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是一本由[美] 乔纳·莱勒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18-10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精选点评:

●很有意思的书,解决了我很多困惑。

●复杂的情况要用情绪脑,较单纯的情况用理性脑。情绪脑靠的是经验解码出来的敏锐直觉,理性脑需要逻辑和计算。所以,实在纠结时,干脆跟随心走也不是没有道理。

●介绍得简单通达!

●翻译得还是感觉难受,看几个靠前的书评,写得真好,概括得到位。总结:复杂的事,情绪脑决定吧——相信直觉,就它吧;简单的事,反而理性脑决策——琢磨下,选那个觉得更好的就是了。好像有道理,又好像在实践当中要小心一点。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决定,那就思考自己是怎么思考的。 良好决定的关键在于知道在什么时候依靠哪个系统。 各种科学和心理实验非常丰富,扑克游戏、232航班事件的案例也很详细。揭示了生活中各种面临决策的情境背后的原理和来由。

●现阶段读到这本书真的太是时候了

●脑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 书中详细介绍的各脑区运作机制让我对所谓的“安慰剂效应”“认知失调”等心理学术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看到现在的脑神经科学能给原本谜一样的现象做出如此解释真是非常激动!(´。✪ω✪。`) “思考自己是怎么思考的。如果你只想从本书获得一个启示,那么就记住这个吧。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你应该清楚该决定属于什么类型、需要哪种思维过程...确保你在正确运用大脑的最好途径是研究你在如何运用大脑,倾听大脑内部的争论。” 以上也可视作“正念”与“觉察”的原理吧

●做决定时,我们是该凭理智还是直觉?

●主要是介绍“情绪脑”的科学发现和决策中情绪的作用,作者最后的结论粗暴总结就是:无关紧要的事可以多用理性脑,大事上要利用情绪脑。问题在于,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准则,也完全忽略了个体差异,论证也颇有问题:情绪丧失的人做不出好决定,不代表人应该主要依赖直觉;个别专家用直觉解决大问题,不代表他们总能以此行事,更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照方抓药。

●为何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读后感(一):你以为的“理性”也许在害你

之前看过的书都在告诉我,非理性行为给我们决策带来的偏差,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向我们讲述了情绪脑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情绪脑,我们不能做出选择。因为理性会让我们反复权衡。

甚至,道德也是情绪脑掌控下的选择,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相悖。

作者从人脑构造的生物结构来讲明理性和感性的协调,抵制,掌控等关系。

整体下来是很辩证的思维写作方式,既说明了理性的优点缺点,也说了感性的优点缺点。

当信息不多时,通过理性分析也许会得到更好的答案。但当面临异常复杂的决定时,可以运用意识脑收集决定所需的各种信息,但是不要试图用意识脑分析这些信息。让潜意识脑消化这些信息,你的直觉告诉你的几乎就是最好的选择。

理性无法解决我们要靠直觉,但理性却要时刻监控情绪脑,避免过于激动。这要求我们总是需要思考我们在怎样思考,这样才能在理性和感性的转换中游刃有余。

看完这书之后,觉得之前那个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理性思维的我更幼稚,这本身就是个很情绪化的悖论做法吧?

虽然本书中有时候叙述略显冗余,也有低级排版问题。但是,拯救了我的人生观,我又得重新思考了。

为什么每次你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其实是离答案更远呢?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读后感(二):打开大脑决策的黑匣子:解读《如何做出正确决定》

柏拉图认为意识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他把意识比作马车,感性是马,理性是车夫,马有可能会出错,这就需要车夫不断鞭打以控制马车的方向。柏拉图思想和认知心理学共同基本观点是理智优于情感。可是,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本书作者乔纳·莱勒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典型事例,从生物学和神经学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我们的大脑在做决定时是如何运转的,读完此书,你将对感性和理性思考有更深刻的认识。 文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安得了帕金森氏症,她不得不服用一种增加多巴胺含量的药物来控制身体,可是她在服药后却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她清楚地知道赌博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可就是停不下来,直到她不再服用此药物。那么这个神奇的多巴胺又是什么呢?科学家现在知道神经传递素有调节所有情绪情感的功能,而多巴胺是大脑内部“通用的神经货币”。当多巴胺神经元不断放电刺激我们产生快乐的脑区,我们就会感到快乐,而多巴胺神经元还有强大的学习功能,它在反复训练后能预测未来。剑桥大学神经学家舒尔茨做过一个关于多巴胺的实验,在铃铛响之后给猴子食物,起初多巴胺神经元放电是在猴子拿到食物时,经过反复训练,在铃铛一响起时多巴胺神经元就开始放电了,这说明多巴胺神经元能够预测未来。回到赌博这个话题上,赌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而意料之外的奖赏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激活能力通常是意料之内奖赏的3-4倍。赌博的不可预测性让多巴胺神经元无法破解,而偶然出现的奖赏让多巴胺神经元着了迷。 可是人们在输掉了大量的金钱时,失败的次数远远大于奖赏的次数,为何人们还是不愿意停手呢?仅仅是因为多巴胺的缘故吗?这时,我们就要提下多巴胺的“帮凶”,情绪脑的另一个缺陷:损失规避。在人类的决定中,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等量收益造成的快乐。在赌博中,人们一旦停手,你的情绪脑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感,让你不得不继续寻求风险。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人们在股市中的表现。而人们刷爆信用卡的表现也是因为刷信用卡这个行为逃脱了情绪脑的“损失规避”,你体会不到花钱的痛苦,如果不进行理性的筹划,就会让自己陷入商家和银行的圈套。 情绪脑如此不可靠,那么它是不是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毫无益处呢?事实正是相反的,没有了情绪,我们将做不了任何决定,我们会不停地纠结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陷入繁杂的信息中不可自拔。多巴胺神经元具有学习能力,能预测未来的事件,而且还能够进行不断修正。在舒尔茨的实验中,一旦铃铛响后,猴子没有获得食物,已经开始放电的多巴胺神经元会立刻停止放电,并在反复训练后重新确定自己的模式。人类的情绪并不是一时兴起,每当你体验到喜悦或失望,多巴胺神经元就会把这些经验储存到记忆中,它从历次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并化繁为简,让你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定。我们细胞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育之中,成功是需要从历次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表扬一个孩子也不能一味夸奖他的智力,而应该夸奖他的用心和努力。因为表扬孩子先天智力违背了神经元的实际学习模式,这种表扬方式不利于鼓励孩子进行尝试,而一旦他出现失败,就容易对自己的智力产生负面怀疑。 如果说我们的情绪脑是一台大数据高速处理器,那么我们的理性脑则像是上个世纪的老旧计算机,它的容量非常有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理7个左右的数据。它不像情绪脑那么智慧,那么我们的理性脑又有何过人之处呢?它的魅力在于能够调节我们的情绪。 文中举例说一个常春藤优秀学生玛丽得了脑肿瘤,之后她记忆力开始衰退,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频繁光顾酒吧、舞厅,尝试可卡因,肿瘤让她出现了执行功能障碍,看见什么都想碰一碰,看见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她的行为好像不是由内部目标驱动的,而是完全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检查发现,她的肿瘤压迫了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紧贴着前额头骨的一团褶皱组织,它掌控着我们的思考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审视自己的意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压抑冲动,筹划未来。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蒙大拿森林发生火灾,在消防员控制不住大火眼看就要被大火吞噬时,所有人在恐惧的支配下本能地想迅速逃离大火,只有道奇停下来,因为他知道恐惧没有用,人永远不可能跑过大火,他喊其他人停下,可是没有人听他的,他在自己前方用火柴烧出了一个隔离圈,而他自己走进隔离圈,当大火经过时,只有他活了下来。虽然他也感到恐惧,但是理性很快战胜了恐惧,让他能够冷静思考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性命。在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前额叶皮层经历了急剧的扩张,人类之所以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成就,和我们的思考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人类发育过程中,额叶也是发育较晚的,直到青春期才发育结束。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爱冲动,发脾气,爱哭泣,情绪管控能力差,并非他们天生要给你找麻烦,他们只是还在发育而已。 听起来理性似乎完美无缺,我们凭借理性的思考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事实的真相却不那么美好。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本来靠直觉你做出了一个选择,可是在慎重考虑下你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但是事实证明你的直觉是正确的,而过度的思考可能会把你引入误区。当歌唱家开始分解每一个音符和发音时,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会唱的歌可能不会唱了,当运动员开始思考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时,有可能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动作却做不好了,这都是思考过度带来的“窒息”。到底是该选择一个远离工作地点的郊区的大房子还是选择一个市区的小房子?人们思考的时间越长,越会把各种场景加进去,爷爷奶奶会过来住,朋友聚会有场地,如果多一个孩子还需要更多的空间,每天上下班的路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结果觉的有必要买下大房子。可是实际情况是,每年大部分时间,多余的房间都是空闲的,而每天的车程确实会成为一个负担。思考的越多,有可能选择越糟糕。 除了评价这两套对立的脑系统,作者还单独把道德拿出来做了一下解读。道德和法律,听起来似乎是人们依靠理性构建起来的,其实它的根基还是源于人们的同情心,我们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我们感受到了受害者的悲伤,因此我们要求对犯罪者进行审判。在情绪脑做出决定之后,前额叶皮层的理性回路才开始激活,我们想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以证明我们道德的合理性。盖西在童年时期就有虐待动物的倾向,尽管他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后也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可是最终他还是被警方查出杀害了33个男孩。盖西是个精神病人,他没有办法体验悲伤或喜悦,也从来没有感到特别愤怒,他面对恐怖和焦虑依然能够非常平静。造成精神病大脑缺陷的主要问题似乎是杏仁核受损,这是负责产生消极情绪的脑区。因此,精神病人在伤害别人时从不会感觉不好,暴力不会让他们紧张,这种情感无能使得他们不会从负面体验中吸取经验,他们的再次犯罪率是其他犯人的4倍。人类天生就是要寻找爱的,道德的养成也需要后天的滋养,盖西小时候总是遭到父亲的虐待,以至于他关闭了对别人的同情心。1966年罗马尼亚下令禁止任何形式的避孕方法,于是这个国家的弃婴变得越来越多,孤儿院爆满,资金不足造成很多孩子没能被很好的照顾,经过检查这些孩子负责情绪和社会交往的脑区活动性很低,这些国家政策的牺牲品难以理解人类世界的同情心,他们不仅难以识别别人的情绪,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认识了大脑决策的秘密,也要回到现实生活中不断审视和反思自身,我们成长的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共同影响我们的选择,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没有人能做出回答,借《哪吒》一句比较火的台词: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读后感(三):打开大脑决策的黑匣子:解读《如何做出正确决定》

柏拉图认为意识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他把意识比作马车,感性是马,理性是车夫,马有可能会出错,这就需要车夫不断鞭打以控制马车的方向。柏拉图思想和认知心理学共同基本观点是理智优于情感。可是,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本书作者乔纳·莱勒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典型事例,从生物学和神经学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我们的大脑在做决定时是如何运转的,读完此书,你将对感性和理性思考有更深刻的认识。 文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安得了帕金森氏症,她不得不服用一种增加多巴胺含量的药物来控制身体,可是她在服药后却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她清楚地知道赌博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可就是停不下来,直到她不再服用此药物。那么这个神奇的多巴胺又是什么呢?多巴胺是大脑内部“通用的神经货币”。当多巴胺神经元不断放电刺激我们产生快乐的脑区,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剑桥大学神经学家舒尔茨做过一个关于多巴胺的实验,在铃铛响之后给猴子分发食物,起初,当猴子拿到食物时,多巴胺神经元开始放电,猴子表现出快乐,经过反复训练,猴子在一听到铃铛响它们的多巴胺神经元就开始放电了,这说明多巴胺神经元不仅带动我们的情绪,还能主动学习并预测未来。回到赌博这个话题上,赌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意料之外的奖赏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激活能力通常是意料之内奖赏的3-4倍。赌博的不可预测性让多巴胺神经元无法破解,而偶然出现的奖赏让多巴胺神经元着了迷。 情绪脑还有另一个缺陷:损失规避。你在超市愿意可能选择标有85%瘦肉标签的肉,而不愿选择标有15%肥肉标签的肉。虽然结果可能没有什么差别。损失会让我们痛苦,我们本能想要避免损失,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习惯,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逃避损失可能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你依赖信用卡的原因也是因为刷信用卡这个行为让你规避了金钱损失感,而情绪脑又缺乏长远规划,以至于你纠缠在债务中不得脱身。在人类的决定中,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等量收益造成的快乐,一句批评带来的影响可能需要五句赞美才能抵消。 过分追求快乐和过分逃避损失都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但是情绪脑就是没有办法把握这个度。情绪脑如此不可靠,那么它是不是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毫无益处呢?事实正是相反的,情绪是我们身体本能的反应,使我们在生存环境中尽可能的趋利避害。就像药物能治病但也有副作用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副作用就放弃治疗。没有了情绪,我们将做不了任何决定,试想我们没有了喜悦没有了悲伤又该如何自处呢?我们会不停地纠结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陷入繁杂的信息中不可自拔。多巴胺神经元不仅能预测未来的事件,而且还能够进行不断修正。在舒尔茨的实验中,一旦铃铛响后,猴子没有获得食物,已经开始放电的多巴胺神经元会立刻停止放电,并在反复训练后重新确定自己的模式。人类的情绪并不是一时兴起,每当你体验到喜悦或失望,多巴胺神经元就会把这些经验储存到记忆中,它从历次的错误中吸取经验,让你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定。我们细胞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育之中,成功是需要从历次失败中吸取教训的。表扬一个孩子也不能一味夸奖他的智力,而应该夸奖他的用心和努力。因为表扬孩子先天智力违背了神经元的实际学习模式,这种表扬方式不利于鼓励孩子进行尝试,而一旦他出现失败,就容易对自己的智力产生负面怀疑。 如果说我们的情绪脑是一台大数据高速处理器,那么我们的理性脑则像是上个世纪的老旧计算机,它的容量非常有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理7个左右的数据,我们的瞬时记忆力也确实非常有限。它不像情绪脑那么智慧,那么我们的理性脑又有何过人之处呢?它的魅力在于它能控制我们的情绪。 文中举例说一个常春藤优秀学生玛丽得了脑肿瘤,之后她记忆力开始衰退,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频繁光顾酒吧、舞厅,尝试可卡因,肿瘤让她出现了执行功能障碍,看见什么都想碰一碰,看见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她的行为好像不是由内部目标驱动的,而是完全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检查发现,她的肿瘤压迫了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紧贴着前额头骨的一团褶皱组织,它掌控着我们的思考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审视自己的意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压抑冲动,筹划未来。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蒙大拿森林发生火灾,在消防员控制不住大火眼看就要被大火吞噬时,所有人在恐惧的支配下本能地想迅速逃离大火,只有道奇停下来,因为他知道恐惧没有用,人永远不可能跑过大火,他喊其他人停下,可是没有人听他的,他在自己前方用火柴烧出了一个隔离圈,而他自己走进隔离圈,当大火经过时,只有他活了下来。虽然他也感到恐惧,但是理性很快战胜了恐惧,让他能够冷静思考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性命。在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前额叶皮层经历了急剧的扩张,人类之所以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成就和我们的思考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人类发育过程中,额叶也是发育较晚的,直到青春期才发育结束。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爱冲动,发脾气,爱哭泣,并非他们天生要给你找麻烦,他们只是发育不成熟而已。 听起来理性似乎完美无缺,我们凭借理性的思考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事实的真相却不那么美好。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本来靠直觉你做出了一个选择,可是在慎重考虑下你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但是事实证明你的直觉是正确的,而过度的思考可能会把你引入误区。当歌唱家开始分解每一个音符和发音时,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会唱的歌可能不会唱了,当运动员开始思考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时,有可能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动作却做不好了,这都是思考过度带来的“窒息”。到底是该选择一个远离工作地点的郊区的大房子还是选择一个市区的小房子?人们思考的时间越长,越会把各种场景加进去,爷爷奶奶会过来住,朋友聚会有场地,如果多一个孩子还需要更多的空间,每天上下班的路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结果觉的有必要买下大房子。可是实际情况是,每年大部分时间,多余的房间都是空闲的,而每天的车程确实会成为一个负担。理性脑容量有限,思考的越多,信息越复杂,选择有可能越糟糕。 除了评价这两套对立的脑系统,作者还单独把道德拿出来做了一下解读。道德和法律,听起来似乎是人们依靠理性构建起来的,其实它的根基还是源于人们的同情心,我们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我们感受到了受害者的悲伤,因此我们要求对犯罪者进行审判。在情绪脑做出决定之后,前额叶皮层的理性回路才开始激活,我们想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以证明我们道德的合理性。盖西在童年时期就有虐待动物的倾向,尽管他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后也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可是最终他还是被警方查出是杀害了33个男孩变态杀人狂。盖西是个精神病人,他没有办法体验悲伤或喜悦,也从来没有感到特别愤怒,他面对恐怖和焦虑依然能够非常平静。造成精神病大脑缺陷的主要问题似乎是杏仁核受损,这是负责产生消极情绪的脑区。因此,精神病人在伤害别人时从不会感觉不好,暴力不会让他们紧张,这种情感无能使得他们不会从负面体验中吸取经验,他们的再次犯罪率是其他犯人的4倍。人类天生就是要寻找爱的,道德的养成也需要后天的滋养,盖西并非天生缺陷,他小时候总是遭到父亲的虐待,以至于他关闭了对别人的同情心。1966年罗马尼亚下令禁止避孕,于是这个国家的弃婴变得越来越多,孤儿院爆满,资金不足造成很多孩子被冷漠和孤独地养大,经过检查这些孩子负责情绪和社会交往的脑区活动性很低,他们不仅难以识别别人的情绪,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成了国家政策的牺牲品。 我们认识了大脑决策的秘密,也要回到现实生活中不断审视和反思自身,我们成长的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共同影响我们的选择,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何时该依靠理性,何时又该顺从直觉?作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这需要我们在经验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如何做出正确决定》读后感(四):我們都是情緒的奴隸

#書# 2010《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7.5/10 淺顯易懂從情緒和理智互動去分析如何做出正確決定,沒有深奧的心理學理念,引用的相關試驗或者案例分析也都趣味橫生,目標讀者看來是平時不願意拿起書的人,屬於ForDummies的暢銷書類別。這並不是貶低本書,反而證明作者深刻理解情緒和理智對人的控制力,善用兩者的長處,寫出了這本值得推薦的入門書。 說到底,人類其實是情緒的奴隸,我們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情緒主人拍板后,理智再到處收集相對應的證據支持這些決定——只是情緒這主人足不出戶,完全依靠我們各種成長體驗累積來做迅速判斷,這種局限性導致無法百分百做出最優決定。 比如買賣股票,大部分投資者都不自覺跪在“損失規避”這一情緒面前,無法理智地止損,甚至會賣出賺錢或微虧的股票,留下巨虧的股票等待翻盤——可是從長遠和統計學來看,賺錢或微虧的股票證明了這家公司的過去和將來盈利能力強於巨虧的股票公司(中國A股除外),我們應該保留它們才更符合長遠利益。對於損失的厭惡導致了我們投資上的荒唐決定。 另外“諺語是從長期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簡短句子。”我們的情緒,其實是靠不斷從錯誤中學習的理智累積而來。但這重質不重量,不去復盤思考,不去總結血的教訓,再多的愚蠢錯誤也不可能幫助我們成長。這一點就是兒童教育裡面再三強調“不要誇獎孩子聰明”:因為“聰明”這兩個字會限制孩子不敢犯錯,更不要說從錯誤中學習。而專家就是“在一個狹小的領域裏犯過各種錯誤的人”,他們不斷地思考犯過的錯誤,讓“情緒”能直覺地在下一次錯誤前踩下剎車或繞路避開。一萬個不思考的小時,並不會換來進步,思考每一次的錯誤,才是往前進的基石。 但是人類大腦的進化並不全面,情緒這個主人很容易被操縱。“意料之外的獎賞對多巴胺神經元的啟動能力通常是意料之內獎賞的3~4倍。神經元之所以會這樣突然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是為了讓大腦對新奇的、具有潛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毒癮、賭癮等等,都是理智無法抵抗多巴胺的例子——奴隸想要翻身做主,依靠自身真的很難,所以外力強制戒癮是必須的,要從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去迫使情緒走回正軌。 大腦進化的緩慢,更加無法在信息爆發的互聯網時代做正確決定,因為信息量已經超過了大腦能夠處理的信息負載。Lessismore,當我們面臨決定時,抓住最核心的要素,遮蔽相關性略小的要素,這樣才能夠有機會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 總的來說,簡單問題反而需要理智,複雜問題則需要情緒。日常生活小問題,其實多思考一下,可以避開商業社會對我們的洗腦,不受廣告影響買到性價比或者更適合自己的產品。但超過4-9個變量的複雜問題,都會讓理智超負荷運算,無法給出正確答案。一見鐘情,其實是情緒幫你做了決定,所以在重大複雜問題上,即使你想不明白原因,也可以放心信任情緒主人。不過新奇的問題,還是需要理智地思考,畢竟情緒是建立在過去經驗累積的直覺,無法對新奇問題作出正確判斷。 亞裏士多德寫道:“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容易,但是為了恰當的目的,在恰當的時間,對恰當的人,用恰當的方式,生氣到恰當的程度,這並不簡單。”控制情緒,其實也就是掌控了我們理智,這樣才能夠作出正確的決定。 讀完本書,再去讀Daniel Kahneman的《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就會更加得心應手(雖然我是反過來),對於情緒腦、理智腦會有整體框架和具體運作的理解,深度明白我們為什麼會作出有效或荒唐的人生決定。 科普類讀物,本身結構邏輯就工整,再加上作者自帶總結,讀書筆記做完,思路清晰,成就感杠杠的——情緒舒服滿足,證明了閱讀這本書的確是一個正確決定。 ==== 0 引言 從大腦內部來看,決定下降還是決定上升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一個明智的決定和一個愚蠢的決定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本書就是研究這條“線”的。 自古希臘以來,這些假設有一個共同的基調:人是理性的。這些思想家都假設:當我們做決定時,我們會有意識地分析各種可選方案,仔細權衡利弊。換句話說,我們是思維縝密的、邏輯性強的生物。柏拉圖和笛卡兒的基本哲學思想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礎,也是幾十年來認知科學的發展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為人類的特點就是理性,簡單地說,理性造就了人類。 有關人類理性的這種假設只有一個問題——它是錯的,大腦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事實證明,大自然並沒有把我們設計成理性動物。相反,我們大腦內部有著複雜的神經網路,分成不同的腦區,其中許多腦區與情緒的產生有關。任何時候我們做決定,我們總是激情澎湃,大腦裏面充斥著各種無以名狀的情緒。即使我們儘量克制自己,儘量理性一些,這些情緒衝動仍然會悄悄地影響我們的判斷。 但這並非意味著可以預先為大腦設定程式,以求做出明智的決定。許多勵志類的圖書宣稱,直覺是靈丹妙藥,但事實並非如此。有時,跟著感覺走,我們會步入歧途,犯各種可以預見的錯誤。大腦皮層的很大一片區域是與理智相關的。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要想做出正確的決定,既要利用理智的一面,又要利用情感的一面。長久以來,我們都用非此即彼的眼光看待人性,我們要麼理性,要麼非理性;我們要麼依賴統計數據,要麼相信直覺。阿波羅(Apollonian,太陽神)的理性和狄俄尼索斯(Dionysian,酒神)的感性是對立的。 這種二元對立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具有毀滅性。有關決定的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現實世界實在是太複雜了。因此,自然選擇賦予我們多元化的大腦,我們的大腦有很多不同腦區,每個腦區都很活躍。有時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各種可能性,依靠理性做決定,有時我們又要聽從自己的感覺,訣竅在於怎樣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思考方式。我們總是需要思考自己是怎麼思考的。 我們還沒有習慣從互相競爭的腦區或者神經元的放電率(firing rates of neurons)這個角度理解自己的選擇。 ==== 1 第一章 柏拉圖的馬車比喻過時了 意識包含兩個不同的思考系統,一個是有意識的理性思考系統,另一個是無意識的、快速的感性思考系統。正確決定的關鍵在於知道在什麼時候依靠哪個系統。 == 1.1 數學很差勁的明星四分衛 == 1.2 從柏拉圖到弗洛伊德的錯誤 柏拉圖自始至終都將意識分成理性和感性兩種,而整個西方文化都蘊含這一思想:一方面,人類有動物性的一面,像野獸一樣充滿著原始的欲望;另一方面,因為有得天獨厚的理性,人類也能進行推理和預測。 現代科學很快找到一個新的比喻:意識就像電腦。 將意識看作電腦的問題在於電腦是沒有情感的。因為情緒不能分解為資訊量,也不能分解為編程語言的邏輯結構,所以往往被科學家忽略了。 柏拉圖思想和認知心理學的共同基本觀點是理智優於情感。為什麼這個觀點經久不衰?這不難理解。一方面,它認為現代人類淩駕於其他任何動物之上。人的意識是理性的電腦,是無與倫比的資訊處理器。另一方面,這種有關人性的看法也能解釋人類的缺陷。因為人類仍然具有動物性的一面,理性的那部分不得不與原始的情緒競爭,車夫必須控制住悍馬。 == 1.3 沒有情緒,我們做不了任何決定 情感地圖,標示負責產生情緒的特定腦區。儘管許多皮質區都與情緒的產生有關,但有一個腦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被稱作眶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簡稱OFC)的組織,是一個小電路,位於眼睛正後方,額葉正下方(Orbit是拉丁語“眼圈”的意思) 這個情緒腦系統是如何工作的?OFC負責將感官層面的情緒整合到決定過程中。它將由“原始”腦——比如邊緣系統中的杏仁核(amygdalas)和腦幹——產生的情緒情感同意識流聯繫起來。 大腦已經評估過各個選擇——這個分析過程是在意識之外進行的——並將評估結果轉化成一種積極情緒。 按照柏拉圖和弗洛伊德的看法,OFC的作用應該是讓我們遠離情緒困擾、幫助理性對抗感性,但OFC的實際作用恰好相反。從大腦這個層面來看,我們是最情緒化的動物。 == 1.4 人類的衝動比其他任何動物多得多 紐約大學的神經學家約瑟夫·勒杜說:“意識腦(conscious brain)控制所有的注意力,但是意識只是大腦很小的一部分功能,而且意識是意識之下所有東西的奴隸。”根據勒杜的觀點,我們大部分的“思考”實際上是由情緒驅動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每種情緒其實是對數據的匯總,是我們對那些不能直接獲得的資訊的本能反應。 人類大腦的進化改變了一切。第一次,有一種動物能夠思考自己是怎麼想的。我們人類可以內省自己的情緒,可以用語言剖析世界,將現實分解成一串串清晰的因果鏈。我們能積累知識,能對問題進行邏輯分析,能精心編造謊言,能計畫未來,有時我們甚至能按照計畫行事。 這些能力的作用強大得難以置信,也嶄新得難以置信。所以,人類大腦中實現這些能力的腦區(車夫控制的部分)也有任何新技術都會有的毛病:有許多設計缺陷和軟體漏洞(人腦就像匆忙投到市場的電腦操作系統)。這就是為什麼廉價的計算器的算術能力可以強於數學專家,為什麼電腦可以戰勝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為什麼我們常常混淆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人腦的這個新生部分進化時間太短,進化還沒來得及修正它的缺陷。 然而,過去的數億年中,情緒腦已經進化得相當精密了。它的軟體代碼一直不斷接受測試,已經發展到能夠通過極少資訊迅速做出決定的水準了。 自然選擇在構建我們的大腦時,就像鐘錶匠裝配鐘錶一樣,會使用一些舊零件,而且如果這些零件不壞,是不會修理的,結果導致人類特有的腦零件要依賴下麵原始的腦零件。思考過程需要情緒情感,因為情緒情感能讓我們理解那些不能直接理解的東西。沒有感性的理性什麼都做不成。 ==== 2 第二章 聰明的“見鬼”電路 多巴胺神經元能夠自動地檢測到我們注意不到的細節,能夠吸收所有意識腦無法理解的資訊。但其需要不斷接受培訓,否則預測準確率就會下降。 == 2.1 理清喜悅和失望的線索 快樂並非多巴胺產生的唯一情緒。科學家現在知道神經傳遞素有調節所有情緒情感的功能,從最幸福的愛到最痛苦的恨。多巴胺是大腦內部“通用的神經貨幣”,是幫助我們區分各種選擇的分子。看看多巴胺是怎樣在大腦裏工作的,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情緒情感有這樣深刻的洞察力。 我們對多巴胺的瞭解大部分來自劍橋大學神經學家沃爾弗拉姆·舒爾茨(Wolfram Schultz)的開創性研究。舒爾茨喜歡把多巴胺神經元(那些用多巴胺傳遞資訊的神經元)比作視網膜上具有感光作用的光感受器。就像視覺過程始於視網膜一樣,決定過程始於多巴胺的變化。 細胞的這種預測機制不斷完善,到最後大腦能自動比較預期和結果。猴子一旦學會一系列事件之後會有蘋果汁,其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密切監控環境。如果一切都符合預期,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一股“喜悅”。但是,如果事情不符合預期——如果猴子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蘋果汁,那麼多巴胺細胞就會罷工,立即發出信號宣佈出錯了,並且停止釋放多巴胺。 細胞的這個快速回應過程始於大腦中央一個極小的區域,那裏多巴胺神經元密集。神經學家幾年前就發現了這個區域,命名為前扣帶回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簡稱ACC)。ACC與探測預測失誤有關。無論什麼時候多巴胺神經元預測出錯——期待著蘋果汁但是蘋果汁沒有出現,大腦都會產生一個獨特的電信號,這就是錯誤相關負波(error-related negativity)。這個信號從ACC發出,因此許多神經學家稱ACC為“見鬼”電路(“oh shit!”circuit)。 但是,監控預測失誤並非ACC的唯一功能,ACC還能幫助我們記住多巴胺細胞學到的東西,這樣,我們就能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迅速調整預期。ACC內化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習得的經驗,確保神經元的預測模式絕對不過時。 ACC的這個功能對於決定來說十分必要。如果我們不能把過去的經驗整合到未來的決定中,我們就會不斷犯錯。 ACC還有最後一個重要特徵,能進一步說明它的重要性:ACC上面聚集著豐富的紡錘體神經元(spindle neuron)。其他腦細胞通常又粗又短,而紡錘體神經元又細又長。而且,只在人類和類人猿的大腦裏發現了紡錘體神經元,這表明紡錘體神經元的進化是和高級認知的發展交織在一起的。 當多巴胺神經元正常工作時,就是重要的智慧源泉。我們的情緒腦能毫不費力地思考正在發生什麼事,怎樣審時度勢獲得最大收益。每當你體驗到喜悅或失望,害怕或幸福,你的多巴胺神經元就在忙著理清是什麼感覺線索讓你體驗到這種情緒,並建立新的預測模式。然後,這些經驗被儲存到長時記憶中。所以下次我們做決定時,腦細胞已經準備就緒,它們學會了如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 2.2 情緒體驗與買股票 多巴胺神經元能夠自動地檢測到我們注意不到的細節,還能夠吸收所有意識腦無法理解的資訊。然後,一旦它們精煉出一套有關世界如何運作的預測模式,就會將之轉化成情緒。 這種不可言喻的情緒是一種智慧,是決定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我們認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但我們的大腦實際上知道一些,這就是我們的情緒試圖告訴我們的東西。 == 2.3 表揚孩子不能說“你很聰明” 這並非意味著人們僅僅依靠情緒細胞就夠了,多巴胺神經元需要不斷接受培訓與再培訓,否則它們的預測準確率就會下降。跟著感覺走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直覺的智慧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塞萬提斯說:“諺語是從長期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簡短句子。”這一說法也同樣適用於腦細胞,除非我們正確使用直覺。 “不是練習的數量,而是練習的品質。”他說。按照羅伯蒂的說法,取得進步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關注你的錯誤,換句話說,你要有意識地反思已經被你的多巴胺神經元內化的錯誤。 自我改善的秘訣就是自我批評,負面回饋是最好的老師。 物理學家尼爾斯·博爾(Niels Bohr)曾經將專家定義為“在一個狹小的領域裏犯過各種錯誤的人”。從大腦這個角度來說,博爾絕對正確。專長不過是腦細胞通過不斷犯錯積累的智慧,犯錯不該受到打擊,相反,應該受到鼓勵,並加以仔細反思。 表揚孩子先天智力(“你很聰明”的稱讚)的問題在於它違背了神經元的實際學習模式,這種表揚方式不利於鼓勵孩子進行嘗試,因此,孩子也不可能從錯誤中學習。除非我們體驗到“做錯了”帶來的不快,否則我們的大腦絕不會修正它的預測模式。取得成功之前,神經元必須不斷犯錯,這一過程很痛苦,但是沒有捷徑可走。 專家的判斷是相當依賴直覺的。分析問題時,專家不會一一分析所有可能性,也不會有意識地加工所有相關資訊。專家不會在表格上列出各種選擇的優缺點進行比較評價,而是自然而然地依賴他們的多巴胺神經元產生的情緒。他們的預測失誤已經轉化成有用的知識,使得他們能夠僅僅依賴這套準確的情緒情感做出下意識的判斷。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探討情緒情感的驚人智慧,看到了多巴胺神經元的變化是怎樣轉化成恐懼感的。但是,我們的情緒情感也並非完美無缺。情緒情感是一個重要的認知工具,但是即使最有用的工具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事實上,某些情況下,情緒腦會短路,導致人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出色的決定者知道哪些情況下直覺不那麼可靠。 ==== 3 第三章 賭博遊戲為何超級誘人 情緒腦有驚人的智慧,也有先天的缺陷。大腦如此渴望最大化獎賞、偏好損失規避,以致最終把我們推下懸崖。 意料之內的獎賞能啟動多巴胺神經元——響聲過後出現蘋果汁,多巴胺神經元就會提高放電率,意料之外的獎賞更能讓它們興奮。根據沃爾弗拉姆·舒爾茨的說法,意料之外的獎賞對多巴胺神經元的啟動能力通常是意料之內獎賞的3~4倍(換句話說,最出乎意料的蘋果汁味道最美)。神經元之所以會這樣突然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是為了讓大腦對新奇的、具有潛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 == 3.1 投資成功的演算法秘訣 隨機過程(老虎機和投籃之類的事物)的危險在於,它們利用了情緒腦的固有缺陷。看到一個處於“手熱”狀態的球員又投中一個球,或者從老虎機裏贏了一些零錢,或者猜對了食物的位置,我們的多巴胺神經元就會獲得一陣強烈的快感,這樣,我們就完全曲解了實際情況。我們相信自己的感覺,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式,但是這個預測模式實際上並不存在。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事實是世界是難以控制的。當然,要人們接受這一事實並且放棄連勝的想法確實很難。 我們不是正視隨機性,而是企圖從中看出規律,我們從偶然的連勝中看出實際並不存在的趨勢。 面對華爾街的波動,大腦會有什麼反應?科學家們立即發現很多投資決定好像是由某個強烈的神經信號驅動的。這個信號來自富含多巴胺的腦區,比如腹側尾狀核(ventral caudate),攜帶著“假想失誤學習”(fictive-error learning)資訊,或者說具有從“如果……那麼……”情境中學習的能力 蒙塔古發現,如果實際收益和最大可能收益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這個信號就會被體驗為後悔,下次出現類似情況時,人們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但是假想失誤學習信號並不總能根據現實調整投資額,蒙塔古認為這些計算差距的信號也是金融泡沫的罪魁禍首。股市不斷上漲,人們自然會不斷追加投資,掀起投資熱潮。他們貪婪的大腦自以為破解了股市迷局,所以他們忘記了賠錢也是有可能的。 其中的教訓是,用你的大腦與股市抗衡是愚蠢的。多巴胺神經元不是用來應付華爾街變幻莫測的股市的。 華爾街一直在尋找投資成功的演算法秘訣,但秘訣就在於沒有秘訣。世界的隨機性比我們想像的要大,我們的情緒腦就是不明白這一點。 == 3.2 彌補1句批評的惡劣影響需要5句讚美 按照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說法,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情形時,比如決定是否接受銀行家的出價,根本不會仔細評估資訊,不會計算貝葉斯概率(Bayesian Probabilities),也不會進行多少思考。相反,人們的決定依賴於幾種情緒,依賴於直覺,依賴於思維捷徑。這些捷徑並不是數學運算的快捷方式,而是完全跳過數學運算。 正如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所說的那樣:“在人類的決定中,損失重於收益。損失帶來的痛苦感大於等量收益造成的快樂感。” 現在,人們認為損失規避是強大的心理習慣,具有廣泛的影響。我們希望避免任何可能造成損失的事情,這種願望塑造著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做出愚蠢的事情。 損失規避也能解釋另外一個常見的投資錯誤:投資者評估其股票組合後,最有可能賣掉已經升值的股票。不幸的是,這意味著他們最終持有的是貶值的股票。從長遠來看,這一策略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它最終將導致投資組合中的股票完全是賠錢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特倫斯·奧迪恩(Terrance Odean)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投資者賣出的股票的業績比他們沒有賣出的股票的業績好3.4%]。即使是專業的貨幣經理也很容易受到這種偏見的影響,他們持有賠錢股票的時間差不多是賺錢股票的2倍。投資者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們怕賠錢,如果賣掉貶值的股票,就是把帳面損失變成實際損失了。我們想盡可能推遲痛苦的到來,最終結果就是賠得更多。 損失規避是個天生缺陷,任何有情緒體驗的人都會受到它的影響。損失規避屬於一種“負面偏差”(negativity bias)。負面偏差是含義更廣的一個心理現象,意思是指對人類意識而言壞比好強烈。 == 3.3 信用卡的實質是讓你感覺不到花錢的痛苦 刷卡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花錢的方式,改變了我們理財決定的演算法。當我們用現金買東西時,購買行為就涉及實際的損失——我們的錢包變輕了。然而,信用卡卻把交易行為抽象化了,這樣我們實際上就感覺不到花錢的消極面了。腦成像實驗表明,刷卡真的會降低腦島(insula)的活動水準,腦島是與消極情緒有關的腦區。正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經濟學家喬治·洛溫斯坦所說的那樣:“信用卡的實質就是麻醉你,讓你感覺不到付賬的痛苦。”因為你花錢的時候不會難過,所以會花更多的錢。 信用卡的問題在於它們利用了大腦固有的危險缺陷,這個缺陷的根源在於情緒腦,因為情緒腦過於看重即時收益(immediate gains)(比如一雙新鞋),而忽略以後要為此付出的代價(高還款利率)。我們的情緒腦被即將到手的獎賞沖昏了頭,看不到以後要為這一決定付出昂貴的代價。情緒腦只是理解不了利率、償還債務或融資費用之類的東西。結果,腦島之類的腦區就不會對用信用卡付款的交易做出反應。因為我們的衝動沒有受到任何約束,於是我們刷爆了信用卡,買下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以後再考慮怎麼還錢吧。 在長期收益和即時獎賞之間,我們的大腦難以選擇前者——這樣的選擇需要大腦做出有意識的努力,所以擺脫讓大腦更難進行理性選擇的東西(比如信用卡)是如此重要。 ==== 4 第四章 理性思維 戰勝情緒腦,避免“感知變窄”,運用理性腦進行有意識的思考和創造性思考,體驗一次又一次“啊哈”。 == 4.1 恐慌讓人只關注本能 恐慌的問題在於它讓人的思維變窄,把意識集中到最必要的事情上,集中到最基本的本能上。 人們稱這一現象為“感知變窄”(perceptual narrowing)。 自動的情緒腦專注於最必要的變數,而理性腦卻可以關注更廣泛的變數。正如神經學家約瑟夫·勒杜所說:“情緒腦的優勢在於首先讓進化替你思考,贏得時間,從而讓你能夠審時度勢,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這一思考過程發生在額葉的最外層——前額葉皮層。[1]前額葉皮層緊貼著前額頭骨。在人類大腦進化過程中,前額葉皮層經歷了急劇的擴張。當你拿現代人類大腦皮層同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我們一些原始人類祖先的大腦皮層相比較時,你會發現最明顯的解剖學差異就是人類的額頭較寬。例如,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的大腦比智人略大,但是其前額葉皮層卻和黑猩猩差不多,因此,他們缺少人類大腦最重要的一項能力:理性思考。 == 4.2 良好的品質就是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是我們以前談到的損失規避的副產品。 杏仁核是產生負面情感的腦區,每當某人想到失去某些東西,他的杏仁核就會被自動啟動。這就是人們如此厭惡損失的原因。 前額葉皮層越活躍的測試者越能抵禦框架效應,他們可以忽略自己的非理性情緒,認識到兩種描述實際上是一回事。他們沒有僅僅依靠杏仁核,而是做了數學運算,最終結果是他們的決定更明智。按照德·馬蒂諾的說法:“並不是人越理性情緒體驗越少,而是理性的人能更好地調節情緒。” 我們如何調節情緒?答案簡單得令人驚訝:通過考慮它們是否恰當。前額葉皮層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審視自己的意識,心理學家把這種能力稱作“元認知”(metacognition)。當我們生氣時,我們知道自己在生氣。人類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每種情緒情感狀態,這樣我們就能設法弄清為什麼我們會體驗當時的情緒情感。如果某種情緒情感沒有意義,比如杏仁核僅僅對損失框架做出反應,那麼我們就會忽略它。 “理性靈魂”的一個關鍵職能就是確保我們能在現實世界中聰明地運用情緒情感。亞裏士多德寫道:“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容易,但是為了恰當的目的,在恰當的時間,對恰當的人,用恰當的方式,生氣到恰當的程度,這並不簡單。” 幸虧有了前額葉皮層,我們能超越自己的衝動,找出哪些情緒是有用的、哪些情緒是應該忽略的。 青少年大腦不夠理性這一不足有辦法彌補。例如,西佛吉尼亞規定吊銷未滿18歲輟學青少年的駕照之後,第一年輟學率就下降了1/3。青少年雖然對獲得高中畢業證這一長期利益視而不見,但能夠體會失去駕照這一短期懲罰的痛苦。紐約市的學校最近開始實驗一項新的計畫,這項計畫將為標準測驗分數提高的學生支付報酬,初步成效極其令人鼓舞。通過將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到即時獎賞上來,這些激勵計畫有助於糾正他們的額葉不成熟帶來的問題。 == 4.3 頓悟需要心無雜念 監督自己、監控決定過程的能力是人類大腦最為神秘的能力之一,這種心理策略被稱作“執行控制”(executive control),因為人們自上而下地控制自己的思考,就像CEO(首席執行官)發佈命令一樣。正如斯特魯普任務所表明的那樣,這種控制過程依賴於前額葉皮層。 == 4.4 刻意冷靜是理性決策的精華 關鍵在於一種被稱作“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特殊記憶。從名字可以看出這種記憶的作用:通過將資訊儲存在短時記憶中,並對這些資訊進行加工分析,大腦能夠運用各個腦區的資訊流進行“工作”。它能夠決定什麼資訊(如果存在)與它試圖解決的問題有關。例如,額葉區的神經元會放電回應刺激,比如看到駕駛艙裏的某些儀錶,在刺激消失之後仍然持續放電幾秒,這種持續放電反應使大腦能夠在看似無關的感覺和想法重疊時產生創造性聯想(科學家把它稱作問題解決的“重構”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相關的資訊以新的方式組合起來)。這就是海恩斯在考慮推力杆的同時也能考慮怎樣調整飛機方向的原因。一旦發生想法的重疊,皮質細胞就開始形成從未有過的連接,編織全新的神經電路網路。然後,一旦頓悟生成,前額葉皮層就能認出:你立即認識到這就是你一直尋找的答案。 工作記憶和前額葉皮層的問題解決能力是人類智慧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無數研究已經發現工作記憶測試得分和一般智力測驗得分強烈相關。額葉皮層能儲存的資訊越多,並且儲存的時間越長,意味著腦細胞越擅長形成有用的聯想。同時,理性腦必須嚴格過濾掉所有不相干的想法,因為不相干的想法可能導致無用的聯想。 ==== 5 第五章 理性世界是經濟學家的烏托邦 理性有時也可能誤導我們,思考過度將我們引入誤區。 前額葉皮層是唯一能夠想出創造性答案、產生瞬間頓悟並引導人們做出正確決定的腦區。 這種心理錯誤就是“思考過度”。事情通常是這樣的:當某人擔心自己的表現時,就自然變得過度關注自己,他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努力保證自己不出任何差錯,他開始檢查最好是自動完成的動作。 當技能嫺熟的人注意自己的每個動作時,就會發生“窒息”。他們大腦中監控他們行為的部分——以前額葉皮層為中心的神經網路——開始干擾那些在正常情況下不需思考就能做出的決定。他們開始懷疑那些他們勤奮磨煉多年獲得的技能。窒息最糟糕的一點是,它往往是一個螺旋式下降。一個接一個的失敗,壓力越來越大。 儘管理性是個功能強大的認知工具,但是僅僅依靠前額葉皮層有意識的思考是危險的。當理性腦劫持了意識,人們會犯各種各樣的決定錯誤。 他們忽視了情緒腦的智慧——多巴胺神經元所儲存的知識,開始轉向他們能夠解釋的東西(情緒情感的一個問題是,即使正確,仍然難以說明白)。他們捨棄了感覺起來最好的選擇,而是開始青睞聽起來最好的選擇,即使這個選擇非常糟糕。 == 5.1 思考越多,選擇越糟糕 分析過度就會造成危險。當你在錯誤的時刻想得過多,你就捨棄了情緒腦的智慧,而情緒腦比較擅長評估真實的偏好。你失去了知道你真的想要什麼的能力。 自我分析導致了較少的自我認知。 安慰劑效應是否起作用完全取決於前額葉皮層——理性思維的中心。當人們被告知剛剛拿到的是止痛霜時,他們的前額葉皮層開始抑制正常情況下對痛苦做出反應的情緒腦區(比如腦島)的活動。因為人們預期遭受較小的痛苦,所以他們遭受了較小的痛苦。他們的預期成了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些普遍看法,比如便宜沒好貨,這種看法變成了對特定產品的特定預期,那麼一旦這些預期被啟動,就開始真正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理性腦歪曲了我們對現實的感受,以至於我們失去了恰當評價各種選擇的能力。我們沒有聽取情緒腦給出的可靠意見,而是遵從了自己的錯誤假設。 == 5.2 喜歡走捷徑的大腦令人誤入歧途 前額葉皮層的缺陷不是只在超出記憶存儲容量的時候才顯現。其他研究表明,血糖水準輕微下降,自我控制能力也會減弱,因為前額葉皮層的運轉需要大量能量。 我們在又累又餓時會“胡思亂想”:大腦不那麼能抑制小煩惱引發的消極情緒了,脾氣壞其實是因為前額葉皮層累壞了。 == 5.3 資訊過多的隱性成本 這一現象名為“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因為一個毫無意義的錨——在拍賣案例中的亂數字——能夠強烈地影響隨後的決定。 前額葉皮層如此脆弱,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注重不必要的資訊。錨定效應演示了一條簡單的無關資訊是怎樣有條不紊地歪曲推理過程的。我們沒有集中關注重要變數——無線鍵盤真正值多少錢,而是分心到一些毫無意義的數字上,然後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現代化凸顯了前額葉皮層的這一缺陷。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氾濫的社會,現在是谷歌時代,是網路新聞時代,是免費線上百科全書時代。每當我們接觸不到這些資訊時,我們就會焦慮,好像沒有搜索引擎任何人都不能做決定。但是這種資訊豐富也有隱性成本,主要問題是人類大腦本來就不是為了處理如此過量的數據的。結果,我們不斷往前額葉皮層裏面轉入過多資訊,大大超過前額葉皮層的處理能力,讓前額葉皮層不堪重負。這就像在一臺老機子上運行新電腦程式,古董般的晶片辛苦地支撐著,但最終可能會崩潰。 == 5.4 資訊過多的危險並不局限於投資者 這就是資訊太多的危險,它實際上會擾亂視聽。當一個人的前額葉皮層負擔過重時,他就不再能夠理解情境,結果就會混淆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把理論建立在巧合事件之上。 有時,資訊過多和分析過度實際上會限制思維,導致人們更加不清楚真實的情況。 ==== 6 第六章 瘋子是只剩下理智的人 我們最重要的決定中有些是關於我們如何對待其他人的,作為社會動物,我們有著塑造社會行為的大腦,這就是人性最獨特的一面——道德。 == 6.1 精神病人的大腦裏只剩下理性的律師 道德這個概念非常模糊、極其晦澀,然而說到底,道德只不過是一系列選擇——有關我們如何對待他人的選擇。當我們的行為符合道德的時候(當我們摒棄暴力,當我們公正地對待別人,當我們幫助陷入困境的陌生人),我們的決定考慮了自己之外的人,我們在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同理他人的情緒狀態。 情感缺失使最基本的道德觀念變得費解。G.K.切斯特頓(G.K.Chesterton)說得對:“瘋子不是失去理智的人,瘋子是失去了一切、只剩下理智的人。” 當你面臨道德困境時,你的無意識腦會自動產生情緒反應(這是精神病人做不到的)。在幾毫秒之內,大腦已經拿定主意:你知道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這些道德本能並不是理性的——它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康德,但它們是阻止我們犯下滔天罪行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們對道德的標準看法(千百年來的哲學共識)已經太落伍了。我們曾經以為道德決定是理性思考的副產品,道德準則立足於《十誡》(Ten Commandments)和《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之類的東西。哲學家和神學家耗費了大量筆墨爭論某些倫理困境的確切邏輯,但是這些爭論未能抓住道德決定的核心現實:道德決定不關乎邏輯和合法性。 == 6.2 他們被訓練成了“殺人機器 道德的進化需要一套全新的決定機制。人類大腦需要進化出一些防止自己傷害他人的結構。大腦不是僅僅尋求快樂,而是不得不對陌生人的痛苦和困境變得敏感。於是人類大腦進化出適應社會生活的道德回路(moral circuits),這一神經結構最近才出現,還很年輕。儘管人有著和老鼠一樣的獎賞回路(reward pathway)——每個哺乳動物都依靠多巴胺系統,但是道德回路只能在社會化程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的大腦中發現,人類當然是社會化程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 這些新的訓練方式和戰術成效顯著。當馬歇爾被派往朝鮮戰場時,他發現55%的步兵開槍了。越南戰爭中,開火率接近90%。戰爭是人際性最強的道德情境,陸軍成功減弱了戰爭的人際性,將殺戮行為變成了反射動作。士兵們開槍時再也體驗不到強烈的消極情緒。格羅斯曼寫道:他們被訓練成了“殺人機器”。 == 6.3 利他主義的小秘密 道德決定的核心與同情心有關。我們痛恨暴力,因為我們知道暴力傷人;我們公正地對待別人,因為我們知道被不公正地對待是什麼感受;我們拒絕受苦,因為我們能夠想像受苦的滋味。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和別人相處,只能遵從《路加福音》的建議:“你想要別人怎麼對你,就要怎麼對別人。” 同情心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首先,在你能夠同情別人的感受之前,要清楚別人的感受是什麼。這意味著你需要揣測別人的腦子裏在想什麼,你的情緒腦才能模仿他們的情緒腦的活動。 同情心本能也是利他主義的核心動機之一,所謂利他主義就是指進行慈善捐贈、幫助素不相識的人之類的無私行為。 一旦我們被社會隔離,就不再模擬別人的感受,道德本能就絕不會開啟。結果,內心深處的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主導了我們的行為,同情心受到自私的擠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達徹·肯特納(Dacher Keltner)已經發現,在許多社會情境下,擁有權力的人們表現得就像OFC受損的患者一樣。他說:“擁有權力,感覺就像有人打開了你的頭蓋骨,把負責同情心和正義行為的那部分腦區拿走了,你變得衝動而且冷酷,這兩樣結合在一起非常糟糕。” == 6.4 人類天生就要尋找愛 道德決定能力是天生的,道德決定能力的硬體基礎——同情回路與生俱來,至少我們大多數人是這樣的,但是道德決定能力的發展仍然需要恰當的後天經驗加以滋養。如果不出差錯,人類大腦會自然地發展出一套強大的同情本能。 但是,如果發展過程出現差錯,如果支撐我們道德決定的神經回路總不成熟,那麼影響可能極其深遠,比如患自閉症。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會給發育中的大腦造成永久損傷——兒童虐待,當孩子在童年時期受到猥褻、遭到忽視或者失寵,他們的情緒腦就會扭曲(例如,約翰·韋恩·蓋西的父親嗜酒成性,蓋西小時候總是遭到父親的身體虐待)。讓人類同情別人感受的生理程式被關閉了,遭到殘暴對待使我們變得殘暴,遭到虐待使我們喜歡虐待別人。這是一個悲慘的迴圈。 ==== 7 第七章 微觀經濟學不能解釋人的行為 做決定時,積極抵制平息爭論的衝動,花時間聽聽各個腦區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儘管大腦的決定經常看似體現了一致意見——你知道自己傾向於哪個候選人,但是一致意見的達成經歷了激烈的內部爭論。當大腦皮層努力做決定時,不同腦區的意見是相互衝突的,它們出於不同的原因有著不同的意見。有時,爭論很大程度上是情緒方面的,這時是邊緣系統的不同部分在互相辯論。 另外一些爭論則很大程度上發生在大腦的情緒系統和理性系統之間,這時,前額葉皮層試圖壓制底層的衝動。但是很明顯,不管哪些腦區在辯論,頭腦內部所有部位都在不斷搶奪注意力,試圖提高各自的影響力。 == 7.1 先確定答案再為答案尋找理由 正如泰特洛克寫道的那樣:“對‘專家’而言,最大的危險還是狂妄、眼界狹隘、迅速否定提出異議的聲音。”儘管泰特洛克的研究中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聲稱自己冷靜地分析了證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理性的,當中的許多人實際上陷入了常見的思維陷阱。這些專家沒有鼓勵大腦內部爭論,而是先確定一個答案,再為這個答案尋找理由。正如泰特洛克所說的那樣,他們是“自己成見的囚徒。” == 7.2 我們為何誘騙大腦達成虛假共識 確定讓人感覺良好,信心讓人舒服。一個人腦子裏面各個腦區的意見經常相互衝突,他就會希望自己總是正確的,而這一願望非常危險。儘管大腦內部的多元化是個重要的優點——人類大腦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分析任何問題,但也正是這一點使我們變得不確定。你從來不知道應該服從哪個腦區。當你的大腦包含這麼多互相競爭的部分時,下定決心並不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某件事定下來後,人就會輕鬆很多。大腦的默認狀態就是猶豫不決、存有爭議,各個腦區堅持認為別的腦區錯了。當大腦內部各個腦區爭吵不休時,對確定性的渴望會強制各個腦區達成一致意見,讓你假裝整個大腦都同意你的做法。這樣,你就可以不理會那些煩人的擔心、絮叨的懷疑、統計學上的異常值以及不願面對的真相。確定意味著你必不擔心自己錯了。 人類大腦有個基本需要:平息大腦內部矛盾。即使大腦本來就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不同的功能區之間經常出現意見摩擦,我們始終感到有必要強調大腦的團結。因此,我們每個人假裝大腦內部完全達成一致意見,即使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我們誘騙自己達到確定狀態 ==== 8 第八章 輸牌的數學家 無論你做什麼決定,都應該清楚這個決定屬於什麼類型、需要哪種思維過程。 == 8.1 贏錢的概率不如贏錢的心理 == 8.2 買第一眼看中的傢俱 我們經常面臨異常複雜的決定,在這些情況下,通過有意識的思考進行選擇可能是個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樣做,最終會讓我們的大腦皮層淹沒在太多的數據之中。迪克特赫斯說:“這個研究的啟示很明顯,可以運用意識腦收集決定所需的各種資訊,但是不要試圖用意識腦分析這些資訊。相反,要給意識腦放假,讓潛意識腦消化這些資訊。你的直覺告訴你的幾乎肯定就是最好的選擇。” == 8.3 勝者懂得傾聽大腦內部的爭論 研究證明,體驗過認知行為療法(談話療法的一種形式,用來揭示人們頭腦裏面固有的偏見和曲解)的患者也不太會受到這些偏見和曲解的影響。科學家推測,這是因為患者學會了識別在某種情境下自己腦內自動出現的錯誤想法和不良情緒,因為他們反思了自己的思考過程,所以他們學會了怎樣更好地思考。按照泰特洛克的說法,這種內省能力是良好判斷力的最佳預測因數。 == 8.4 專家是犯了所有該犯的錯的人 簡單問題需要理智。簡單問題和複雜問題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無法清晰地定義哪種問題應該當作數學題對待、哪種問題應該當作謎語對待。有些科學家(比如Ap·迪克特赫斯)認為任何超過4個變數的問題都會讓理性腦承受不了;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意識腦在任何時刻能夠加工的資訊量都在5~9條。多次訓練、經驗豐富之後,意識腦某一時刻能夠加工的資訊量可以稍微增加一些。但是,總體來說,大腦皮層的能力極其有限。 那麼一個人怎麼可靠地判斷出哪種問題是簡單問題、適合用理性腦來分析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看這個決定能否用精確的數學語言表達。 選擇你很在意的物品時,你應該少做一些分析,放心地讓情緒腦去選擇。 同樣,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決定,那些實際上無關緊要的日常選擇,如果我們有意識地稍微多加思考一下,結果會更好。 新奇的問題也需要理智。 如果以前真的從來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就像波音737的液壓系統完全失效這一問題一樣,那麼情緒腦救不了你。你應該冷靜,應該思考,應該讓工作記憶來解決難題。擺脫這類困境的唯一方法是,想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研究“頓悟”的神經學基礎的科學家馬克·榮畢曼已經表明,在解決需要頓悟的難題時,心情較好的人的成績明顯好於焦躁或者鬱悶的人(與不快樂的人相比,快樂的人解出的字謎數多20%)。他推測,這是因為與執行控制有關的腦區,比如前額葉皮層以及ACC,不必分心去調節情緒。換句話說,這些腦區不用擔心為什麼你不高興,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毫無牽掛地解決眼前的難題。最終結果是,理性腦能夠專心思考,為眼前從未碰到過的問題(這種問題需要專心)尋找解決方案。 容忍不確定性。複雜的問題很少有簡單的答案, 假裝問題不再神秘,就會跌進確定性的陷阱。當你堅信自己正確時,你就會忽略任何與你的結論相左的證據。 只要有可能,你就要儘量延長決定過程,這樣,你就能恰當地考慮大腦內部展開的辯論了。當大腦內部的辯論被生硬地打斷,各個腦區被迫達成一種虛假的共識時,你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這裏有兩個簡單的技巧,有助於確保你的判斷不會受到確定性的干擾。 第一個技巧,始終鼓勵互相競爭的假設。當你強迫自己換個角度解釋相關的證據——從這個角度解釋可能會讓自己很難受,你經常會發現你的信念相當站不住腳。第二個技巧,不斷提醒自己還有哪些地方不清楚。再精緻的模型和理論也會被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件摧毀, 你知道的比你意識到的要多。有關人類大腦一直存在一個悖論:它並不是很瞭解自己。意識腦不清楚自己的下麵是什麼樣的,對前額葉皮層以外的神經活動一無所知。這也是人們會有情緒情感的原因,情緒情感是瞭解潛意識的一扇窗戶,是所有人加工了但是沒有意識到的資訊的感官反映。 現在,憑藉現代神經科學這個工具,我們可以看到情緒情感也有自己的邏輯。多巴胺放電有助於掌握現實情況,發覺那些意識腦無法覺察的細微模式。不同的情緒腦區評估現實情況的不同方面。 進行複雜的決定時,情緒腦尤其有用。情緒腦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平行加工數以百萬計的資訊)保證你在評估各種選擇時能將所有相關資訊考慮在內。最終結果是,謎一樣的問題被分解成數個可處理的部分,然後被轉化成一種情緒情感。 情緒腦之所以如此聰明,是因為它們已經從歷次錯誤中吸取了充分的經驗。你不斷從經驗中獲益,即使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受益。不管是在哪個專業領域,雙陸棋也好,中東政治也好,高爾夫也好,電腦編程也好,大腦都是採用同樣的方式學習——通過犯錯積累智慧。 要想成為專家,必須經歷時間的曆練,不斷犯錯然後吸取教訓,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沒有捷徑可走。一旦你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犯了所有該犯的錯,那麼在該領域遇到問題時,你就要相信自己的情緒腦。畢竟,是你的情緒腦而非前額葉皮層儲存了經驗的智慧。 情緒腦能將現實化繁為簡,這樣你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一旦你在這些“專家型決定”(expert decisions)上分析過度,你就會像不會唱歌的歌劇明星一樣不知所措。 為什麼思考自己是怎麼思考的如此重要?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愚蠢的錯誤。只有意識到大腦對待損失的方式和對待收益的方式不同,你才可能避免損失規避。 決定沒有任何秘方,只有警惕,注意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錯誤。 ==== 9 結語 人們開發出一套決定工具,名為駕駛艙資源管理(cockpit resource management,簡稱CRM)。 CRM創建了做出良好決定的理想氛圍,在這一氛圍下,可以開放地交流不同的看法,從不同角度審視相關證據、分析新的可能性。這一過程不僅能防止錯誤,還能激發新見解。 ====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柏拉圖的馬車比喻過時了 數學很差勁的明星四分衛 從柏拉圖到弗洛伊德的錯誤 沒有情緒,我們做不了任何決定 人類的衝動比其他任何動物多得多 第二章 聰明的“見鬼”電路 理清喜悅和失望的線索 情緒體驗與買股票 表揚孩子不能說“你很聰明” 第三章 賭博遊戲為何超級誘人 投資成功的演算法秘訣 彌補1句批評的惡劣影響需要5句讚美 信用卡的實質是讓你感覺不到花錢的痛苦 第四章 理性思維 恐慌讓人只關注本能 良好的品質就是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頓悟需要心無雜念 刻意冷靜是理性決策的精華 第五章 理性世界是經濟學家的烏托邦 思考越多,選擇越糟糕 喜歡走捷徑的大腦令人誤入歧途 資訊過多的隱性成本 資訊過多的危險並不局限於投資者 第六章 瘋子是只剩下理智的人 精神病人的大腦裏只剩下理性的律師 他們被訓練成了“殺人機器” 利他主義的小秘密 人類天生就要尋找愛 第七章 微觀經濟學不能解釋人的行為 先確定答案再為答案尋找理由 我們為何誘騙大腦達成虛假共識 第八章 輸牌的數學家 贏錢的概率不如贏錢的心理 買第一眼看中的傢俱 勝者懂得傾聽大腦內部的爭論 專家是犯了所有該犯的錯的人 結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