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经典读后感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经典读后感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读后感(一):梁实秋:用文字记录深情,用深情浸润人生

生命是一场不可预知的相遇,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在踽踽独行的尘世间,我们总在遇见和深情之间流转。缘生意转,刹那间的芳华。在民国的烟雨红尘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他就是梁实秋。

在那个动乱的时期,没有谁不在经受颠沛流离。乡愁,成为了所有人心中不可触摸的伤痛。梁实秋一生,从清华八年,到美国留学,再到经历国家的动荡,直到生命的终结,意外、疾病,他也承受了很多。

在这一生,他遇见了很多人,亲人、朋友、爱人等等。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绚烂的花事,每一场相遇都是深情款款。比如新月社的朋友,比如蓝颜冰心,比如此生挚爱程季淑女士。《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在时光的摩擦下,深情款款凝结成了笔下的文字,发酵,升华。

梁实秋与清华:兴趣不是选择学习与否的标准

经常看到小孩子伸出胳膊上、或者腿上的伤口给别人看,说:“你看,我这受伤了,流血了。”对于小孩子来说,他想要的要么是一两句的安慰,要么就是告诉别人看我多勇敢。有一天,他不再随意的把伤口露给别人看的时候,就是他开始长大的时候。梁实秋先生在《清华八年》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说:“有人说,人在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开始老的时候。”

年纪越大,便越要追忆过去。明知道,那些曾经的岁月早已经消失不见,但是在心底深处,它们又生根发芽。所有人的学生时代,都是最令人怀念的时代。八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八年呢?

八年的清华岁月,对梁实秋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在回忆起来,一草一木记忆如新。比如秋后的垂柳:柳丝飘拂到人的脸上,一阵阵的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绝。

梁实秋先生不喜欢数学,就比如现在的很多学生也不喜欢数学。曾经有一个五年级的女生这样说:“老师,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将来又用不上。算账,我会了。将来我可以选择不从事跟数学有关的工作呀。”

那天翻阅《清华八年》这篇文章,我把梁实秋先生的一段话指给她看:我那时有一种奇异的想法,我将来不预备学习理工,要这劳什子做什么?以“兴趣不合”四个字来掩饰自己的懒惰、愚蠢。数学是人人要学的,人人可以学的,那是一种纪律,无所谓兴趣之合与不合。

他用自己在美国大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用功,再加上良师的诱导,就一定可以发觉里面的趣味,万万不可任性,在学校里读书时万万不可相信什么“趣味主义”。

当依靠自己的努力,抽丝剥茧,得出最后结论时,就是无上的乐趣。当攻克难关,取得佳绩,看父母脸上的微笑时,就是乐趣。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该用功时不努力,将来遭受屈辱之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没有谁天生喜欢数学,也没有谁天生讨厌数学。女生看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问看的是什么书后,继续埋头去做数学题了。

梁实秋与徐志摩:他是最招人喜欢的人

在《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一书中,梁实秋先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了几位知交好友。当然,这里面肯定没有郁达夫,因为郁达夫可以说是梁实秋最讨厌的人。

有人说,民国时期的渣男有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恰恰徐志摩是梁实秋最佩服的人。这本书用了无数的笔墨来写徐志摩,就连他的蓝颜冰心先生也不过是十几页,而徐志摩却占据了将近五十页。

很多人因为徐志摩的爱情观,唾骂他,包括他的老师梁启超先生。但是对于梁实秋来说,这所有的评价都不公平。他在《谈徐志摩》一文中说:“徐志摩在几年内发表了无数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这样的辛勤写作,一个纨绔子弟能做的到吗?他的生活态度,浪漫而不颓废。他喜欢喝酒,颇能豁拳,而从没有醉过;他喜欢抽烟,有方便的烟枪烟膏,而他没有成为瘾君子;他喜欢年轻的女人,有时也跳舞,有时也涉足花丛,但是他没有在这里面沉溺。”

这就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徐志摩,不愧于才子的称号,同时又是一个自制力超群的人。徐志摩是招人喜欢的,他从不拿架子。讨人喜欢可不容易,必须要出之自然,不矫揉造作。有丰富的情感,有活泼的头脑,有敏锐的机智,有广泛的兴趣,有洋溢的生气。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有的人一言一语,一个动作就能惹人发笑。而有的人,却也能热人发笑,只不过是可笑,滑稽的笑。我相信徐志摩一定是前者,名副其实的暖场小王子。

梁实秋评价徐志摩的诗:不是冷冰冰的雕凿过的大理石,是有情感的热烘烘的曼妙音乐。这样一个有才有貌,性格还好的人,怎么会不招人喜欢呢?这篇既不是传记,也不是评论的小文,给世人展现了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梁实秋与程季淑:五十年来成梦幻,八千里外吊亡魂

悼亡词,从古到今,脍炙人口的有无数首。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比如纳兰容若的“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曾经相知相伴,携手百年的伴侣,在某一瞬间离开,让人猝不及防。

一颦一笑,还在眼前,一言一语还在耳畔,这样的打击,谁能承受得住?梁实秋与程季淑,算是包办婚姻,但又是极其幸运的。程季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两个在一起无所不谈。从最初的羞涩,到最后感情的喷发。他们彼此认定,就是唯一。

“人心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一经塞满便再也不能填进别的东西。我不但游乐无心,读书也很勉强。”梁实秋是真心的爱着程季淑,程季淑也值得他付出一切真心。

几经分离,她都免他后顾之忧。伺候公婆,养儿育女,就连家国大事上,她也能给出最中肯的意见。

有一次,徐志摩匆匆的跑去,对梁实秋附耳说:“胡大哥请吃花酒,邀我邀你捧捧场。”他告诉了妻子,若不准,就肯定不去。谁料程季淑只是笑嘻嘻地一口答应,甚至还说去见识见识。

事后程季淑问他感性如何,梁实秋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买笑是痛苦的经验,因为侮辱女性,亦即是侮辱人性,亦即是侮辱自己。男女之事若没有真的情感在内,是丑恶的。”这是梁实秋唯一的一次体验。

这就是梁实秋,他与程季淑相守了五十年。分分合合,几经辗转,最后因意外,程季淑化成了一缕幽魂,弃他而去。《槐园梦忆》,详细的记录了两个的点滴生活。让我想到了沈复和陈芸,想到身处撒哈拉的三毛与荷西。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曾经有无数人劝他,不要永远守在家里,暑期不放一个人到外面海阔天空的泡泡,换换空气。梁实秋没有接受。他认为和谐的家室,空气不需要换。如果需要换,镇日价育儿持家的妻子比他更有需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放下手中的电子屏幕,翻开《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学习梁实秋的为人处事,学习他少年读书,刻苦努力;学习他对友人的公正评价,不人云亦云;更学习他设身处地,对爱人的深情不负。

在无尽的岁月长河中,我们总是在不停的抱怨,抱怨工作的不顺,抱怨爱人的不理解,抱怨朋友的不靠谱,那么是否回过神,好好地想一下自己?自己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有没有为他人着想,自己就没有一点过错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只有彼此都付出,都努力,这段关系才会更长久。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读后感(二):梁实秋:岁月中最珍贵的深情,来自光阴的打磨与洗礼

岁月是什么呢? 是四季流转,是风花雪月,是风过无痕,如果你不曾用一种方式把岁月细细收藏,那么逝去的时间和生命终会成为灰飞烟灭的虚空。 这种收藏可以是诗,可以是画,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书或者任何一件能承载感情和回忆的实物。历经了光阴的打磨与洗礼,这种“藏品”总会散发出别样的馨香。 我最喜欢读暗藏岁月纹路的书,那里面不仅记载着一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蕴含着人世间最真切的情愫韵味。《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作者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著名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在这本书中,梁实秋先生用饱满真挚的情感,细腻平实的笔触,娓娓诉说那些在岁月里缓缓流经的往事。虽然写作的时候已是晚年,但是细节之清楚,感触之微妙,令人不得不叹服,梁实秋先生对书中人物、回忆、事物所付诸的深厚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全书分两章,三方面内容,主要抒写了求学经历,与朋友和爱人程季淑女士的一些往事。

梁实秋重庆故居

一、清华八年求学生涯,初尝岁月苦涩 民国四年,14岁的梁实秋从北京新鲜胡同京师公立第三小学毕业,他的父亲接受朋友劝告,给儿子报考清华学校。那时候的清华远在郊外,而且八年后要漂洋过海到美国去负笈求学,这对于古老家庭长大的孩子梁实秋来说,是难以设想的事情。父亲的决定,令母亲急得直哭。 此时的清华不大引人注目,美国老罗斯福总统决定退还庚子赔款半数,用于教育用途,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带着深刻的国耻意味。这所学校学制特殊,事实上是留美预备学校,不由教育部管理,校长由外交部派。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庚子赔款的比例分配。梁家祖籍浙江,但是驻京多年,为了求学顺利,梁父特意赴北京大兴县署办理入籍手续。 离家读书的感受,梁实秋称作:“第二次断奶”,他说从父母身边把自己扯开,在心里需要力气,而且少不了一阵心酸。虽然求学的开始有诸多不适应,过程中也有困难,但是终于坚持到八年后毕业。1923年8月,凄风苦雨的一天早晨,梁实秋噙泪拜别父母,起身到上海侯船赴美。

梁实秋与朋友们

二、梁实秋笔下的朋友们,深情厚谊唯真心而已 梁实秋生性率真,朋友众多,在书中他写了与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沈从文、老舍、冰心的来往。特别是徐志摩,他的回忆从徐志摩飞机失事开始,写到当时的心情如晴天霹雳。在当时,航空事业不发达,一般人坐不起,也有畏惧心理,但是徐志摩作为当时的时尚人士,经常飞来飞去,一个在航空公司的朋友,送给他一张长期免费票,没想到一番好意招致灾祸。 梁实秋眼中的徐志摩,国学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生性浪漫而不颓废,辛勤写作,深谙生活艺术之美。当别人议论徐志摩是纨绔子弟时,梁实秋积极反驳。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人生态度,作品价值,家庭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解读,力求还原一个真实自然的徐志摩。 与冰心夫妇的友谊也是梁实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往事。他和冰心丈夫吴文藻来往颇多,又在美国留学期间与冰心学校相距不远。于是,彼此结下深厚友谊。他笔下的冰心,憧憬的不是骇浪涛天的海水,不是浪迹天涯的生涯,而是海滨海滩上拾贝壳,静静看海上船只往来。冰心一向健康不好,身体虚弱,和梁实秋来往多封信件中,既有朋友的勉励又有亲人的殷殷关切,十分感人。

青年时代的梁实秋与程季淑

三、对已故亡妻的深情悼念,来自50年的珍藏记忆 程季淑女士与梁实秋相识于学生时代,在清华求学的时候,梁实秋就经常每周进城看望女友。虽然一开始是媒妁之言,但是在之后的互相了解之后,它们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并且携手走过了50年婚姻生活。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程季淑已经去世,梁实秋在美国西雅图的住所,一点一滴回忆他们的相识,相恋,相爱。他记得他们每次见面穿的衣服,说过的话,走过的地方。记得他们一起历经的等待、思念、命运的坎坷和生活窘迫。他心疼妻子怀孕,生产期间所受的辛苦和折磨,懊悔没有能为妻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休养治疗。记得他们分别时互诉衷肠,赠送的礼物;记得他们一起吃过的“两做鱼”,记得他们中年时手拉手读过的一首诗。感恩于在事业上,妻子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50年时光太长又太短,难得梁实秋先生珍藏的那么清晰,那么小心翼翼,让读者们读起来不知不觉潸然泪下。在这个爱情为快餐的时代,这份情怀显得弥足珍贵。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在感动的同时,又给予我们许多启发,面对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去生活,我们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细细思考,汲取前人的智慧成为自己成长的营养,如此,才不辜负这一场岁月的深情。

《梁实秋 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读后感(三):深度解读梁实秋

自宇宙诞生以来人类就是万物的主宰,人的灵性、可塑造性以及生存的适应能力,让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人的灵性造就了人类爱思考的本性,让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如今的文明社会。人类的可塑造性让人有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长相,以及不同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存能力,让人类在几千年里遭遇各种危机得以存活,且生存的更好。

在几千年的繁衍里,人类开始诞生了自己的文明,关于人的文化开始代代相传。人类不断的更新换代,关于人类的文明也在随之变动。几千年来就中国而言,孔子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倍受推崇,儒家思想基于“人性”的谈论至今仍然是人们研究的对象。

“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论人类怎样解读人性,都无法客观而感性的得出最精准的回答。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还有人认为人没有善恶之分。人到底有没有善恶之分这一点谁也无法下准确的定论,因为环境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善和恶的理解也不同。

基于人性的讨论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道德、人性被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人解读出不同的学说,儒家、法家、道家就是解读人性和道德树立的标志性学派。

到了现当代社会,关于人性依然是人们讨论的话题,而在这之中关于人性最为轰动的当属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的言论。

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还是有名的翻译家。梁实秋能在那个文艺复兴的社会声名显赫的原因来自于他的“人性论”,还有他的翻译,他的《雅舍小品》也是80年代之后才被人推崇。

梁实秋的思想和他本人的理念一直以来就倍受争议,而这种争议体现在他自身的矛盾性。梁实秋因为这种自身无法去糅合的矛盾性,所以他对于人性理念显得偏激但又理性。

很难想象到写出《雅舍小品》的作者会有如此偏激的言论和思想,但这就是梁实秋。梁实秋的人性论能出名和当时的文化名人鲁迅有着直接关系。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梁实秋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和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家进行笔战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然而梁实秋做了,而且一做就是八年。

八年来二人从文学的论战发展到人性的论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直到鲁迅死后才停止。也因为这场论战,鲁迅的这种鲜明的文学风格,梁实秋的文学理念都被打上了偏激的标签,最后梁实秋不得不客居国外。

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梁实秋因为自己的偏激和不成熟的矛盾思想害了自己,也让他后世一直被骂。

在当时梁实秋认为:“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梁实秋认为文学是用来探讨固定普遍的人性,文学的普遍性让他倍受争议。

文学的价值在他而言什么时代精神、传统思想都不重要,重要的它是否反应了普遍的人性,是否显现无限和超越存在的真理。

文学是普遍存在的,是适合所有人类的存在。文学因人而诞生,人在探索文化,而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文化与人本就密不可分,但又互相独立存在。

文学价值是反应普遍固定的人性这点梁实秋的看法确实是对的,他的这个思想也有着理论依据,但梁实秋忽略的是文学的个性。

古语有言“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和人之间存在矛盾,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社会地位、文化层面、以及人性、道德等多方面。

不同的社会地位让人对文学的理解不同,就如在中国古代,读书就是文人的专属,那些优雅高深的文学是文人附庸风雅,是上层社会享乐的存在,而普通人只要能活着,文学之余他们而言就是奢侈品。

到了现代社会,文学就是普遍的,也是反应普遍固定的人性,人人都可以看,人人也可以学习,不论如何高深,有人写也有人看。

但不论现代社会还是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从没有任何门槛,唯一的门槛就是你有没有看的意识,这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文学本就没有划分,也没有对错之分,它唯一的分辨方式就是,文学反应出的是不是对人有用的,对社会有用的。

梁实秋认为那些广告文还有歌颂领导者的文章就是没用的,没有反应人性的文学,称不上文学。然而文学本就是遍地开花,人有不同,那么文学自然也有差异性,也有不同的个性,这就如人。

到了现代社会,个性这个词成了热议的话题,人们追求个性,也崇尚多样性,千篇一律的传统思想已经被舍弃,而梁实秋之所以忽略文学的个性和他本人的家庭背景还有他对传统思想的尊崇有关。

梁实秋为什么看不到人的个性,也没有关注到文学的个性呢,其实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人们多是受鲁迅的影响对梁实秋有偏见,更用有色眼镜看他。

梁实秋有错吗,有也没有,他的错在于他口无遮拦,思想不成熟,意气用事,没有错是因为他受本身条件的影响,传统思想让他只能固步自封,无法突破自我,只能看到这些,所以造就了他言论的偏激性。

造成梁实秋言论偏激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原生家庭和社会影响

梁实秋出生就是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经济情况,教育方面自然是以传统的教授为主,因此梁实秋从小就没吃过苦,性情也是温顺,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

梁实秋高中在清华上学,毕业后保送国外学习,可以说梁实秋的学习和发展是按照其父母定制的路线,他本人对这种传统的人生观念还有未来的安排没有任何自己的反感。

在个人婚姻的选择方式上,自由恋爱已经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但梁实秋依然接受包办婚姻,且乐在其中,这就一点就反应了梁实秋传统思想。

从这点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对梁实秋认知世界的影响巨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活,其实重要是对人的心理,思想观念、世界观格局。

2.尊崇儒家思想

梁实秋的传统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而造成这一切的是他尊崇儒学。梁实秋一生都是儒家伦理的信奉者,他说,“儒家的伦理,在我看来,大致是不错的。”

梁实秋喜欢儒家的伦理学,也认可儒家对于人性的这种理解。所以儒家思想的伦理和道德,让他无法去超越这些,只能在这个有限的圈子去解读他认为的人性。他的观点少了他自己去探索人性探索世界的东西,因此他的思想并不成熟,多是别人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判断。

3.白壁德学说影响巨大

如果说梁实秋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大,那么出国学习之后,梁实秋作为白璧德的入室弟子, 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等西方文学家的影响, 他认可白壁德等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对他们的人文主义和人性解读相当认可。

白壁德本人思想更倾向于理解现实, 接受现实, 改良社会, 认为人类社会具有共同价值、 普世价值。

白壁德和梁实秋共同认可的都是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加西方文学思想共同影响梁实秋,造就了他的认知偏激。

4.社会地位以及自我优越性

梁实秋因为他所在的原生家庭属于封建贵族家庭,贵族式的教育和思想让他被毒害,他自我的优越感极强。

这种优越感体现在他认为他的成就,文学的解读,人性的表达都有着阶级之分。这种阶级就来自于他本身贵族家庭,贵族思想带来的。

造成梁实秋被骂悲剧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就是来自于以上四点因素。在那个还处于混乱的社会,宣扬文学价值是固定普遍的人性,却又强调文学要划分级别,可以说梁实秋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

在不适合的时候说并不成熟的话,还引起广泛的关注,梁实秋的勇气和魄力还真是无人能及,贵族的优越性和一往无前的勇气造就了他敢于对抗的底气。

虽然说梁实秋一再说,“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独创”,“大多数人就没有文艺,文艺就不是大多数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文艺类的东西的确只有天才才能创造出来,但大多数人没有文艺这句就等于得罪了天下人。

文艺本就诞生于民间,后才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进入社会的皇室贵族等地方。梁实秋抛却了文学的根转而在强调文学的优越性还有他自身的优越性,这就大错特错,显得本末倒置。

其实梁实秋本人除开他的偏激言论和不成熟的思想,他的生活理念和文学素养是相当现代,更值得人们学习。

八十年代之后的文学人们更偏爱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梁氏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让战乱后得以安宁的人们迫切需要。而梁实秋本人的魅力就在于他既执著人生,处世态度悠然洒脱,文品又高雅幽默。

谈起梁实秋的文学,《雅舍小品》不得不谈,但他晚年写的散文更加的自然,平淡充实的内容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勾起人们的回忆。在他的《岁月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深情》这本书里,梁实秋回忆了他生命中出现的那些人,还有他和他们共同走过的青春。

这本书可以说是了解梁实秋青春时期最好的著作,在书里他有写到他的高中,他的朋友,还有他的爱情。对友人徐志摩、闻一多、还有他的爱人程季淑女士他都有详尽的描写。

书里所传达的那种珍惜有限人生、随缘享受生活的精神特点,让我们觉得温馨而感慨。把人生看淡却又热爱生活,梁实秋的生活观念让我们尤为佩服。

他的《雅舍小品》向人们传达的不只是一种随缘喜乐,浮生如梦的场景,他更想要说的是让人们学会生活。人生如果你能把穷困和悲惨化为动力,把金钱和名望看淡,即便陋室,即便三餐不继,日子也能过的精彩。

梁实秋的那种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闲适的心境还有他对人性的了解,让他的文学,总能看到惊喜。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文字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实为精辟。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就该是如此,会写作,会生活。

梁实秋在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他写的散文又多又好,还有他翻译的莎士比亚让人震惊,他对写作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让他的文字越发深受人们的喜欢。

但让人疑惑是梁实秋本人一直认为文学是反应普遍固定的人性,但是他写的文章都是散文,都是他自己的生活感想和态度。

他一生著作都没有将普遍固定的人性贯彻实行,我们在他的文字里看不到太多反应人性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说的文学作品还是以反应普遍的人性为题材,但也有不少的著作是个性化的存在。

文学就该是这样,百家争鸣,各取所长,互相促进,则人类文明会更加繁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