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印象巴黎》读后感100字

《印象巴黎》读后感100字

《印象巴黎》是一本由[加]罗斯·金 (Ross King)著作,甲骨文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印象巴黎》读后感(一):记 The judgement of paris

*个人想法:中文译名着实看不懂与文本有多大关系;艺术史类型书籍就那一点图,完全不够不方便!

断断续续磨蹭着读完了原著,文笔优美,搭配中文注释和翻译更清楚伏笔和细节。原以为是仅关于印象派那个时代的艺术讲解,但更多的是法国近代历史以及艺术的转变。以Meissonier和Manet两者为两派代表,以及主角来描写,除了整本人名记不住几个,Monet和Manet名字相似导致的混淆;围绕他们与其友人们还带出了不少趣事。(例如为逃兵役体检前夜喝的烂醉外加20条烟等。)篇幅较长,但不失趣味。尾声提出梅死后名声衰败让我看的甚是气愤,马奈死后才获得名誉赞赏更是唏嘘不已。无奈!

庆幸自己所出生在的年代更自由多样,对于风格题材相对更宽广。相比马奈的越挫越勇,我大概结局只能是投河自尽了

补充摘抄:The painters of modern life created, in the end, the same dolling visions of the past. (无论是注重个人想法的印象派还是感官的学院派,大家都一样嘛,吵什么!)

This struggle concerned rival ways of painting as well as, rival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印象巴黎》读后感(二):帕里斯的裁判

短评写不下了。

本书以当时世界最富有、最广受赞美的画家梅索尼埃创作历史题材《法国战役》开始,接着引出官方沙龙,描述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巴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在欧洲艺术界这群最受瞩目的画家的生活,主要围绕梅索尼埃和马奈以及他们的朋友展开。沙龙展、落选者沙龙展、法兰西艺术院保守派对以马奈为代表的新画派的拒绝、评论界的嘲笑和抨击、年轻画家对保守派的抗争,画家朋友波德莱尔、左拉等人的支持,十分有趣。

如作者所说这是旧时光的崇拜者和新生活的欣赏者的斗争,虽然是绘画技法的斗争,但归根结底是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斗争。它最终会引发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最大的视觉艺术的变革。

书中说梅索尼埃能够在自己的声望还未受损,也未被超越的时候去世不失为一件幸事,因为不过短短一二十年,他的声望和他作品的价值就全部崩塌了。有趣的是,出场时梅索尼埃还是反对老学院派的自由派,十年后就被人们认定为如他的老敌人安格尔一样的反动势力了。

“我们嘲笑当时巴黎参观者对梅索尼埃的穿着古雅服饰“好伙计”的画作的热衷时,也应当思考一下,当今人们对于印象派刻画他们当时的“当代生活”的喜爱,或许同样是出于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渴望。梅索尼埃画的穿着带马刺的靴子的骑士在乡村酒馆门口买酒喝的景象之于19世纪的巴黎人,就如莫奈那打着阳伞在罂粟花丛中散步的女子之于今天的博物馆参观者一样。任何画家创作的所谓当代生活作品,到最后都会变成记录过去时光的令人安慰的幻象。”

ps:原题双关语的帕里斯的裁判更好,其中一章《引起纷争的金苹果》,库尔贝提交的那幅苹果静物画在1872年法国沙龙引发的纷争更是切题精妙,副标题有点不符,因为除了莫奈其他印象派画家着墨并不多。

《印象巴黎》读后感(三):《印象巴黎》:有种艺术叫作印象派

谈到印象派画家,中国读者想必不会陌生,总能举出爱德华·马奈、克洛德·莫奈、塞尚、高更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并且指出“印象派画家”与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的关系,而读过几本艺术史教材的,往往还能给出印象派区别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流派的独特之处。可是,我们对印象派画家的了解恐怕也就到此为止。问题并没有结束,反而越积越多,比如他们为何会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以及法国艺术界为何最初是那般地拒斥之。

如果确有以上的问题,那么,罗斯·金的作品《印象巴黎》兴许可以给出具有启发性的答案。罗斯·金长期从事艺术研究,总是会用丰富的细节、生动的语言,以及小说家的笔法,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除《印象巴黎》之外,他的《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莫奈,和他痴迷的睡莲》《达·芬奇,和他的<最后的晚餐>》等作,也都有了中文译本,而且有口皆碑,为艺术迷们带来了知识上的盛宴。

尽管法国,或者更精确地说,巴黎现在已经成了艺术的同义词,但是,并非一切艺术在这块土地上都能格外顺利地生根发芽,至少印象派艺术如此。有趣的是,相比其在法国的遭遇,印象派艺术在美国没有遇到多大阻力便得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可,并影响了美国一大批画家。当然,这是后话,毕竟,印象派在法国的诞生和接受,才是艺术史探讨的重点,以及《印象巴黎》一书的主要内容。

如今众所周知的是,第一位有影响力的印象派画家非爱德华·马奈莫属,不过在当时的法国,主宰法国艺术界的画家是梅索尼埃,一个擅长“好伙计”题材、追求细节真实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的画家。而法国艺术界,至少是握有艺术生杀大权的沙龙评委们,推崇的是历史题材画作,希望艺术作品能够教化民众,而取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和罗马历史的作品,往往能够得到他们的青眼。

可对马奈而言,他相对来说感兴趣的,是刻画现代都市的风情,无论它是西班牙的马德里,还是他长期生活的巴黎,尽管他有时也会从历史题材画作中搜罗灵感,或是致敬前辈艺术家,特别是拉斐尔。马奈并不擅长解释自己的画作,特别是其技法的意义所在,因此除了早先给沙龙评委和各家报纸带来的惊喜之外,他更多时候遭遇的是言语暴力,那些谩骂声称,马奈需要好好练习、改进他的技法,因为他的画作总是未完成的状态。

在迎来莫奈、德加等一批拥趸之后,马奈作为正统画派对立面的名声才确立下来,一方面,民众和评论家对他大放厥词,另一方面,他们无法改变马奈愈发为人所知的事实,尽管若就经济层面来说,马奈还远远比不上梅索尼埃——这也是他一生大部分时候的境况。马奈风格的风景画是莫奈的拿手好戏,相比马奈,莫奈在艺术史上的出场,不那么引起争议,评论家普遍为其风景画拍案叫绝,虽然他们在以后明显降低了自己的热情,而沙龙评委们更是屡屡将其逐出沙龙画展的入选名单之列。

梅索尼埃这样的画家,确实令人敬佩,注重细节的他从不以自己的想象为准绳,而是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准,追求极度的真实,甚至还不惜为此耗费巨资。这种对艺术的虔诚态度,显然值得推崇,特别是在历史题材画作方面。不过,随着照相技术的出现,过去以“逼真”、几可乱真为最高标准的绘画,似乎面临着自身的合法性危机,而注重人对周边事物的感觉的印象派似乎预示着艺术的生机。对这种命运沉浮理解得最为通透的,就是生前堪称欧洲第一,死后为人遗忘的梅索尼埃。

《印象巴黎》读后感(四):“落选者”的盛宴

对艺术家而言,何为成功?何为失败?要举出时运不济、未受到公正待遇的艺术家并不困难,19世纪60年代末,法兰西美术院官方沙龙的衍生品——“落选者沙龙”,就贡献了一大波后世耳熟能详的明星。彼时,他们饱受诟病,心有不甘地为作品谋求一席之地。直待1874年在巴黎举行的“现实主义沙龙”才让他们为己正名、扬眉吐气。早在海明威之前,巴黎这座城市便已见证艺术先驱的盛宴了。

罗斯·金的《印象巴黎: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一书讲述了19世纪中晚期的艺术变革,但他选择的两位主人公都不是印象派画家。一位是埃内斯特·梅索尼埃,他是185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不仅同行溢美,作品售价也极为可观。这与另一位主人公的境遇恰成对比,爱德华·马奈在学校就不出挑,梦想着得到官方的肯定、入选沙龙,可是前途渺茫。读者当能猜到结局,今人对马奈作品知之甚详,却乏人知道梅索尼埃,胜负并不取决于当是时的成就,就跟印象派画家一样,他们经历了落选,他们被讽刺只画了粗浅的印象,作品的生命力却比那些“功成名就”的评论者来得久长。

而这远非故事的全部。倘我们简单地将这段艺术史归结为古版画家的西沉和不屈先锋的崛起,恐怕跟当时讥讽落选作品的看客一样片面。罗斯·金并非以贬损梅索尼埃来抬高马奈,书中的梅索尼埃同样令人尊敬。他是天生的艺术家,真诚地热爱绘画,可谓是笔不离手,就连等人的几分钟里也要在墙上绘制栩栩如生的作品练手(有人把它从墙上揭下,卖价不菲)。他对作品的细节一丝不苟,费时费钱地制作模型、还原场景,不惜毁坏一片土地,甚至建造自己的铁轨,以便细致观察,慢工出细活。梅索尼埃的品行也不差,他对打交道的创作对象、取景地的穷人非常慷慨,对后辈作品的评价也问心无愧,绝不是那种偏执自私的“老古董”。

反观马奈,虽也对绘画满腔赤诚,但他的画风实在过于粗疏,就像时人评价的,他全然不在意构图和物体的构造,不加修饰的笔触与梅索尼埃的纤毫毕现恰成两极,而且马奈甫出道的作品多在过去的名画中寻找灵感,抄袭和致敬只有一线之隔。是什么让马奈逆袭,让梅索尼埃失势呢?

是观点!罗斯·金认为,梅索尼埃和马奈怀有不同艺术目标,前者怀恋旧日时光,宣扬骑士精神;后者却是当代生活的欣赏者,不再对所谓经典亦步亦趋,他将对近在眼前事物的感受投注到作品中,不仅仅是画他看到的、知晓的,更有有他幻想的、渴求的。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是抢占艺术舞台的地盘,而是看待世界方式的斗争。在连拾荒者都会去卢浮宫看展览的巴黎,全民对艺术的狂热让后者新鲜的、有活力的、不拘一格的声音,有了被听见的可能。人们对艺术的解读亦从视觉上的审美转移到了内核的审视,是真逼真没那么重要,艺术家需要展现个性。——其实,梅索尼埃也是超前的,毕竟,当他设计装置,以便观察马匹奔驰过程的四肢动作时,埃德沃德·迈布里奇还不曾拍下革命性的作品《运动的马》。然而技法上的无懈可击,反而令梅索尼埃被归入缺乏创造力的学院派。至于马奈,他作品的话题性、对当下生活的关注、对人物灵魂的刻画,正在重塑艺术传统。他拒绝参加印象派画展,但他和印象派诸多大师同享姗姗来迟的盛宴。

如果说今日的观者依然推崇印象派,遗忘了梅索尼埃的话,那是因为我们仍在已成旧日的时光中看到了某种有生气的共鸣,是移开视线仍能留在脑海的定格。如同伍迪·艾伦在电影《午夜巴黎》中安排的一次次穿梭,对艺术的臧否未必是定论、未必有时尽、未必能分出同类或异己。而艺术品就像一个时光隧道,恍然如昨,能在繁华飨宴中共襄盛举,足矣。

——己亥年读罗斯·金《印象巴黎》

《印象巴黎》读后感(五):印象巴黎:从落选者沙龙到的印象派展览的编年史

本书以两位在立场上完全相反的艺术家,爱德华-马奈和欧内斯特-梅索尼埃,在19世纪60-70年代的活动轨迹为核心展开叙述。作者以讲故事般的叙述手法,和海量的一手资料,为读者绘展现了一个变革年代里血肉丰满的法国艺术界。读完之后你会发现:

原来拿破仑三世开办落选者沙龙是出于政治的考量

原来保守的学院派里原来并不都是陈腐老古董

原来离经叛道充满个性的艺术家们,也会被评论家搞到怀疑人生

(法国评论家的嘴巴,没有最毒,只有更毒)

本书对马奈和梅索尼埃两位艺术家活动轨迹的描写占7成,莫奈占2成,其他相关人物占1成。其他出场人物,除了同为印象派的德甲,雷诺阿,毕沙罗,还有有德拉克洛瓦,卡巴内尔,波德莱尔,左拉,拿破仑三世等有影响力的人物。本书说是讲述印象派诞生的故事,但更像是印象派诞生时期的众生群像。这些社会背景和人物活动,就像包裹着蛋黄的蛋白,困住幼虫的茧,是印象派而言既是养料又是试练,直到雏鸟破壳,蝴蝶展翅。

个人认为《印象巴黎》就内容而言无懈可击。作者非常注重史料的准确性,叙述上避免主观情绪,带着社科写作的严谨;同时故事化的叙述让全书简单易读,四百多页纸只嫌不够多。

唯一的瑕疵是有标题过于宏大,致有货不对板之嫌。副标题为“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但正文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前面一半“印象派的诞生”上,“对世界的影响”则只是在最后几章略有提及。但实际上是翻译的问题,英文的副标题为“The revolutionary decade that gave the world impressionism”,意为 “带给世界印象主义的革命性的10年”。这样看来,标题的描述还是非常准确的。

适合对印象派和同时代艺术家(尤其是马奈)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毕竟400多页只写了10年间发生的事情,细节部分及其深入。如英文标题,最好将其当作19世纪60-70年代的巴黎艺术界故事的编年史。

看得正带劲的时候书被猫咬了,罚罐头三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