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一个地方叫夏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一个地方叫夏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一个地方叫夏》是一本由[意] 马西米利亚诺 • 弗雷扎托(Massimiliano F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1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一个地方叫夏》精选点评:

●充满想象力的一本书,书中内容能完全颠覆你对已知事物的既定预期。比如,你觉得蜗牛吃什么?在书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蜗牛食物。这也是一本充满忧伤的书,好在没有一直忧伤下去,而是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看,因为可能会流泪。流泪多好,可以排毒

● 画风我喜欢,看似粗犷,却不失细腻,这是一本属于成人的绘本。看似遗忘之城,却能勾起很多回忆,无论是被清洗了的文字,还是消散在空气里的语言,亦或被拔除了原子弹的小行星……它们并没有被遗忘。在翻看绘本的过程中,心绪很复杂,在夏之城里,想起了许多往事。同时,又不断地想起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以及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我甚至一度怀疑,最后接替了乌鸫位置的人就是埃克苏佩里,除了他,还有谁能担任这座遗忘之城的主人呢?嗯,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在夏之城里,与埃克苏佩里,与小王子相遇……

●意大利人的另一座城,可以神游其中。

●装帧真的很美,封面打开就是一个大海报。周末躺在阳台上看这种精美的画册真是太惬意了,作者画的色粉笔画意境很值得玩味。遗忘之城的城主是一只乌鸦,它的目标就是把所有的窗户都给拆了,给吞噬一切的蜗牛吃掉,直到一颗掉落夏城的小行星改变了这座城市的一切。。。。。画的意象和言语的况味构成一首童话的诗。忧郁、失望、逝去的昨日、无人记起的遗忘物、天空飘落的白雪行过时光的隧道却又迎来新的希望。

●画风笔触满分,内容充满奇幻的隐喻,陪伴度过夜晚的恐惧,用眼泪喂养的精灵,深夜最先坠落等不到黎明的梦想和借助镜子才能看清自己的人类……整书有很多解读方式,或许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关于遗忘和梦想的形状。

●制作上乘的成人绘本,有海报,有拉页,有特殊纸页。浪漫,忧郁。“我”从头至尾是一个旁白者,最后才露了面。“最先到来的,是那些于深夜坠落的理想。”

●马西米利亚诺 • 弗雷扎托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艺术的极致往往表现在对传统界限的打破。《有一个地方叫夏》就这样打破了次元壁:它让人们忘记了这是一个绘本,而感觉正在阅读着一首哀婉忧伤的长诗。夏城是一个宛若《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管理的“汤屋”的地方,人间世与这里貌似无关,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夏城城主大乌鸦仿似神灵,在清理着一切来自人间世的遗忘之物,日子在轮回中机械地运转,只留下对世间百态的一声叹息。世间事、人间情,与其说是遗忘,更不如说是一种抛弃。当夏城夜晚的海洋变成沙漠,每天黎明时分那里将迎来一场流星雨,那些流星就是人们在深夜放弃的理想……灰黑色的绘本底色,非常诗化的旁白,让夏城充满隐喻的魔幻变成了一曲悲伤的歌,就像爱伦坡的长诗《The Raven》,乌鸦对诗人的一切发问都答以“永不复还”。

●2019—53 不太懂,但很喜欢这个色调搭配。或许,我们所遗忘的一切,人,事,物,梦,甚至自己,都会在一座遗忘之城里。

●第一遍没读懂,只是被书名吸引。有一个地方叫夏,充满诗意的一句话。书中那句简单的话振聋发聩,“最先降临的是那些在黑夜里坠落的理想”。后面又翻了几遍,一些意向和比喻很美妙,用眼泪浇灌伤口、喂食小精灵。是一部关于遗忘的哲学书。

●一个沙漠每天会变成海,老去的梦会沉到深处而被遗忘的人活在井底的故事。卷首写道:“致玛丽安,感谢她每日将我从沙漠中拯救出来。”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一):这第一个字是否一个错别字

TB当当旗舰店买的,总不会是盗版???

遗忘的世界如此瑰丽,甚至比现实更有秩序。遗忘是有力量的。但谁才能去探索遗忘的世界呀,那里面的一切我们早就忘了啊。

即使没有那颗原子弹和那朵玫瑰,没有那一点关涉正义的元素,这也是一个值得喜爱的故事,喜爱那无限的幻想。

这个世界需要得到遗忘的照料才能痊愈。遗忘令人迷失,但也让人重新探索,自我和其他一切。

我想这本书也想悄悄告诉我们:不要怕……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二):译后记

时间是十分神奇的,它能让拉锯的噪声变为悠扬的音乐,能让蹒跚的儿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人。我们在一次次往复不变的日月轮换中吐故纳新,时而沉浸在哀愁中,时而洋溢出不能自已的幸福。

我们不断经历,也不断遗忘。

由人制造、被人使用的大小物件或变得陈旧,或蒙上尘土,逐渐被人遗忘,它们在曾经一次次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一条不可思议的坚实纽带,所以这条纽带也在灰尘的覆盖下硬化。物件没有情感,它们并不因为被舍弃而感到悲伤难过。但这条纽带却是人/物双重属性的,拥有一定温热,又不能表达自我。

纽带牵着物件,来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城市里。城市的名字只有一个音节,叫“夏”。这里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用来交往的媒介。这里没有功能,功能是给人提供的服务。这里没有抱怨和焦虑,也没有慷慨和激情,因此书可以摆脱文字而独立存在,钟表可以离开指针平静地度日。令人恐惧的事物也可以摘下狰狞的面孔,去感受、去给予。与人类有过关联的物体不能完全洗脱与人的联系,但这也是它们诞生时就背负的特性,老城主也隐约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甚至会为它们的这种归宿感到欣慰。

这里面有可能会刺痛读者的大概是被遗忘的“理想”和“人们”吧。

坠落的理想依然亢奋又闪耀,在黎明时分第一个抵达。终究是被遗忘的,流星雨般的,老城主带着微笑将它们清扫干净,每颗星星背后的故事谁也无从得知。此时我们想起了我们自己放弃的理想,它们也曾点亮过我们的生活,但要么太过遥远,要么太过虚幻,最后纷纷无奈飞往夏城,光亮丝毫不减。

“遗忘物”之城也有被遗忘的人们。他们失去了色彩,变成了某种“物”,只有在镜子前才能露出笑颜。谁都不曾记起的各种人仍旧卑微地活着,努力爱着自己,希望有一天离开那口黑暗的井,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颜色。

除此以外,我们看到玩具迸发着喜悦与活力;童稚的绘画依旧色彩缤纷,滋养着被遗忘的梦;被遗忘的话语依旧能感动最后一位听众,让他流出泪水;老电影和老照片仍然被夏城的居民欣赏……

然后来临的是战争。我不知道作者在此指的是真实世界的战争,还是毁灭性的大规模遗忘,来到夏城的并不都是好事。开裂的小行星让读者心里很是难受,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家园都被忘记了,整个人类社会都消失殆尽了。泪水都填补不了干涸的行星,伤口沉重地刺痛着。遗忘的循环也停滞了。

终于,那颗原子弹在夏城爆炸了。在现实世界爆炸会摧毁人和物,在夏城爆炸又意味着什么呢?遗忘物不会死亡,它们可以开启新的旅程。所以爆炸的过程虽然也是暴力的,但就像按下重启键一样,夏城居民不再平静如初,它们四散奔逃,带着不可知的心情,以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形态去往另一个地方,可能是原来的世界,也可能是新世界。城主或许也在修复与爆发的过程中不情愿地记起了自己,不情愿地割舍着自己在此的职责,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就连被遗忘的人们也愉快地飞向远处时,城主才缓慢地接受了即将改变的命运。和我们一样,决心做出改变很难,接受改变的那一刻又是如此轻松……

故事不必带来启示,艺术不能过度解读。人不需要记住所有人和所有事物,因为被遗忘并不一定充满悲伤。标志着我们人类身份的,是就算抛弃人形也忘不掉的红色玫瑰,是微笑流泪的能力,以及关怀万物的温柔。

对夏城有疑问的,还是去问猫吧。:)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三):钥匙:弗雷扎托的成人童话

这篇与这本书无关,是他发表在成人漫画杂志《重金属》上的一篇,当然在他的个人站也有 www.massimilianofrezzato.com 。

弗雷扎托其实已经五十多岁了,着笔是与年龄不符的青春气,但内核却透露着中年人的人生思索,譬如这本的告别,这篇的“打开心扉”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四):超越时间的飞行

《有一个地方叫夏》带领读者观察一个收容“被遗忘之物”的孤城“夏”,夏城城主是一只胖乎乎的乌鸫,而我则受到梦中女孩的启示,飞过世界,去成为它的助手。

被遗忘的事物,不再拥有记忆时间线中存在的位置。它们从记忆中脱落,被时钟的指针剥离出来,来到夏城,度过没有时间、没有记忆的另一段混沌之旅。既非静止,也非未来,时间于此没有任何意义。夏城的城主乌鸫,在时间的上空飞行。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本不存在所谓真实的面目。因为我们看见世界,为世界赋予意义,又通过记忆将其储存,复述出来,才构成了世界的面目。如果没有人类的注目,世界就是一团混沌。人类的认知和记忆,赋予了世界色彩、时空和故事。一旦我们丧失了对某个事物的记忆,那这个事物就不再拥有必要的存在。如果我们丧失了自我的记忆,那么这个个体也将重归混沌。

那么,这些被遗忘的东西,或说被提取和剥落的记忆本身,去了哪里呢?夏城,仿佛是作者构建的记忆女神手中的水晶球,让我们得以用一种暂时的超脱视角,看到记忆之外的我们。

黎明时分,坠落夏城的是依旧闪光的理想;午夜之时,夏城周围的沙漠会变成海洋。被遗忘的人们失去了颜色,烟雾一般弥漫在夏城枯井之底,只有镜子能让他们短暂地回忆起自己的模样。这让我联想到《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概念:被世人遗忘的死者,才会真正地死去。而《有一个地方叫夏》的作者往前走了一步,把注定会被遗忘的人们引领到夏城。

再然后,夏城突然来了一颗身中原子弹重伤的行星。故事的浪漫主义渐渐沉重起来,似乎暗示着这颗重伤的星球,此刻仍然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战争、冲突或者说科学的傲慢,最终带来的伤痛,是集体性心理创伤,集体性的记忆缺失。无法面对,无法赎罪,只好遗忘。这是我们的命运吗?

但是乌鸫不知道,他的遗忘才是最深刻的。他在夏城的意义,恰恰是他早就忘了夏城所有遗忘物的意义。他在无数被时间抛弃的角落中飞行,他只是想把这颗被遗忘的星球治好,重新归位。于是,原子弹在失忆中醒来,带走了整个夏城。夏城的消失,像一场超度仪式,是混沌中又一次新星爆炸,是一次大重启。宇宙的秩序重新归位,让我们从头来过。

乌鸫飞走了,故事中的我留了下来,成了下一任城主,新的乌鸫飞跃在时间之上。

被遗忘之物的夏城充满了遗憾与落寞,而给予它新生的又恰恰是我们最深重的罪孽和最致命的遗忘。人类无法超越记忆,却因为某种冥冥之中的法则,获得了自救的机会。在我看来,这是作者最温柔的愿望。相比回归家庭合家欢的《寻梦环游记》,我更欣赏《有一个地方叫夏》的从容。也许此世的牵绊和挂念是美好的,但我们终有一刻要面对逝去:亲友的逝去,自我的逝去,文明的逝去,星球的逝去。比起《寻梦环游记》所刻画的亲情焦虑,《有一个地方叫夏》表达得更为悠远:即使到那一刻也并不可怕,因为时间之上,还有夏城,有一只乌鸫,无休无止地飞翔。

最后,绘本的结尾给出了一个小彩蛋,镜子中照出的第二任城主是谁?我猜不到,不过从他念叨着玫瑰花这条线索来看,可能是小王子本人吧!夏城城主的这份工作,也再适合小王子不过了。那么第一任城主到底是谁呢?比起这个,我更期待第三任城主的到来。宇宙中有一个地方叫夏,每个人的心中也必然有这样一个夏。它可能包容了所有我们无意遗忘的、故意遗忘的和不敢面对的事物,某一天,当我们的存在超越了当下的意识,我们将为世界重组出新的概念,我们将清清楚楚地看见这个孤独的城市。

就像《圣经·哥林多前书》“论爱”中说的: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乌鸫城主,后会有期。

《有一个地方叫夏》读后感(五):看似是遗忘物之城,实则是遗忘梦之城

《有一个地方叫夏》这本书拿到后足足看了五遍,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受和启发,但即便是看了这么多遍,我依然不能有参透的感受,于是请教了一位编辑朋友,她的理解是这本书的形态更类似于朦胧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带着阅读朦胧诗的心态再去阅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这本书中的神秘星球、原子弹看似有关战争,但在我的理解里,《有一个地方叫夏》中的夏城,并非是遗忘物之城,更是遗忘梦之城,我们每个人都是乌鸫城主。

《有一个地方叫夏》主体是暗黑风格,黑色卡纸彩铅风,冷色调为主,甚至可以说是黑白灰占了大部分,故事内容极为丰富,想必很少有人能够阅读一遍就参透一些含义。

故事中有一个被遗忘的城市叫做夏城,这里跟现实世界不同,一位 乌鸫是夏城之主,他打理着这里的一切。而在这个看起来不见天日的地方,所有的你熟悉的东西,都失去了原本的功能和作用,各种物体、生物都以一种我们不熟悉的形态存在着,但又同时鲜活如有生命。 乌鸫照料着一切,不同于现实世界,这里的晚上才是最热闹的时分,所有东西都活了起来,梦变得无比贪婪,仿佛要吞噬所有,但当黎明到来,一切又回归原样。日子一天天这样过着,仿佛没有尽头。

直到有一天一颗神秘星球坠落,老城主在为他包扎伤口时发现了一个原子弹,拔出的瞬间星球爆炸,一切都飞了起来,而最终夏城也变成了有光彩、鲜亮的模样,主人公找到了一面镜子,书中也留了一个彩蛋,镜子中的人是谁呢?

我个人理解镜子中的人就是读者本人。夏城坐落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匆忙度日,忘记了梦想、忘记了曾经的很多美好、甚至忘记了很多与我们有关的人。但他们其实都没丢,只是被封印在了心中的夏城里,在这里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生死,只有被遗忘的哀伤。每个物体都渴望被救赎,但他们能做的却只有安静的等待,等待有一天被突发事件惊醒,等待原子弹爆发,等待终于豁然开朗,重见光明。

《有一个地方叫夏》中暗喻太多了,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去解读,译后记里说,不需要过度解读,我却认为,这本书怎么过度解读都不为过,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也是创作者,他们可以将原子弹理解为任何东西,也可以将夏城之主看做任何人,在作者的故事外壳之下,每个人都能创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故事,这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