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摘抄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摘抄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一本由[美]保罗·奥斯特著作,理想国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页数:2018-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精选点评:

●人类欺骗,景象壮观。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景象从四面八方朝你而来。这是城里最有趣的演出。

●所以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大概三年前吧,我就有过给过世之人写传记的念想,还得用二维码把他们放在墓碑上,每个人扫码即可查阅此人平生。只是因为我觉得平凡人也有其人性动容时刻,也有很多不可忽略的精彩故事。而布鲁克林这些人,也同样代表了这种精神,他们像最普通的人一样藏匿在人群中,却难掩各自独特的光芒。这是今年看得非常舒服的小说之一,作者的怜悯和善意贯穿字里行间。

●开头的论开出租车就逗坏我了。书中塑造的人物饱满,不住地关心他们的故事。

●有一个时期是喜欢保罗奥斯特文字的,看了这本之后确定,现在不喜欢他的字了。确切的说是不喜欢他文字里的说教感,和看起来不经意的掉书袋感。时间真的会改变人。

●绝大部分时间里,感觉像是跟作者在做一个平凡人的冒险,然后结局皆大欢喜——等等,别高兴太早,作者会在最后给你来一个狠狠的一击。

●退休自由的黄金单身汉,化解了周围的朋友的重重困难,最后皆大欢喜。男主不愧是男主,一路开挂。

●80%之后才是最精彩之处。作者的观念,见识,语言真是令我赞叹不已。奥罗拉对她的狂信徒丈夫的一番论述既精准又切合实际,内森对于黄昏恋情的表述,对于女同性恋者的包容,对于老情人的爱,我真是喜欢这些温暖温馨又感人的片段。这是近一年来读过的文笔最好的外国作家了。

●想看电影。

●大世界与个人,老朽之人的传奇再生。有的地方真的很好笑。孩子的部分很动人让我想起了《豆树青青》

●布鲁克林的欧维决定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一):永远不要低估书本的力量

———这是一种可从远古时期穿越到未来时代的古老却又终极的魔法。

这就是我想说的事。

另外,P352的横空出世,也很有趣:

“他们想使他们心爱的人起死回生,而我会尽我所能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将让死者在文字中死而复生,一旦一页一页地印了出来,故事被装订在了封面与封底之间,他们的余生就有物在手。不仅仅如此,这些东西会比他们活得更长久,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活得更长久。”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二):奥斯特的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一个经常出现在美国电影里面的地名。感觉好多电影都提到过这个地方。

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和其他人的好像不一样,又好像没什么区别。不一样在好像多了一家书店。对,我在布鲁克林从未见过书店。我的印象可能有误,我一直觉得布鲁克林是一个比较落后的街区,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城市,后来才并入纽约的。虽然也并入了很久了。

老内森和汤姆。我偶尔觉得自己是老内森,偶尔觉得自己是汤姆。汤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却沦落到了靠开出租糊口。书里写到他开始只是想找个事情解决温饱。慢慢的觉得开出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写的多么现实啊,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常常说先对付着,先找个事情做,先做着,不行再换。结果呢,结果可能就一直将就、对付、混了好久,把一个当时以为是替代工作或者是过度的时期变成了常态。这不就是人生吗?没有伯乐,没有人提醒,温水煮青蛙你只会掉下去爬不出来。顺便说一句好像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是骗人的,青蛙可以跳出来,但是我们人肯定是跳不出来了。

老内森,偶尔好心办坏事,又能解决困难,还能洞察一切。没有他,汤姆会更好?还是会更坏呢。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三):我们创作,为了表达,为了被铭记,为了不被遗忘

这本书讲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关于尊重、包容与爱。

不论是曾经为钱财出卖肉体的杂志女郎,还是前瘾君子或者罪犯,亦或是同性恋者都可以得到新生,都值得我们的尊重,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是很出彩的是哈里的助手,那个比女性还要性感的男同性恋,也许算得上一个“怪人”,却有一颗比金子还要闪耀,比钻石还要高贵的心。而侄女那个极端宗教、男权主义的丈夫,也在妻子逃走后,签下了一纸离婚协议,放她自由。

是很朴实的一本,关于普通人的赞歌。

最戳我的还是最后那个给普通人写传记的想法。因为我无数次的质疑自己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当死去以后能够留下什么。不是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那么伟大,而是有什么能证明自己曾经活过这么渺小。人死如灯灭,除了亲人好友没有人会在意你的逝去,而时间会磨灭记忆,直到你完全被遗忘。所以我们创作,为了表达,为了被铭记,为了不被遗忘。如果不能创作,那么就借他人之手留下痕迹,一本传世的传记,是我们一生的缩影。他人可通过这本小书来悼念和了解我们,哪怕不能永恒,也是一种存在过得印记,何况书籍与文字的力量,远比我们想得更伟大。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四):我在实践着凡人传记

这本书好适合拍成一部絮絮叨叨的凡人传记电影,肯定是偏文艺风格,漫不经心,细节四散……好像是大街上的一个古怪邻居,就像作者说的,他是一个死了之后讣告都不一定登上报的普通人。

整本书目前为止背景虽然大部分都发生在布鲁克林,我却感觉在看一部公路片,开在叫做人生的路上,仿佛内特的内心还充盈着“愤怒的一代”的生机澎湃。

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其实我很有感触,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感情之深厚难以表达,随着我一天天长大,他们便一天天苍老。终于有一天我开始担心如果他们走了,我会把他们的音容笑貌渐渐遗忘,被完全忘记了的人是真正消失了的人。我很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现在有了视频有了照片,但是却无法记录下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所有故事。所以我开始鼓励我外公写回忆录。

普通人的回忆录很重要,重要到你无法想象,这本薄薄的书对爱他/她和他/她爱的人都是一份重大的礼物。现在他的回忆录包含了十几篇人生各个阶段的故事,已经被我印成了十几本分发给亲朋好友。我觉得很满足。希望外公外婆健健康康,我们可以写下更多的故事。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读后感(五):精神世界的止痛药

全书开头:“我在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有人建议布鲁克林。第二天一上午,我便动身去那看看。” 读完前两句马上就知道,这本书是我爱的。如果把情绪按照0-100划分,那我努力之后可以维持60分,既不好也不坏,稳稳当当的落在平静上面,在没有努力的其他时间,我大约只有50-60分,但这是我最舒服的状态,经常发生且不需努力,相比60分,来的更轻松稳定。开头的两句话,我读完恰好就是这个分数,好像写书的人(至少写下这两句话的时候)和我很适合,让我这个甚至偶尔都不能自洽的人,竟有了“他洽”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一个秋天的下午,4点半到6点钟的时候,天还亮,但没有很强烈的光线了,你一个人,在一个周围稀稀落落种着几棵树的院子里(如果可以的话,是银杏和梧桐树)。这个院子不太大,很老旧了,有青色的地砖和泛白的墙,地上没有青苔,但要有几片落叶,不多,因为主人会定时打扫。堂屋门口摆着一把木质椅子,不能是躺椅,也不能是晃动不定那种,靠背的角度要适合看书又舒服,旁边有张小方桌,和椅子是一套的,桌子上放着一壶茶,一个茶杯,都是土陶色,装了一大半的水,泡的是口味很淡的茶,颜色也很淡。这个院子不太安静,有欢乐的邻居和野生的小土狗。邻居住着一个大家庭,有老人和孩子,有嬉笑吵闹和粗茶淡饭的香气。 我这个时候已经50岁了,因为不是周末所以我的孩子们没有来,我的老伴出去参加乒乓球比赛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这个时候我坐在院子里,手里刚好拿着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