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精选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精选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是一本由[德]玛笛亚斯·约特克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精选点评:

●世界上恐怕没有比小伙伴的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绘本印刷质量非常好,兔子和青蛙的故事很欢乐,孩子很容易代入书里的场景。和好朋友相处的奥秘,让他在开怀大笑里慢慢体会吧!

●没读到故事的时候觉得一般,但是读起来,就觉得好逗,蹦蹦跳跳这俩的小故事还挺好玩儿,也是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遇到的趣事,不管是俩人闹矛盾啊,还是一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啊~故事读着都好熟悉。小孩子挺喜欢的,也读了很多遍。然后画的这俩小伙伴的形象也挺逗的,表情还挺生动,大人给孩子读着也会读进去,读着读着就跟着乐,和孩子一起乐~挺好的亲子读物~

●太好笑了,每次看故事都笑翻了,小朋友的友谊真是难捉摸

●孩子很喜欢的欢乐故事,把交友的大道理都深藏在故事之中,蹦蹦和跳跳两个人的行动和语言会慢慢地教会孩子更多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一):拳拳老父心,点滴都是爱

有人说英国人的幽默像红酒,喝了以后还有余味;美国人的幽默像可乐,普遍而浅显;德国人的幽默则像威士忌,不是每个人都能喝,但一旦悟出,余味隽永。

德国人行为举止向来严谨和理性著称,他们的幽默也经得起逻辑推敲,耐得住反复咀嚼,是有“技术含量”的幽默。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套《蹦蹦跳跳的故事》系列,就充满了德式幽默,它逻辑严谨,又充满智慧,时不时来点让你回味无穷的段子。

这套绘本共12册,荣获过德国最权威奖项——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奖,全球发行超过500万册,是儿童交往题材的经典绘本。

这套绘本是作家马笛亚斯·约特克画给他女儿的生日礼物,里面装满了老父亲想让女儿明白的世界观、交友观和人生观。

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和孩子传达这些大道理,他们会觉得我们是在批评他做得不好,容易产生我们说得越多,孩子越不想听的情况。

但是在看绘本的时候就不同,父母和孩子从直接对话中抽离出来,变成隔岸观火的第三者,可以客观地评论绘本中角色行为的好坏,沟通也变得轻松起来。

比如,同样的事情,别人孩子已经能做得很好,自己孩子却反复受挫时,要怎么安慰他,同时让他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要怎么说?搬个小板凳,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坚持”?估计孩子气头上早就怒了。

蹦蹦跳跳系列里《怎样拔出胡萝卜》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兔子蹦蹦的胡萝卜吃完了,青蛙跳跳帮他去拔胡萝卜。到了地里,青蛙跳跳伸手就去拔,结果身体猛地往后一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手里只拿着一根萝卜缨子……

第二遍:兔子蹦蹦让青蛙跳跳站在自己身后,亲身示范要怎么拔胡萝卜。

结果噗的一声,兔子在用力地时候,忍不住放了一个屁……然后青蛙跳跳手里拿着第二根萝卜缨子。

我和孩子每次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德国人的冷幽默。

然后,一场争执在所难免,兔子抱怨青蛙不会拔胡萝卜。青蛙愤怒了,他控诉道自己只是想帮兔子,结果兔子不仅冲着他的脸放了一个屁,还怪自己不会做,所以……他撂摊子不干了。

这像极了日常生活中两个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的事,总会有些是一个孩子擅长,但另外一个孩子还不会的事。

就像我儿子宸宝比较早就会不依靠辅助轮,自己骑自行车了,但还不会跳绳。他一个朋友正好跟他相反,会跳绳,但不会骑自行车。有段时间,如果两个人同时骑自行车,或者同时跳绳,铁定就会不欢而散。

“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努力了,还是做不好,而他/她却轻轻松松就会了?”

这时候如果要跟气头上的孩子进行说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这种当面的说教,孩子会认为父母和自己是站在对立面上,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批评,心里会有种本能的排斥。

但是,当和孩子一起来看绘本故事的时候,孩子也愿意更理性、更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再看看绘本里,兔子蹦蹦很快就后悔了,他想起自己刚开始学拔胡萝卜的时候。也曾难过的说:“我学不会……”也有人在边上鼓励自己、给自己打气,而不是责备。

于是,兔子蹦蹦找到青蛙跳跳,诚恳的向他道歉,说:“真是太对不起了!我错了,我刚才不应该对你那么刻薄。我们……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两个好朋友又和好了,

再次来到菜园,这次兔子蹦蹦特别认真、特别耐心地教青蛙跳跳拔胡萝卜。

经过几次努力,青蛙终于拔出了一根——又小又绿的胡萝卜。兔子蹦蹦并没有嘲笑他,而是忍着笑,说:“嗯,不错——,毕竟你也是又小又绿的嘛!”

随后,他们两个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孩子们之间有争吵太正常了,有时候一个转身,他们自己就和好了,但如果两个人互不相让,也可能就再也玩不到一起了。

做为父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有限。当他们再大一点,迈出家门的时候,和朋友同伴之间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该怎么去与人相处?

全套十二册,十二个主题,这套拳拳老父心的绘本,也许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胡萝卜味的苍蝇》:虽然你有些东西我不喜欢,但我们还是好朋友;

《怎样拔出胡萝卜》每个人各有所长,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蹦蹦,你的牙怎么嵌在胡萝卜里了?》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陪在他身边;

《五颜六色的魔法驴》适合自己的,不一定适合朋友,学会为对方考虑;

《真雪人,假雪人》有些事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学会接纳对方观点;

《跳跳,你能教我游泳吗?》当朋友间出现误会时,要学会倾听;

《跳跳,我要睡觉了!》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

《蹦蹦的减肥计划》不要嘲笑朋友,开玩笑是有尺度的;

《耷拉耳和弯舌头》不试探友情,不愚弄朋友,开玩笑要有分寸;

《蹦蹦跳跳来帮忙》一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蹦蹦,快给我传球!》朋友也会犯错,没关系,一起玩儿才更有趣;

《跳跳想过圣诞节》特别的日子和爱的人在一起,圣诞快乐,我的朋友!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二):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能,并不等同于友谊的启蒙

儿子上幼儿园以后,就不太爱往楼下院子里跑了,似乎把之前天天在一块儿玩的小伙伴给忘了。前几天走在路上,邻居家的女儿丽丽远远地跟他打招呼,他竟然躲在我身后不理睬。

我问他:“丽丽不是你的好朋友吗? ”儿子摇摇头。“那阳阳呢,你怎么最近晚上也不找他玩了?”——“我才不想跟他玩,他骑车总是骑得飞快!”

额,没分在一个班就这么快把旧交情给忘了啊。之前每天带他下楼混一小时,我还以为他们早成为好朋友了呢。

在一起明明玩得很嗨,转身却不是朋友。也许是因为我们常常混淆了一个问题: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能和礼仪,并不等同于友谊的启蒙。

成人的世界里不难理解,友谊的产生还需要相互地理解、关爱和信任,在发生冲突时,要懂得站在双方的立场作出退让和妥协。好朋友之间有心有灵犀的快乐,也有不被接纳的苦恼。

德国有一位学美术的爸爸玛笛亚斯· 约特克(Matthias Sodtke),给女儿玛拉精心画了一套绘本,用兔子和青蛙之间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好朋友之间的相处和感悟。

本是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出版后却一不小心获得了众多孩子们的青睐,还斩获了德国最权威的童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荣誉奖。这套图画书就是《蹦蹦跳跳的故事》。

这是一套关于兔子和青蛙的故事,适合跟3-8岁的孩子一起来阅读。图书印刷非常养眼,色彩丰富色调却很柔和。当然最大的亮点还是好朋友之间各种欢乐的主题了,孩子们很容易代入故事的场景。

拿到这套绘本以后让儿子挑选,他首先挑的是《蹦蹦的减肥计划》。也许是因为蛋糕的封面看起来很好吃呢!

冬天到了,兔子蹦蹦吃了很多熊奶奶做的胡萝卜蛋糕,无意间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圆滚滚的肚皮,青蛙跳跳戳了戳,笑他已经变成了小胖子。(儿子说,这个圆肚子就跟我爸爸的一样啊^_^)

“那又怎样,不可能每人都像瘦黄瓜”

“哼,那我也不愿胖得像个圆滚滚的土豆!”

“瘦竹竿”“小胖墩”……攻击开始落,小朋友的兴头可就上来了!夸张和攻击为什么让孩子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同时在内心做着自我确认——我是不是被认可的?我希望我是被认可的!

而好朋友,就是能让你重新认识自己而不受伤的人。在跳跳的帮助下,蹦蹦加强了“从天而降”的跳跃运动,少吃蛋糕多吃胡萝卜,终于在春天来临前恢复了苗条的身材。

打开《五颜六色的魔法驴》,儿子马上纠正:不对,是五颜六色的自行车!(那就自行车吧,驴咱还没见过呢)

去野外郊游的时候,跳跳在池塘里发现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们推回家重新刷了一遍油漆修好啦!只是车子太高了,青蛙跳跳一上车就倒!兔子蹦蹦却轻轻松松骑得很溜!

跳跳觉得不公平很委屈。儿子说:不对,是生气!(哈哈,好吧,既委屈又生气)

蹦蹦骑着自行车帮助了熊奶奶,熊奶奶决定送他一件礼物。看到储藏室竟然有一辆小小的自行车,蹦蹦喜出望外:这正是给跳跳量身定做的小魔法驴呀!我一定要带回给他!小伙伴的问题于是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我们常说要教孩子学会分享,但好朋友之间更高级的分享,并不是以换取利益为目的的“交换”,而是发自内心地想把我拥有的,也给你一份。快乐的传递,就这么简单而又温暖!

相互取长补短,是好朋友关系最好的发展方向。我会的,你不会?那就相互学习看看吧。

不过,教的过程会碰到什么难题呢?

在《怎样拔出胡萝卜》这一册绘本里,兔子蹦蹦教青蛙跳跳去地里拔新鲜的胡萝卜。可是跳跳只会生拉硬拽,拔断了萝卜缨子还摔了跟头。

蹦蹦亲自来示范,却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把身后认真学习的跳跳吓了一跳,又失败了。(额,屎尿屁敏感期孩子的最爱啊!儿子笑得在床上翻滚)

蹦蹦觉得跳跳是故意找借口,指责他就是不会拔萝卜!教好朋友学习新技能,最忌讳的就是急躁和指责啊。尽管对方很努力,却总觉得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标准。

蹦蹦脑海中回想起爷爷第一次教自己把萝卜的场景,才突然明白到:要耐心对待,给好朋友信心和鼓励。

同样地,学的过程往往也有波折。

在《跳跳,你能教我游泳吗》这一本书里,轮到青蛙跳跳教兔子蹦蹦游泳了。蹦蹦带着泳圈学得很快,连泳圈漏气都没有发觉,待到发现时突然惊慌失措差点被淹。

上岸后两个好朋友却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跳跳说其实你已经会游泳了!蹦蹦信心不足并不这么认为,甚至怀疑刚刚是跳跳故意打开了泳圈的气塞。

跳跳生气地游到池塘逮苍蝇去了。不知情地蹦蹦以为好朋友一动不动发生了危险,不顾一切游过去施救,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会游泳了……原来学游泳真的是“小菜一碟”呀!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身上往往既带奋发前进的勇气,也潜伏着对未知的疑惑和迷茫。好朋友会在黑暗里为你点亮一束光,你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这新的明亮!别慌!

整套绘本有12册,还有很多蹦蹦跳跳的日常,可以跟孩子慢慢分享。

这位德国的爸爸可以说是非常用心地捕捉了3-8岁孩子的言行特色,把孩子们内心小小的破坏力、大大的想象力和游戏力精心地描绘了出来。

无怪乎还被搬上了剧院的舞台、电视的荧幕:

还被做成了可爱的玩偶。

因为这些可爱的争吵和游戏里呀,始终贯穿着儿童情绪的充分表达。

* 好朋友开玩笑过分了,该不该生气?

*害怕看牙医,可不可以让好朋友知道?

*你想看书的时候我想睡觉,要求合不合理?

* 你喜欢吃的蚊子我吃不下,是不是有问题?……

告诉孩子,和小朋友交往不用隐藏矛盾带来的小情绪,要勇敢正面地去表达。因为正是这些小小的情绪暗流,促成了亲密地沟通和互动,才能顺利地搭上彼此友谊的小船呀!

期待我的孩子,快快找到这温暖的阳光!

曾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关于知识芯片的辩论很精彩,忍不住想:作为家长,如果给你一块无所不知的芯片你要不要?

不过若是愁幼儿社交,那我建议你不用等芯片问世,读一读这套绘本,你和孩子的大脑呀,立马就拥有了超赞的武装!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三):情商课要趁早:孩子和同伴关系处不好,家长帮不上忙怎么办

人际关系真的是一个困扰人一生的课题。新一期的《奇葩说》上,讨论的话题是"不合群,需要改吗?"成年人不合群可以忍受孤独,甚至享受孤独,但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不受欢迎就一定得改,因为童年时期和伙伴的处得不好是会影响心理健康的。

朋友向我抱怨,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头一年还好,到了中班下半学期起,每天回来说的无非是XX又不跟我玩了,XX今天推我了。几乎成了常态。本来以为上了小学,应该就好了,结果还是日常投诉小朋友借了他的橡皮没有还,上课总是侵占他的地盘,书又给小朋友弄皱了云云。

"你说我又不是插不上手,我能怎么办啊?总是替他出头显得我太小气。不管吧,又气不过。你说这孩子怎么那么怂,受了欺负不晓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教都教不会!我小时候可凶了,绝对不随我。像他爸爸!"朋友一通抱怨。我边听边点头,我俩孩子一般大,她踩过的坑我都踩过。刚刚进幼儿园那时候还没有伙伴意识,自己玩自己的。到了中班,孩子就正式进入社交圈了。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通常会回家倾诉,于是父母的烦恼也就跟着来了。孩子在学校的交往情况,咱们听得着,看不见。也很难给予具体的指导,因为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情景下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孩子投诉小朋友推他,其实是孩子排队的时候开小差,后面的同学心急推了一把孩子而已。

那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良性的朋友圈,给孩子一个阳光的童年呢?一方面情商也是需要实战锻炼的。大家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更会"来事"。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独生子女多了,孩子才变得娇气起来,不会和同伴相处。另一方面,父母帮孩子模拟交往情景特别重要。

《蹦蹦和跳跳的故事》就是一套特别推荐给孩子的交往情景模拟书。这种书其实市面上有很多。你到某当,某东随便一搜"儿童情商"就能出来一堆。《蹦蹦和跳跳的故事》有什么特别的呢?这套书,特别好玩!普通的情商书都长这样: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俩吵架了,小明主动向小红道歉,于是他俩和好了。一本正经地好像小学生作文,谁要看啊!小朋友也是有审美的好伐!

普通情商书长这样

《蹦蹦和跳跳的故事》真的很好玩,好玩到我家一年级一直不肯自主阅读的丫头,主动捧起来自己读。首先这两个主角的形象特别好玩,是一只长得像土豆的青蛙和一只非主流,一点也不萌的兔子。简而言之,丑得很有个性。

逗比情商书长这样

《蹦蹦和跳跳的故事》除了特好玩,还特别接地气,不讲大道理,不是那种一拿出来你就有预感想和你谈谈了的书。现在的小朋友都猴精猴精的,我们家小朋友才一年级,就已经非常不耐烦说教了(看来老娘的保质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蹦蹦和跳跳的故事》就是那种糖衣包得特别厚的书,每本书都有和朋友交往的技巧在,但绝对不会让人反感。

比如这本《五颜六色的魔法驴》蹦蹦和跳跳找到一辆破旧自行车,两个人齐心协力让旧车焕然一新。结果兔子蹦蹦骑得非常好,青蛙跳跳却一骑就趴(当然了,短胳膊短腿的青蛙能骑得了才怪)。然后青蛙就很生气,他觉得自己也付出了努力去修车,最后却骑不了,就生气不理兔子了。这个细节其实非常生活化,我发现包括我女儿在内很多小孩子学不好一样东西的时候会生气。通常这个时候我都比她更气,你丫学不好还敢耍脾气!

看这只青蛙气到头上长角,眼睛发红!可以说是很气了。而兔子是怎么做的呢?兔子跑了,让青蛙一个蛙静静~遇到朋友生气,先避让,不抬杠,What is高情商?This is 高情商!老娘这把年纪遇到小崽子发脾气都是先上手削一顿再说,真的是人不如兔~后来兔子找到了一辆小三轮车,送给青蛙,而青蛙也意识到自己不会骑车并不是兔子的错,两个小伙伴当然是和好啦!

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是一对非常要好但又经常吵架的小伙伴(和咱们的孩子一样一样一样的)。比如这本《真雪人,假雪人》。

下雪了,兔子和青蛙很开心地堆了个雪人。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的雪人应该长得像兔子还是像青蛙呢?两个家伙吵得不可开交。这看起来是个非常简单的小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同伴压力的论题。孩子越大越能体会到来自同伴的压力。别的孩子都打王者农药,你的孩子打不打?不打的话就和同学聊不到一起,尿不到一壶。这就是同伴压力。同伴压力往小了说,是同伴分歧,往大了说,有可能会让孩子不合群。很多父母觉得这是件小事,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跟他玩好了。大家没损失。NO!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我是不是应该去迎合同学呢?大家都做的事情,我不做,是不是我错了?大家都在追星,我也应该追一个,大家都穿名牌,我也应该穿吧?

那蹦蹦和跳跳怎么解决分歧的呢?他们去问裁判——亦师亦友的熊奶奶(熊奶奶真的是一个超有智慧的长者,是一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对象)。熊奶奶没有正面回答,她拿出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一个红一个绿问两个孩子,哪只是真正的苹果?很明显,两只都是嘛。所以同伴分歧不是一道是非题,而是一道选择题。玩王者农药还是看书,本质上没有对错,只是个人选择不同。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是高情商的表现,而学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又是另一种境界。作为父母,我们既不希望孩子不合群,也不希望他随波逐流、缺乏个性。那这个真假雪人的故事,就是一个答案。

三个迥然不同形象,代表三种选择,每一种。。。都很辣眼睛,哈哈!

《蹦蹦和跳跳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解决孩子交往过程中小问题的故事。适合中班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读。上了小学的孩子可以试着自主阅读。

TIPs:第一遍不要去告诉孩子书里讲了什么道理,把有趣的书搞得无趣是许多中国式家长的天赋。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什么时候可以拿来讲道理呢?就是遇到实际案例和书上相一致的时候,比如孩子回来投诉,XX又和他吵架了,Why?因为他说奥特曼比汪汪队帅,小伙伴不同意。你就可以引用真假雪人的故事呀,觉得奥特曼帅木有问题,觉得汪汪队帅也木有问题,都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赞同对方,但坚持自己观点,没毛病!(论一只狗和两只咸蛋谁比较帅,也只有小朋友干得出来。)

想睡or不想睡,这是个问题

玩具搞坏啦,怎么破?

至于本书曾获亚马逊五星童书,销量过250万册这种小事我就不提啦!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作者玛笛亚斯·约特克画给他女儿的生日礼物。这种萌萌哒爹地请给我来一

《《蹦蹦跳跳的故事》(共12册)》读后感(四):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当了爸妈之后,每天最享受的就是下班后回到家。闺女冲过来抱住你的时候。但是前段时间有一天回到家后,闺女不但没有跑出来迎接我,反而在嚎啕大哭,问了奶奶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和邻居家的孩子起了冲突。

邻居家的孩子看上了闺女的玩具,闺女不肯给,两人争吵起来,不知怎么地,闺女就被推到地上了,于是就有了我下班回家后看到的这一幕。得知了事情原委后的我,哭笑不得,只能一边好言安慰闺女,一边想着要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用人话说就是,孩子长大了,得明白自己不是这个宇宙的中心,该学会与人交往了,否则以后到了社会上,可是要被人打的。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不可能一直被局限在家庭这个小天地中,总有一天他要走出家门,开始和其他人交往,最终融入这个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点冲突。

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后,没有了家人的全天候陪伴,只能自己尝试着和他人交往,在新鲜之余,烦恼也随之而来。小朋友好动,下手又没个分寸,互相之间发生点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再加上平时在家里都是饱受众人宠爱的小宝贝,难免会有点娇气,谁也不肯让谁。尽快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就显得十分紧迫了,你也不希望自己家娃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相处不好,被大家排斥,或者是每天都被欺负,回家哭鼻子吧。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学会与同伴交往,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那要怎么帮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呢?当然是给孩子读童书啦。

“蹦蹦跳跳的故事”系列丛书,就是这样一套旨在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同时又十分热闹、有趣的童书。

这是一套适合3-8岁孩子阅读的同伴交往启蒙图画书,作者玛笛亚斯· 约特克是德国享有盛誉的图画书大师。

“蹦蹦跳跳的故事”其实是他画给自己女儿的生日礼物,不料却吸引了全世界的小朋友,连续出版了24年,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超过500万册!还荣获了德国最权威奖项——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荣誉奖。

那这套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先来一起认识一下这套书的主人公——蹦蹦和跳跳吧。

蹦蹦是一只土黄色的兔子,有着一个圆滚滚的肚子。

跳跳则是一只绿色的,长得像三角形一样的青蛙。

两人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了,硬要说他们有什么特点的话……

那就是,

都丑萌丑萌的,哈哈。

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一起住在一座小房子里。

房子里有阁楼。

还有储藏室。

房子边上还有一大片菜地呢,地里种着的,全是蹦蹦最喜欢吃的胡萝卜。

他们整天在一起,一起玩,一起听音乐,一起笑,一起吃饭……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蹦蹦和跳跳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矛盾,在一起时总是吵吵闹闹的,经常是上一秒还亲亲密密的,下一秒就闹僵了,像极了我们家里的孩子。

在 《五颜六色的魔法驴》中,蹦蹦和跳跳无意中发现了一辆自行车,他们特别开心,把自行车涂成了五颜六色的。

跳跳迫不及待地想骑上自行车玩一会,但是自行车太高了,跳跳骑不了,还摔下来了两次。

被摔得鼻青脸肿的跳跳很生气,哭得可伤心了,还冲着蹦蹦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看到这里,就想起了自己家的闺女,也和跳跳一样,一旦有什么事情没做好,就开始发火,乱扔东西。

其实呀,这是因为孩子的脑子还没发育好,理智管不住情绪,脾气一上来时,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再加上孩子会说的话不多,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只能通过发火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情绪了。

我们来看看蹦蹦是怎么做的?蹦蹦没有去刺激正在气头上的跳跳,而是先骑着自行车走了,让跳跳一个人静静。

但是这并不代表蹦蹦没把跳跳放在心上,蹦蹦可是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我本来以为蹦蹦会在车后面加个座位,带着跳跳,没想到,竟然是拿来了一辆新的小三轮车,这下可好了,两个好朋友又可以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在《蹦蹦,你的牙怎么嵌在胡萝卜里了?》这个故事中,蹦蹦为了驱赶自己家萝卜地里的鸟,不小心把大门牙弄断了,只能找牙医去补牙。

但蹦蹦又特别害怕牙医,梦到牙医拿特别粗的针自己。

跳跳安慰了他,陪他到牙医诊所。有趣的是,河狸医生牙齿也漏风,两个人的对话好玩儿极了。他修补好蹦蹦的牙齿,蹦蹦又能欢快地吃自己的胡萝卜了。

看到这里,就想起了之前带闺女去打疫苗,孩子一看到医生,就开启鬼哭狼嚎模式。孩子对医生,应该都还是有点恐惧心理的吧,毕竟打针抽血什么的,还是挺疼的,但是有了小伙伴的陪伴,去医院看医生,似乎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呢。

在蹦蹦跳跳的家附近,住着一位熊奶奶,熊奶奶应该是天底下孩子最喜欢的那种奶奶了,经常给蹦蹦跳跳做好吃的,像什么樱桃丸子汤啦,蓝莓蛋糕啦等等,蹦蹦跳跳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也总是会第一时间找熊奶奶评理。

蹦蹦跳跳在一起踢足球时,把足球踢破了,两人互相指责,大吵大闹,熊奶奶看见了,不但没有责骂他们,反而从储藏室里找了一个真的足球,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

熊奶奶生病了,蹦蹦跳跳想帮忙收拾厨房,却不料越帮越忙,把厨房弄得一片狼藉。

看蹦蹦和跳跳低着头,手足无措的样子,多像家里闯了祸之后害怕被爸爸妈妈责骂的孩子啊。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熊奶奶要发火了?

并没有,熊奶奶反而搂着他们,给他们讲起了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是个调皮的小孩,有一次妈妈一怒之下,把碗给摔了,我被吓得跑到外面躲了一天,连饭都没回家吃,直到日落时分才敢回家。

像熊奶奶这么温柔,对孩子无限包容的奶奶,一定是世上所有孩子都喜欢并且想要的那种奶奶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就觉得自己也要做个像熊奶奶一样的人,永远对孩子温柔以待。

这套书中除了热热闹闹的故事,以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外,还隐藏着不少有趣的小细节呢

在《怎样拔出胡萝卜》中,蹦蹦发现自己的胡萝卜快吃完了,看蹦蹦这诧异的表情,令我强烈怀疑有人偷吃了蹦蹦的萝卜。

是谁干的呢?

看左下角,看到了吗,有只小老鼠呢。

估计很多萝卜都是到这只小老鼠的肚子里去了,你看,当蹦蹦检查胡萝卜时,他就躲在箱子背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蹦蹦带着跳跳去拔萝卜,结果跳跳不会拔,连续拔了几次,都没成功。

蹦蹦的态度又特别不耐烦,跳跳生气地跑开了。

之后蹦蹦回忆起爷爷教自己拔萝卜的过程,看,画面中也有一只小老鼠出镜了。

还偷偷吸起了爷爷的烟斗。

结果呢,

在下一幅图中,小老鼠就躺在地上喘气了。

看,大人的烟不能乱吸吧。

而在《耷拉耳和弯舌头》中,跳跳拿了蹦蹦的胡萝卜箱子来捉苍蝇,被蹦蹦发现后,飞快地跑走了。

看跳跳这逃跑的样子,是不是和家里做了坏事后逃跑的小家伙特别像。

还有底下那句“我的胡萝卜箱!”,仿佛都能看到蹦蹦在后面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

书中选取的故事,贴近孩子在交友中的天性和心理。两个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冲突,在笑笑闹闹中解决问题。

比如蹦蹦和跳跳两个好朋友有一天突发奇想,想尝尝对方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味道,却发现自己无法接受对方的食物。

他们十分苦恼,难道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

经过一天时间的思考,他们终于顿悟,做好朋友并非意味着什么都要一致,能够包容、能够接受彼此的不一样,才是友谊的真谛——当然,如果世界上能有胡萝卜味儿的苍蝇就更好啦!

把“大道理”化成身边熟悉的小故事,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

如果你想告诉孩子:好朋友之间要包容、接受彼此的不一样。这是多难理解的事情呀!然而,用吃的来比喻,孩子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约特克从孩子的视角,循着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该如何与朋友相处,成就了“蹦蹦跳跳”畅销世界24年的图画书经典。

这么有趣又接地气的童书,你真的不想来一本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