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诗不厌百回读》的读后感大全

《好诗不厌百回读》的读后感大全

《好诗不厌百回读》是一本由袁行霈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7-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后感(一):好诗不厌百回读

创作必须有生活,鉴赏也要有生活。

一生中,我们可能会喜欢上很多诗歌。有些是年青时一见,就因其工巧华丽而喜欢的;有些是年事稍长后,才逐渐读懂了妙处,因其拙朴沉郁或是共情而喜欢的。

就像黄庭坚论陶渊明诗时所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之后,才能“如渴而饮泉”。

好的诗词,终究是不厌百回读的。古人说“当以三余”从学,“冬,岁之余;夜,日之余;阴雨,时之余。”今时今日,可能要加上一个“(手)机之余”吧……

文学之美,或流动回旋、微婉隐约,或瑰奇雄伟、绚丽璀璨。至于是读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所唱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读关西大汉执铁板所唱的“大江东去”,则在各人的喜好了。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后感(二):“将我的讲析当成一根线头,牵出你们自己的世界”

近来读得最多的是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系列,大家的大与小书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自成一派的方家将毕生所学凝缩成一本小书,可想而知,一是不易,二是瓷实。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很多小家反而热衷于写大书,能不能当得起“家”之一字尚且不论,注了水的长篇大论倒着实是让人倒了胃口。

手头捧读的两本,作者居然是师生关系,老师是袁行霈先生,学生是葛晓音先生。老师与学生双双入选“大家”之列,是奇妙的因缘,更令人肃然起敬。《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多年治学的一个缩影,虽然不能体现先生造诣之万一,但是也尽可从中管窥一二。如他的学生葛晓音教授所言,袁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将横通和纵通结合起来”,将“感性与理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好诗不厌百回读》之编选上至诗经,下至清朝的纳兰性德,诗词兼备,逐篇赏析,深入肌理,足见先生真知真性。以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为例,先生指出:“开头两句起得很平稳……然而这番交代非常重要。”因为,“先把立足点交代清楚,后边的描写才有着落”,这样平实又新鲜的表述让人眼前一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先生细微体察了诗人劝慰的方式,先是以环境衬托惜别之情,又以相同的宦游人的身份表示理解,之后讲出天遥地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联结,最后才劝朋友不要过于悲伤,层层剥开,诗人的委婉心意尽在字里行间。《咏柳》“不局限于柳”,用一棵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次北固山》则有“一种盛唐的气象”。而附文中对《岳阳楼记》的解读也尽显先生的见解独到。岳阳楼,前人已经说尽了,怎么才能写出新意呢?范仲淹之巧在于避开了楼,写的是洞庭湖,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于此被先生看到,千古之下,也是知音。

附文中《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与《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两篇皆为先生治学精要,更值得细细品味。在他看来,无论附会政治,还是拘泥细节,皆失了诗歌情趣。“意象”二字才是真趣所在。还有,从字词句入手对诗词进行赏析的路径等等,适宜深入研读。

先生在自序中言道,“讲”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汇报,不可完全听信。“将我的讲析当成一根线头,牵出你们自己的世界”。如此自谦也是美意一番。

好诗多义。好诗多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后感(三):诗心不死

初知袁行霈先生,是通过大学《中国文学史》的教材,洋洋洒洒又条理清晰,于是不得不佩服袁行霈先生的学识,感慨他的渊博。

对于古典诗歌,我一直心向往之,但还停留在读背的模式中,只觉得诗歌读来很有感觉,细细品味,却又说不出什么。有时理解起来还会有些偏差,或过度引申,或曲解诗意,或囿于表现手法。惶惶然,不知所以,颇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之状。

诗歌,我一直厌恶直白地翻译。诗歌经过翻译,味道就淡了一层,再经过直白的翻译,意境基本上全无了。《好诗不厌百回读》虽云“好诗”,词也收录了一些,约摸是广义的“诗”。这本书精选了从先秦至清代的诗词,唐诗居多,宋词次之。排版颇为精巧,既是“大家小书”系列,袁行霈先生是公认的“大家”,32开本也算得上是“小书”。其次,一诗一讲,先附上诗歌原文,之后才是袁先生的分析与解读。诗歌很是精简,保留诗歌本来面目,有序的附上小序,如《琵琶行》《水调歌头》,但无字音及注释。袁先生的分析篇幅因诗各异,有长有短,没有固定的格式,或针对某几句分析,或针对全诗谈感受,都是随性所致,又没有过度引申,还在诗歌中提到“再多的考证和引申,反而显得多馀”。

当然,这不表示排斥考究。在《李凭箜篌引》中,袁先生对“李凭”的身份,做了诸多考证。结合《全唐诗》,找出杨巨源的两首七言绝句《听李凭弹箜篌》,又找到顾况的七言古诗《李供奉奏弹箜篌歌》,继而对比李供奉和李凭,分析乐器箜篌,索引数据,排列时间可谓细致周到。最终的结论,不过是不敢贸然地说李供奉就是李凭,也不敢贸然地说李凭就是女的。这看起来前面的考据似乎白费功夫,但恰巧在考据中,见到了学者风范,体会到治学严谨。能分析的便分析,不敢下结论的,不轻易下结论。

叶嘉莹先生在《好诗共欣赏》中,提到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很可贵的传统,那就是让人心不死。我们读诗,其实就是为了培养一份使人心不死的感情。是啊,正因为诗心不死,人心才不死。我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对诗心的体悟,不就是以情悟情,以心换心吗?历经岁月的变迁,随着朝代的更迭,甚至字音都已经改变,但那时的月,那时的景,那时的人,那时的情愫,依旧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这,便是诗歌的力量,也是好诗不厌百回读的原因。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后感(四):写一张小便签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网剧《将夜》中,男主宁缺酩酊大醉后给家里的小女仆桑桑写了一张便签,嘱咐她把炖好的鸡汤喝掉,是为《鸡汤帖》。其后莫山山倾心于男主,宁缺却心属桑桑,他为山山写了无数书帖,却最终也没有写下一张便签。可见书帖可供赏玩,便签才是最亲近之人无拘无束的交流。

于是因《鸡汤帖》想到《韭花贴》,因大醉还惦念着要小婢女喝鸡汤的宁缺想到了韭花配羊肉大快朵颐的杨凝式,文采风流余韵不绝,笔意随心而转幻化成一幅山水小品,在眼前徐徐展开。

不但如此。在书法之外,还有一种便签存在着,它躲在诗歌的国度里。在诗歌融入日常的生活的唐人那里,他们即便是一张小便签,也要写成诗的形式,但也并不费力。就那样明白如画,就那样自然而然,我手写我口,无拘亦无牵。我最爱的诗是白乐天的《问刘十九》,恰好就是这样一张便签,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眼光透过纸张,穿越千年,放佛能看到一个快活的老头子,坐在屋子里,面前是斟好的美酒,暖锅在炉子上咕嘟嘟冒泡,他望望窗外黑沉沉的天色,等着他笃定会来的老朋友。

《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解读古诗词的短文合集,袁先生的才情学识自不必多说,但翻开书发现讲杜甫只有一首诗我是有些诧异甚至有些腹诽的。但细读这首《又呈吴郎》,渐渐咂摸出不一样的滋味。短短五十六个字,论悲悯心肠却不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细腻婉转犹有过之。较之《三吏》《三别》,这样一张以诗歌形式呈现的便签,更能让我们领略老杜的温情。从字里行间,浮现出一个略显唠叨的老人,他拉着朋友,絮絮叨叨地嘱咐:那个妇人来打门前的枣就由她打吧,她无儿无女,衣食无着,可怜极了。不是穷的过不下去,谁能干出打别人家枣这种事呀,她本来就心存愧疚,你要对她更和气一些,不要让她更添困窘。你本来就是个大方的人不会介意这些,可是你毕竟插上了篱笆呀,她看在眼里就会误会你不乐意她去打枣呢。她以前跟我讲过她是怎么被贪官污吏搜刮到一贫如洗的境地,我想起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也是同此境地,眼泪就止也止不住。

这样的便签写下来也未必是打算流传,所以更见真实。袁行霈先生短短一篇小文,将老杜的心思细腻、曲折婉转娓娓道来,将诗圣所以为圣的答案呈现在我们面前。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如此,而已。

袁行霈先生的《好诗不厌百回读》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以大家之才写普及性的小书,并不艰深,却足以发人深思,试举杜甫诗之一隅,以见先生之大。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后感(五):《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虽然是鉴赏类读物,普及的色彩重一些,但编写得认真、用心。从诗人生平,到作诗前后境遇,再到诗的语言特色、美学效果,都有分析。

我较快的浏览了一遍,没做太多笔记。印象较深的是袁行霈老先生从诗讲开去,反复强调启发读者的重要性。书中稍带提及诗取胜之途径等等,均是稀松平常的观点,带着一种低调谦和的态度。然而城市繁弦急管,有时让人来不及分心去感受宁静和美。想到这,就感慨,应珍惜这份朴素。另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脍炙人口之名篇,斟酌字句,自成一派,见解独到,足可见作者治学触类旁通、勤勉善思。

补课、回味、翻阅,皆适宜。个人觉得“小书”的开本可以再小些,目前的大小放进衣兜口袋还是有点困难。若真如袁老先生所想,随处可见街上的读者,那就太好了。可惜现在,偶见地铁里读书的人,反遭人讥笑,不能为社会增添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又联想到,“文艺”一词词意和用法的变化,社会病态可见一斑。这貌似环境的错,其实是人的错。

古人有一期一会之说。大意朋友见面,对坐喝茶,心底就应生起很深的珍惜。因为一生中能这样喝茶可能只有这一次,过去,再不可得。我还年轻,不懂茶道,也不懂禅,其中深意,仅是略有所闻。万事都是相通的。读到一首好诗,欣喜莫名、赞叹不已,类似感受虽稀松平常,亦属难得,应珍惜。谓“难能而可贵、平易而近人”。

当然,也有点疑问,绝非指摘袁老先生。例如,谈《早发白帝城》时,从诗本身出发,充分向外延展,以探寻作者当时内心的情感色彩,这种方式是不是有点过分解读之嫌?毕竟同时期的作品,也仅能做横向比较;落脚在一字一句上,又似乎不太站得住。作诗时的自由漫想、天马行空,读者本难揣测尽意,何况是李白,何况隔着一千年。段末袁老自己也写啦,总结为三个字就是“太复杂”。此诗与其后《锦瑟》之赏析对比,略感矛盾。关于态度与方法,我倾向于后者。

苏轼这么通透,还在强调“多”。不怕读死,死去才能活来。读诗、读诗,多读诗。

附记:王国维品诗词有“隔与不隔”之说,以为“不隔”方有境界,“隔”变“不隔”取决于艺术语言的锻造。一家之言,意会即可。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为例,其言“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隔不隔?不隔,语语在目前。好不好?不太好,相比于《峨眉山月歌》。“影入平羌江水流”,一个“流”字,顶张孝祥十二字。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必应区分“直”与“不直”,“隔”与“不隔”,并留心二者排列组合。

好了,看看就行,我吹牛逼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