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100字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100字

《死无葬身之地》是一本由[法]让-保尔·萨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不是忙着活 就是忙着死 地狱,监狱 繁华都市受制于人 以自己都没来得及感受的疾速 堕入地狱 微弱的光 有了黑暗的烘托 才显得如此神圣 哭泣,祷告,忏悔 回顾往事 人生过于任性 一把火便烧完了整座罗马城 良知和美德 在别人的嘴里 撑不过两分钟 若是谈论你的坏毛病 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地狱里的时间 是一种煎熬 如此漫长 望不见道路的尽头 一念之转 天堂就是看不见的身体 身体是神的殿 刹那即永恒 时间化作心流 美好稍纵即逝 谈论阳明心学时 把良知作为道德评判的理学 没有躬身自问 反求诸己 心学也会成为毒药 导致生命的死亡 剩下腐烂的躯体 或许你还能 在枯枝败叶中重生 但若不惜福 享年 不曾有 不再有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二):是“英勇就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

《隔离审讯》线索和思路还算清晰,即三个唯我论者在地狱里的相互折磨。

《死无葬身之地》则让我不知如何评价,应该说它重重的打动了我,但这种打动并不是所谓感动,而是一种书中人物的愤怒耻辱化作一掷铅球重重的砸向我这个读者。

当索比埃承认自己也有凡人的私心和卑鄙想法但却仍英勇就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凡人的崇高超越了英雄的崇高,当吕茜说“我的眼睛里只会有爱情的光芒”的时候,我觉得她温柔。而当她受刑时若望和亨利却在争论谁更爱她的时候,一种廉价感让我怀疑这群英雄,甚至突然间怀疑所有凡人。然而当他们为了所谓“正义”掐死年轻脆弱的弗朗索瓦的时候,我觉得一切崩塌,全盘反转,觉得他们和刽子手一样都是混蛋。

何为牺牲何为“尊严的死去”?一个人在刽子手的严刑逼供下守口如瓶最终遍体凌伤的死去,人们叫他英雄,却永远不知道他是如何的挣扎,如何在被子弹杀死之前抢先一步扼死自己的人性,如何把自己蹦跳着的求生欲按下,比死神先一步把自己变成了全然的魔鬼。

究竟是“英勇就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呢,不过是不明所以的人们看英雄烈士铜像,和“英雄”以肉眼看自己马上要倒下的血肉之躯的区别罢了。

何其讽刺。

我想萨特的本意应该是反讽,试着体会他以一种何等的悲凉与愤怒写下此篇时,不禁寒颤。英雄主义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甚至可以是刽子手刚刚磨快的刀光,它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三):我为你而死,这让我觉得繁荣

人们常常说命运,带着不可抗拒的口吻,好像所有的故事都写进了星盘和紫薇星辰里。是的,我们强调命运、反抗命运,再用人性本来的面目对彼此嘶吼,一次次重蹈覆辙后,再将一切归结为命运。

无可抗争是最好的借口。

人们在地狱里反刍痛苦,却依旧在寻找借口,逃避直面自己的错误。身在地狱又如何,人的秉性并不会因为身处的环境而生出莲花。他们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孤勇的英雄,摆一个态度,然后在结局的门扉开启时,成为一个废物。

他人即地狱——他人的目光和评价让人永远无法逃避也无法完全容纳,骄傲和心虚是他人目光投掷到心底的毒。

萨特真的好会写。

虽然我该死的虚无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的生存寻找一个确切的意义,但是死无葬身之地也让这场活下去的战争变成了一场笑话。我们只有当下,我们所有的意义只是当下行为的意义罢了,为了抹除痛苦而升华的意义并不能给生命带来骄傲。为正义而死、为荣誉而死、为完整人格而死,都是死,那就挑一个最高兴的方式吧。

我为你而死,这让我觉得繁荣。

该死,还挺浪漫。

就这样。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四):读《死无葬身之地》

窝在床上,半天就看完了这本书。

首先,萨特写得很有趣,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前半部《隔离审讯》一开始未交待前因后果,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叙述得以体现,读者才发现此“审”非彼“审”,此“人”非“活人”,水到渠成,这大概就是剧作品独有的魅力吧。而后半部《死无》,不到最后关头,你永远无法猜透主人公的内心。

当然,除了情节,我认为萨特将人性刻画得很深,就比如加尔森将打开的门亲手关上,又比如亨利最终承认自己杀死弗朗索瓦是出于自尊,甚至刽子手们的行为都各有考量:贝勒兰杀死俘虏为掩藏自己犯下的罪行以免内心煎熬,而作为刽子手头子——朗德里约,我想,他之所以愿意留俘虏一命是希望少作孽,毕竟他已经看到了惨淡形势,这种情况下,他作为负责人,手上的人命自然越少越好。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不是只看一遍就能全都体会到的。

整个作品也带有深刻的哲学意味,那句“他人即地狱”本身包涵了萨特个人的哲学观点。所谓“隔离审批”,我想,就是三位主角在互相“审判”。其实,没有人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罪行,但因为“他人”本身就是“审判者”,所以每个人都不得不招供。并且主人公最终因此放弃了自由,自愿回到由“他人”批判的牢笼。

两部戏剧主人公其实都做出了巨大的转变。第一部是急切渴望离开的加尔森选择了留下,第二部则是一心求死的吕茜最终决定招供以获得生的机会。在观众看来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而这种既包含了戏剧情节上的冲突转变又使人物和主题得以深化的做法,无疑证明着萨特戏剧创作的成功与伟大。

看了这部作品,私心想了解萨特更多,对于他的存在主义也有很大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哲学与主义造就了这位作家与他的作品?

最后,分享一句书中的话:

“一个人自己愿意做什么人,就是什么人。”

我想,这便是支撑萨特剧作的核心。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五):世界纷纷扰扰,我自岿然不动

考研时我只背过存在主义的简单概念,知道代表人物萨特及他的代表作,几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读萨特的作品。这本书由独幕剧《隔离审讯》和四幕剧《死无葬身之地》组成,篇幅较短,阅读体验较好。 我读过的戏剧作品不太多,就目前的经验来说,感觉西方戏剧剧本一上来就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人物和故事背景交代往往需要通过好一段时间的人物对话及情节来展现,所以对一开始读者的迷惑及容易走神的情况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书中两场戏剧读到后来,我逐渐能理解作者的意图。 对于存在主义,背的概念早已经忘了,只想谈谈看了这部作品的感受。我所看到的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吧:环境对于人的要求和人自身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割裂。这里的环境,既指流言蜚语、旁人审视,也指代客观环境给人提出的问题、挑战……人处于世,不是为自己而活,固然有与人、与世界的联系,然而人所感知、认同、行动的动作都来源于自身,如果说世界是虚无缥缈的、捉摸不透的、摇摆不定的、五花八门的,那么唯一能抓住的就是人自身的感受及行动。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你认为的和你做的是否一致”比“你认为的是否符合世界标准”这个问题要重要得多,或者说,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你无法闯入别人的世界,更不要试图用他人世界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有且仅有的是自己,是此刻。 这几年越来越能感受到“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与存在主义的理论有没有联系我不知道,但我想,看透世界的虚无,一定程度上是有益于关注自身的,有益于自身的第二次成长,因为只有看透虚无,才能放下那些所谓的面子、虚荣、骄傲…… 人是不是活得越来越明白呢?这个问题也不重要了,还是先把认为的和行动的统一起来吧。 最后摘录书的封底一段话,我认为可适用于任何以人的形象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 萨特认为“戏剧能表现的最动人的东西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选择和自由地作出决定的瞬间,这个决定使决定者承担道德责任,影响他的终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