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桃花难画读后感锦集

桃花难画读后感锦集

《桃花难画》是一本由张爱玲 等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桃花难画》读后感(一):张爱玲,本名张煐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作品,我还在上小学。大我三岁的姐姐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张爱玲》全集,艳丽的封面,是张爱玲的头像,瘦削的脸庞,清冷的目光,她微仰着头,很酷的样子。但里面纸质粗糙,且字很小,不然也装不下那么多故事,无奈的是很多文章都是残缺的,要么是无疾而终,要么中间缺一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这本书的痴迷,当然,那时还小,也并未真正读懂什么,只是觉得故事非常吸引人,那薄凉的人和事,无形中对我的影响颇深。

此后的许多年,不敢再读张爱玲,只隐约记得七巧、薇龙、曼帧等等,她们在各自的生命中挣扎、沉浮。慢慢长大的我,意识到自己读张爱玲时年纪太小,她对人性的剖析和解读,远不是那时的我能够理解和消化的。但,她的行文风格,甚至悲凉的人生态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张爱玲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特殊的。此次去上海,特意到《千彩书坊》,想要重新走近张爱玲,去探究她的文学作品,了解她的生平轨迹,无意探其隐私,只是想要多靠近一点这个曾经在我成长岁月中带有文学启蒙意义的女作家。

《桃花难画》,便是在《千彩书坊》买到的关于张爱玲的书。书中收录了一些张爱玲的作品,也有其他人对张爱玲回忆性的文章。无论世人如何评说,她始终离开了这个带给她欢笑和悲伤的世界。

但,她留下的文字,和那些历经的往事,任凭岁月流转,也许仍将在文字中流传下去。

《桃花难画》读后感(二):从来没想过张爱玲能与桃花联系在一起

促使我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回的原因有三:

一、关于张爱玲的;

二、《明报月刊》辑选(许子东老师曾经多次推崇《明报》在两岸三地学术圈的重要程度);

三、翻看目录发现,里面选入了张爱玲的《小艾》以及一些散文,以及海内外一些著名张爱玲研究专家的评论,我很感兴趣。

哦,对了,还有这本书的封面——用了“小报”竖体字作为为底色,让人一看,仿佛回到了三四十年代迷离而遥远的上海;那个喜欢读小报、在四十年代走红上海的瘦削孤傲的女作家的影子,就立起来了。

但是这本书的质量,只能算是一般;充其量只是将市面上见得到的张爱玲文集之外的一些散佚文章发掘出土,并配上学者们的评论和推介,就好像用大V的微博转发截图编成了一本书。

发掘出土的包括——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中读书时,在校刊《凤藻》上面发表的几篇短篇小说。读《霸王别姬》的时候发现,其实心里犯嘀咕的:当时是17岁的张爱玲似乎很热烈地在拥抱“新文艺腔”嘛!这与她后来与胡兰成热恋时期,两人所调侃、所鄙视新文艺腔的态度似乎有点相悖。当然了,此一时、彼一时嘛。

《牛》等文章,肯定是和她的几部代表作没法比,只能看作一些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全文收录了离开内地之前张爱玲在上海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艾》。但是与十四册《张爱玲大全集》中收录的《小艾》相比较,我发现了很多修改,最重要的是小艾结局的修改。

首先是加入了一些对于新时代、新社会的憧憬和向往,说白了就是加入了一些“主义”和“口号”,比如解放后,小艾听金槐讲新民主主义、讲新社会的好;小艾因小产被伤害的身体一直未做治疗,到了新社会才得到了金槐印刷厂里工会的庇护;最重要的是,小艾的结局被改了。

原作当中的小艾是一个开放式的悲剧结局。虽然张爱玲没有明写小艾的死,但是已经在交代后事了,读者也明白小艾的病已经积重难返;而新修订的小说结果,为小艾安排了新生——小艾不仅进入金槐工作的印刷厂打工,曾经被医生判定为子宫必须切除的小艾,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新社会的下一代。也就是说,be改为大he。

这是在哪一年修订的呢?书里并没有做出交代。

除了张爱玲本人的考古文字,其他的就是从70年代、80年代直至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一些学者以及他的亲人、朋友对他的怀念之文。本书的编辑应该没有怎么用心,只是将一些等《明报月刊》的文章罗列,既没有介绍文章写就的背景,更没有向读者介绍文章作者的身份。并不是每位读者都特别熟悉研究张爱玲的学者的。编者既然有心将《明报月刊》关于张爱玲的文章编撰成册,那么这份功夫花一点,想必也是应当的。

我最不满意的是附录———应该是为了凑字数,将“我收藏的张爱玲金句”、“张爱玲经典语录”、“张爱玲创作简表”也附在了后面。真正喜欢张爱玲的读者,不需要看这些;而初识张爱玲的读者,看这本书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只能姑且当这后来的附录是为了凑字数。

还有书里附的照片,应该都是来自《对照记》,不足一观耳。

《桃花难画》读后感(三):桃花难画 描一朵玫瑰

近来得到一瓶香水,名叫《阳台上的女作家》,浓厚的玫瑰味道,吸引我的倒是它的名字,彼时刚好在读《桃花难画》,便有一个恍惚的影子自心底油然而生,一件寒素的蓝布罩袍,细长的身材,红削的腮颊,迷离的眼映衬着远方的烟岚,便有晓山寂静,万木齐喑,薄雾在晨光熹微中空虚出洞来,阳台上偶尔掠过的凉风濯荡出一个轮廓,是华丽又苍凉的姿态。

是了,这便是张爱玲,我心里最好的张爱玲。

《桃花难画》书封面有“张爱玲档案字样”,书的最后有《张爱玲生平与创作简表》,寥寥数页便是一生,像一段冗长的墓志铭,也辉煌也凄凉。

张爱玲是敏感纤细的,她的经历或许奠定了她文学作品的主基调,但那样美丽的文字我深信是一种天赋,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张爱玲十三岁时便有惊艳的《迟暮》,她用文字践行了她的“出名要趁早”。《爱》是我少年时的白月光,漫长青春期里的臆想与悸动,那句风靡后世的“你也在这里吗?”仿佛也成了爱情的佛偈。初中时第一次邂逅张爱玲的文字,在《倾城之恋》里,那时我并不识得张爱玲,只看书的名字便觉大抵是个爱情故事,便只当故事来读,又嫌寡淡,那本就是个寡淡的世界,怎么热闹?很庆幸,《桃花难画》里收录了两篇迄未收入《张爱玲文集》的佚文,关于《倾城之恋》,有温厚的光致,我想它到底是一个动听的又近人情的故事。

《小艾》诞生在《十八春》之后,终篇不久后张爱玲便远赴香港,处在动荡时局的夹缝里,《小艾》的诞生多少有些时移势易生不逢时的悲凉,以至并未被后世很多人知悉,《桃花难画》里有一个完整的《小艾》,并且有一个明亮的结局,我想那时的张爱玲是对新社会的到来有美好愿景的,尽管很细微,甚至短暂,她抛去了悲凉幽怨,有了一个俗人的希冀与情感,没有做作,很真诚的。

张爱玲说“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他爱胡兰成,或许因为他懂她,他说她笔下的人物“幻美轻巧”,他懂她的寂寞孤高,甚至骨子里的清冷无情,他说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亦在她与胡兰成的信中写道“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 。那么,他爱她吗?他欣赏她殊艳的才华,他怜惜她晦暗的过往,他或许也喜欢她低眉时清浅的笑...他爱她,却也爱着别人,并称之为恩宠,张爱玲于天地薄幸,胡兰成却与世人皆亲。他们在感情世界里彼此消磨,在情缘和智力上他们天赋异禀,旗鼓相当,这样一场爱情注定弥漫着硝烟,张爱玲最后因动了真情而一败涂地,她几近被掏空,情感才气陡然破出洞来,倒灌进凛冽的寒风,她“萎谢了”。可她毕竟是张爱玲,一边舔舐伤口一边以溃烂的创面做土,心血灌之,竟生生开出奇诡艳丽的花朵,化腐朽为神奇,从此她的笔下便有这样一些男子,或怯懦或薄幸,或怯懦薄幸,但又奇异的被人爱着。

《桃花难画》里收录一篇《忆胡适先生》,我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难得的平易近人,就像她想要的那样“平淡而近自然”,读之则有冬阳般的光明与温暖,张爱玲对胡适是敬畏的,书信间或与之对坐时都有些局促,甚至小心翼翼,她在意胡适对她文章的态度,与寻常人之于偶像的态度无异,他们之间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淡欢愉。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张爱玲,可与之相交者有之,对其颇有微词者有之,坊间传杨绛先生颇有些看不起张爱玲,或许杨绛先生一辈子都被细心呵护,小心收藏,张爱玲的文字于她多少有些无病呻吟,她却也没有否认张爱玲的才华,两个人都享有“不近人情的”人间“美誉”,与尘世保持距离,干净而自醒,我想某种程度上她们的灵魂是契合的,惺惺相惜的。

有些人,有些命运注定受时势的锉磨,那样浮沉的世界,无尽的荒芜里,爱和恨本没有道理,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难道不是英雄吗!这样的任性让我觉得有些可爱,疏疏落落,冷冷清清,就连最后的离开都惊艳无比,沉沦在寂寞里已经成为寂寞的本身,她注定是个传奇。

后来辗转得知,那瓶《阳台上的女作家》便是以张爱玲的意像为灵感调出来的,于我也算是一种呼应,一种安慰,或者说奇妙的缘分。复又看《红玫瑰与白玫瑰》,原来一个故事所谓香艳便真的有味道,浓淡相宜,浑然天成。张爱玲没有离开过,在后世的遐想中她更立体精细起来,也颇有些绮丽的韵味。我会在很多时候听《红玫瑰》或者《白玫瑰》,词填的好,曲调也缠绵,是一种很高级的加持,美丽衍生出来的另一种美丽。

我心里的好,是张爱玲,她不是难画的桃花,是被细心描摹的一朵玫瑰,有质感的绒面,好看的颜色,娇嫩的蕊,甜腻的芬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