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锦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锦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本由[法] 罗曼罗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13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一):读傅译本《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之五:卷四反抗篇对叛逆缺少批判

卷四反抗篇:对叛逆缺少批判

青少年时期在小城成名以后一系列叛逆行为,看不惯歌唱家、看不惯乐队指挥、看不惯观众、看不惯把他捧起来的宫廷爵爷、也看不惯当代的古代的音乐大师的所谓装腔作势,最后进入了批评界,也看不惯所有批评界的人,一个叛逆的青年所能够做的叛逆事,他都干绝了。最后走投无路,只好远离故乡逃奔巴黎。当然逃奔巴黎的过程还是蛮富有戏剧性的。

写的真正好,我觉得是傅雷先生翻译的更好,好多段落可以看出傅雷先生古文功底之深厚无比。但问题是,青年时代的这诸多看不惯,其实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而作者似乎缺少一种批判的态度;我感觉有点点批评,但欣赏的态度要远远大于批评。这样的书,给叛逆期的青年看了,会好吗?我怀疑。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二):读后感

21.08.15

历时四个月 终于慢慢悠悠囫囵吞枣地看完了 这是我除了专业书以外看的最艰难的一本 以后应该还会有更多 克利斯朵夫的人生传奇而波澜起伏,家人离世,朋友也相继离开,最后他疼爱的两个小辈也不在身旁。他的人生之旅除了音乐,总体上还是孤独的。朋友与爱人只是陪伴,也许未必能理解他的内心,他与奥里维的神交也曾因为各种琐事而磕磕绊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一个人。 克利斯朵夫从出生到死去短暂而漫长的一生,唯有对音乐的追寻,才一直伴他始终。 理想是美好的,也是孤独的。 克利斯朵夫的追梦之路崎岖坎坷,有诱惑,有陷阱。世人多从众,随波逐流说仰慕他的才华,只见荣光,不见困苦。不知道他曾在巴黎穷困潦倒险些死去,不知道他一直住着小房子家徒四壁…… 他一次次经受绝望,又一次次重燃希望。生命的真谛在他的曲谱里,在他的钢琴声中,也在他的手下。 就像题献说的那样,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 愿我们都有希望,生活与爱。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三):读傅译本《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之二:译本问题

关于译本

这是一本读来让人震撼的书。据江苏版罗新璋在序言中说: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其在法国的影响,这不能不归功于傅雷先生超拔无比的翻译。而法国学者称,罗曼罗兰只是在国外,才被视为法国的大作家;其实罗曼罗兰十足是个心理描写大师,法国人有英雄情结,罗曼罗兰把小人物甚至是内心有些庸俗的小人物写成奋斗的英雄,估计法国人不大感冒,由此也可见傅译本的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事情往往是这样,墙内开花墙外香。

傅译本如此经典,但此后仍然有人不断的翻译出版,有意思吗?最近看到一个花城出版社的译本,翻译者记不住了,与傅译本比较了一下,情节内容完全一致,不同的地方,就是傅译本的华丽多彩的语言换成平淡如水的大白话了,诗意全无,读起来味同嚼蜡。这如同《堂吉诃德》在杨绛翻译以后,你董燕生再译,会超越吗?如果不能超越甚至远不及,如董燕生之流,那不是误尽后学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四):读傅译本《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之六:无与伦比的傅译本抬高了我的眼界

卷五:节场

在巴黎成名前的生活经历,仍然是与周边的人和事格格不入。

“力”是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这是罗曼罗兰的本意呢,还是傅雷先生的引申与发明呢?看本书的译文,那些流畅无比的亦文亦白的锦句,这本身就是傅雷先生的创作啊。

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克里斯多夫为什么总是对周边的人和事格格不入?他在巴黎的日子,又开始回想怀念在德国时他曾经激烈反对的和深恶痛绝的那些人和事。

书中有一句话特别振聋发聩:一个富家少女,也是克里斯多夫的学生,曾经对老师说: “我还得告诉你,我的社会虽然使我讨厌,可是我觉得,此刻我已经跳不出这个社会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如此的吗?

读了傅译本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后,觉得对书的要求高了,今后对书的评价,五星评价明显的少了,多数四星,三星居然不少,无意识中把其他书籍的语言与傅译本做比较了,看来傅译本的标杆作用还是不小啊。

但是,对《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该怎么评价?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内容,对罗曼罗兰应该是最多只能给四星的评价;而对傅译本的评价,应该是五星+。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五):罗曼·罗兰的音乐寓言

本书讲了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拧巴的一生,音乐、家庭、宫廷贵胄、左派革命党、亲情、友情、爱情、性、批评、高贵或卑贱的灵魂构成了一张繁复错落的网,将克利斯朵夫笼罩其中,而他却从未停止过与生活的搏斗,少年时期,这个小小的清教徒就听到了上帝对内心的指引:“向前向前,永远不要停。” 在共十卷,120万字的鸿篇巨制中,不免有情节拖沓,结构松散的问题,而谙熟西方音乐史的罗曼·罗兰,则采用了一种乐章式的叙述作为全篇的基调,江河水声、晨钟暮鼓、自然风雨、城市喧嚣……音乐的旋律贯穿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这些小声部与故事的调性呈现了一种内在的关联。 如描写克利斯朵夫少年时期的反抗和叛逆时,作者写道: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心灵是重门深锁的密室。无处使用的精力,与世枘凿的德性与恶癖,都被关在里面发锈;实际而明哲的理性,畏首畏尾的世故,掌握着这个密室的锁钥。它们只给你看到整理得清清楚楚的几格。可是音乐有根魔术棒能把所有的门都打开。于是心中的妖魔出现了。灵魂变得赤裸裸的一无遮蔽……”; 而晚年的“圣者”克利斯朵夫听到钟声时,作者写道:“三座钟恬静的奏鸣着。麻雀在窗前鼓噪,提醒他是给它们吃东西的时候了……克利斯朵夫在梦中又见到了童年的卧房……钟声复起,天已黎明!美妙的音浪在轻快的空中回旋。它们是从远方来的,从那边的村子里……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克利斯朵夫看到自己肘子靠在楼梯旁边的窗槛上。他整个的生涯象莱茵河一般在眼前流着。整个的生涯,所有的生灵,鲁意莎,高脱弗烈特,奥里维,萨皮纳……” 从激昂到平静、从浓烈到淡然,从战斗反抗到与生活和解,克利斯朵夫的一生,通过音乐完成了一个交响曲式的闭环。可见,贝多芬研究专家罗曼·罗兰不免有致敬《英雄交响曲》的意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