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路易斯·康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路易斯·康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路易斯·康传》是一本由[ 美 ] 温迪·莱赛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浦睿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易斯·康传》读后感(一):建筑设计大师:建筑是唯一的信仰

“我崇尚起源。在所有事务当中,我崇尚起源。我相信过去有其源头,当下注定如此,而未来早已写就”正如这句写在扉页上的路易斯·康的人生箴言一样,这本书呈现了传记主人公与建筑纠缠一生的缘分,而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也像一场对主人公的追本溯源。

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建筑

身为一个东欧移民和犹太后裔,他却说因为太虔诚当不了教徒,但他却设计出清真寺——达卡的国会大厦和基督教堂——罗切斯特唯一会教堂成为宗教建筑的巅峰之作,而他主张设计的犹太教堂大多在设计阶段就宣告失败。因为路易斯·康的人生唯一的信仰是建筑。

尽管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画家,母亲希望他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但他却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建筑是他一生唯一的选择。跟其他著名设计建筑设计师拥有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是路易斯康的一系列代表作风格彼此各异,从外观上他们甚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我们可以换句话说,他的设计都是在强调建筑本身,任何强加在建筑身上以外的都不应该存在,在他的建筑设计里,考虑到使用建筑用户们的需求,建筑与空间的相融,建筑与时间的对话,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他考虑到建筑的方方面面,却放弃了众多建筑设计师强调的设计师个人风格。

路易斯·康代表作: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但走进这些设计作品就会发现设计者的匠心,而这也是传记作家温蒂·莱赛设计“在场”的初衷。这本书在追本溯源路易斯·康的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同时巧妙的穿插了名为“在场”的5个主题篇章,是用来描述传记作者温迪•莱赛穿行在路易斯康的5个建筑作品中的一些感受。温迪·莱赛选择的是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金贝尔美术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孟加拉国国会大厦以及印度管理学院。这些杰作都是在路易斯康生命的最后15年完成的,也体现了他职业生涯中缓慢发展的本质——引人注目的成就往往都集中在最后,这些作品既是永恒,也是与时代相连,始终处在自己的现在时的经典作品。

美国·金贝尔美术馆

建筑是时间和空间交融的艺术品

路易斯·康表示建筑存在于时间当中,而不仅仅在于空间之内。而建筑也是一种音乐,原因是在于建筑拥有流动性,从未凝固,寂静的建筑图纸配上系列的文字说明,就可以让这件作品流动起来,成为一件艺术品。而路易斯·康坚持最好的建筑能够让时光倒流。

路易斯的建筑在统合了纪念性、空间秩序、结构理性主义,最终成就了感动人心的诗意建筑。他是一位建筑哲学家,超越了建筑的简单形态,将建筑提升到可被论述可想象的状态,在《光明与静谧》中路易斯剖白了自己文字与建筑思考之间的关系。

在1974年4月2日路易斯·康的葬礼上,路易斯·康最喜欢的客户乔纳斯·萨尔克写诗赞扬了逝者拥有诗人般的华丽辞藻,音乐家的韵律天赋,同时还有画家的视野,哲学家的睿智,形而上学这的学识以及逻辑学家的缜密思维,更指出路易斯用了50年的时间磨砺自己,在人生最后20年,他实现了其他人五十年的功绩。正是人生前50年的时间积累和沉淀,成就了他所有的空间设计艺术品。

路易斯·康代表作:印度管理学院

温迪·莱赛,是这本《路易斯·康传》的作者,也是美国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有《寂静之声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十五部四重奏》《我为何阅读》等10余部作品,荣获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颁发的莫顿·道温·扎贝尔批评奖玛菲尔德艺术作品奖等,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读者在看书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确实做了很多细致的功课,读者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尤其在“在场”这个主题非常棒的呈现建筑师的设计结果,从一个旁观者和体验者的视角走进路易斯·康的作品,作者对路易斯·康的经历进行了细致采风,对其作品解读也巧妙用劲,这种用心和解读都极具共情力,也能更好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路易斯·康,所以这本书我五星推荐,内容给四星,一星给传记作者温迪·莱赛。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路易斯·康传》读后感(二):建筑应当是真诚的,真理永远是迷幻的

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著名如路易斯·康,竟然在两天的时间里“身份不明”。

路易斯·康(图片来源于网络)

《路易斯·康传》从康的突然离世开始了全书的叙述。1974年,这位杰出的建筑师以一种不寻常的、不可思议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甚至于几十年后,他死亡的地点和原因仍然还是个谜。从《纽约时报》《费城调查查报》等各大媒体对此的关注和世界建筑界的反应都足以证明,这个天才的陨落,对建筑界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只存在于康的头脑当中的那些宏伟的建筑,最终也同康一道离开了这个世界。

据康回忆,他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很拮据,而且家人对金钱没有特别的欲望,但他们的生活却很积极向上。在他整个童年时代,康的健康状况都不太好,但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和牺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让康乐观积极、富有幽默感,并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康从小就表现出很好的绘画天赋。他的母亲是一位竖琴师,父亲是一位玻璃装潢师,使得他从小就对艺术产生沉迷。在康眼中,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11岁时,康开始去公立工业美术学校上利波蒂·塔德的绘画课。在塔德那里,康接受到了仿佛天生为他打造的特别训练,如“左右开弓”、三维与二维空间的关联等。使得他在身体的灵活性和对比例的感知力得到增强,并在创作上拥有两个维度以上的视野。

此后,康前往费城中央中学学习。在第四年中,康开始上威廉·F·格雷建筑学课程,他完全沉浸其中并从此走上建筑的道路。这期间他所接受的“建筑真诚”理念也在他成熟期的作品中得到反复体现。

从高中时期开始,康便开始不断获得来自费城其他机构提供的主流艺术奖项。等到高中结束时,他便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的金额奖学金。此时,他决定做一名建筑师,并开始在当时被认为全美最好的建筑学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课程。在4年间都努力学习,而且养成并保持着通宵工作的习惯。

1947年,康填补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的空缺,被邀请成为耶鲁大学建筑系的客座讲师,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讲师生涯。教学工作对他的意义非凡,也让他有机会在教室里尝试自己的建筑思想,同时可以让他继续享受不为金钱收益所驱使的这种偏好。

本书全面回顾了康的童年经历和记忆,他的天赋和能力、他的人生阅历、他对待生活的方式、他的建筑经验和思想以及他充满着热忱与渴望的整个职业生涯。

在《路易斯·康传》一书当中,我们得以从文字中近距离接触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金贝尔美术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孟加拉国国会大厦、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等康的杰出代表建筑。书中以一名参观者的视角,描写了不同行走的角度之下建筑会呈现出的不同形状,不同视野下欣赏到的美妙风光,以及游客们能在建筑物当中所观察到的无穷的幻象,心灵中所感受到的震撼。

“照片,甚至是动态影像,都无法将身处于这座建筑内部的感受表现出来。”

尽管未曾亲眼目睹建筑物的风采,但于字里行间,我们能得到一种在场感,感受到康的建筑所能呈现的精妙技艺和真实愉悦的视觉感受,一种建筑与艺术的相辅相成、将我们所了解的物质世界通过想象力将内容熔于一炉的感观体验。

当然,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与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同时设计和建成,坐落于这座图书馆侧后方的埃克塞特食堂,因其空间阴暗并充满压迫感的环境令人不快,是他最糟糕的作品之一。这次设计的失败,或与康的习性有关。康不太关心食物,他对食物如何制作出来表现得漠不关心,从不在这上面投入太多的思考。相反,他对于书却由衷的喜爱,出于发自内心的享受身处期间的感觉,使得图书馆的设计成为他一个杰出的代表作。

艾丝特·伊斯瑞尔是康的妻子,书中记录了康与艾丝特相识相恋并成婚的过程。同时,康本人富于魅力而又为人轻佻,使得他与合作伙伴安·婷、玛丽·郭发生了婚外感情。艾丝特知道安和玛丽的存在,尽管有着痛苦的袭击,但她为康的事业奉献了很多,她从未谈论自己知道的事情,也从未试图以任何形式将这些事情公开。出于这种意志坚定的遗忘习惯,才能让他们继续前进。多年来艾丝特对康不良行为进行了容忍,到头来却似乎一无所获。实际上在一段长时间内,艾丝特也卷入了一段婚外恋情当中。或许是她对康的失望,使她觉得同样出轨也许有利于处理她和康的婚外恋情。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可以“等价相抵”的事情。

路易斯·康影响了一代美国建筑师。从外面看,康的建筑主要呈现的是一种倾向于静态观赏的视觉体验。但在其内部提供给你的却是一出戏剧、一次旅行、一场有情节的叙事。尽管在私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异议,但他的影响力仍不仅限于专业建筑师领域。读他的传记,能帮助我们了解他的个性、思想、成就、职业、感情……使得我们在欣赏他的建筑的时候,能带来更多更深层次的感悟。

这个男人已不再存在,而那些建筑却仍旧屹立。

《路易斯·康传》读后感(三):《路易斯·康传》:追溯建筑大师的“原始冲动”与艺术起源

我崇尚起源。在所有事物当中,我崇尚起源。我相信过去有其源头,当下注定如此,而未来早已写就。——路易斯·康

如果问起对中国人来说更熟悉的建筑大师,我想很多人的答案会是贝聿铭,但如果要问有哪一位建筑大师的作品让贝聿铭能感受到激动人心的话,那么一定非路易斯·康莫属了。在康半个世纪的建筑执业历程中,他总共完成了约235件设计,但康堪称杰作的作品,也不过只有14座,尽管如此,贝聿铭却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的三四座杰作,比我的五六十座建筑更重要。”

其实,不仅贝聿铭对路易斯·康的评价颇高,在很多的建筑大师来看,路易斯·康是绝对值得用那些溢美之词来称赞的,他是很多人眼中的20世纪最优秀的建筑师之一,用作品震惊了无数人,也惊艳了一整个时代。

路易斯·康身上的故事很多,包括他的建筑事业、家庭环境、爱情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成为了加诸于他身上的重重面具。康的一生并不平顺,但或许正是这些“不平顺”造就了看起来并不迷人的路易斯·康的身上却有了出奇迷人的吸引力,温柔的举止,不具威胁性的个性,温暖又神秘的男人。

正如这本传记作品的序言中写道的那样:

《路易斯·康传》是美国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温迪·莱赛为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所著的传记,它将路易斯·康的传奇一生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它让我们看到,路易斯·康是如何成为路易斯·康的。

在康73年的人生当中,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都是致力于他所热爱的建筑事业,而从康的个人生平当中,也能够展现出美国20世纪的整个建筑史和文化史的变迁。

也许在读过这本传记之后,我们会发现路易斯·康的思想和个性有很多地方是会遭人诟病的,但他身上的独特魅力却依然让人深深折服。诚然,路易斯·康并不完美,或者可以说,他非但不完美,甚至离“完美”二字还相去甚远,他的身材并不高大,面容又在一次火灾当中留下永久的伤疤,对待婚姻也不够忠诚专一……尽管如此,他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却是举世瞩目的。

就像本文开头处引用的路易斯·康所说的那句话一样,他崇尚起源,而一切也都是各有其源头的,《路易斯·康传》正是从康的“源头”,一直写到“结局”,但与我们常见的传记不同的是,它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书写而成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书的一开始,便从路易斯·康的“结局”写起。

从结局,到经历,一路追溯回起源,中间还穿插着路易斯·康的5座经典建筑的介绍,让我们在了解康的生平故事的过程中,更是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他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路易斯·康是生活在重重面具之下的,这些面具来自于他的姓氏、伤疤、以及婚姻。

康本来并不姓康,他本是一个叫做莱泽尔—伊茨·施穆洛夫斯基的犹太男孩,他们一家移民到美国费城并更改了原本的姓氏,并非是为了摆脱犹太身份,而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摆脱低下的东欧移民阶层,向已经确立自身地位、更受尊敬的德裔犹太人群体靠拢。

1904年,康的父亲利奥波德·康凭借着敏锐的危机意识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成功逃离,他不愿被征兵,也不愿意承受被遣送回原籍的风险,所以利奥波德·康当机立断,“决定要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新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彻底切断和旧世界的联系。”

一次可怕的灾难让年仅6岁的路易斯·康留下来永久的伤疤,他的脸整个下半部分以及两只手的手背,都被红色的疤痕组织覆盖着,看起来粗糙不平,这些疤痕是他的另一重面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性格和决定。

路易斯·康不善于财务管理,这或许跟他成长、生活的环境有关,因为在康的印象当中,他的父母“对钱并无艳羡之情”,他们会对“对必然发生的拮据生活安之若素”。

同为犹太移民,他们一家和周围其他的移民显然并不一样,正如康对父母的评价,“他们更快乐,更聪明,邻居们都很钦佩他们,他们的眼界更开阔。”

在康家族中,这种豁达开阔和意志坚定的遗忘,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品质为他们的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大的信念和力量。

儿时的路易斯·康是一个渴望突破又十分害羞的男孩,他在班级里几乎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也并不好,那时的康常常幻想骑着白马的骑士之类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画画能力要明显好过其他方面,而艺术对康而言,也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我向来把艺术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某种生活之外的东西。”

对康来说,他虽然不擅长财务管理,但“情感管理”似乎游刃有余,他有3个孩子,但这3个孩子的母亲却是3位不同的女子,他在维持着与妻子艾丝特·康42年的婚姻的同时,还有过3位情人,其中两位为他生下了孩子,她们和她们的孩子常常会陪伴着康出现在各种场所。康就这样周旋于3个家庭之间,却常常能够形成一种平衡与和谐。

艾丝特·康与路易斯·康

穿插于路易斯·康的生命故事当中的这五座建筑,皆是康的经典作品——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金贝儿美术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孟加拉国国会大厦以及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

这些建筑虽然风格迥异、主题不一,却常常能够映射出康的一种艺术理念——原始。

很多时候,康的灵感来自于一种原始力量的驱动,他会与砖“对话”,聆听他们的“需求”。对此,康曾这样说道,“有些东西吸引着你,仿佛你在触及某些原始之物,某些在你之前便已存在的东西。身处建筑领域,你会意识到自己触及的其实是人类基本的感受,倘若一开始便有违真实,那么建筑便注定不会成为人类的一部分。”

他的经典之作金贝尔美术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理念驱动之下完成的,康让金贝尔的光成为某种可被听闻之物——在视觉之外触动人心,进入并定义参观者所在的空间的方式,以神秘的光辉形成一种极致的艺术,将“存在”与“在其中”十分有力地联系在一起

这些砖石与光芒通过路易斯·康的手传递进人们的视线当中,但对康而言,那种“原始”的驱动仍然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所以当1972年金贝尔美术馆完成时,康在落成典礼上这样说道,“这座建筑给我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好——仿佛与我无关,是另一双手完成了它。因为它是构建出的‘前提’。”

《路易斯·康传》让我们了解到,路易斯·康之所以成为路易斯·康,他的艺术天赋固然重要,但他的品质和信念也是必不可少,包括他几乎已经支配了他理智的想象力,他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开阔的视野,甚至他“不负责任”的欲望,这些激励着所有创造与攫取的原始冲动,也推动着他完成一座又一座经典的建筑。

正如康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所写:

而《路易斯·康传》正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生平的起源以及艺术的起源。

《路易斯·康传》读后感(四):路易斯·康:与砖对话的人

“他的三四座杰作,比我的五六十座建筑更重要。”——贝聿铭

“你对砖说”

圣地亚哥以北几公里,在一条蜿蜒前行、被称为“北多利松”的林荫路旁,矗立着路易斯·康在60年代初为乔纳斯·萨尔克设计的建筑。像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南方经常做的那样,你可能开着车去那里。但如果想要真正“看见”这座建筑群,你需要采用行人的视角。大门从早上6点一直开到晚上6点,这是这里第一个值得注意的怪异之处:一家大型研究所,竟然整个白天都对公众开放。一些人显然是为科学相关的事由而来,但更多人,似乎只是为了前来驻足赞美康的建筑,或是在其中放松一下,振奋精神——一系列对称分布的研究室塔楼和实验楼建筑,在引人瞩目的中心广场两侧交相辉映。

路易斯·康是谁?1906年随家人从爱沙尼亚移民美国费城时,康是一个脸上带着严重伤疤的6岁男孩,从小就需要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他不断发挥画画的天赋,在高中找到了成为建筑师的志向。此后50年,他建立起了自己深邃、神秘而不朽的作品风格,一步步跻身于建筑大师的行列。在生命的最后15年,他完成的10余件杰作,成为美国建筑界的尺度和标准,深刻影响美国建筑的发展。他留下的建筑不多,但几乎每座都成了建筑爱好者的“麦加圣地”。它们以纯粹的几何造型、裸露坦诚的材料、由光创造的优雅空间,给人绝美的震撼感受。

在同行们看来,用再多的溢美之词来称赞他的作品都不为过,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他列为20世纪最优秀的建筑师之一。无论隶属于怎样的流派,偏好怎样的风格,但凡身处建筑这一行业,每一个人都会对他的作为钦佩有加。他们把他看作他们当中的艺术家。他的职业生涯并不高产,但他最出色的作品却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以令人震惊的全新方式,展现着它们的美丽。倘若他的存在曾激起过任何妒意,这种情绪首先十分罕见,其次常令人费解地销声匿迹。这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位如此糟糕的商人,在财务经营方面总是一塌糊涂,所以没有人需要担心要与他竞争。又或许是因为他温柔的举止令人消除敌意。童年时的贫困与多灾多难、不成功的校园生活,加上他平凡而缺乏魅力的外表,令他拥有了一种完全不具威胁性的个性。即便身处那些深知他的作品有多出色的人们当中,他也依旧会流露出平静温和,同时带有些许自我嘲讽的个性。 路易斯·康是一个温暖的、迷人的男人,深受学生、同行和朋友们爱戴,无论是陌生人还是亲密伙伴,都会持久地感受到他的吸引力。但他同时也是个神秘的男人,隐藏在一系列的面具之下。他的脸上始终戴着一层真实的面具,那是童年时一场事故导致的重重的伤疤;而在私生活当中,他习惯戴上另一重面具——42年间,他始终维持着与艾丝特·康(Esther Kahn)的婚姻,他的大女儿的母亲,同时也是他在费城社交场合中的伴侣——而在其下,却是他与另外两位女性——安·婷、哈莉特·帕蒂森热烈而浪漫的恋情,这两位都为他生下了孩子;他的姓氏甚至也是一重面具——这并非他的真实姓氏,而只是他的父亲为了方便而编造的,随后强加在整个家族身上。这个爱沙尼亚男孩原本名叫莱泽尔-伊茨·施穆洛夫斯基(Leiser-Itze Schmulowsky),到了美国却成了路易斯·伊萨多·康(Louis Isadore Kahn):并不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犹太身份,而是目的明确地希望摆脱低下的东欧移民阶层,向已经确立自身地位、更受尊敬的德裔犹太人群体靠拢。

就连犹太身份,对于康而言也是一重面具,费城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如此看待他,更别提以他们为主导的建筑世界,但这个身份并不能完整地定义康。即便获得了更多建造犹太教堂的委托,他设计的清真寺(达卡的国会大厦)和基督教堂(罗切斯特唯一会教堂)却成为成功之作。而他的犹太教堂大多在设计阶段便宣告失败。“我太虔诚了,当不了教徒。”(I’m too religious to be religious.)在费城主犹太教堂经过多年的计划和商讨,最终还是在与会众的矛盾冲突中夭折后,康对自己的一位朋友如是说道。

这或许也意味着,他唯一的宗教便是建筑。这一点,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能够感觉得到。他的妻子、情人,还有三个孩子——苏·安、亚历珊德拉和纳撒尼尔——或早或晚也都明白了他在工作当中所倾注的那份伟大的爱。他的同行们往往会对他极端的诚实表示出敬意,也不断地指出(也许带着混杂了幸灾乐祸与遗憾的情绪)他强调艺术而无暇顾及商业算计的行事风格。就连他的客户,即便有时会因为他拒绝放手某个项目而捶胸顿足,但也能够察觉他的不断修正源自于一种深层次的完美主义,而非仅仅来自性情乖张或糟糕的判断力。

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画家,而他的母亲则盼望他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从小他们便关注到了他的这些天赋,而这些天赋也确实成为他身上的重要部分,改变了他的生活。但他的父母后来也认识到,一旦发现了建筑,他便永远不会再回头。建筑成了他的生命。很难讲在这样一种生活当中,他从未感到后悔,不过考虑后悔,意味着意识到尚且存在一条未选择的路,但对于路易斯·康而言,他并没有另外一条道路可走。他始终都是一位建筑师,或者他始终坚信如此,这种坚信始终在他的思想中占据核心位置。“你去问砖块:‘砖,你想成为什么?’”在一次著名的演说当中,康这样说道,“砖对你说:‘我喜欢拱。’如果你对砖说:‘拱太贵了,我可以在建筑开口的上方,做一个混凝土过梁。你看怎么样,砖?’砖块说:‘我喜欢拱。’”对于康来说,物质的内在本质是不可违背的——他自己亦是如此。

重负与超然

绕过两座依照康的风格新建的大楼,现在你看到的已经是横切面的视野:由混凝土、金属、玻璃和柚木构成的组合,完善了广场严谨的几何设计,并且以某种人性化的质感使其变得柔和。而这人性的因素,是源于那手工打磨、因风化而趋于柔和、灰棕斑驳的柚木、带给这永恒之所的时光流逝之感呢,还是源于这里的混凝土本身——它是如此温暖、平滑、优雅,甚至近乎“量体裁衣”,超越了你此前对于这个材料的一切认知?尽管重量与质量的感觉充斥整座建筑,但这里仍旧不乏微妙与精致,其间点缀的现浇混凝土墙板,每一块都有着大门一般的尺寸和形状。这些墙板因其排列组合的结点而更添双倍美感,仿佛每一处都单独架构出了一个浅灰色的矩形。它们的表面,排布着规律且对称分布的对销螺栓孔。你能看见这些孔洞被深灰色的铅塞住,仿佛是墙板的肚脐。这里没有什么是随意安放的,它们如此暗示,为了实际功能而做的一切也能拥有极致的美感。这条道理,有人以为,既适用于墙壁内部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也适用于墙壁本身。

在某个非常炎热的日子,或是阴雨绵绵的一天,你可能会在混凝土的庇护下,穿过浓重的阴影,沿着被阳光斜射的拱廊,在地平面的高度,匆匆走过全部研究建筑的外围。但在晴好的天气里,你会想要待在户外,在中央水道旁边漫步,甚至一步一步走向大洋。而当接近水道西边的终点时,你会发现一个此前不可见的矩形池(用农民或景观设计师的术语来说,一个暗渠),它是水道的终点。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广场之外的景物——在萨尔克建筑群通过步梯进入的地平面之外——真正的地平线显然还在遥远的地方,一系列低山丘陵仍阻挡你的视线,仅露出最细微的带状海面。刚刚进入广场时,你所见到的海洋,不过是一个无穷的幻象,由建筑本身的框架缔造。而当抵达目前这个无穷远点之后,你就会发觉,此前的幻象业已消失。留下的尽管依旧是美妙的海洋视野,却已经不过是平淡无奇的造物。

路易斯·康意识到,并且在他的思考、写作,以及在他的设计进程中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是建筑存在于时间当中,而不仅仅于空间之内。歌德比喻建筑的短语“凝固的音乐”已经被误用过太多次,以至于不再具有多少意义。但对于康来说,建筑也是音乐,而原因恰是其从未凝固。他常常把建筑师的计划比作是乐谱:图纸从来不会独立成为一种艺术,但配上一系列的文字说明,却可以以无从预知且不可复制的方式,成就一件艺术品。而这种意外性、动感、流动性,以及带有叙事性的扣人心弦,则在他已完成的作品当中表露无遗。康最好的建筑都是诸如此类的艺术品,想要充分理解它们,只有亲身在这些作品当中移动方能实现。只有在他已完工的建筑当中四处走动,你才能认识到它究竟提供了多少种不同的发现之径,以及究竟有多少种观察角度,可以窥见它所实现的光明与阴影、重负与超然。

正如康所知道的,建筑同样也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时间当中。建筑物可能被毁,但其中的一些却可以永存,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身边。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它们可以完好无损,或者至少足够完好,足以向我们传达它们的原始本性。康自己最爱的古代作品,例如罗马万神殿,或者帕埃斯图姆的希腊神庙,都有同时存在于它们建立的年代和我们所处的年代的奇异特质。它们直接表达了我们的死亡意识,同时也说服我们,人类的造物——那些比我们自身更大,却是我们参与构建的东西——可以持续地忍受岁月的洗礼。伟大的建筑,伟大的构造,有时会让我们感受到死去的事物又复活了。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最好的建筑,能够让时光倒流。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本记述康的生活与职业生涯的书中穿插了一系列的“在场”篇章,来描述穿行在这些建筑中的感受。作者选择了5座建筑——萨尔克生物研究所、金贝尔美术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孟加拉国国会大厦,以及印度管理学院——这些杰作都是康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当中完成的。这也体现了这一职业在个人生涯中缓慢发展的本质:引人瞩目的成就往往都集中在最后。但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它们既是永恒的,同时也与我们的时代相连,始终处于自己的现在时。也正因如此,它们才能够摆脱建筑师的生平年表,在这5个独立的章节,承载激动人心的体验。

寻找魔力

“成功……”在纳撒尼尔为《我的建筑师》这部影片进行采访,并将康的低产与贝的成功记录进行对比时,贝聿铭若有所思地说,“他的三四座杰作,比我的五六十座建筑更重要。”在著名的建筑师当中,贝聿铭并不是在康的作品中感受到激动人心的唯一一位。“我最初的作品,便是在对他的敬意当中诞生的。”弗兰克·盖里坦言。“随着时间过去,”摩西·萨夫迪说,“路在某种程度上脱颖而出,成了尺度、标准、比较的对象、评估的参照,以及建筑世界的精神寄托。”在菲利普·约翰逊看来,真正使康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坚决地无视了自己事业当中经营层面的内容:“他如何找到客户真是个谜……路是通过作为一位艺术家来实现这一点的。”当有人问及曾与康共事的年轻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从康身上学到了什么时,“魔力”,他说,“或者是寻找魔力。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建筑当中是有魔力的,有一条细细的红线,将建筑艺术与创造奇迹、恍惚惊愕和惊奇的艺术联系在一起,组合在一起”。

关于康为整个建筑专业的贡献,很多他以前的雇员都谈到了他的作品的永恒性。他的作品“不受时代潮流束缚”,“是一种空间的创造,是永恒的。”“他超越风格,超越特定的历史形式,抵达形式的起点——抵达形式最基本的形态:几何。”

维拉米尔认为大多数现代建筑“轻浮、随意、富于当代性且大声喧哗”,而康的建筑则“意义深远、神秘、永恒且静默不语”。

正如康所知道的,建筑同样也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时间当中。建筑物可能被毁,但其中的一些却可以永存,跨越几百年、几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身边。它们说服我们,人类的造物——那些比我们自身更大、却是我们参与构建的东西——可以持续地人手岁月的洗礼。伟大的建筑,伟大的构造,有时会让我们感受到死去的事物又复活了。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最好的建筑,能够让时光倒流。

一些人会称路易斯·康为神秘主义者,或许他的确如此。他确实喜欢说一些神秘莫测的话,有时包含令人困惑的术语。他显然也相信世界上存在一种预先的秩序,而他打算在设计中发现它或是揭开它的面纱。所有这一切听起来至少都是柏拉图式的。但与这种哲学性观点相对的,却是康的另一面:他的坚定、他的务实、他的脚踏实地。切实存在的东西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物质对他至关重要。在他看来,这就是身为建筑师的一部分内容。正如康的建筑反复告诫我们的那样,你在外面看到的东西,绝不能真实或完整地展示其内在。在他所有最好的作品里,从特伦顿浴场到达卡国会大厦,想要了解其内部的秘密,你都必须深入其中。尽管如此,你会发现其中的一部分仍旧对你讳莫如深。我们也可以说,康也同样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