是书,在我童年时候,就立志走遍世界,远方总是呼唤着我。在我少年时期,就立志博览群书,深信书中必有我的道路。过了六十岁,猛然一悟,对出身贫寒的孩子,书就是最好的路,对想刻画人生的孩子,路就是最好的书。我的前半生,就是读书和行路。】

去年开始至今,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一本散文随笔,每一件小事蕴含一个人生哲理,徐徐道来,细细品味,静静思考…每一个故事美好而不热烈,短小不失趣味,如他母亲在孩提时代对他的引导:“辛酸的少写一点,趣味说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说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因此,他的文章都非常优美,读他的文章没有负担,而且不会变坏,反而更懂得发现生活中细腻的美。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二):林清玄《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书笔记?

七月来临终于读完了林清玄的《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这本书,当时买这本书的理由是为了追星,即使我也不晓得那个“星”到底有没有真正读完这本书,所以我秉持着既然买了就看看吧的想法拆开了书封,却被林清玄温柔细腻的文字所吸引,他是个极其善于观察细节和感悟生活的作家,在他笔下的一花一草一木,三餐四季都有各自独特的灵魂,我特别喜欢第一大章描写他童年与父母生活在乡下的一些篇幅,父亲对番薯的感情,拥有生活智慧的母亲站在一片芒花中的身影,就像电影一样依稀记在我的脑海,让我继而想起我自己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光,反而后来他讲很多关于爱情的故事我却读完就忘在了脑后,只依稀记住了一些我可能在生活中擦肩而过却不知名字的花花草草,譬如相思树、忘情花、常春藤、紫茉莉、非洲红与芒花,还有看了我也想尝尝看的冰糖芋泥、长命菜和红心番薯,文中还有很多描写从禅意佛法中有所感悟的篇章,从古代文人诗词歌赋中有他自己对情爱和生活的独到见解,持续做个深情的人大概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都要怀有怜悯和爱惜之心吧。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三):愿你深情,愿你获得温柔的力量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是千万畅销书作家林清玄“美学三书”系列里关于情感美学的清澈感悟与优美描写。今天有幸读到,初读便深入内心,在书里感受到情之美,亲情,爱情,友情。读美的书,能缓解郁燥,品味生活之美。

1

在作者的笔下“冰糖芋泥”不是普通的“冰糖芋泥”是一副慈爱的母亲形象,母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孩子的口腹之欲挖空心思变着花样做一碗饱含母爱的小食。

苦瓜也不是一般的苦瓜,是一种生活智慧。唯有品尝过苦瓜浓苦人,才能在最苦的时候品尝到一种清甜。母亲通过苦瓜的苦,来让作者明白没有经历过失恋之苦,就不会品尝到人生之甘的生活智慧。

作者写番薯,写父亲之爱,写父亲那个年代对番薯的感情,对农作物的坚持,写番薯寓意着人的命运,长在土里才有安全感,才是安全的所在。

作者写生活里的再平凡不过的小物,感受着这些小物带给我们的一切,用心去爱,也得到爱。因为有母亲慈祥的温柔的爱,父亲宽厚的爱,那些生活里的艰难困苦迷茫无助竟都化成甜美。

2

作者写离别,以咸淡总相宜的态度来看待离别。“天下无不散筵席”,每每离别。人们无不相拥而泣,一步三回头再拥抱,如今生再也见不到的痛苦。

在作者的美文里,作者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离别,因为有离别,才有相聚之时的喜悦幸福之甘。

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我们只需坦然面对一一品尝。如离别的咸,咸也有咸的滋味。咸后才有甘甜。

3

作者以莲来描写爱情,相识之时以莲为定情信物,喻爱情的纯洁洁白。分别之后以种莲来寄托相思。以莲子熬做美食,品一碗相思之苦,永生难忘。作者还以早上的莲花喻做一个人在年轻时候的志气,青春如花也易凋谢,奉劝青少年如惜花一样珍惜青春。

4

在《忧欢派对》中,作者以一个小故事来来阐述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两面性,我们得到什么也将失去什么,因为有痛苦的离别才会有幸福的相聚;作者还通过对潘金莲的翻案讨论中得到一些生活的启发,清楚的认识一个世界需要以两面的角度来看待。

在痛苦之时细读林清玄的书,瞬间便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自在的感觉油然而生。林清玄的散文朴实易读引人思考且有正能量。写作基本上以小见大或类似于比兴手法,由生活中的普通多见的花鸟虫鱼,吃喝品茶转入人生顿悟,既寄情山水又感慨人生,读林清玄的散文,便有一种对人世的通透,体会到俗世的哲理。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四):当你说别人无情时,你想过自己有情吗

经常在知乎上看到“为什么现在的男生都不追女生了”这样的问题,更时不时地在一些以女性为主要读者群的公众号上,看到很多教女生怎么撩汉或怎么管住自己的男朋友这样的文章。

情感需求是人类的两大刚需之一,除了吃饭,情感似乎是最重要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人类们好像陷入了一个“无情”的境地。越来越多的人“独善其身”,越来越多的人“孤芳自赏”,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却一次次地发出“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无情了”这样的感慨。

欧阳修曾经说过:“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同样,无情也只是与自我相关,与其他的任何事物没有什么相关之处。

也就是说,有情还是无情,都是自找的。

我们不知不觉地,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无情的人。就像那句话说的“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生而有情的,但人的感情和精力一样,都是有限的,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感情也要面对取舍,于是就有了浓淡深浅,一次的淡与浅不是问题,但面对的选择多了,淡和浅的次数也就相应的多了,于是,情浅情淡就慢慢地接近无情了。

怎样做一个持续深情的人呢?

林清玄说“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要温和的爱,这样方得久远”,“柔软的心最有力量”,等等。

要有持续的爱,是先有一颗有爱的心,要有深厚的爱,就要先有一份博大的爱,不只爱人,还要爱山,爱水,爱花,爱草,爱鸟兽,爱鱼虫,爱世间一切可爱之物……

所以他才会说:“山是温柔,雾是温柔,樱花是温柔,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我愿能常保这一切温柔的心情。”

他也会说:“‘天寒露重,望君保重。’母亲的话,一直温暖着我,使我眼湿。简单,而有丰沛的爱。平常,而有深刻的心。”

不是所有的情的付出,都会得到同等的回报,所以,会有伤情,伤情之后也会有逃情。而情的出逃也是情的回归的开始,“逃情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更勇敢地去爱,因为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逃情是为了更勇敢地爱,是爱的另一次重生与开始。

人生在世,无人可以离情。在情的世界里,无论我们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要与情打交道,要用情与所有的人、事、物打交道,所以,对情的练习,对情的使用,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现实。

所以,请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的人吧。不要因为一朵花的凋落就认为春天不再,不要因为一个人的离去就认为人世悲凉,很多事能影响我们的心情,但不要让它们改变自己的基本观念——那就是基于深情而对这个世界本来美好的相信。

我们相信世界美好,所以我们有情,我们相信彼此善良,所以我们相信人间有爱。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从做一个正向的人开始——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命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

持续地做一个深情的人,从持续地爱生活开始……

《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读后感(五):愿我能向他借一缕月光

书中如是说:“自古以来,禅宗大德都用月亮来象征一个人的自性,那是由于月亮光明、平等、遍布、温柔的缘故。”作者林清玄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像是身披月光,一身清澈,手有清欢,瓣瓣心香。他曾经说,要怀温柔半两。他也曾说,想买两方山水。这样的作者先生,是我最爱的。愿我能向他借一缕月光,持续我的情深,清透我的心灵。

每每读起他的书来我都是十分敬重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他的书曾在我最无法走出的日子里,带给了我无限的光亮与温柔。深情的林清玄先生用文字采了一片一片柔软温暖的云,披在我冰冷的肩头。那时我便是偷了他一缕月光,来照亮太过坎坷的人生之路。以至于看他的书前深觉该洗手焚香;以至于深觉他笔下皆是铺陈的香火;以至于深觉这世上所有的柔软与清澈都在他的字里行间了;以至于最大的愿望便是和他谋面。

终究我在河大的校园里见到了林清玄先生,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情浓意重,他的温柔慈目.........文字间的种种都能在他本人身上展现。我站在第七排的位置,远远的看他从门口进来。一瞬之间眼泪弥漫了所有视线,好像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在门口冲我们挥手的样子。那一刻才发现,有的人,远远的望上一眼就已经算是奢侈,就已经是人生中的大幸。他来是桃李花开皆如雾,他走是一场风来秋叶起。讲座结束,我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远离开,只觉的失落,脑子里空空的,想大哭一场。见到他,我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我也是深情。

我知道,我送走的不是林清玄先生,而是某种执念。是他的文字点亮了我的心窗,教我持续做一个深情人。对一朵花倾心,为一片云驻足,因一丝风动容。其实这本文集里的大部分文章,我以前都曾有涉猎。而白骥过隙,转眼之间已经是三年前了。再拿到熟悉的散文来读,便有了很不同的感悟。以前总也悟不出来的道理,现在却如泉水一般,细细缠缠的流淌在心间。文中写“也要楚天阔,也要大江流,也要望不见前后,才能对月再下酒。”从前只觉得这句洒脱又豪爽,林清玄先生和朋友皆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物,他们竹杖芒鞋,他们蓑衣冒雨,他们对酒当个。可是如今想来,他们或许为情所困,他们或许为情而歌,他们或许为情邀约。这情或许是男女情,或许时候思乡情,也或许是家国情。这个情字,很是浓重。

读书时总会不由赞叹:“不愧是大家!”无论多么无趣的东西,在他笔皆成了有趣。无论多么冰冷的东西,在他笔下皆有了温度。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温柔清朗,是莲花之语,心海消息。是一秋之声,昔人故情。读完这本书便知道先生是一个恋旧的人,他恋的过往是亲情的温暖,父母的寒暄,还有那句深刻的“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也可以见,先生赞美敢爱的人,把青春冰冻起来,来日与爱殉情。先生对人生也是那般深情,当如暖香吹月,只要自然还在,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先生都是那般深情,对野姜花,对红心番薯,对鸳鸯香炉..........

这本书会教我们学会柔软,会在你冰冷的时候为你披一件棉衣。《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或许在某天带给你无限的温柔与深情,在艰难的时候也告诉你记住每个人的情,记得深爱生命。他会借你一缕月光,看得见幽微也看得见美。爱是弥天盖地的比雾还浓,情是摧枯拉朽比海要深。

“文如流水,语似冬阳”心灵之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