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读后感100字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是一本由大西克禮著作,不二家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880,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精选点评:

●以分析的视角,用精确的语汇,描述空灵的精神境界。这个美国人干的算得上成功。

●很一般 说到一块就戛然而止……三十分钟阅读

●看完第一本所感:在不懂物哀这个词之前……我一直自定义这种模糊的感觉为“宇宙能量”…… 现在算是进一步理解了自己的脑路

●人与物应和谐共生。

●这书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认识了王向远老师

●翻来覆去读了很多遍,书的开本刚刚好随身带,没事就翻开来看,越看越发入迷日本文化。

●当年用康德结构的日本美学成功打入了西方话语。前几日来讲课的欧洲教授聊天时提到,他在欧洲对于亚洲美学只了解过日本美学。中国美学的失语实在让人遗憾。

●出于打消自卑感发源出来的一切确实也达到了目的

●物哀是面对器物、遗憾、残缺而怀有悲悯,是一种纯粹深刻的情感体验,"自然美的流动,投过生活体验的投影,移情作用,终究被视为人类存在本身的一种虚无脆弱的象征",好比村上春树,川端康成文字笔触的细腻,阴柔,好比残酷美学暴力美学对于死亡的异样情结,物哀是深潜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积淀。

●《幽玄》感觉在看论文 理论性很强 普通读者看完感觉似是而非 最后一章表达的观点看懂了并表示赞同 “幽玄是隐蔽的 但是温柔和缓 带有一种不追根究底的大气优雅”“幽玄是有深度的 它的幽暗性是崇高的” 2.1凌晨1点Aosakyo赞了我的评论 强行安利新曲《山霧幽玄》这就是我理解的幽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的超爱Aosakyo阿!!!!!!!!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读后感(一):人尽皆知却不可言传的日系美学

侘寂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的美学范式,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活艺术的理智与均衡。

侘寂,又被称为:物之禅。它所要传递的,正是禅宗的实质:反对抽离现实寻求超越体验,把对彼岸的眺望收回到当下,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挣脱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个体与集体、短暂与永恒、局部与整体、有限与无限圆融贯通,进而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的核心,是通过人与物的交流,获得宗教般的审美体验,由人来定义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满足欲望一瞬间,而是长时间彼此达成的一种情感联系,耐心使用和真切体会,是充实内心的过程。

侘寂从来不实某一类存在的专属,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美学建构,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平凡的你参透着平凡的真相,却依然怀抱情感和热爱。重要的一直是你。

人,才是审美活动的主体,环境和器物,都不重要。对一个人来说,做重要的永远不是身上的名牌服装、珠宝首饰,而是这个人本身。

如果你身上有一种“万物于我皆有备”的自信,哪怕穿的是粗布麻衣,也遮挡不了你的万丈光芒。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读后感(二):了解日本独特美学的三部曲 | 物哀、幽玄、侘寂

大西克礼习承席勒、黑格尔等西方审美哲学,自日本古典提炼出「物哀、幽玄、寂」三大概念为日本美学的核心,并与欧洲古典美学一般划分的「美、崇高、幽默」三种审美形态相对应。认为「物哀」归属于「唯美」,「幽玄」属于「崇高(壮美)」的根本上的美,而「寂」则可以比喻为「humor」(幽默、气质)导出来的美。

这种对应有些许牵强,书中的论述也时有模糊之处,或戛然而止,让人如雾里看花。但仍不失为一本系统了解日本独特美学的经典之作。

物哀美学源自女贵族紫式部所写下的《源氏物语》。

风花雪月,人世情爱,平安时代贵族优雅洗练的生活,令人向往的岁时细节。

物语等日本文学的各个方面

「哀」,是哀怜,也是感叹、赞扬,是内心直接发出的声音。

物哀追求唯美,象征人类感受到生命局限后的净化与超脱,转身谈论真实情感。看樱花落下,感受到美与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观下的漠然、热情,或哀愁。

「哀」的五种解读:

❤ 第一阶段:狭义的特殊心理学含义,「哀怜」

❤ 第二阶段:超越特殊感情的一般心理学含义,或悲或喜的「呜呼!」「嗟夫!」

❤ 第三阶段:在感动的感情模式中,加入直观、静观的知识因素,「知物之心」与「知物之哀」

❤ 第四阶段:静观或谛观的「视野」超出特定对象的限制,而扩大到对人生与世界之「存在」的一般意义,并多少接近形而上学与神秘论的宇宙体验,变成了一种类似「世界苦」的美学体验 →特殊美学含义的「哀」

❤ 第五阶段:「哀」摄取、综合、统一了从「美」的基本范畴直接发展出的优美、艳美、婉美等元素,变成一个浑然天成的美的内涵 →「哀」在美学范畴上的意义的完成

幽玄源自老庄思想与佛法,原指枯淡之心的深虑境地。

经过日本中世纪歌僧的开悟,形而上的幽玄哲思结合了神道之美,逐渐化为在阴暗中追求的美感。美从捕捉当下的物哀,走入停止变化、不生不减的幽玄。

和歌、能剧

「幽」,是隐微。「玄」,是深邃奥妙的黑。

感性的美走进深邃不透光的黑,美如真理,空寂而深邃,在隐蔽下无限延展。

「幽玄」的三种观点与七层意味

❤ 第一种观点:一般性的幽玄概念

❤ 第二种观点:心理学上的幽玄美学

❤ 第三种观点:幽玄的美学价值

十六世纪,源自道家的侘寂精神,在千利休的侘茶中发展出了日本人「和敬清寂」的美学意识。

「露地」通往原始心境,「障子」引进阴影,「围室」的竹支茅屋暗示了短暂、轻微、拙劣。茶禅一味,是除去装饰、重复并接受劣化,让本质显现。侘寂呼唤出的感官知觉与精神,开启了美学上的无限可能。

茶道、俳谐

「侘」,是清贫、粗糙,在不足中见充足。「寂」,是面对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

当空间缩减,时间积累,达到洞察世界与宇宙的终极本质,要反过来凝视现象世界中各种事象,我们对于精神面向的所有积极价值现象,会涌起一种冷漠的「幽默」轻视,与此同时,在相反的意义上,我们对一切事象以「幽默」为基础,又得到了一种可以成为宽阔的态度。(所谓第三阶段的“看山是山”)

「侘寂」美学的三层含义

❤ 第一层:空间性的减杀(寂寥、闲寂)

❤ 第二层:时间性的集积(宿、古、老)

❤ 第三层:物的本质(生命)

《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物哀——我们最甜美的歌唱,诉说的是那最哀伤的思想

一.

首先,何为物哀?它可以被看作感慨、感叹。

它有五个阶段的涵义

第一阶段是狭义的特殊心理学涵义,可以用哀怜来表达

第二阶段泛指一般性的感动,也就是“哀”的最原始的感叹词用法。相当于“呜呼”“嗟夫”,可以是悲是喜。

划船的人不知物之哀,只顾自己饮酒。《土佐日记》(这里是风景的美令人感叹嘛?有这种感觉,又有不知我心哀的忧伤)

啊(aware哀的罗马音),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在野宫,我感到如此悲哀。(哀用作语气词的例句)

第三阶段则是如《源氏物语》(哀字达1044个)等平安时代的文学物语里描写的,贵族们对“美”的认知体验,是一种幽婉艳丽的生活氛围,一种触景生怀且耐人寻味的情绪。

游船从南方的山边出发,出前庭,风吹乱了瓶中的樱花。天空晴朗,彩云升起,看上去是那样动人。《源氏物语》

三个阶段的涵义都还只是一般概念,必须将心中引发感慨之情的对象扩大到人生与世界,才能进入第四、第五阶段的“特殊”美

第四阶段的哀已经不只是对眼前人事景物所触发的感情,而是对整个人生发出的厌世悲观的情绪,可以用“世界苦”来形容这样的世界观。

秋风究竟吹送了什么色彩,如此沁人心脾,令人生物哀。《词花集》

秋日晚风,吹过胡枝子叶子发出声响,仿佛叫我知物哀。《山家集》(这句话有毒啊)

抵达鹿岛,闻山下根本寺的一和尚离群索居于此,便前往探访。诵经发人深思,仿佛得到清净的心。东方破晓,和尚叫醒我们,人们纷纷起身。月之光、雨之声,此情此景,哀充满胸中,无以名之。《鹿岛纪行》松尾芭蕉

第五阶段则是第四阶段"哀"中,融入优雅艳丽之美,使它上升到一个美学层次。(这个阶段可以包含前面几个阶段,是主观判断吧。还有三四阶段区别不明显)

阳春如此柔和从容,何独樱花匆忙凋散。纪友则

每当我想起后悔的事,梅花落满了南山。

二.

物哀和寓情于景不同,物哀强调被动,而中国古诗的手法都是主动(但是我觉得手法是后人加上去的,说不定有些人就是被动呢?)

白居易当时在日本比李白杜甫有名,他的诗被当时贵族当做文学修养的通行教科书,他的《长恨歌》,本来想针砭时弊(白居易自己把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而特别重视讽喻,以为“正声”),结果写着写着“哀”出来了,到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达到哀伤的顶峰。最能体现哀伤的一句诗是“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中国人的感物伤情,落实在一个“情”字上,情为主体,“物”只不过是表达情的一种手段,是依据情的性质、程度而可以任意选择的,什么样的情便选择什么样的物。所以苏轼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但对于日本人的物哀意识来说,情和物都是主体,情只有和物完全融为一体才构成物哀,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物”是有讲究的。

日本人偏爱小巧玲珑、精致素雅、朦胧幽静、短暂易逝的事物。

自然景象在日本文学中却很少正面出现,而只是被看作不祥之兆和可怖的灾难

川端康成的《雪国》描写的是温润美丽的静雪,有如经过温泉水洗浴的“越后女子的雪白的皮肤”,却见不到“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黄巢)的景象。

日本文学中的“壮美”或“崇高”的审美意象主要是通过植物来表现的,如今道友信所言,“本来是指夏天茂盛地生长的荒草很高和特别地亭亭耸立的大树的高大吧”。但植物再怎么高大,也是必然要衰朽死亡的,所以先天地蕴含着一种“哀”的思绪。这种哀就是这些事物本身的哀,而人的生命也和这溢满于自然界的哀愁相通相感。

不过,也正由于这种生命之悲哀并非从人对某件具体事物的感受而来,而是被体验为人和万物的根本存在状态,所以日本人的审美方式并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样预先有一种内在心志和情感倾向,然后去自然界找一种事物来表达这种情感,而是一种极其偶然的触发,在瞬间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哀寂。与中国古代审美意境相比,日本文学的境界更接近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中国古人则多为有我之境

日本人是无我则哀,哀为宇宙本体,中国人是无我则乐,乐为宇宙本体

川端康成《玉玲》

三.

不同价值观系对“哀”的可能理解

1.与感情的主体,也就是我们自身的价值观系

2.与客体的他者的主体的价值系

3.主体和客体共通的,也就是普遍而客观的价值观系

四.

《古今和歌集》

和歌以心为种,长成千万言语之叶

人生在世,诸事繁难,心有所思,耳有所闻,眼有所见,必有所言。

思虑易迁,乐哀相变

《紫文要领》中所探讨的物哀概念,是将“知物之心”与“知物哀”结合,非常接近现代美学中所谓“直观”与“感动”的相互调和

例如,见到樱花开放,觉得它很美丽,是知物之心。理解樱花美,从而心生感动,即“物之哀”。

五.

然而我们在考虑物哀概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情感本身。作者先摘录本居宣长"所谓深刻感动,是咏叹的情绪状态,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带有哀愁情调,是反省感情的姿态,而这并不会发生在极端欢乐或激动愤怒的情况下。"

提出了“深刻”这个概念,包含两点1.感情是一种纯粹的自我体验,具有足以动摇自我的强度。

2.在这样的体验中,自我会沉潜在它的动因中,作安静的谛观,反省,也就是一种内向发展的深度。

前者主要是感情本身的强度深度,后者是指自我借由感情体验产生的心里状态或态度深入了整体。正因为是整体性的,那就不仅仅是感情本身,其中还加强了知性的反省深度。

宣长在《源氏物语玉小栉》中“感者,动也,是指人心的动作。”如果考量到感情与激情的差别,这里的动,只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与本能的愤怒等并不相同。

同时,人在悲哀时会考虑原因,这样就对自己做出了谛观,从而也就更深刻了。

六.

物哀之所以是美学概念,它能让人产生一种美的快感和满足。

假设人在第一次体验中体会到了悲伤,那么接下去的第二次,人就会下意识地去把体会到的感情与悲伤做比教,以达到美的体验。或者人会故意去阅读令人悲伤的书,来关照内心中对于悲伤美的感受。(是下面说的反讽嘛????)

悲哀能作为美

1.要包含快感成分2.客观性3.普遍性4.精神姿态的深度(寂寥见喜悦,如秋日暮色)

日本人所认为的美的本质是“崩落性”“脆弱性”。

伴随在紧接的脆弱性瞬间的“存在”之后产生的“灭亡”的那种特殊气氛,人们对于精神世界中美的脆弱性感受极其敏感,因此必然会设法在自己情感上产生一种“超越性反讽”态度,这其中含有所谓”浪漫的反讽”根源。(不是很懂反讽)

七.平安朝时代生活氛围与文化发展

当时没有战事,主要在文化发展。其本质特征是表面华丽、悠闲、明朗,底层却流洩着一脉哀愁。

之所以隐含忧郁忧愁,其最根本的原因一言以蔽之,便是一方面拥有异常发达的美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存在及其幼稚的知的文化(科学文化),两者不均衡、不协调,造成了这两面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呈现极端的跛足现象。

也就是说,这样的美学文化,尤其是某方面异常发达的时代的精神生活中,大多带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人们因袭的道德意识,与来自社会的批判制裁,之间似乎鲜少矛盾冲突。众所周知,本居宣长认为源氏与藤壶在道德上应当受到指责。但紫式部仍然把他们当做“好人”“优秀的人”,描写出满腔的同情。宣长举出此事并修正了《源氏物语》评论中那些劝善惩恶的谬见,这是非常卓越的见解。只是,从艺术自律性来看,这在今天已经完全不成问题,紫式部本人具有杰出见识,意识到了艺术的自律性,并写出《源氏物语》。假如那个时代道德意识充斥,那肯定会对《源氏物语》做出攻击。这一点可以想象那个时代在道德方面十分宽容,而美学方面十分发达。

于是,日本文学中缺乏那种彻底放松的快乐,即使有兴高采烈的时候,那背后也总是有一层淡淡的哀愁

那个时代有药,但生病一般不用。那个时代不仅医术不发达,人民也欠缺相信合理疗法的科学精神。

平安朝的忧郁是一种被动的忧郁,具有无力感和倦怠感(类比晋朝王羲之他们)

(简而言之,身在幸福中,怕幸福消失。身体飘飘然不敢落地的感情)

紫之上:秋叶露水,风吹消散,稍纵即逝

源氏:时间露水,终归消散,相争先后

明石皇:秋风吹散,露水生命,谁能无视

这一夜的天明时分,紫之上过世了

这是大自然的“死亡警告”;大自然是反应人生无常的一种象征。如此,我们不能忽略大自然律动变化的节奏或是周期长度对感情效果的影响

你走时的明月,过了一年又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大和物语》

流水、岁月、落花,谁愿意听我说“等等我”呢。《伊势物语》

不可否认的,这种无常感还要考虑到佛教思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