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了每个孩子》读后感精选

《为了每个孩子》读后感精选

《为了每个孩子》是一本由〔英〕卡洛琳·卡斯特 / 改写 / 〔英〕约翰·伯宁罕 等 /著作,雅众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8-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了每个孩子》读后感(一):捍卫儿童应有的权利

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应该是单纯、健康、阳光而快乐的,可是总有那些一些原因让他们无法享受本应属于他们的生活。于是,我们经常能网络媒体中看到或者是听到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恶意伤害事件,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曾近距离接触过那些生活的并不幸福的孩子们。

是的,对于儿童的伤害事件似乎从未停止过,每每被揭露出来,总是那样令人触目惊心。幸好,这样的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相比之下,那些关爱儿童、始终捍卫孩子权利、保护他们尽可能远离伤害的人反而更多更多,其中也包括身为父母的我们。

每个孩子都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快乐地成长,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是为孩子而建立的有效法律武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当遵守,也要为建立一个适合儿童生存和成长的环境而努力。那么,孩子们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呢?这点不仅成人需要了解,孩子自已也要了解才行。

《为了每个孩子》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童书,也是世界各国14名知名画家联合创作的精品绘本。它取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且用清晰的笔墨,优美的图画诠释了究竟何为“儿童应享受的权利”,字字句句,让人印象深刻。和孩子一起阅读过后,心中更是满满的感动,并在心中发出感慨:“恩,不错,孩子的世界就应当是这样的!”

身为孩子,无论是什么肤色,无论生活在哪里,无论是何性别与种族,只要生活在被太阳、月亮和星星照耀下的地方,他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孩子们理应受到关爱、宽容、理解和帮助,在没有纷争,没有伤害,没有悲伤和绝望中慢慢成长。

当世界对儿童充满善意,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太过遥远,不,不是的,它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假如你遇到迷路的孩子,假如碰巧看到虐童事件发生,假如你知晓有人在伤害孩子,我们都应当伸出关爱之手。这样的事情,纵使微小,但对孩子来说,却足以铭记一生。

身为父母,或许你以为孩子什么都该听你的。其实不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假如你爱孩子,那么不妨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听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也是最好的爱。

为了每个孩子,为了你我的孩子,为了世界的孩子,这本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图文版——《为了每个孩子》所有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为了每个孩子》读后感(二):我们该拿什么奉献给每个孩子呢

文/文小妖

翻开由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改写编绘的绘本《为了每个孩子》时,被一幅幅风格各异的插画打动的同时,也被里面一条条法律条文感动着……

《为了每个孩子》由世界各国14位知名画家亲自操刀,画面与法律条文相结合,为所有读者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生动地诠释出条文里所包涵着的核心理念:以童为本,尊重每个儿童,保护每个儿童的身体和精神,让他们能无忧无虑自由地成长。

我很喜欢英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达·达尔曾说过的那句话,“大人如果真想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跪着生活一个星期,他就会知道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人高马大、高高在上的大人的地盘上是一种什么感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命运是操控在大人(父母、老师等)手里的,而更多时候,大人们总是很喜欢将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忽略他们的本心,因此,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也是压抑的。诚如,绘本中呈现的《儿童权利公约》第十三条就要求到,“允许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声音响亮还是微弱。不管是低声耳语,还是大声叫喊,或是用文字书写,用画画表达,用手势比划,用记号示意——无论用什么方式表达,请倾听我们在说什么。” 倾听,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沟通,理解,发泄和包容的出口,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能倾听他们的内心的表达,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极大的认同。然而,许多大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记得,有不少家长一直跟我诉苦,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喜欢说谎,我当爸妈的居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孩子变了,变得不乖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我心里总是隐隐一疼,大抵这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为何孩子会变成这样?难道全都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深究下去,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曾经,当孩子一脸期待地向父母们诉说着种种情绪时,不少家长总是不耐烦地打断孩子诉说,忘记了倾听对于那时那刻的孩子来说,就像是溺水的人得到了一个能救命的游泳圈一样重要。于是,一次次的累积,量变到质变,孩子们再也不愿意说了,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包裹起来,于是便轮到家长找人哭诉的循环了。如果,家长们能放下手中的手机,停下鼠标,关掉电视……花一点点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那么,在家长眼里,孩子所谓的变得不乖,不听话的几率会大大降低的。

在绘本《为了每个孩子》中,每条法律条文掷地有声,或温柔,或严厉。它温柔地告诉每个孩子:这些条文都是你们所应有的权利,也是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同时,它又严厉地告诫每个成人(特别是孩子的父母):要想和孩子拥有一段迷人而又和谐的关系,要想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想让孩子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就请好好地把这些条例认真地看一看,并竭尽全力遵守。如果每个成人真的能做到条例中的要求,那么这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

尤其难得的是,《儿童权利公约》教会所有人:尊重,不歧视,和平,友爱,珍惜等美德,看似简单的条例背后却包裹着人性的闪光面。如果每个孩子能如条例里要求的那样健康自由地成长,那么这些优良品质与美德将会一代代不断传承下去,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我很喜欢绘本腰封上写的那句话,“每个孩子都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快乐地成长。”是的,这应是每个孩子的权利。而作为成人,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呢,该拿什么奉献给孩子呢?显然,《儿童权利公约》里的每一条条例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为了每个孩子》读后感(三):《为了每个孩子》儿童的权利

  我们第一次接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我从网上给宝宝买了一个品牌的校服,随品牌赠送的一本小册子,正是《儿童权利公约》。今年宝宝上学的语文课本中,有一段诗歌,也是拓展到了《儿童权利公约》。现在我们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的《为了每个孩子》,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图文本。  世界上的每一个儿童,都有快乐的生活的权利。很多孩子不能够,享受到温馨稳定的生活环境。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的休息和娱乐都被产业化的商家左右了。在公园里玩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幼儿园以下的小童。只要开始上学的中童和大童,都是忙忙碌碌地徘徊于学校和兴趣班之间。我们成年人可以发出自己的呼声,对996,对无休止的加班,我们都可以发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事实上,更多的孩子远比大人辛苦。甚至有的小朋友周末都比平时上学要更忙碌。他们做作业慢的时候会被指责为拖延,他们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会被批评责备,成年人作为监护人,有些没有方法的父母,甚至会把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即使自己做的并不够好,仍然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甚至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有些父母觉得,上兴趣班就是休息和娱乐。现在的孩子能有几个有时间发呆,有几个知道,无所事事是什么感觉?这就是我觉得《儿童权利公约》值得被大家认知的原因。  今年学校减负很有实效。我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学校的作业,有很多可以玩耍和看课外书的时间。我们真心的为学校的减负鼓掌。可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歪风邪气,不停的贩卖焦虑,把小学生减负和阶级固化连在一起。好像孩子们能多玩一会儿,他的阶级就会下滑一样。很多成年人自己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所不满,进而以为靠自己当年努力学习,今天才有了这样的位置,孩子只要更加努力学习,就会比她自己本身的地位更高一级。我想说,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提供的是帮助,孩子不是我们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想要更好的生活,自己努力。  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像书中所画的小朋友一样,快乐的学习,开心的玩耍,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希望每一个父母能够和孩子共同读这一本《为了每个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