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摘抄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摘抄

《米兰·昆德拉传》是一本由高兴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一):欣赏作品,远离生活

这本书说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本作者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的简短书评来的贴切。可能也像作者说的:“米兰·昆德拉十分不喜欢人们过多的关注于他的私生活,更多的应该关注于其作品。”作者这本传记,也算是符合米兰·昆德拉的想法吧! 作者先开篇就陈述了很多有名的作家、音乐家,他们的对于自身隐私的维护。来为其写作米兰·昆德拉而无法讲述其生活故事交代了原由。米兰·昆德拉是比所有还要注重隐私的人还要注重。他不在意自己的名利,他只在意自己的作品。他很有自己的原则,只要在他原则范围内的要求,你几乎就能看到一个阳光般的人了。虽然有些夸大,但是对比于你触怒他的底线,他给你暴风雨般的袭击时,那可能真的是在天堂了。 其实注重隐私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要求。只不过这个要求对于现在这个互联网非常发达的今天来说,你越是出名,隐私这个东西对你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东西了。大多数人心中都明白不能窥探别人的隐私,但是又逃不开内心想要探知的欲望,和想要为大众揭露真相的可笑想法(有些人,是为了揭露真相。有些人却只为找茬),还有一种人可能纯粹是,想要了解其“明星”的生活,看他是否和普通人是否一样。反正人们总是有诸多的借口和理由,来窥探别人隐私,以获得自我的满足。 所以,我非常喜欢米兰·昆德拉的这种态度,并且将这些态度传给了认识他的人。虽然说:“这样我们就不能从其生活来理解其作品,但本身每个读者就有每个读者的想法。”生活本身和作品就是两码事,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大环境就好了。有时候,究根挖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觉得这本传记就是从一个大的环境了解米兰·昆德拉的一些生活背景,然后对昆德拉的一些书籍进行一些自己的阐释,能让读者了解其作品的一些惊艳之处。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昆德拉的作品。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传记,去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一些昆德拉的书籍,而不至于有些茫然。我觉得想看昆德拉的作品的人可以先看一下这本书。想要查找关于昆德拉的资料,也可以先看一下这本书。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二):存在与自我

虽然对捷克很好奇,对诺贝尔奖也很敬仰,但是米兰昆德拉,我应该是只闻其名,没有认真拜读过他的作品。本书作者高兴的作品倒是读过几本,对他的文字功底是很佩服的。

这本书是作者对米兰昆德拉的人生经历做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出来的作品。虽然没有米兰昆德拉自己写的传记更直接,但也十分丰富的给我们展示了大师的一生。

米兰昆德拉出生在捷克,父亲是钢琴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父亲的书房中度过的。18岁的米兰·昆德拉加入捷克共产党。他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他一度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之后,又狂热地爱上了音乐。在迷恋音乐的同时,昆德拉还投入到了写诗的热情之中。

1956年,他完成了在布拉格电影学院的学业,留校当了一名教师,教授世界文学。这正是这段职业生涯,他开始了写作。后来闻名于世的,小说《玩笑》,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还被拍成了电影。后来大师的生活有所变化,但文学创作一直继续,并题材广泛,《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读名人传记除了能了解大师的一生之外,同时,将作品创作与作者的人生阶段结合之后,就更能了解其中的缘由和意境。此处有点小遗憾,以后要好好读一下大师的作品了。书中也穿插了米兰昆德拉的一些名作的金句。也许是资料少,作者对米兰昆德拉作品的点评比重较多,这也是文学功底深的人,能做到的事情,读了作者的解释,能对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的理解程度更深刻一些。突然想起狗仔,除了个别案例,这种关注作品本身的态度才是最值得称赞的吧。当然作者在本书中对于米兰昆德拉作品的解读很深刻,才疏学浅,不知道如何总结概括。

我一直相信阅历丰富的作家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米拉昆德拉的一生本就是一本经典著作。他的亲身经历也是他作品的保障。推荐阅读。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三):倾注心血呵护的花朵,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米兰·昆德拉是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于1975年移居法国,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关于他的小说我也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看完真本书后,我当时并不了解作者,但是很容易就会把他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还有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有着很相似的沉重之感,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认识到生命无意义之后,对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轻与重,是事物的两极。在每一事每一物中,必有轻有重,有次有主。但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也可以有鸿毛和泰山两种决然不同的感受。

用心去爱,交托彼此的灵魂,可使偶然化为必然,可使巧合变为命中注定。倾注心血呵护的花朵,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在翻译家高兴的这本《米兰昆德拉传》中,为我们展示了作者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时刻,以及作者对于米兰昆德拉部分作品的解读,以前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去看一本小说,还要连带作者也要了解地那么仔细呢?颇有我们小的时候,学一首古诗,不但要会背会读,还要知道这个诗的作者是谁,生于哪个朝代,然后我们才能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但是阅读小说,我过去一向不太重视作者的生平经历,一般只要得知这个作者较为出名的作品是什么便也就可以了。但是多了解作者一些,你再去回想你自己阅读过的内容,你一定会从中体验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文学作品虽然是虚构的,可作者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喜欢一部小说,也一定会对这个产生了解的兴趣,而这本书里的内容定能满足你对偶像的探奇心理,而且作者高兴对昆德拉作品和相关事件的资料汇编整理并从中抽取出某些联系,这是关于昆德拉#作品#的传记,高兴在书中所勾勒出的昆德拉作品的线条,对于初读昆德拉的读者或许有些帮助,可以让你有方向地去选择偶像的其他著作。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四):不朽的不朽者

当我在图书馆拿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本书时,读到一半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我们这些不想离开的人,只能踩着萨克斯的《回家》韵律向外走去,我把它随手放在了出门时的移动车中,却不想我们俩从些别离。等我一遍又一遍的去图书馆找那本书时,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早知如此,当初不借别的书,将它借走读完该有多好。倔强的自己每次再去图书馆就跟做下病似的,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寻找,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失望,不过他的另一本著作《不朽》却被高兴的借到,也算弥补了一下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吧。《不朽》中的歌德与贝蒂娜的章节与阿涅丝与洛拉的章节,看似独立又断裂,却在无形中能感觉到一丝丝若隐若现的连接。再加上作者“我”的“乱入”形成了一种层次错综复杂的美,更有一种引领思考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深刻诠释。

在这本书中我理解的米兰.昆德拉洁身自好,他向一个谜,周身都围绕在一团迷雾中,怪不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两本书上连个国藉都没有,更是连个简介都没有,只是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可见他得多么的爱惜自己的“羽毛”。他将自己包裹起来,也许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他从小生长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从作为钢琴家与音乐学院校长的父亲那里学到了音乐和阅读,所以他的行文中会交错着一种韵律感。他经历过自己的国家被法西斯的侵略;他经历过被别人打压的郁闷,他所经历过的一切,都被他包裹在他的小说中。他追求完美,自觉自省、理性、又具有个人主义倾向;他不讨喜、不虚伪、不虚荣,不争,不显,不露,越是隐藏越是神秘,因为他不想被别人写出自己的传记,因为他不想变成茶余饭后别人的谈资,他想让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本人。他希望他的智慧的结晶,他的作品能让人津津乐道,而不是自己的私生活。他是一个具有深度思想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的杜绝肤浅,我却觉得这个相当古怪的人,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真。也许他只想活的真实,把虚构留在作品里。他说:“荒谬是世界真正的结局。”所以他的作品中会出现各种荒谬。他把自己包裹的这么严实,是不是也想成为荒谬中的一部分呢?

“不朽大致有三种:一般的不朽,伟大的不朽和可笑的不朽。”所以在喜欢他的人心目中他永远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不朽者。这就是我读出的米兰.昆德拉,这就是我喜欢的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传》读后感(五):一生都在诠释“性与爱”的作家

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但是,后来因为“天鹅绒革命”的爆发,使得他被迫流亡法国,并最终加入了法国国籍。 这部传记是作者高兴先生是《世界文学》的杂志编辑,多年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这部传记正是作者结合许多关于米兰·昆德拉的生平事迹创作的。 在作者看来,任何人想要写关于一个人的传记,需要对该人物有许多的了解,但是米兰·昆德拉的传记却让作者很为难。 对于米兰·昆德拉的一生,在世人眼中是模糊的,因为他的性格使然,他是一个低调的作家,尽管声名响亮,却一点也不愿意接受记者媒体的采访或与陌生人交谈,不愿意抛头露面,出现在公众场合,当别人认出他来,他却仍坚持自己对方认错人了。 米兰·昆德拉出生于音乐家庭,父亲是著名的音乐家,父亲对他的培养,使得他从小对于音乐非常的痴迷,以至于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除了对音乐感兴趣,对于诗歌,哲学理论,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很有兴趣。 他先后创作了《可爱的笑》,《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作品,尽管他的作品一经面世,便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但后来也因为作品中涉及到政治言论和其他违禁言论而被禁止出版和销售。 他前期的作品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为创作背景的,在看小说中也常常离不开性爱、政治的主题。 早年的米兰·昆德拉还加入了捷克共党组织,组织积极组织学生运动,为保卫祖国而热情激昂。 但是后来他却出现了矛盾,抛弃了过去的自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搞文学创作方面的,他的这一行为令人不解,也使得他多少遭到世人的谴责。 在小说中,作者出于弥补米兰·昆德拉人生的模糊,引入了他的部分作品。 许多早期的作品在米兰·昆德拉后来自己看来实在是失败的作品,米兰·昆德拉不允许任何出版社再出版他早期的那些作品。 米兰·昆德拉对于自己的作品珍爱,在知道俄罗斯和英国出版社擅自修改自己的作品后,非常的生气,在对待自己的作品问题上,他一向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任何出版社对其作品的修改再出版。 米兰·昆德拉在加入法国国籍后,他能够用法文进行创作,他既是文学家,也是翻译家,能够将自己国家的语言转化为法语。 米兰·昆德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