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与美的读后感大全

茶与美的读后感大全

《茶与美》是一本由[日]柳宗悦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与美》精选点评:

●不能说没有闪光点,但是被淹没在一堆啰里八嗦里

●每一篇都充满真知灼见,值得一读再读。

●#

●当我看到名器的照片时,真的震惊了。

●非常好啊。翻译的也好。

●“茶”是美的宗教,只有信了这个美的宗教才有茶道。 没有心的准备,无法进入茶境。 好多年没读过一本如此深邃雅致的茶书了!珍藏!

●购书多日,近来得观,竟是一大师,值得深考!从前读草叶集,竟没有对Whitman的“直观”产生过震动,看来得回头再看

●细腻直接,风格鲜明。每年都会看一两本关于茶的书,今年的第一本选的还不错。柳宗悦是日本民艺之父,也是著名的美学大师,这本书主要讲他对有关茶、茶器、茶道与美及它们之间联系的感悟。作者是哲学专业出身,行文的逻辑很紧密,虽然有许多“感想”,但不会散,或通篇阅读或摘取其中片段,都是一次与茶的交流。

●日本的茶,不是茶叶的茶,而是茶器的茶

●一直在追索柳宗悦的美学内核,一个是沃尔特·惠特曼的“直观”,在柳宗悦的青年时期栽下美与经验的感受方式,一个是曹洞宗道元禅师《正法眼藏》,以及(金刚经,碧岩录,临济录),和道教的“道法自然”形成了禅道思想,以此开创了柳式民艺的美之宗门。这本谈茶与美,表面谈器物和茶,其实还是谈心之道,念佛宗的“凡人成佛”,这里是“凡器成佛”,国人谈茶道和器物之道,还是花道、箭道、俳道,真应该如柳宗悦说的,先悟美之道,再谈“看见”之道,才有形、器,然后用之道,日用而不知,乃美之道。

《茶与美》读后感(一):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读的书

推荐喜欢日本茶文化和茶器具的人看看这本书,毕竟是痛骂了一番乐烧、千家、光悦、远州这些大明星群的作品。多个角度来了解是好事情。本身没中这些大明星之毒的,就用不着看了。本书指出了光纤亮丽下的症和腐,但其分析却是错误的,当然也就无法给到正确的解决方式。没中毒却生吞解药,搞不好反而受害。

《茶与美》读后感(二):整的自然的美女不是美女?

这本没有《物与美》或者《工艺文化》或者《工艺之道》态度上平和,过分强调美学观念,容易陷入某种审美的狭隘。仿佛只有遵循某种规则才是对的,比如乐烧刻意制造不规则,奇数美,意外美是做作的,追求刻意是做作和急功近利的,但是过分强调的话,会不会和直观审视眼前物本身又是矛盾的。

老师,你说看美要遵守直观感受,而后又告诉我们如果直观感受不来的漂亮如果来自于刻意为之,那么就是不美。这种想法是不是矛盾。

一个女生,整容痕迹很明显且已经有塑料感了,大家觉得不漂亮。但是如果直观很漂亮自然,最后才知道她做了一些维护提升容颜的整形手术,可以不支持整容,但是和承认其是漂亮的好像是两件事。

承认一个人是美女,和不认可整容其实是两件事。因为知道整容,就反过来讲这人不漂亮了,不自然了。那整的很自然怎么破?

也许,直观之美,应该不要那么狭隘,广阔一点,应该是尊重别人的审美态度。

《茶与美》读后感(三):如果可以简洁些,我更愿意推荐

有时候被他的哲思惊叹,文笔之老辣,视角之齐巧,常常将世人的常识打破,重建然后告诉你你以为的美,你想看到的美,那可能已经被人提炼篡改修订过,真正的美是第一眼,第一心感受到的。而不是你知道出自名家后的体会,但凡用过思维,经过判断的结论都不再有价值,你只能感受到第一性的美感。但整本书又由于柳大师的文笔实在太老道,以及观念非常犀利,以至我常觉得表达过于偏见和独断,他否定一切为了美而生产的美物,否定到不足为拙朴之器提鞋的程度,以及对一切审慎过的美学判断直接否定。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说一个很简单明智的道理,虽然但是,书很精彩,但还是表达过于冗余,不管看哪一篇又好像前面刚看完的感受。书还是好书,把茶的文化提升到道的高度,茶道就是美的极致体验。

这里面我做了很多笔记,甚而可以提炼出很多生活之道,做人之道。身边之物什么可以留下的,什么是无需惦记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以丢弃的。看书过程里经常为这个柳大师的美思表达深吸一口气!真敢说呀,原来判断美物的标准这么纯粹,又这么严苛,只是觉得,美千千万,美的感受千千万,您老是不是可以让大众也有自己朴素的,或者粗俗一些的审美呢,毕竟取悦的都是自己。

《茶与美》读后感(四):遗有没有,从空背空

读此书时,想到了家里的种种器皿,茶器、餐具、酒器,看到心仪的器皿总忍不住心弦的拨动,一定要倾囊买回来,实在买不起的也会一直惦记,久久不能释怀(去年看上了一套日本工匠做的白色茶杯,4只4800rmb,真是喜欢,但确实太贵,懊恼自己的贫穷);但现在想想这些好看的美物,买回来的那些也是偶尔在用,平日里他们都安安静静坐立在柜子中,寂寞的参禅。作为后半生的养母确实没有养育好我们的子女们,满心欢喜的带回家,确让他们各自排排坐落寞的吃灰。他们的美因为我的疏忽而日益衰减。

但大抵我这些器物都算不上美物,有刻意的雕刻,刻意的绘画,也有满是花纹的表面或是浪漫的飘花,光滑的质感和彩绘的凹凸不平,但无论如何我觉得他们都是美的不可一世,是我十分喜爱的“美物”当然今天也很爱,只是用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觉得这些器物大概需要一个非常有气场的茶空间才可以表现出那份「和敬清寂」,那份茶汤才香甜,总觉得自己家的装饰装修配不起这只小小的茶器;哎,真是本末倒置的糊涂。

对自然的顺从,是多么的困难,当我拿到它们已经不是自然的产物,愚蠢的自己笨拙的模仿着那些所谓的茶道。不曾做过器皿,但曾经见过花道师来项目给我们布置花道,花道师从山上采下来几只样子十分平常的树枝,看似简单的修剪后,变得熠熠生辉。不服气的我也尝试了一下,确发现完全没有人家修剪后得自然,今天感悟到自然而然是多么看似容易又极度困难的事情啊。大概就是古人所言:“遗有没有,从空背空”。

一个空间的展示,一个茶席的展布,都是「全相」刚刚好100分,少一个多一个都是不及格。年初一位业内有名的老师来给我们布置茶室,他来的时候带来一小面包车的器物,看了场地,认真选了其中一些,精心的摆在茶台上,茶器,烛台,花器各归其位。很清楚的记得最后他说:“你们有蜡烛吗,烛台上还差一个快燃尽的蜡烛”。无奈我们的项目在森里里,严谨任何明火,那位老师说了很多遍要是有只蜡烛就好了,就差一只蜡烛啊。这大概就是「全相」,若全相满足了,这之后所展示出来的美,可能就是那所谓的奇数之美吧,他看到了无尽的美,是「完全」的不完全之美。

小小的山形石头便是茶枕

山上的竹枝制成的茶拨

带疤痕的花器,疤痕的位置也至关重要

另一种摆设方式

春天的花总能带来无限的温暖与惊喜

自然而然的精湛美,不加修饰的闲寂美,无穷无尽的奇数美,内心纯净的不二美,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移,本身的平凡让其锋芒更为璀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