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中的奴隶》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中的奴隶》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中的奴隶》是一本由[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中的奴隶》读后感(一):娜塔莉·戴维斯眼中的电影

刚看完《读懂电影》这本书,让我对电影的各个流派及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读这本书,又让我对于电影与历史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体会。 本书作者是新文化史旗手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我第一次了解她是在去年的史学概论这门课中,知道她是微观史的作家,同时她的著作有《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银幕上的奴隶》《边缘女人》《16世纪法国的礼物》等。 在娜塔莉戴维斯眼里,电影制作的过程是极度分散的,是一部集体参与创作的作品,可以更生动直观地挖掘展示过往事件中众多参与者的不同视角和观点。本书正是以五部(《斯巴达克斯》《燃烧!》《最后的晚餐》《阿米斯特德号》《宠儿》)关于奴隶的历史电影为底本,进行电影与历史的交叉研究,探讨了电影如何影响了现代西方社会对于历史上的奴隶制及其现代遗产的批判和反思。展现的不仅仅是美国和欧洲公众对于奴隶制过往的反思,也是他们对奴隶制后果以及以多种形式仍然隐秘存在的“现代奴隶”问题的关注。 戴维斯在由历史建构的虚构小说和想象间建立了复杂的互动关系,而这些电影都植根坚实的历史研究基础上。她也相信,电影在愉悦大众的同时,还能把观众带回真实的过往中,激发观众在观影的同时思考历史,产生对未来的想象。 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但我们不能将历史电影作为实现愿望的工具,但却可以将其作为寄予希望的源泉。“哈利路亚!”

《电影中的奴隶》读后感(二):电影的力量

前两天刚好看完一本小说,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恰好是奴隶拍卖。

一个奴隶如同一个物品一般被人轮流出价,品头论足,又或者…甚至他们还不如物品值钱。

而这本书为我们叙述的正是那些记录过奴隶们们身影的电影。

“电影有何潜力,能以一种有意义而又准确的方式讲述过往?”

这本书以五部关于奴隶的历史电影为底本,与我们探讨了电影如何影响了现代西方社会对于历史上的奴隶制及其现代遗产的批判和反思。

约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斯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而这场起义的最终结局是6万名起义军战死,斯巴达克斯也壮烈牺牲。

而在那个奴隶制时代的古罗马,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权、追求解放的反抗精神一直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人,甚至连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都视其为自己的偶像。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作为一个同样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国家,底层人民生活的究竟有多痛有多苦只有百姓们自己心中知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许多人看到这些奴隶相关题材的电影会如此的感同身受,他们的怒吼仿佛就响彻在我们耳边,他们努力挺起来的脊梁仿佛在向我们宣示着不屈与反抗。

在《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同志在长辛店演讲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这世界对于无产阶级的压迫源自方方面面,甚至隐藏在许多不起眼的细节,资本家们试图让我们习惯,让我们认为那是常态是福报,可是我们自己呢?

而这本书以电影的角度为切入点,为我们介绍了那些有关奴隶的历史。

我想这也是电影的意义之一,一味歌功颂德的电影只能被想看那些的人看见,而只有这些真实的记录,才是在为底层人民发声。

纵使被禁播,纵使被限流,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电影中的奴隶》读后感(三):历史电影作为有虚构的历史,在历史学家眼中,它是怎样的存在呢?

历史学家眼中的电影应该是怎样的?历史学家制作的电影会是怎样的?而现实中的那些历史电影在他们眼中又是否是好的电影呢? 一般意义上来说,历史学家讲究的是探寻历史的真实,可对于已经过去很久的历史,真实往往已经不可寻,那么怎么办呢?需要用虚构把它们填满吗?

电影更关注于虚幻空间中的叙事,虽然历史电影反映的大背景一定是真实的,但电影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故事之中,而故事必然有着非常多虚构的成分。 那么历史和虚构是否能够同时并存呢?历史学家对于这样的虚构有着怎样的认知呢?对于历史电影中的虚构怎样理解呢?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她的这一本书《电影中的奴隶》就是通过历史中的一个小切入点,走入电影对于历史的叙事中,去深度挖掘电影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对于已经存在的历史电影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这本书之中,作者所列举的电影,有我们极为熟悉的《斯巴达克斯》,也有着对于我们略显陌生的《燃烧!》《最后的晚餐》《阿米斯特德号》和《宠儿》。

这些电影都距离我们有了一段时间,都是经过时间沉淀被认为是经典的影片。更为重要的时,这些电影所反映的都是奴隶的生存状态,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么这些影片中的奴隶是否符合历史中奴隶的表现呢?在历史学家的眼中他们是否是真实的呢?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作为影片的角度,它无疑是成功的,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良好的口碑。但作为于历史的探索,它也依然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比如影片中关于斯巴达克斯儿子自自由的问题、关于他的死,可能都不符合历史真实。

但对于历史来说,这样一部影片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影的故事中,就让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这一部影片走进历史之中,对于历史有更多了解。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包括希腊时期上层社会和底层之间的巨大鸿沟;包括对于角斗士学校的描述;包括关于战争场面的复现;包括关于对于奴隶生存状态的展现。

而奴隶作为这几部影片共同的主题,影片所展现出来的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历史著作,这让更多的人对于奴隶所受到的迫害感同身受。但如果对于这些内容深入挖掘,也依然要深入到历史著作之中。 这就是历史和带有虚构的历史电影相辅相成的地方,当历史本身缺乏细节的时候,就应该遵循史料,把它构筑完整,两者共同构筑出一个完整的历史真实状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