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摘抄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摘抄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一本由[德] 卡尔·马克思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一):历史评论,非常厉害

读完马克思经典名著《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窗外已经由寂静传来了鸟叫。 拿破仑"从诉诸议会到诉诸人民",马克思对这一时期革命与反革命的梳理和论述,其实是要说明新天新地不在法国,他们都没有做好准备。菲利普如此,丹东如此,拿破仑也如此,他们都呈现出了掌权后对自己阶层利益的识别,或者说,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又开始晦暗不明了,"敌我不分"。 不知道自己的掌权意味着什么,是埋下祸根的终极缘由。专政和统战傻傻分不清的,不配奶与蜜啊。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二):路易波拿巴与阶级悲喜剧

当马克思用如此华丽激昂的笔调去描绘历史上如铁板般沉重的一页时,就可以知道这绝非仅仅是微观史学的简单讨论:实际上马克思不仅仅针砭了路易波拿巴的丑态和可笑,更深化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对阶级关系的分析——恰恰是农民阶级与专制的隐秘联姻、资产阶级无尽的自反性导演了这样一出悲喜剧,而在物质和生产关系还不完备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随时都伴随着复辟的可能。尽管如此,被历史浪潮滑稽地推上岸的强盗终将被历史卷走——但谁又能预言下一位强盗将带来什么呢? 另外,从方法论层面看:这部作品证明了阶级分析在微观史学层面仍然有其在宏大叙事分析上所呈现的解释能力和说服力。在这一视角下,原本松散的“事件序列”——很容易被归因为某些个人或利益群体所促发的——就被连结成为更加广阔的阶级动态的图景,而一切最终有能够从阶级的基石和链条——物质基础和历史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三):一位站在街垒的雄辩律师

路易波拿巴在历史上是个没什么争议的负面人物,大概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他的“他的喜怒无常,反倒让人高估其智慧”

这本书,印象中大概是看过《悲惨世界》保皇党马里于斯后买的(嗯…马克思开篇就给雨果骂了),还下错单买了两本。然后一直束之高阁,总觉得一定跟政治课本一样枯燥,结果开卷两天看完了,因为很有意思。

怎么说呢…那感觉就是,你明明看着马克思这样一个“不修边幅一身酒气的流氓律师”没有站在法院控方的位置,而是爬到法国街垒上,要开始他言之凿凿很有诡辩性的演讲了。你肯定要从窗户探头,嘿,听听这家伙又要说啥。

结果不仅慷慨陈词,幽默风趣,还发现他背后有个强大的公关团队(整理资料,勘测舆情,策划报道一应俱全)就这种感觉。

有几段看的笑出声了,也有放在现在也适用的:比如罗马的无产阶级靠社会过活,现代社会靠无产阶级过活;自由…在某些条件下享受自由,也仅仅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其实也就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的安全…

里面也有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小料,比如路易波拿巴还以卖彩票的形式“众筹”自己小金库;他还入了瑞士国籍等等吧。

文中大量备注,而且反复提醒备注位置,很好,但凡了解一点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看起来应该都不费劲。

至于观点,有意思,有理有据。但不要把他当做严肃史料,派别色彩非常重。当然也就该如此,因为它是本檄文啊!(我瞎说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