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陌生的熟人》读后感精选

《陌生的熟人》读后感精选

《陌生的熟人》是一本由杨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7.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生的熟人》读后感(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农村问题

对于乡村或者说中国的乡村,我们所认识到的应该已不再是贫困、封建迷信和大肆攀比,但通过读杨华老师的书我开始产生了新的认识。

在读费老的《乡土中国》时,所呈现出来的农村更多的是一种和谐的亲密关系,农村人更多的是展现出自身“完美”的一面,不同的际代更迭并未给农村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相反,家庭的关系更多的是基于际代的传承才得以稳定延续,这也使费老提出了“差序格局”理念。农村人在不等的差序关系之下,形成了“包围”式的社交方式和生存方法,把最简单的的生活用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演绎,这就会造成难以平衡的家庭生活矛盾。

但在杨华老师书中,我开始又认识了一个新农村,费老描述的是2000年以前,甚至是我国40年代左右的农村,社会环境与现在大大不同。如今,靠血缘、地缘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已成为了难以实现的鸿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迅速给农村造成了重创,它们没有在发展中探寻到合适的点以求得安身立命之处,更多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农村老年人自杀,因为赡养、疾病、家庭环境;亲友间的严重攀比,农村人对自身认识不足;买卖婚姻;农村自治能力差;村干部、村委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等。

基于上面的问题,在目前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怎样实现农村先富带后富?怎样提高村集体自治能力?如何缓解农村老年人家庭精神压力?中西部农村的家庭增收结构如何改善并使其产业拓宽?乡村振兴对农村哪些产业有直接的提升帮助?等等都将是继续要探索的问题。

《陌生的熟人》读后感(二):去熟人化的村庄

《陌生的熟人》的作者杨华,是“华中乡土派”的学者之一,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民阶层分化和县乡治理研究。作为我国农村研究的显派,“华中乡土派”向来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坚持“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 ,将实践、思考与写作有效结合,这从本书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农村社会、农民交往、农民生活、农村妇女、乡土变化、家庭分化等方面展开农村叙事,捕捉农村的的最新变化,发现农村的运作逻辑。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余年,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经济分工的重要一环,农村也在市场化与商业化大潮的洗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收入增加、物质丰富只是这一巨变的表象,更为根本的变化渗透进村庄的所有运转机制,浑然不觉却无所不在地影响着农村的运行与农民的交往。

在社会关系上,去熟人化日益加速,熟人社会减趋崩解,转变为半熟人社会。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交往方式的改变,由知根知底的乡土逻辑替换为利益计算的市场逻辑。于是,血缘关系日渐淡化,地缘关系愈加疏离,阶层分化与竞争越来越激烈,宗族/家族分解为一个个原子化的家庭/个人,无意间完成了自己人的外化与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本来就对农村生活与农民状态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认知。这两年又要在坝上高原驻村两年,因此在多与村民打交道,多了解农村运作逻辑的基础上,也需要多学习“三农”问题的相关理论,以获取更多的经验质感,运用到乡村振兴之中。

《陌生的熟人》这本书只是简单的起步,以后还要坚持读更多的“三农”问题研究著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行动共促进,争取不辜负这两年的光阴,更不辜负村民的期望。

《陌生的熟人》读后感(三):残酷的公共性基础

半个月前走访一个城中村ngo活动中心,说到有的工友们会来谈论国际国家大事,如“中美关系”、“美国大选”。从书中研究看来,这是必然的。在村庄谈论身边的事、公共的事,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那就只能谈不痛不痒的遥远虚无事务,或干脆沉默。 在这本随笔集小书里,其实我不太看得出作者的价值取向。他很肯定村庄的公共性人情味,但这个公共性人情味的基础是残酷的,对此作者没有表态,还多少表示出肯定的感觉,尤其在女性问题上。 传统村庄的主体性和投入公共性的动力主要建立在“生儿子传宗接代”根基上,妇女的牺牲非常巨大,生不出儿子的家庭也非常可悲。 另一方面,通过“闲言碎语”、“骂街”、“惯例”、“人情债”、“仪式仪规”等对人产生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强化了公共性,维持了“自己人”的和谐,但对正义的追求和个性化需求思考都是没有位置的。 看起来,乡村熟人社区只靠血缘与男性祖宗崇拜来维持,在这基础上才有合作互助,而市场经济原则一介入,几乎都是带来各种关系撕裂与道德败坏。法律、契约、精神信仰、超越工具实用性的价值观等等都无法与之相容。 有什么新的可能性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