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和服之美读后感1000字

和服之美读后感1000字

《和服之美》是一本由[日]泷泽静江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120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服之美》读后感(一):被禁锢的极端

和服,类似于日本的建筑、茶道、音乐一样,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物质,变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传统。而因为更具视觉冲击,和服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代名词,就好像说起瓷器就想到中国一样。 日本人几乎将一切活动---生活上的、艺术上的,甚至连自杀---都制定了严格的运作方式,仿佛不按照规定的步骤来进行就变了味似的。严丝合缝的活动,造就了行为上的禁锢,无法自由地发挥。但是是否自由的美,要比禁锢的美更美呢?也许幽闭的、阻隔的、决断的空间,更有溢出的、迸发的、求生的,充满矛盾激发的欲望---如同平静海浪拍打在岸上那样猛烈与宏大。日本人---一个高度自律与极端化的人类群体,将海浪变成了浮世绘,又将浮世绘印在了衣服上。相较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和平静的美,日本人更喜欢极端的美。 虽然中华文化从未断代,但朝代更迭带来的外民族融入与由内向外的人口大迁徙,导致了我国的邻国对比我们本土而言,有更浓厚的“中华文化”---或者已经跟当地融合成为“异邦文化”,而从这些文化中,我们能直观地体会到跟我们祖先更亲近的传统,现在我们只能感叹孔子两千年前“礼失而求诸野”的论断是多么的犀利。比较可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直接接触到最原始的文化,历史沉淀很多时候只能在博物馆里感受到,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和服之美》这本书能直观地了解和服,从产地选料,以及染色方式、等级、搭配、养护方法等等,都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配图精准,翻译也比较直白,无文学上矫造的修饰。当然也有缺点,在本书中,无法对和服的起源和发展做简单的阐述,究其原因大概这是日本人写的书---和服的来源等等知识对于他们来说估计已经属于常识层面了。 《和服之美》这本书延续了日本一贯华丽的风格,翻阅起来赏心悦目,推荐资深和文化爱好者,适合作为工具书放在案头,也许你刷到某个二次元时脑袋一亮,随手一翻:“啊,原来她穿的是南部印染!”

《和服之美》读后感(二):生活的美藏在布料的经纬里

首先,真滴是很喜欢裸装了,方便翻页,又有一种制作者对这本书很负责的感觉。

其实对于和服的了解真的很少。小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和服就是一块长方形的布,裹在身上就是和服了。我当时信以为真了。和服的裁剪方式相对于中国的汉服唐装旗袍等来说,真的算是非常简单了。整件衣服拎起来方方正正非常治愈。第一次觉得和服很美是因为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在日本读了硕士和博士,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阿童木一般的气质。有一次她给我们看了她在日本节日的时候穿的和服,橙色的,特别可爱。而对和服更深刻的印象来自于电影《艺伎回忆录》,精致的和服区别于日常,华丽精美,图样丰富,色彩绚烂。

这本书里没有介绍和服的历史。直接从和服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开始讲起。然后是和服穿戴所需要的配饰,印染工艺,最后是如何整理和保养和服。不同场合穿的和服有不同的样式,从颜色到图样都有多种变化。其实各种各样类型的和服堆叠在一起有些复杂,大多数针对颜色和布料的专有名词我连听都没有听说。也能看出日本人在和服的传承中作出的很多的努力。对于日本人而言,和服可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本书从科普的角度相对专业的讲解了和服的知识,不仅仅是针对日本人,像是我们手中的翻译版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看到这本书其实我很感动也很羡慕。之前也有看过中国的类似的书,包括沈从文先生对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每次看到那套书都会报以强烈的敬畏。然而我们对于汉民族服饰的传承远远比不过日本韩国。虽然不日常,但是我们对于汉民族服饰的了解程度显然不够。如何穿着?如何搭配?什么场合该穿什么形制?这本《和服之美》就很系统的讲解了和服。而汉服,显然也需要这样一本简单易懂的书来科普。

包括去年大火的手游《阴阳师》也是一款由中国开发的和风游戏,游戏里的角色穿着和服,说着日语,讲着来自日本的民间神怪故事。或许开发者认为和风在中国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能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出一个这样的游戏,角色们穿着精心设计的汉服,说着文邹邹的方言,讲着我们从小到大都耳熟于心的传统故事,会不会更能引发大家的共鸣?

精细的纹路里是和服传承者的一颗赤子之心。

期待汉服也有走上街头而不被视为异类的一天。

《和服之美》读后感(三):不可忽视的艺术之美

作为日本文化独特的体现,和服精细的细纹里渗透着手工艺者的匠心,精致的图案里蕴含着日式美学的精髓,在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三岛尤纪夫等文学大家都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渗透了和服这一元素,我记得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写和服:一身浅紫色和服团花锦簇很是艳丽,领子及袖口都镶嵌着金线,很是华贵,正适合风情万种的武藤惠子。况且她里面没穿内衣,洁白峰峦半露,真是迷死人不偿命。 迈着碎步来到近前,武藤惠子先躬身行礼,弯腰幅度好大,以至于两个大肥兔子悠荡着尽入秋羽眼底,让他看的津津有味。 在我记忆中国内真正系统介绍和服这一日本传统文化的书籍并没有很多,《和服之美》是我目前读过的最为细致的一本读物,虽然不是很厚,但已将传统的和服款式和腰带系发表达地淋漓尽致。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只要是对日本的和服感兴趣的,都可以买一本来看看,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能够展现美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其实在日本,和服不只是女生的专属。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美的欣赏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这随各人的心境、志趣、嗜好而不同。即使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身边的艺术,在不能行万里路的状况下,还是读万卷书来弥补心灵中确实的那一小块吧。

《和服之美》读后感(四):认识和服

对于和服的兴趣,其实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我打小便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认为研究一个国家衣食住行的变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其二则是就在前一段时间,看过一部有关于日本的电视剧,剧中的女主,在白天是穿着制服的银行女职员,精明干练,到了夜晚,则换上了一席华美的和服,人也变的雍容华贵,我惊讶于服装竟然在改变人的气质上有如此大的功效。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对于和服的兴趣愈发的浓郁。

如果我们要研究日本的和服与文化,自然要去和服的发源地日本去寻找答案。日本学者龙泽静江显然深谙此道,是日本和服文化研究的佼佼者。龙泽静江是日本和服学院校长,还是日本着装文化传承协会会长,和服研究专家,在服饰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和服之美》便是龙泽静江在和服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对于我们研究和服的历史变迁与制作等方面大有裨益。

通过龙泽静江的讲述,我们知道虽然从外表看来,日本的和服大同小异,但是细细划分出来,却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根据和服制作工艺的不同,和服可以分为印染和服与绢织和服两种。但是仅以印染和服而言,如果我们在对其按照产地细分的话,又可以划分出几十种不同的样式出来。由此可见,和服文化,的确是扎根于日本本土的,并且因为地域的不同而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出来。在《和服之美》一书中,龙泽静江不仅对和服的分类做了详细区分,并且对每一种和服样式的产生历史与背景做了饶有趣味的讲解,还对每一种和服如何穿着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这些对于那些刚刚开始接触和服的人来说,不啻为一件极好的事情了。

我们知道服装其实是可以展现于反应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的,和服自然也不能例外,甚至于和服在文化传统继承方面所承载的作用更为重要。在什么场合,选择什么样子的和服,都有着规矩森严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有人去僭越与违反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穿着规定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的日本民族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严谨务实的一面,几千年来,日本一直严格恪守着从古时候传下来的种种习惯与传统。虽然,在现代的日本,和服也渐渐的只有在重大场合时才会穿着的对象,但是这种传承依然深植于日本人的观念里面。这或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地方吧。

和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载着日本的历史文化变迁历程。比如和服上的家纹,各付上所秀的每一种家纹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对于和服研究爱好者来讲,和服上所秀家纹的形状无疑是我吗了解和服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每一种家纹的样式,都带有不同的意义,而研究这种意义的背后,则是我吗欣赏和服的乐趣所在吧!

龙泽静江的《和服之美》就像是一本有关于和服研究的百科全书,对于所有那些爱好日本和服,对和服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而言,本书都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存在吧!

#C�@���

《和服之美》读后感(五):和服之美美在哪?

提到日本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相扑?东京?马桶盖?还是富士山?樱花?雅美蝶?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代表,提到日本,我首先跳入脑海的是和服。一种专属于日本女人的服饰。这次偶尔在书店中看到《和服之美》,立即迫不及待的买来品读。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同一种和服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有的名称是根据染色技术取的,有的名称是根据布料质地取的。”所以,我才知道我对和服的误解有多深。原来要准确地称呼一件和服,可能是“用友禅染色法染色的绉绸缝制的访问和服”。也有按照产地取名的和服,例如结城绸、大岛绸等。以前的我只以为世上只有一种和服。

和服是怎么来的了?有人说是从中国汉代传过去的,有的说是中国人去发明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我们就认定这玩意是从我大天朝传过去的。事实怎样?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者认为日本由于在仪式庆典、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场合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和服便应运而生,至今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每种和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呼。传承下来的和服名称是沿袭了人们的称呼习惯,既没有按照学术体系进行归纳,也没有进行分类整理,所以才会出现同一种和服对应多种名称的情况。然而到了现代,和服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一代代将和服传承下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经常会听到和服的各种名称却不知所云。

那和服究竟有多少名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一共分了四章,第一章是绢织和服,第二章是和服等级和搭配,第三章是印染和服,第四章是和服的基础知识。

我们先看第一章绢织和服。这一章详细介绍了不同名称款式的和服。具体介绍了大岛绸、郡上绸、盐泽绸、牛首绸等。其中还详细介绍了大岛绸的制作流程。大岛绸诞生于海岛自然中的色彩,它的泥大岛的染料是春天开花的厚叶石斑木(本地人称 tochigi).用它的树干熬出的汁液可以当作浸染丝线的染料。先将丝线染为浅黄色,晾干后再染色,颜色便一点点加深。如此重复几十十遍,直到丝线颜色浓重,便完成着色将染好色的丝线放入泥田,用手反复按揉厚叶石斑木中的鞣酸与泥田中的铁元素相融合,可以令染出来的泥大岛结实耐穿、古朴雅致。而且,据说鞣酸有药用效果,可以预防女白大性妇科疾病,还可用作造血剂。真神奇的衣服,居然还可以治病。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和服等级和搭配。主要从四个方面描述和服。第一和服等级和搭配,第二死机与和服,第三腰带小常识,第四配饰的选择。这一章主要讲述和服的各种配饰。

第三章是印染和服,也从印染工艺上介绍了各种不同的和服。最后第四章和服的基础知识。他从和服的保养方法、和服的组成部分、和服及腰带的叠法、和服家纹,纹样大全几个方面介绍了和服。

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对和服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和服之美。

e_subdo����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