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庆祝无意义读后感摘抄

庆祝无意义读后感摘抄

《庆祝无意义》是一本由[法]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庆祝无意义》读后感(一):庆祝无意义

在咖啡店随手翻开的一本书,读到一半感觉有些云里雾里,翻回去看书名是庆祝无意义,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看到作者是米兰昆德拉,让我怀抱着或许读完会让多一些人生感悟的想法读了下去,但是并没有(笑。

更像是一截掐头去尾的老电影片段,路过 驻足 看到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 赫鲁晓夫的怒吼 加里宁的窘迫 幻想中杀死青年的母亲和凯列班巴基斯坦语的小把戏。

庆祝无意义,庆祝自己开始学会接受无意义。

《庆祝无意义》读后感(二):亲爱的,你不在自己家里

(看到楼主到2021年依旧有回复评论,不禁敬佩,也激起了我写几句的欲望。并没有要求回复,却期盼回复,大概因为楼主在我看来是一位博览群书,深知昆德拉的读者。现在已经2022年了) 昆德拉的小说世界是我的家。这是我几年前写下的句子。时间推移,他对我的力量在减弱,不过毫无疑问,他的气息一直是我底层生命的一部分。 我当时把他的每一本书都读了三遍,甚至更多。写了很多东西。却也都忘却了。不朽是我最喜欢的书,应该是她艺术创造,哲思探索能到达的顶峰。 无疑,他的书都是难以概括的,在不朽中写到没有读完每一句话就无法理解他的作品(具体忘了)。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糅合了很多内核元素,相互呼应,形成变奏。虽然他一直在写几乎相似的东西,但却非常丰富,历史,爱情,生命等等。同时这些内核在作品中的艺术呈现又是极具创造力的,概念总会有一种思维推手的感觉,一种耳目一新的震颤,一种偶然的奇异的组合的美感。边界,孩子的目光,变成喷泉,吉他的痴傻,钟表。。。可,这本书呢?似乎并没有多少新东西。当文字氛围一创建,我基本就有预感他要反讽/呼应哪一个内核了。。也有很有艺术美感,很昆德拉式的相遇,空间上,时间上,长跨度历史上的各种相遇。确实,一种非严肃的氛围至始至终存在于书页中。但是,稍微有点匮乏了。 作者应该在书本中隐去,说话的是人物本身,而不是作者藏在人物背后。这似乎是小说的艺术,或者被背叛的遗嘱中的意思。即使昆德拉的特点之一就是旁白,他也只是“在一个遥远的楼阁中”观察,评论却不站队,揭露却不激进要求,反讽却不攻击,让面具“显露出其是一个面具的样子”而不撤下它。而这本书,《庆祝无意义》,庆祝无意义?读完全书我依旧感受到某种倾向性。当我阅读人物的“呼吁语言”时,情不自禁地认为,昆在背后说话。以往的作品他总是很巧妙地拉开距离,也许他只是累了。联想以前的任何一本书中的任何一个“呼吁”的动作或者言语,哪一个不是有些反讽(不是讽刺而是反讽)和滑稽模仿或者自我陶醉在里面?我所以喜爱的人物在现场,不都是缄默不语的,或者静静微笑的样子? 我有种隐隐的预感,老人从“揭示一种非严肃,无意义存在的可能性”的“硬币视角”,踏上了原先他所排斥的“有两个极端(轻重,有无意义)的跷跷板”上。话说,这种不脱离的介入姿态,这种被他称作愚蠢的滑动,难道不是使得有意义和无意义一样?这里的无意义似乎有点成了立足于,支点于“所言说的,所被赋予的,不加反思的意义”的一种庸俗了。或许并不是如此。只是他累了,懒得在作品中过多防御,过多设计了。 “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好心情?追求好心情?不不不,这有两个绝无可能。一是“追求”好心情的动作必然带来某种愚蠢,而反对愚蠢(甚至就是反对任何预先诠释的意义)会让主体钉在原地动弹不得。二是,没有外在条件让我们成功,或者一直成功。 我不禁发问,在一个资本主义横行的时代,大他者的命令已经变为“享乐!”的时代,我们如何行动?一切思考之后,“然后呢?” 那些在火中的人们呢?那些痛苦,绝望呢?人的抉择呢?在他们视域中什么是真实?是自我在受压迫,自我在受苦啊。这时,如何用书中这套“有倾向的”价值观让他们“虚无”起来?? 要知道。。昆的书从来是发现,是诘问,而不是“价值观”。。。但这本书,总是让我有种危险的距离感。

《庆祝无意义》读后感(三):从无意义中来,到无意义中去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时常觉得困窘,尤其是当“这件事”涉及到我个人时,更是如此。我只能在心里本能地回应:难道做任何事情都得“有意义”吗?迄至于今,我觉得自己是做了不少“无意义”的事情,费了大把的精力去读写诗词;将时间投掷到漫无边际的思考;写下诸多没有读者的文章……这些事都可以如此总结:浪费时间、浪费光阴。但也或许,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我也不愿为自己找来一顶“有意义”的帽子戴在头上。

在拿到米兰·昆德拉的近作《庆祝无意义》之时,面对“无意义”一词,我想到的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一则轶事:鲁迅在北京旅居十多年,其中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精神的苦闷之中,以抄古碑度日。有一天,老朋友金心异来找他,翻着古碑的抄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你抄这些有什么用?”“没有什么用”,“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意思”。

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问答,从史实的角度看,鲁迅抄古碑还是抄出了成就的,编辑了一些拓本书籍。但是,鲁迅并不在意于此,意义这个词并不能表述他内心的想法。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无意义的事,以及不能用意义表述的东西。甚至借用昆德拉更为极端的表述来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

这部小说主要由三个事件构成:一是对肚脐的思考、二是鸡尾酒会、三是斯大林的旧闻。有趣的是,这三个事件既不是一种历时的排列,也不是一种共时的铺陈,超脱了普通作家的写作构思。以上三个事件分别代表了幻想、现实与历史,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安排,破坏了原有的时空秩序,使得意义所赖以存在的根基都产生了动摇。

一、对肚脐的思考

我非常喜欢小说的“情色”开头,引入了一个特别具有时代气息的意义思考。摘录如下:“这是六月,早晨的太阳露出云端,阿兰慢慢走过巴黎一条马路。他观察那些少女,她们个个都在超低腰长裤和超短身T恤之间露出赤裸裸的肚脐。他迷惑了;迷惑了甚至心乱了:仿佛她们的诱惑力不再集中在她们的大腿上、她们的臀部上、她们的乳房上,而是在身体中央的那个点。”阿兰对女性大腿、臀部、乳房的情色信息都进行了思考:大腿意味深长;臀部粗暴快活;乳房母性光辉。但是对于肚脐的意义却是让人迷惑的,这个问题长时间地萦绕在富有艺术气质的阿兰的脑子里。

此后,他回忆起了母亲——那个在他出生便抛弃他的女人——在他十岁的时候回来看过他一次,当时留有印象的就是母亲注视着他的肚脐。于是,肚脐逐渐具有了生育的意义,每一个从母体的阴户出来的孩子都由一根脐带连接着。难以计数的脐带贯穿着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生命体,而处在这棵逐节分叉大树底端的则是《圣经》当中的夏娃,那个由亚当的一根肋骨捏作的女人是没有肚脐的,她并不来自分娩的仪式,却成为了人类文明分娩仪式的开启者。

在阿兰的臆想当中,阿兰的母亲之所以抛弃他,大概是出于对这个仪式的抵触,否定了夏娃,否定了人类的过去与将来。显然,肚脐相比较于乳房、臀部、大腿,已经不单是女人的事,而是整个人类的事。肚脐作为生命延续的线索,在每一个个体上都存在,都相似,都重复。因而,当人们在展露肚脐的时候,在阿兰看来,正是这个时代缺乏特征的显示。

爱情曾经是个人的、不可重复的,但是,“在这个千禧年里,我们将在肚脐的标志下生活。在这个标志下,我们大家一个个都是性的士兵”。从意义的角度分析,象征一致性的肚脐是获得普遍性意义的现实基础,而肚脐的展露则是对普遍性意义的臣服。人们在意义的统一指挥棒下,朝着唯一的目标、唯一的未来进军。

二、鸡尾酒会

有人认为,将书名翻译为“庆祝无意义”并不妥当,应当是“无意义的庆祝”。我并不通晓法语,对以上两者孰是孰非实在难以给出意见。但是,不同的翻译往往给人带来不同的思路和视角。譬如后一种翻译,“无意义的庆祝”更多地指向了小说中的“鸡尾酒会”。可以说,小说中的鸡尾酒会就是一场无意义的庆祝会,并且也是整本小说的重要线索。

对举办者达德洛来说,这原本是一场关于生与死的双重节日,生,因为那天是他的生日;死,因为他以为自己患癌。但事实是,在经过医院的全面检查之后,他并没有被确证患癌,这使得他大为高兴。然而,在面对老同事拉蒙的时候,他却仍然告知自己已患癌。对于自己为什么撒谎,达德洛也提出疑问,但这个万事都寻找意义,赋予意义的人并没有在其中找到任何有价值的原因。

拉蒙并不欣赏达德洛,认为他是个蠢货,是个热衷表现、趋炎附势的人。但是,在达德洛向他撒谎,说自己患癌之后。拉蒙反而被他的说话方式感动了,“毫不矫揉造作,孤芳自赏……我对这个笨蛋感到一种真正的同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拉蒙被达德洛感动的真正契机是达德洛不知所由的无意义的撒谎。在那一刻,达德洛剥去了一个带有目的倾向的高明者的外衣,裸露出一个真实的、无目的的人。

小说中,与达德洛这一形象构成对比的是卡格里克。卡格里克在社交上场合并不如达德洛那般有着犀利的谈锋、幽默的言语,但是他的唯唯诺诺、念念叨叨反而更受女性的青睐。小说中如此解释,“一个高明的人试图勾引女人,这个女人就觉得是在进行竞争。她觉得自己也必须高明。不能不作抵抗就投降。而无意义解放了她。让她摆脱提防之心。不要求动任何脑筋。让她无忧无虑,从而更容易俘获。”

这一段话有点像中国庄子的“无用之用”。无意义并不等同于无用,被“有意义”绊住的达德洛会陷入无用的泥沼,而无用的卡格里克则表现出有用的价值。可惜的是,说出上面一段高论的拉蒙在鸡尾酒会上还是表现出了不适宜的高明,从而输给了言辞讷讷的卡格里克。此外,自创了一门扯淡的巴基斯坦语言的凯列班却不用言语的交流获得了女仆的芳心。一切有意义的东西都失效了,而另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东西却起效了。

三、斯大林的旧闻

贯穿小说始末的关于斯大林的故事仍然是整本小说的重头戏。其中主要分三部分展开:一是二十四鹧鸪的故事;二是加里宁格勒的命名;三是天使的降临。二十四鹧鸪是斯大林向他同僚们讲述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去打猎,看到树上有二十四只鹧鸪,但猎枪里只有十二发子弹。于是,他开枪打死了十二支鹧鸪之后回去补充弹药,然后将树上剩下的十二只鹧鸪也都打死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显然是荒谬至极的。但斯大林同僚却不敢出声,只有赫鲁晓夫提出了质疑。在我们看来,这是荒谬的,甚至是个玩笑而已。但当时的人们绝不会认为玩笑与否,他们考虑是对或是错。但这也并不能让我们责备什么,正如小说中所说的“大家都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建立的一座座天文馆上远距离交谈”。

关于加里宁格勒的命名是我认为全书中最为有意思的部分。在俄文中,“格勒”就是城市的意思。我们听过许多类如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的城市名,但它们在上个世纪便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加里宁格勒是极少数保留下来的城市名之一。加里宁是谁?他其实就是个有尿频、尿急的政治傀儡,一个名义上的苏维埃主席、一个老工人战士。那么,斯大林当时为何会青睐于这么一个毫无能耐的人物?毕竟俄罗斯响当当的人名多得是,托尔斯泰、普希金、柴可夫斯基……小说对此作了非常有意味的探讨。

加里宁格勒曾生活着一位著名的哲学大师——康德。对康德大家都不陌生,即便不知其说,也必知其人。康德是古典主义哲学的里程碑式人物,他也是个为世界寻找普遍的秩序与意义的人。斯大林认为,康德最终要的思想是“物自体”,是表象背后的客观物,不能被认识,却是真实存在的。斯大林否定了康德,认为叔本华的思想才是最伟大的,世界只不过是表象和意志。每个人都有意志,每个人也就都有自己所见的表象。

为了在混乱的表象中建立秩序,就必须得把一个巨大的意识强加在众人的身上,这个巨大的意志就是斯大林的意志,斯大林为他所统治的世界确定了价值与意义。那么,加里宁在斯大林的眼中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呢?在强大的意志面前,他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斯大林在会议上盯着这个憋尿的男人,看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扭曲成了鬼脸,最后又忽然松弛下来,表情也平静了。

如阿兰所解释的,斯大林此时“面对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痛苦,一种小小的、具体的、个人的、易于理解的痛苦”,使他的内心升起早已不曾体验的温情与同情。所以,加里宁格勒这个城市名纪念的是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细小而具体的不幸,无关宏旨,无关崇高。

小说中的天使的降临,也是一个易于理解的事件。这里的天使没有机械降神的意味,并没有任何矛盾需要天使来裁决,它们扮演着收回灵魂的世俗的终结者角色。在小说,天使这个形象直接地或间接地(羽毛)出现在了小说的三大组成部分中,对脐带的思考、鸡尾酒会、斯大林的故事。这个略带神秘主义和魔幻主义的一笔,我认为是将以上三者糅合在一起的重要契机和线索,擦除或模糊了幻想、现实与历史三者之间的界限,具有沟通和终结的意味。

最后,小说的结尾是不得不提的,它是小说中最意味深长的一笔。出现在拉蒙等人现实中的——带枪猎人和撒尿老人,实际上就是斯大林和加里宁的历史穿越。作者暗示着我们,这个时代仍然存在着斯大林式的意志,它不只是表现在个人的独裁主义上,还表现在一致的意义划分上,我们被一种称为意义的独裁意志所统治着。但我们很少意识到如此,仍然以完成一种意义为荣,为价值的填充而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作为个体的人依然存在,他们不得已得冲着皇室雕像撒尿。独裁者与卑微者仍旧要坐着一起坐着马车,在历史的轨迹上慢吞吞地驶去。

人类的诞生本毫无意义可言,我们所说的意义,多数都是长期的集体秩序的产物与积淀,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依靠,但却不是所有。总会有那么个时刻,我们需要做一些与这个世界无关的事,去抚摸一张尚未被意义雕刻的脸。

个人公众号:格拉底苏的下午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