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巧克力的读后感大全

巧克力的读后感大全

《巧克力》是一本由[美]索菲·D. 科 / [美]麦克·D. 科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巧克力》读后感(一):食色性也

本作乃一标准人类学田野范本。夫妻合著,妻子Sophie Coe未完稿便罹癌骤逝,残稿由未亡人接手,耗2年苦工,终告完成,可慰先妻在天之灵也。译文通畅,未见扞格之处。

现代生活模式之泰半,500年前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已然大致奠定,目前孜孜以求之创新,大约只是小数点之后的努力而已。作为500年前的奢侈品,Cocoa地位,与今日iPhone、YSL辈相埒,历史波密云诡下,Cocoa最初为饮品,甚至被旧大陆人视作治疗当时绝症——肺结核之药品。原产地美洲大陆Aztec文化下的图像平面化、二次元,或为古典之后现代先锋表征,印第安诸美洲原生王国奢靡挥霍,一朝而为欧人所乘,身死国灭,败亡之速,类与罗马帝国之崩解。Cocoa之使用流转,或于此相关。

本作揭开饮食政治经济学隐藏的面纱,Cocoa、Coffee、Tea三种现在已知含有生物碱的饮品中(Cocoa最初为饮品),莫名包含历史裹挟下的社会道德与正义原则,三种食物的演变、汇流和接受度,成为一种检验社会进步的参数坐标,颇堪回味。

Bug 一处:P108,首段尾,发现微生物的“帕斯图尔”一般译作“巴斯德”。

《巧克力》读后感(二):读得好累

從冬天讀到了現在,讀得好累。一方面是裡面講了太多歷史的原因,還有一方面是翻譯的原因⋯

翻譯的中文表達真的很一般,錯誤也很多,把一個歷史人物的出生還是逝世的日期寫錯了,這人直接活了幾百歲⋯⋯西班牙文名字的翻譯真的是亂七八糟,尤其是人名。還有Milton一會是彌爾頓,一會是密爾頓。fonelant我認為是打錯了,指得應該是fondant吧?最後的rain public不是rain republic嗎?感覺翻譯對於巧克力不是很了解,或者不喜歡,只是為了完成翻譯作品趕時間。

裡面講到阿茲特克的纳瓦特语巧克力樹命名倒是蠻有趣的。单词是cacahuacuauhuitl,这是一个复合词——cacahualt是可可,cuauhuitl是樹。西語裡面花生是cacahuete,跟这个词还有点相近,会不会以前人把这两当作过近亲?查了一下,纳瓦特语叫花生好像是cacahualt,或cacao de tierra,地上的可可。因此是他们把花生形容成了他们更为熟悉的可可(纯属个人猜想)。

还有就是萨德侯爵的那一段印象比较深刻,他要求妻子给他寄的东西里面一大堆都是巧克力甜品,其中有一个是巧克力奶油。在猜想是不是类似于布蕾之类的东西,这样才可以保存长久一点吧?到底是什么奶油啊,好奇。

《巧克力》读后感(三):浓情不止巧克力,还有历史

《浓情巧克力》剧照,朱丽叶•比诺什,约翰尼•德普扮演。

在美国影片《浓情巧克力》里,朱丽叶·比诺什扮演风情万种、兰心蕙质的甜点师薇安。当年观看这部影片时,我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于薇安和洛克斯(约翰尼·德普扮演)魅惑人心的情感故事。近读《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回忆老电影,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部作品平易好读,全方位揭示了巧克力的魅力之源。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食物历史学家索菲·D. 科。她长期研究玛雅文明,发端“可可”的巧克力,当然成了她的关注重点。

电影围绕“巧克力”展开的话题,都是有根据的,并非天马行空的文学编造。

巧克力的诞生关乎“中美洲创世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可可是天神赐予美洲土著的食物,也是著名的催情植物。作者对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这些文明之中,都出现了“神之食物”——可可的身影。大篇幅的历史考证,出土文物、民间传说和史籍的交叉对比,提供了一幅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生活画卷。

可可在创世神话《波波尔·乌》里已经现身,但众神考虑选择何种食物来塑造人类形体之时,可可没有当选进入这一神圣行列。说明美洲土著的“可可崇拜”应是稍晚之后的事情。可可最初仅被视作普通的野生植株,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索科努斯科地区的人们发现了把可可豆制作成巧克力的复杂方法。考古证明,随后出现了各地大面积种植可可的记载和巧克力饮品的具体工序,还有很多祭祀仪式都有以可可供奉神祇的画像。

可可地位的上升,缘于它们催情功能的发现。有材料显示,美洲土著也有“洗礼”仪式,这种液体据说是将某种花朵和可可粉溶化在森林岩石间采集的纯净之水里,再由贵族涂抹在男孩、女孩的额头,主要是在商业守护神、雨神和生育神的庆典上。可可种植的普遍程度,竟然达到了担当美洲大陆居民日常“代币”的职能。以物易物、人口买卖,甚至妓女们都乐于接受可可豆作为她们的服务报酬。传说中,蒙蒂祖玛连喝50杯可可饮品以增强自己的精力,以便和他的妃子们享受更大的欢愉。

传说毕竟是传说。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可可含有可使中枢神经兴奋的生物碱—可可碱和少量乙苯胺,后者是人在恋爱时大脑中产生的一种物质。所以,巧克力打开了电影里男女主角的心扉,有点类似人体生理内啡肽大量分泌的结果。当可可饮品在体内奔流,眼眸变得多情,空气多了一份流动。可可的催情效用其实很有限,多少有赖于人们的心理幻想。不过据说在巧克力饮料里加上香子兰、桂皮、南瓜子、牙买加咖啡或者窄叶胡椒等,会让这种功效成倍增加,至少它能提神,能让人觉得开心,薇安屡次用它缓解了周围人们的烦忧。

新大陆这种催情植物的信息,很快传到了欧洲,成为大受追捧的新奇饮品。可可与它的美洲“伙伴”辣椒、玉米、马铃薯等,伴随新航路的开辟,组成了“全球蔬菜纪行”,可可之特别在于它多了一些情色成分,因此它的声名在欧洲起初不太好,声色犬马的萨德侯爵据说就喜欢在欢宴上呈献“加料”的巧克力饮品,各种奇谈怪论纷涌而出,褒贬不一,招致宗教界对此的鞭挞和围剿。作者梳理了教会与世俗围绕巧克力的纷争,称之为“这是最好的饮品,也是最差的饮品”。无论如何,就像电影所展示的,薇安带领镇民们反抗神父等守旧势力,最终胜利,现实世界里的宗教人士,也没能阻挡巧克力“进军”的步伐。

饮食史向来是一部真实的文明史,带给我们别样的观察视角。排除那些夸张的描述,以及学术方向的考虑,巧克力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只激起很小的涟漪,但的确证明了饮食人类学所说的食物的象征意义。好时、德芙、吉利莲……在凡夫俗子的心中,巧克力享有其他商品少有的特殊待遇。对爱着的人来说,能收到一份巧克力,总是满心欢喜的,不是吗?

《巧克力》读后感(四):书札

第一章“神食”之树

命名

瑞典科学家林奈为可可树命名为cacao

椰子是coco 古柯是coca

种植

南北纬20度以外的可可树基本是结不出果实的。即使在上述纬度范围内,若海拔太高,导致温度降至60华氏度(约16摄氏度)以下,可可树也无法结果。此外,可可树全年需要充足水分,因此旱季时必须保证可可树的灌溉,不然它们的常绿叶会逐渐凋落,看起来就像新英格兰的秋天一样。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可可树可能会对各种致病因素格外敏感,如果腐病、枯萎病和由真菌引起的丛枝病(长出很多没用的枝芽)等。

可可树在树干上开花 和其他热带果树一样 这被称为“老茎开花”

授粉后 可可树的花就会结出大豆荚。豆荚中有鲜美多汁的果肉和30-40粒杏仁状的种子 即可可豆。

可可豆每年成熟两次

加工

可可豆必须按照以下四个重要步骤来获取可可粒,并最终研磨成巧克力:(1)发酵、(2)干燥、(3)焙烧(或烘烤)及(4)去壳。

发酵最重要的过程是种子很快发芽,旋即被高温高酸杀死。其中发芽是必经过程,因为未萌发的可可豆在成品中无法体现巧克力风味。到了第3天,需要时不时对大量可可豆进行翻筛,并将温度保持在45摄氏度和50摄氏度之间,直至可可豆发芽后的数天内,这样才能确保成品中的巧克力风味。经过发酵,可可豆的涩味减弱。

发酵完成后,一般会将可可豆放在垫子或者托盘上进行干燥。在干燥的过程中,可可豆会失重大半但发酵导致的酶催化作用仍将继续。

接下来是持续70至115分钟的焙烧制作巧克力需要99—104摄氏度的温度,而制作可可粉则需要116-121摄氏度的温度,恰当的温度对成品的口味和香味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骤中,由于化学变化和水分的进一步挥发,可可粒呈亮棕色,变得易碎,涩味也淡了。

最后一步是去壳,剥去或用其他方法去除无用的薄壳。研磨无壳的碎粒就可以得到巧克力了,在贸易中,这种物质被称为巧克力浆。

可可豆成分

油脂占经加工干燥的可可颗粒(即去壳并脱胚的可可豆)成分的大半。

从可可颗粒中提取出的油脂称为“可可脂”(cocoa butter)脱脂后剩下的固体可可称作“可可粉(cocoa)”

可可脂是制作高档巧克力的重要原料,也可广泛用于美容和药用领域。

优质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含量较高 而廉价巧克力中可可粉的含量只有15% 剩余成分则由糖、奶粉、卵磷脂(乳化剂)及廉价的固体植物油填充 并没有可可脂。

白巧克力就是100%的可可脂。

可可中含有两种生物碱:咖啡因和可可碱。非洲的可乐果中也含有这两种生物碱。

第二章巧克力的诞生:中美洲创世说

根据历史语言学的推测 公元前1500-400年 在墨西哥湾一带的奥尔梅克文明最先开始种植可可树

巧克力的起源和最初的传播可能是如下情境:首先,可可树起源于亚马孙河盆地的西北部,一开始人们多半是将其视为野生果树,进行采摘,并最终因其美味的果肉而进行人工栽培。接着人类把可可树从厄瓜多尔传播出去,可能是沿着海岸贸易线一直到达了恰帕斯州索科努斯科地区。而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索科努斯科地区的创新者们发现了把种子制作成巧克力的复杂方法。

玛雅人喜欢饮用可可。他们像做鸡尾酒一样 向可可中加入许多调味料。墨西哥人就曾用辣椒面调味。

玛雅出土了很多石制的可可豆仿品。

第三章阿兹特克人:第五个太阳的臣民

阿兹特克人把舶来的巧克力豆当作货币与饮品。饮用的时候喜欢搅拌或者从高处倒到低处 以制造泡沫。

阿兹特克人会用辣椒 花朵 香草美 蜂蜜 调味。

第四章巧克力的邂逅与变迁

1502年 哥伦布第四次来到新大陆 第一次见到了可可豆。但是他并未了解可可豆的用途与价值 只是发现当地人似乎认为这些杏仁状的种子很值钱

1517年 西班牙人入侵尤卡坦半岛 1519年 入侵墨西哥 开始慢慢接受巧克力。

通常不加甜味剂的苦味冷饮巧克力发生了口味上的改变。

第一项变化:白人们坚持要喝热巧克力,而不是像阿兹特克人的习俗那样冷饮或常温饮用。

第二项变化:它经常被加入蔗糖以增加甜味。

第三项变化:侵略者更为熟悉的旧大陆香料,例如肉桂、八角茴香籽和黑胡椒,开始取代“耳花”和辣椒等新大陆土生土长的调味料。

第四项变化:泡沫是通过用一种名叫 molinillo(搅拌棒)的大号木质调酒棒搅打热巧克力生成的,而不是在一定高度将巧克力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第五章巧克力占领欧洲

巧克力传入了欧洲。西班牙人认为巧克力是一种药物,可对他们赖以生存的体液系统起作用。

原本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突然用作休闲饮品,在现代欧洲和美洲并不鲜见。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这种甜味的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源于类似可可的可乐果的咖啡因和部分可卡因(今天的可口可乐已不含可卡因,但古柯灌木的豆荚形状依然体现在可口可乐的传统包装瓶形状中),起初是美国南部的一种专利药物。此外还有汤力水或奎宁水、苦啤酒及许多餐后酒和其他酒精饮料(如苦艾酒)。就连与巧克力同时传入欧洲大陆的咖啡和茶起初也都被列入药品之列。

当时欧洲的医学理论:在盖伦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体由四种体液构成,只有四种体液彼此平衡,人体才能健康。每一种体液都有其特殊性质—“热”或“冷”、“干”或“湿”。每一种体液都存在于某个器官内,这个器官的功能就是分泌这种体液。比如在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理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肝造血,再由动脉运输至身体各个部位。

欧洲巴洛克时期,体液说不仅应用于身体,也适用于各种现象和情况,如日期、四季的分割,甚至方位基点的区分。

给病人开药方或食疗方时均应遵从盖伦理论。如果患者得了热、干性质的疾病(即与黄胆汁有关),则应开冷、湿性质的药或食疗方。于是这套无用的系统越分越细,直至给所有药物、食物、调料等都按四种性质分了等级。

根据皮索(Piso)医生2于1658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小册子所言,香草“热性等级为3级”,梅卡渥奇特调料“热性等级为4级”、“干性等级为3级”。如果有人想把这样的调料加入巧克力最好先检查自身的体液状况。

17世纪上半叶 西班牙宫廷接受了巧克力 并将其作为热饮。随后传入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欧洲人在巧克力中加入香料 诸如肉桂 麝香 丁香 龙涎香等。

但是巧克力始终没有在亚洲流行。只有菲律宾在西班牙的影响之下 将巧克力视为高档饮品。

第六章起源

1521年前 人工种植的可可仅局限于中美洲。

17世纪的墨西哥中部向危地马拉与索科努斯克科出口的可可下降为16世纪的一半 墨西哥市场上的可可价格暴涨 许多生产者进入市场 譬如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沿岸 以及 委内瑞拉。

巴西 亚马逊三角洲以南的海湾沿海区域。

西印度群岛 英国与法国的庄园中 黑奴大量生产可可。

西非曾有几十万人被奴役,被迫在白人的可可种植园劳作。1824年葡萄牙人将巴西的佛里斯特罗可可树苗移植到几内亚湾加蓬西侧的圣多美。自此以后至19世纪末,可可均是圣多美岛的主要出口物之一。1850年前后,葡萄牙人又将圣多美的部分可可树苗移栽到比奥科岛(属于赤道几内亚),此地的佛里斯特罗可可产量喜人,因此也开始大量出口。可可树从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被运送至黄金海岸(加纳),再送至尼日利亚,到了1905年又运至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到19世纪末期,德国人开始在喀麦隆种植可可树。

英国人经由旧大陆的热带,一路向东,将可可带到 Ceylon(斯里兰卡),而荷兰人则将可可带至东印度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到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皇室开始在大洋洲建立可可种植园在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几内亚群岛,甚至在萨摩亚群岛)。

西班牙人跨越太平洋,将克里奥罗的树苗从墨西哥带入菲律宾。

2012年的市场报告显示,非洲提供了世界上70%的可可,而墨西哥的产量只占1.5%。

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几个主要的生产地区的重要性排序为:(1)象牙海岸;(2)加纳;(3)印度尼西亚;(4)尼日利亚;(5)喀麦隆;(6)巴西;(7)厄瓜多尔。

第七章理性时代和非理性时代的巧克力

第八章大众的巧克力

1828年,荷兰的化学家科恩拉德·约翰内斯·梵·豪登

标志着现代工业巧克力制作生产史的开端。

1828年,荷兰化学家科恩拉德·约翰内斯·梵·豪登发明了一种新的巧克力粉加工机器,该机器能让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比例减少。

液压法:未经处理的巧克力“原液”(即研磨后的产物)含有约5%的可可脂,而梵·豪登的液压机可将可可脂的比例减少至百分之27%—28%,最后剩下一块压缩后的可可,再磨成细粉。

为了能让可可粉与水充分融合,梵·豪登会用碱性的盐(碳酸钾或碳酸钠)处理可可粉。而这种我们所谓的“荷兰制法”,提高的只是可可与热水的易混性,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可溶性,此外还能使可可的颜色更黑。

1828年,古老的巧克力饮品逐步被取代,原先厚重多泡的饮品变成了方便冲调也更易于消化的可可。

正是由于梵·豪登发明了去脂、碱化的过程,大众才得以享用大规模生产出的廉价粉状和固体巧克力。

食用巧克力

约瑟夫·弗赖伊家族(Joseph Fry&Son)创建了布里斯托的伟大巧克力生产企业。自约瑟夫·弗赖伊博士于1787年去世后,其遗孀和儿子约瑟夫·斯托尔斯·弗赖伊( Joseph Storrs Fry,1767-1835)继承了其产业。

在梵·豪登的突破后,弗赖伊企业(甚至可以称之为弗赖伊王朝)已准备好向更高的领域迈进。在创始人约瑟夫·弗赖伊博士的孙子弗朗西斯·弗赖伊(1803—1886)及曾孙约瑟夫·斯托尔斯·弗赖伊(1826—1913)的领导下,弗赖伊公司终于实现了这一宏图伟业。1847年,弗赖伊公司发现了用融化的可可脂(这自然是去脂过程的副产品)代替热水将可可粉和糖混合的方法,从而成为一个里程碑。因为用融化的可可脂制作出来的巧克力浆更稀薄,黏性更低,因此更容易倒进模具中。

除了18世纪法国生产的又干又硬、无法入模的巧克力豆和巧克力块之外,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可食用的巧克力。由于人们对这种新型甜品趋之若鹜,可可脂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大众也只能消费得起可可粉,而当时的固体巧克力依然只是精英的专利。但随着批量生产和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的出现(尤其是在美国),这一现象也将改变。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后半期,弗赖伊家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

贵格会成员约翰·吉百利( John Cadbury,1801-1889)。1853年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家巧克力供应商。

瑞士牛奶巧克力

弗朗科斯·路易斯·凯雅( Francois- Louis cailler 1792—1852)

1819年,凯雅在日内瓦湖畔沃韦附近的科尔西耶创建了第一家巧克力工厂,当时采用的是他自己发明的机器。

第二个重要人物是菲利普·苏查德( Philippe Suchard,1797-1874)。到了1826年,苏查德(这个姓至今在巧克力业中还是响当当的)开始制作巧克力,他用的也是自己发明的机器,其中就有世界上第一台 melangeur(即搅拌机)。

后来由两个人合作发明了牛奶巧克力。

瑞士的化学家亨利·雀巢(1814-1890)于1867年发现了用蒸汽制作奶粉的方法。

丹尼尔·彼得(1836-1919)是一个瑞士的巧克力生产商。他将雀巢的奶粉用于制作新型巧克力。1879年,他生产出第一块牛奶巧克力棒。牛奶巧克力制作过程的基础部分很简单:吸出混合物的湿气,并用可可脂替代,这样就能把液体注入模具。

巧克力搅拌揉捏机

瑞士在1879年大放异彩:鲁道夫·莲( Rudolphe Lindt)发明了“巧克力搅拌揉捏法”(conching),大大提高了巧克力糖果的质量。传统的巧克力搅拌揉捏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尾部呈曲线形的开岗岩平板,平板上是沉重的花岗岩滚轮,连接着前后运动的结实的钢臂。钢臂拍打着曲线形的尾部,让巧克力液从滚轮后面飞溅入机器的主体。这一过程通过摩擦生热,做出巧克力团,这样可能会省略原始的烤制可可豆的过程。在经过72个小时的打击处理后,巧克力团的物质颗粒越来越小,终于变得味道甜美、口感顺滑。

在莲发明这一机器之前,用于食用的巧克力大多是粗糙、有颗粒感的,而在此之后的巧克力则变得柔软醇厚。巧克力搅拌揉捏机也成了业界标配。

由于这些发明,瑞士登上了巧克力糖果产业的技术和金融之巅。

1899年 Jean Tobler 生产 toblerone。著名的三角形巧克力。

米尔顿·好时Hershey(1857-1945)年轻时是甜品店学徒。发家后在宾夕法尼亚买了一家农场,建了“好时巧克力镇”,生产牛奶巧克力。好时采用完全机械化生产。

现代廉价生产的巧克力中,可可粉的成分极低,可可脂更是没有。其主要成分是糖、固体植物油/卵磷脂、奶粉。

比利时的歌帝梵和法国的法芙娜 是目前品质高价格高的巧克力

巧克力制作方法

现代巧克力生产核心流程有三,生产出三种不同的产品:(1)可可粉;(2)黑巧克力;(3)牛奶巧克力。

通过液压或溶剂将大部分可可脂提出,即可生产出可可团;再将可可团制成粉末,再通过烹饪的方式加入糖。然后可以对可可粒、可可液或可可团做碱化处理。但要想生产出“即食可可”,尤其是可用冷水冲泡的可可,还有一个问题低脂可可本身无法与水或牛奶相溶,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湿润剂,一般采用卵磷脂,这种复合物被称为“大自然的高级乳化剂和表面作用剂”。

卵磷脂(又称蛋黄素)可从蛋黄中提取,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昂,所以通常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卵磷脂对大规模的巧克力生产商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作为昂贵的可可脂的廉价替代品。这些生产商不愿意将可可脂重新加入产品中,而是销向别处。

可可粉是大多数甜品糖衣的基本原料,因为“纯”可可中可可脂含量过高,在受到压力时会变得过硬以至于脱落。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卵磷脂解决,用这种乳化剂可以做出黏度较低的糖衣来。

要想制作黑巧克力,就要将烘好的可可粒制成液体,再将糖磨成粉。将二者加入搅拌机或混合机,即一只底座和滚轮均由大理石制成的研磨盘。用蒸汽或热水加热,这基本是用手加热弧面石磨的现代版本。接下来,再用几个滚轮将混合物磨细,使得口感更加细腻顺滑。倒数第二步是搅拌揉捏,给巧克力团加入最后的味道。一块高品质的黑巧克力的生产时长约为72至96小时。

生产巧克力的最后一步是温度调节,这一步在整个产业中均有应用,但对巧克力甜品商和上流的甜品师尤为重要。可可脂和所有油脂一样,是含有晶体的。给巧克力团调节温度的科学主要在于交替加减温度至严格规定好的温度,这样才能持续产生小的“B类”晶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的产品才能表面有光泽无气泡、口感脆硬。

牛奶巧克力的基本步骤与黑巧克力大致相仿,但需加入含水量极低的牛奶。好时的工厂会把古巴的蔗糖研磨得像雪花一样细,再把农场送来的牛奶提炼至类似奶油,然后再将二者与可可液一道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物送至精炼机,用水冷钢滚轮研磨,再进行揉捏搅拌。最后进行筑模部,制成好时之吻或是巧克力棒。

大多数高品质的食用巧克力均来自于筑模和机械式地加糖衣。空心的模型壳用过后依然是空心的(就像复活节的兔子和彩蛋,或在里面填充方旦糖乳脂软糖、软焦糖或者甚至是外国的利口酒。

第九章巧克力的道德

西非可可种植园中的童工问题。

类似咖啡的公平贸易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