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失落的艺术》是一本由Noah Charney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一):勘误

随手翻看图片,并没有逐字阅读,已经发现了多处错误。最黑人问号脸的两处:

1.方尖碑上的“楔形文字”?

2.库宁画作原名《Woman-Ochre》,Ochre本义为“赭石色”。

其它问题:

3.日本国宝“草薙剑”。虽然“薙”“剃”同音,但正式文献中未见“草剃剑”写法。

4.

5.

本人系普通读者一枚,并非艺术或英语相关专业。

我记得此书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的重点作品,曾摆放在书店C位重点宣传。

如有机会再版,但愿仔细勘误。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二):写给普罗大众的另类艺术指南

来自《新民周刊》

会写畅销小说的艺术史学者诺亚·查尼继《艺术窃贼》《伪造的艺术》之后,把目光投向了失落的艺术。在其新作《失落的艺术》中,他开篇点明主旨:想象一家失落艺术品博物馆,其经典藏品数量超过全世界现有博物馆藏量的总和……这样一家收藏失落艺术品的‘博物馆’,刻骨铭心地提醒着世人,人间珍宝得之难而失之易。”虽然还没有进入他布下的故事,这样的开头已经带着些微的伤感和苦涩,让人感叹艺术品的脆弱,感叹经由不同的方式,诸如偷窃、破坏,经历战争,被捣毁或被艺术家自己毁掉,都会造成艺术品的失落,就是好好地收藏在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也不安全。

《失落的艺术》不同于惯常的艺术史,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品做出严肃认真的罗列。这本书把大量失落的艺术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般讲给读者听。这本书既可以拓展艺术生阅读的边界,也为非艺术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端口,可以进入一览失落艺术的风貌。诺亚·查尼说:“今日大多数的艺术史聚焦于大约200件幸存的重要作品,反复对它们加以说明和讨论。但还有许多失落的艺术品,在它们存世之时,与这些幸存艺术品同样重要,同样值得赞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部寻找被毁、失窃、遭到破坏的艺术品的另类艺术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我们最主流艺术史之外的艺术指南。我们也可以说,它首当其冲填补了现有艺术史的空白。Brooklyn Rail评价说:“这本书的范围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熟知的艺术史的学科。”

作者诺亚·查尼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熟知每一个失落艺术背后的故事,并具备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一个个关于失落艺术的故事,在他的生花妙笔下,生动地还原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2002年12月7日,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失窃了两幅梵高作品:《席凡宁根的海景》和《离开纽恩南的教堂》。2016年9月,这两幅画在那不勒斯黑手党组织‘克莫拉’一个党徒度假村的墙上发现。”再比如,讲到犯罪界的拿破仑亚当·沃斯与侦探威廉·平克顿的关系时,如此写道:“亚当·沃斯主动找到威廉·平克顿,想请他当中间人,将20多年来盗来的庚斯博罗还给阿格纽美术馆……在这场交易期间,亚当·沃斯用了3天时间向威廉·平克顿倾吐衷肠。反讽的是,他觉得唯一剩下的朋友却是他的克星。这场不寻常有一的结果是,庚斯博罗的失窃画作回到了阿格纽美术馆。”还有那些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的艺术大师,比如毕加索、莫奈等人曾经亲手销毁过自己的作品。

这些失落的艺术不仅局限于绘画、建筑、书籍、影像、雕塑、器物,还包括失落的城市、失落的遗物等。那些永远消失艺术品令诺亚·查尼心怀戚戚:“研究艺术史最大的挫折之一,就是知道了许多听上去神奇的作品失落了。”所以他发出这样的呼声:“失落的艺术品能够复制吗?”作为读者,大家自然在扼腕叹息之余,也希望有一天借助现代科技,这些失落的艺术品可以起死回生。

此书一出,迎来多家媒体的评论。《泰晤士报·星期六评论》点评道:“本书暗示,若有一家专门搜藏失落艺术品的博物馆,其藏量会超过现有一切博物馆藏量的总和。这或许听上去像一个伤感的统计数字。不过,你会即刻明白,那些艺术品当初激发的奇迹,仍可大致找到。”《布法罗新闻》的口吻是:“这是一本出色的艺术指南,插图精美;书中艺术品的命运,往往残酷得令人惊心。”(文/康华)

诺亚﹒查尼

国际畅销书作家、艺术史家,艺术犯罪研究会的创始人、会长。迄今他已出版了12本著作,包括好几本国际畅销书,如《乔尔乔·瓦萨里传》(获得普利策奖提名)、《艺术的发明》和《伪造的艺术》。现在,他和家人及一条名叫凡·艾克的无毛犬生活在斯洛文尼亚。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三):失去的,逝去的

一本追忆遗失了的艺术品的书籍,查尼带领读者回溯了那些遗失在时间长河里的珍品,我们现在所能见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甚至终有一天,总会消失。艺术品犯罪被列为第三大犯罪交易,仅在意大利,每年报道的就有2-3万艺术品失窃。与艺术品的珍贵程度相比,维护它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太过微弱。除了失窃,战争也意味着对艺术品的暴力掠夺,很讽刺的是,在战争中,是蛮力战胜了智力,最终蛮力拥有了智力所汇聚的作品——艺术品。艺术品代表了金钱和地位,对于美的痴迷反而退居次位。而历史上捣毁圣像、天灾、物主销毁都可能造成艺术品的消失,从这个角度考虑,美,一期一会,如果遇见过、欣赏过,那就够了。欣赏艺术的过程犹如与艺术家跨时空的交流,这种跨越空间时间的相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你在博物馆看到卡拉瓦乔、达芬奇、莫奈的时候,你所见的不过是现存遗世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只存在于纸端想象,甚至不见于文字,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痛心的遗憾啊。

读书笔记: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四):为什么要关注失落的艺术?

对于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蒙克的“呐喊”,大众都极其耳熟能详。如果非要列出一个艺术家及其作品清单,以回答不知道哪里丢来的普鲁斯特问卷,这也难不倒谁。除了梵高我们还知道高更,除了莫奈我们还知道马奈;除了达利的钟表我们还听说过塞尚的小便池,除了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我们还了解草间弥生的波点密布的大南瓜。

如果开出其他单子呢?《失落的艺术》里面这样的单子比比皆是,身为艺术史家的诺亚·查尼将这些艺术背后的故事,讲述得细致入微又惊心动魄:

威登的《正义的图拉真和赫金巴尔德》;“威登现在最为人知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下十字架》,但在其生前,《正义的图拉真和赫金巴尔德》这幅组画才是他的丰碑。”

梵高的《离开纽恩南的教堂》;“2002年12月7日,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失窃了两幅梵高作品:《席凡宁根的海景》和《离开纽恩南的教堂》。2016年9月,这两幅画在那不勒斯黑手党组织‘克莫拉’一个党徒的度假村的墙上发现。”

克林姆特的《特鲁德斯·坦纳》;“1938年3月12日,就在纳粹占领维也纳后,画中少女的母亲珍妮·斯坦纳仓促出逃。这一幅画被收缴,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抵税……这幅画没收后的命运暧昧不明。1941年4月它被拍卖,此后再没有消息。”

……

物主销毁的,故意破坏的,还有一些临时性作品更是转瞬即逝。书中写到一个非常伟大的临时性作品——“金缕地”。它是一座经典建筑,巴掌大的地方,一个金碧辉煌的城堡。为了举办一场临时活动而建造,然后灰飞烟灭。被销毁的作品中,有萨瑟兰的丘吉尔画像,由于丘吉尔本人一见之下心生厌恶,很快遭到篝火焚毁的不幸命运。本来,它有着另外的安排:在英国议会永久展出。

而说到故意销毁,不得不提到毕加索和莫奈。毕加索以艺术之名销毁不少自己的画作,而毁于莫奈本人之手的作品也有很多。1908年,就在巴黎杜兰德·卢尔画廊预订的展出日期到来之前,莫奈一次性就销毁了15幅油画。

类似的例子的《失落的艺术》一书里面触目惊心。这本书不同于惯常的艺术史,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品做出严肃认真的罗列,而是关注失落的艺术,把遭到偷窃、破坏,经历战争,被捣毁或被艺术家自己毁掉的艺术如数家珍一样讲给读者听。对于懂得艺术的科班生来说,有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听到,对于不懂艺术的门外汉而言,这本书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个接一个故事,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诺亚·查尼不仅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还是一个艺术史家,他掌握的资料、发表的观点,无不显示了他作为学者的深厚功力。世界上最重要的失落艺术品,经过他的梳理,好像为读者画了一幅藏宝图,从一个标记到另一个标记,每一个标记都掩埋着一个艺术品的前世今生。有些艺术品虽然命运多舛,但最终还是失而复得,得以重见天日。那些永远消失的呢?诺亚·查尼说:“今日大多数的艺术史聚焦于大约200件幸存的重要作品,反复对它们加以说明和讨论。但还有许多失落的艺术品,在它们存世之时,与这些幸存艺术品同样重要,同样值得赞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部寻找被毁、失窃、遭到破坏的艺术品的另类艺术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我们最主流艺术史之外的艺术指南,在某种程度上说,它首当其冲填补了现有艺术史的空白,并且第一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进入一家虚拟的失落艺术博物馆。

人类的欲望决定了艺术品的命运。“想要拥有美丽而精致的稀世之物,这种欲望赋予艺术品的价值,超越了其组成部分价值的总和。”而只要有价值,艺术品就会颠沛流离。正因为此,我们才应该把目光投向失落的艺术品。在了解天灾和暴力对艺术品的摧残后,明白保护艺术品避免类似的危险是如何至关重要。

对此,诺亚查尼写道:“无论对于窃贼,还是对于后代,经手的艺术品最好毫发无损,才能赚取最大价值;艺术品一旦受损,无论是作为纪念品还是卖钱,都会大打折扣。我们也有理由抱有希望,失窃的艺术品,诸如克林姆特《特鲁德·斯坦纳》或圆明园的生肖兽首,可能会重新浮现,而且保存良好。”

(文/康华)

《失落的艺术》读后感(五):省察世界艺术珍品的脆弱

来自CBS NEWS

卡罗琳·里卡德利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品管理员。她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这一天:一尊名为“亚当”的雕像突然重重地摔倒。她说,由于胶合板基座突然坍塌,这尊6英尺3英寸高的“亚当”像遭到严重损毁。

“我到了楼上展厅,看见这尊雕像已碎裂在地上……除了28块大碎片,还有几百块小碎片,”里卡德利告诉CBS新闻台的达娜·雅各布森。

“这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最重要的雕像之一。肯定也是除了意大利之外在西半球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像这样一件艺术品碎裂,我们真的难以接受其损失,”她说。

在艺术史家诺亚·查尼的新著《失落的艺术》中,他也写到了“亚当”像的遭遇。这本书省察了世界艺术珍品的脆弱。假如有一家收藏失落艺术品的博物馆,它将会是多么庞大?查尼认为,“它的藏量将会超过全世界现有博物馆藏量的总和”。

“它会收藏每个你听说过名字的艺术家的作品;凡是艺术家,都有失落的艺术品,无一例外。”查尼说。

有些失落的艺术品,是由于失窃,如1990年波士顿加德纳博物馆的13幅名画。这批失窃的名画价值大约5亿美元,其中包括一幅伦勃朗的画,一幅维米尔的画。

“加德纳博物馆失窃案发生圣帕特里克节。两个窃贼乔装成警察,敲响员工通道入口。值班门卫违反规定,擅自放他们入内。结果门卫被立刻抓起来,捆住手脚,堵住嘴巴,带进地下室。在大约40分钟内,两个窃贼在博物馆里如入无人之境,带走了13件艺术品。他们肆意践踏有些名作,表明他们对这些作品的价值并不了解。他们对有些作品呵护备至,这些失窃的作品再无下落。这个巨大的悬案吸引了许多侦探。悬赏金额已达500万美元。此案成为联邦调查局和各路侦探的肉中刺,案发近30年,一直悬而未解 。”查尼说。

“几乎无人意识到,艺术品犯罪交易是全球范围内第三大犯罪交易,仅次于毒品交易和军火交易。其交易量绝对庞大,迄今最大的问题是古文物的非法交易,这个问题在2015年受到高度关注,因为非常显然,伊斯兰基地组织通过盗卖劫掠的古文物,赚了大量的钱,这些钱是恐怖主义运动的经费,因此无论你是否艺术爱好者,都得严肃对待这个问题,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查尼说。

早在伊斯兰基地组织之前,战争年代还有其他一些更恶劣的艺术品犯罪,查尼表示。

“拿破仑开了先河,组建了一只特别的部队,专门偷窃艺术品。他在停止打你,与你签停火协议时,就要求你缴纳一定的艺术品当成停火的补偿。相比之下,纳粹更坏。据估计,二战期间,有500万件古文物非法易手,成千上万件艺术品至今下落不明。”查尼说。

有些艺术品失而复得,其中一些曾经掩藏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如达芬奇的《救世主》,1958年,有买家只用了45英镑购得,谁知大约60年后,成为当时拍卖出的最贵名画。

“这幅画拍卖了四点五个亿美元。事情是这样的。人们原以为它不过是19世纪的一幅仿作,摹仿的是达芬奇的失落作品。它被人从角落里发现时,画面很脏,需要擦洗。然后拿去鉴定是否是真迹。鉴定后,突然之间,其价值就如坐上了火箭。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每件失落的艺术品都是埋在沙里的美丽钻石,需要你去寻找,需要你合十祈祷。这样的故事燃起了我们的希望,许多我们认为永远失落的艺术品,可能某天会重见天日,”查尼说,“关键是需要好运气。你可以留意线索。许多艺术品遭掩埋,有些是偶然掩埋,有些是在有组织的考古活动中再次掩埋。有时,可能会失而复得。你不妨回家仔细看看你家阁楼里藏的东西,看看你家的某个阴暗角落,说不定你就放了些很值钱的东西在那些地方。”

技术和运气一样,同样重要。运用最新的探查技术,先前甚至认为根本不存在的作品也能浮出水面,如戈雅、毕加索、马列维奇的一些作品。

“他们用来寻找失落艺术品的方式之一,是用不同的光谱来透视艺术品的表层之下。比如,马列维奇的名画《黑色方块》下面就有非常惊人的发现。画面下面隐藏了两幅画作,利用特殊的光谱,既能看见画作下面的东西,也不破坏画作的质量。”查尼说。

有些遭受重创的无价之宝,如那尊“亚当”像,经过多年精心的修复,也是可能获得新生的。

“最应该感谢的当然是那些艺术品管理员,不仅是因为他们高超的技艺,更是因为他们不放弃的精神,面对那几百块碎片,要是我们,可能双手一摊说,且让它去吧,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悉心重新拼贴,现在你看,这尊雕像看上去还是新的一样。”查尼感叹说。(李小均/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