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得乎檐角梁柱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得乎檐角梁柱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得乎檐角梁柱间》是一本由连达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裸背锁线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得乎檐角梁柱间》读后感(一):精美绝伦的一本书

意外精美绝伦的一本书。作为中国传统发源之地,作者遍访山西省内乡野古建筑,用自己的笔触为这些建筑素描作画,涓涓细刻,配以随笔文字,让这些或保存完好,或残破不堪,或画蛇添足,或隐然不见的历史见证,得而让世人一窥其中风采。

如作者连达所自述,是一名狂热的古建筑爱好者,从其素描所记录的时间来看,有2009年、2015年等,不一而足,可见已是多次入晋探访。虽已有照相机甚至手机这些异常方便的现代工具,但希望能够花更多时间,不仅仅是将这些建筑印刻到纸片底片上,更能够印刻到作者自己的脑海中,因此坚持只要有时间,便为这些建筑做素描。在阅读作者的文字足迹时,还发现了另一个好处,就是那些后世人画蛇添足的水泥砖墙,通过画笔可以把他们从影像中剔除,更能还原那些建筑的风韵。

行文过程中,心得感慨看得出并非作者强项或者主旨,换作余秋雨之流,也许可以洋洋洒洒写成宏篇巨著。反倒是对于建筑的结构、样貌的专业表述,十分见功底。同时,不仅是对庙宇、牌坊、佛塔等碑题词的细心解读,同时还考据当地县志内容,或求证或推测或转述这些建筑的始建年代、历经的波折、目前的现状等等,足见其对古建筑的钻研与热爱。作学如此,当的上是大家了。

三晋大地,厚土黄天,波伏万里,千古风流。

也许是篇幅有限,如作者所述,山西大地,不为人知的历史烙印还有很多,我也期待后续能够继续拜读作者的大作。

最后,说一说本书的设计吧。锁线裸脊,四百多页的厚度,设计选纸非常优秀,十分质感。随书附赠两张明信片。书中文字配以素描的形式,赏心悦目。不过,从收藏角度来说,我觉得可以再出一本影像收藏版,大开本,仅载录作者素描作品,若有照片同时对比那就更好了。

《得乎檐角梁柱间》读后感(二):《得乎檐角梁柱间》--让历史“流淌”如画

电视剧《悬崖》中,男主角带着伪装成自己妻子的战友走到哈尔滨的大教堂前,曾提到了果戈里的名言:“当诗歌和传说都已经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的确,人生无常,人们的思想和需求更是总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产生变化。这时,唯有既能满足有着不同想法、阵营的人类长久居住需求和安全感的各类建筑房屋,或可逃过一劫。可惜,曾经出于赞颂、祈愿和虔诚的心态修建的无数精绝古建筑们,往往也会因为失去了其本来功用,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因为未能得到更及时的修缮和保护,被心怀不轨的贼子们盯上,在时间的检验之外,遭受更多重的磨难。

一路行来,作者走过、画过中原山水孕育的奇丽文明造就的古建筑们,也忠实地记录了更多风雨飘摇里的残破和无奈。现实里的感伤与历史中的辉煌奇妙地对应着:好似墓室壁画的主人用雄厚的财力画出自己的日常生活,想着无论自己是地下有知还是死后魂灭,都可留待后人观赏研究并会心一笑;好似如司马光碑文上的那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们的不懈努力,与后人有意无意的感念;好似牌坊上书写的一个个品行高洁的人的生平善举,同无数的品格质朴的乡民们的衷心感谢······面对这些古迹的湮灭,有心人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如果仅凭着少数人借助自己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出于对文化和历史的责任感,去抢救并不能在现代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和更多社会价值、甚至是更多观念上的认可的古建筑,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现代人的冷漠、求利心理,让其既难以静下心来“慎终追远”,体会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传承和其未来的道路何去何从,也让其对古建筑意义的认识难于付诸切实的保护行动。因此,连达先生能以一己之力,将笔为记,把岁月加诸在古建筑的檐角梁柱间的印记,以画作的形式细腻地表现出来,为各类宝贵的文化建筑留下难得的、仅凭现代人看惯了水泥森林所以绝不能想象出的独特风貌,殊为难得。

一张张精工描绘的建筑图片,让人看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的,对于许多人来讲,这些手绘图,既不能像照片、影像资料一样,绝对完全、真实地照出这些古建筑当前的风貌,也不能当做最有效的历史资料,可它们却无疑是最好的致敬--图画犹可局部恢复或删减掉现实里那些对古建筑损毁过分的部分,不至于让人一看到一地的残破,就彻底灰了心--虽然残破仍不能掩盖其美,虽然被毁坏也是历史本身及身为历史的见证者注定要承载的一部分,终是有人将它们以另一种方式再次保存了下来。而且本书中夹以作者本人对各地历史文化的简述,以及百态众生对连达先生或友善帮助、或警惕审视、或深受感动、或借机求利等态度,也自然地说明了古建筑的保护在现代社会的种种处境--毕竟,正是众生为了生存聚集到一起成就了这个社会,而众生的一念,也决定了古建筑们在未来社会的命运啊。

得乎檐角梁柱间,行不得安,住少能眠,但是连达先生已经坚持了约二十年。愿更多人投身于此,认识到古建筑的可贵,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留下更多的名片。

《得乎檐角梁柱间》读后感(三):一部关于古建筑写生笔记

一部关于古建筑写生笔记

中国是世界四大历史文明古国之一,在文化历史延绵继承的方面,又居于四大古国之首。因为,其他三个古国,要么是已经灭亡,只有一些文物遗存下来;要么是文明中断,文化之中夹杂了其他文明的异质,不那么纯粹了。在这一点上说,中华文化的璀璨和辉煌,确实无人能敌,居于唯一的地位。这是让所有华夏国人都可以自豪和骄傲的。

说到古建筑,就不能不不想起来它是古老文明的保存和表现方式之一,而且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无论小说还是影视剧当中,古建筑的身影,都成为一种鲜明和个性的存在。它成为了历史巨大的背景和映衬,把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微缩并包含在其中。它们像是空间的魔幻师,可以瞬间把时光挪移和置换,而它们自己还是如如不动,就是那样安静地矗立在那里。

去年有一条新闻颇为引人注目,说的是中国有一栋古老的民居,因为要搞建设,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后来民居被美国人买去,一块块拆解、编号,然后在美国复建,成为了当地非常有名的一个旅游景点。即使是中国人来到此地,也仿佛处于中国一样,这个古建筑的魅力非凡,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吸引力。这个民居的历史还不太悠久,只有几百年时间,和国内一些具有古老历史的古建筑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独特的魅力,却是可见一斑。

这本《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里,就记载了山西晋南地区的一些著名的古老建筑,不但用文字描写了古建筑的外貌和现状,还深入阐述了它的历史渊源,并且配上了当时的写生画一幅,现场感十分强烈,也非常生动。犹如是一本古建筑的写生笔记,给人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能够完成如此的构制,要求作者不但需要文笔通透犀利,笔下生花,也要有非常高的绘画水平和写生能力。这显然都是作者所具备的,因此这本乡野考察笔记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喜悦的视觉盛宴。在古老的山西晋南大地上,到处散落着这些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精华,它们饱经沧桑,以衰老或者挺拔的状态,在历史的角落里,静默无声,又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光辉。

作者走遍晋南大地,寻访这些古老建筑,然后写生记录下它们,是有着对古建筑的极端热爱和对古老中华文化的倾慕和推崇的。这些遗留在时光里的时代的遗迹,正被走过的风雨逐步侵蚀、摧毁,是作者把这些描摹记录下来,这就是一种保护,对濒危古迹的保护,而谈到保护,尤其是个人自发的行为,没有巨大的热爱驱动,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作者饱含的浓浓的文化情感。危机意识和拯救情怀,应该是作者的不惮风雨跋涉,吃尽苦辛才把这些极具价值的古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重要原因。

这些古建筑以宗教的寺院、塔、亭和神庙以及碑楼、祠堂居多。这些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而且是非常庄严的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的精神寄居所在。125处土木华章,代表了山西晋南地区古老的历史,彰显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辉煌和前人无比的智慧,同时也着意强调科学保护和合理修缮,才能不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不让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遗产消失在人们的冷漠忽视和无知毁损中。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看完这本书,我想是应该警醒并且思考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了。

《得乎檐角梁柱间》读后感(四):珍惜·记忆·保护

在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省,它们星罗棋布般分布于乡间村里,很多似乎并不起眼,或许只有极少数得到了精心保护。但是,它们所具有的真正价值,在比如连达这样的古建爱好者看来,简直就是无与伦比。以至于连达说:“无论酷暑暴晒还是大风降温,我都会坚持完成作品;许多偏僻地方连人都没有,更不用说吃饭,就是饿着肚子也要画……”为什么如是爱之深?为什么一个黑龙江人愿意千里迢迢来到山西,用脚步去丈量三晋大地?就是因为连达懂得这些古建存在的意义,也知道它们正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甚至于无端地破坏!这样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在催促着他做这件事情……

所以,那些年间,连达以常人难以拥有的勇气和坚毅,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在那些偏远山乡奔走,以干粮凉水充饥,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乡村古建筑的现状;所以,就有了如今这一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还有《寻访山西古庙》等记录着山西古建的这些珍贵作品。连达不是在搞创作,他只是想着记录,一个人、一只笔,徒步而行,就像一个“追梦人”一样,追索着山西古建的身影,并且记录下它们。

说起古建,大概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故宫、滕王阁、黄鹤楼这些诗文作品中的“明星”,或许山西的应县木塔、悬空寺等也能够有幸名列其中。但是,别忘了,千万不要被这些“明星”的光环遮蔽了双眼,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那些所谓的籍籍无名之辈。而且更不能忘却的是,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代以前大木构建筑, 各类形式的古建筑保有量高居全国之冠。比如在连达的《得乎檐角梁柱间》这本书里所记录到的分布于晋南临汾、运城两市的125处土木古建,又比如分布于晋东南长治、晋城两市,同样是在乡间村里地头的那些古戏台……它们,同样值得记忆;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亟待得到保护——不然,“古建筑每一时刻的形象都很可能会成为它最后的留念”。当这些古建再也看不到的时候,追悔莫及又有什么用呢,再真挚的遗憾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这本书中,连达用157 幅精美手绘,展现了山西晋南片区125处古建之美:有些分布于县城里,或许还多少得到了一些保护,被冠之以县级、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称号;但更多的古建则分布于穷乡僻壤,常年都得不到一丁半点的关注,而只能默默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是我们值得珍惜的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太多了吗?是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已经占据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知道还有什么也在急切地盼望着得到哪怕比漠视稍微多一点点的关心和爱护吗?!

连达用手中的笔纪实般讲述了他走访晋南这125处古建的经过。他是真诚的,真诚到了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他就怎样地写下来。比如,在襄汾敬村魁星楼,连达记下了他在写生时闻到的令人几欲作呕的老乡堆积于墙外的猪圈的淤泥粪便;比如,在稷山南阳村法王庙,住在庙中的一位年迈的老者对于他不肯离去非要画画十分不悦甚至于反复驱赶,而连达则“识相地拿出些香火钱请老者代为转呈神前,聊表心意”,这才得以留在院中继续画完……但是,连达也记下了他在走访这些古建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热心老乡的温暖帮助!而他之所以情愿这样做,却并没有想着抱怨什么,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和叙述使更多人能够进一步了解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和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说实话,认真地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内心中的想法却是,赶紧,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带着这本书,到临汾、运城走一走,能看一处是一处……

《得乎檐角梁柱间》读后感(五):画笔为媒,结缘山西乡野古建

我对山西古建筑的了解,原先来源于梁思成、林徽因的著作。《中国建筑史》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的图像与建筑剖面图,也有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太原天龙山北齐石窟等多处记载。林徽因也曾以欢快的笔调记述应县之行,“思成和这塔的姻缘也可称圆满”。

山西多古建。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山西元代以前的古建筑保有量超过全国总量的70%,明清两代的古迹更是浩如烟海,难以计数。诚如《得乎檐角梁柱间》作者连达所言,“想领略中国古建筑的风采只能是非山西莫属了”。连达为125处山西古建手绘了157幅图画。这些图画几乎都是外部景观写生,虽然不具备梁、林那样专业的认识,也不是建筑构件的细致研究,妙在自有一番艺术旨趣,文字笔记一路亲身感受,画像栩栩,或凛然端庄,或野树掩映,每座建筑的意韵跃然纸上。

山西省稷山县稷王庙

为何山西多古建?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有关。连达概括梳理,这片古老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大禹垂拱治天下、稷王劝导稼穑农耕、叔虞执桐叶以创唐国、重耳据此地以成霸业、秦赵长平大战、刘邦白登之围、五胡乱华、北魏肇兴、李唐起事、五代割据、杨家将抗辽……三晋历史掀动中华兴衰,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强烈吸引了以“画古建”为志业的连达。画笔为媒,山西与他结下了一段段“姻缘”。

连达号称“破庙专业户”,他无意履迹释迦木塔、祖师塔这类声誉流播、游人如织的名胜,而是一心要往稀罕之地。因此这书宗旨是“寻访晋南乡野古建”,扣的就是“乡野”二字。现如今纯粹的乡野其实是没有的,也不会有梁、林当时听闻公路通了、终于可以去山西了的格外的喜悦,但也有跋涉,也有周折,还有在蚊蝇飞绕的野地,或臭味熏天的猪圈旁边作画的尴尬。乡人大半闭塞淳朴,见到外人就打探围观,然也热情好客,看到一手好画就肃然起敬,要么邀约吃饭,要么依依送别。总有些乡村隅居的老人,记得似真似假的古早旧事,比起地方志的材料回顾,这些零散的口述更多一些生活的气息。

书中各种古建筑,最多寺庙殿塔,其次民居大院,再次牌坊楼阁,亦有戏台、桥梁、古墓等等。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关帝庙的出场频率很高。有时也叫“三义庙”,取“桃园结义”之义。关羽故址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且因《三国演义》以“忠义”品格深入人心,晋人对关公的景仰由来有之。而我以为,“关公崇拜”还折射了晋地建筑的一种渊源。

为什么山西多大院?大商人多。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关羽化身成了“财神”。当晋商把关羽塑像请进店堂,接受的不仅是关帝爷的护佑,更是向公众展示自己秉承的是这位山西老乡忠义诚信的精神。而之所以供奉关羽,也说明了山西儒家文化传统的深厚积蕴,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牌坊。而那么多的山西古建,能在各种“运动”中存留保护,与此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人爱拜神,也爱建庙。只可惜,未必多么虔敬。缭绕香烟,旦夕消散。兵戈战祸,朝代更迭,庙宇府衙火光冲天,街巷民房难免遭难。相比神州其他地域,山西的古建保护走在前列,只是问题也不少。书中所见的晋南乡野古建,有些倾颓枯萋,急需修复。也有很多修葺干净,却只以为新的就是好的。当年王圆箓粉刷了敦煌石窟,现在也有一些缺少见识的乡人或者管理人员,要让古韵的建筑换上“新颜”。梁思成、林徽因曾经多次提醒,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成了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要加以认真整理和保护。怎样修复古建为宜呢?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亦有指导意见,指出重修古建须注意维持原貌,注意保护原来的结构,避免古建外貌起大变化,要让古建发挥历史文物价值,在设计的考虑上要研究历史,要回到现场。

连达寻踏乡野,为古建筑留影。愿他的努力,可以牵连更多人与古建筑的“姻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