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彗星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彗星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彗星年代》是一本由(德)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彗星年代》精选点评:

●全景式描写,人物众多,,故事有趣,浅浅一抹,味道丰满。

●用了图书馆的点书服务,不到一周就送来了。二百多页太不经读了,非常好看的一战史。比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更专业,格局更大

●太棒

●拼贴画。看到最后我才发现一个很大的影响理解的通译人名错误:通篇出现的人物之一鲁道夫赫斯,按文意其实均指鲁道夫胡斯,就是那个奥斯维辛指挥官胡斯,不是副元首赫斯。

●很特别的观感。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轮番登场,有些人敏锐追赶着变革的步伐,有些人只是被推着往前走。谁都不能预言未来,但此中人共同构筑了那个年代和可见的未来

●1、一本欧洲中心的历史切片,和市面上大部分英美书写的历史挺不一样的。2、多线索、多人物、快剪接的叙事方式,现在已经不新了,但是这本出人意料的越读越好看,因为大部分多线索叙事(文学、电影),包着一个相当简单的逻辑,这本的多线索却真的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历史可能性。3、最好对一二战略有了解再读。

●用具体而多面的个人细节来呈现更立体的历史

●当世界还年轻时。

●翻译流畅又优美,阅读体验极佳。从停战与憧憬、革命与动荡到梦碎与轮回不平凡的6年,包括政治家、作家、报人、艺术家、民族主义者、退伍军人等23位代表性人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同时也是一个试错的年代,可以马后炮批评那个年代的人眼光局限,但是却无法否认每个为理想而奋斗的斗士,他们也是人类群星中最闪耀的星星。

●以22个人的经历,串起了一战后5年的历史,他们或者想要谋求欧洲统一和女性权益,或者想在世界范围内兜售和平,或者要争取自己民族的独立,或者仅仅是这段历史的著名的观察者。全书以“彗星”这个意象贯穿始终:“他们无不惊奇地目睹彗星梦幻般划过天际,也亲身经历了现实如陨石般迅速燃烧、冲撞、冷却、僵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变,民族国家崛起,无产阶级革命,女性地位提高。但正如作者所说:“100年过去了,我们仍旧生活在不安的现状中。……整个世界一遍又一遍地经历希望和危机,光明和黑暗的未来版本并行不悖。……每一个状态、每一个处境都是暂时的,彗星追着自己的尾巴绕圈。”这本书的遗憾的稍显零散。但翻译很出色。有相关纪录片,可惜没有中文字幕。

《彗星年代》读后感(一):毫无逻辑的拼凑,无关紧要的流水账。

看不下去了,就是平白记录了几个人的一生。毫无逻辑,没有起伏,流水账。

对不上8分的评价,也就6分左右水平。

所以以后豆瓣上面的评价,特别是新出版的书评分,都要小心水军的力量。

内容就是随便选了个几个人,有名的圣雄甘地,美国总统,胡志明,劳伦斯,不那么有名的黑人协约国部队,虞美人花,出版社作家等等。然后每个人写一段1914年他们在干啥,然后下一章再写他们之后又再干啥,最后一章写他们分别怎么死的。关键是写作水平捉急,看的人昏昏欲睡。

浪费了读书时间,水军太可恶。

《彗星年代》读后感(二):书评: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

打标题书名的时候觉得这书名字起的是真的好,1918,世界重启时,1918年11月11日11点一战结束,世界重启,然而没有走向和平美好的方向,开启的是另一个世界规模的人类大型相互屠杀…

很好读的一本书,甚至让你有点觉得自己读的不是非虚构,当然这可能和作者特别选取的二十多位人物有很大关系,毕竟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可能都具有单独拍一部电影的传奇性。

很喜欢这种大时代下着眼于“平凡”人物故事的非虚构,不过我可能因为过于沉迷于他们单独的身世经历而忽视了时代对于他们某些人生选择的作用。当然作者为了尽量保持客观,也并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过中心论点事实上又在第一页即表明:1918,世界重启时。

总而言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彗星年代》读后感(三):流水账一样

整本书记录的都是一战后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琐事,写的就跟流水账一样,看得人昏昏欲睡。 全书最重要的部分是书最后的参考文献。 另外本书也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角度,让我同时了解那个年代的这么多人物的历史事件,然后配合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可以有效的拓宽眼界。

我自己做的延伸阅读书籍如下

彗星年代,延伸的阅读—— 俄国内战相关的书籍:静静的顿河,People tragedy,保卫察里津,cnki上苏俄内战的论文 白俄流亡者的回忆录:流亡者,伊比库斯的寓言 纳粹上台后逃亡的人们的回忆录: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流亡者文丛 魏玛共和时期的历史:电视剧巴比伦柏林,德国史的书籍,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三帝国三部曲 中东历史:阿拉伯历史书籍,阿拉伯劳伦斯的回忆录,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相关的书籍

《彗星年代》读后感(四):彗星年代

《慧星年代》书名或许源于书中提到的德国画家保罗·克利在 1918 年创作的《巴黎彗星》:一个人在两颗慧星与巴黎艾菲尔铁塔之间走钢丝。这幅画用作封面可能更贴切,虽然对不了解背景的读者来说有点抽象。作者讲述的22个人的故事,总的特点是他们都在走钢丝,只是有人平安落地,有人粉身碎骨。故事的主时间跨度是1918-1923,结语一章则概述了他们人生的终局。人难免一死,但书中人物,生活或流亡在英、美、法者,如哥萨克女兵于洛娃、作家伍尔芙、军人杜鲁门、记者路易丝·韦斯、包豪斯创办人格罗皮乌斯及其前妻阿尔玛等人,或者前半生饱经磨难,或者后半生风光不再,但总能寿终正寝,有人更是一生顺风顺水。而属于一战战败国的德国人则命途多桀:如画家珂勒惠支、王储威廉二世、鲁道夫·赫斯,或作品被禁死不瞑目,或皇冠跌落客死异乡,或大开杀戒不得好死。第三类人则是在各大帝国殖民地/属地的抗争者,如爱尔兰独立英雄麦克史威尼、亚美尼亚刺客特赫里瑞安、越南人胡志明、印度圣雄甘地、阿拉伯的劳伦斯,他们都是死后封圣。当然,作者并不是按这三者类型分开来写,也没有平均用力。他大致是以阶段性主题为时间轴来推进,同一时间段的两人或几人有可能毫无瓜葛,比如法国元帅福熙未必知道,当时在巴黎被情报机关盯上的阮必成(即后来的胡志明)在宣传越南独立,但他们共同拼贴出了那个年代的风貌。作为德国人用德语写书,作者的参考文献多是德文的日记、书信、回忆录、传记等资料,目标读者也主要是德国人,因此德国人或曾在那里生活的人的故事明显分量更重。

《彗星年代》读后感(五):在过去和未来,现实和愿景之间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Kometenjahre: 1918: Die Welt im Aufbruch)是德国历史学者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Daniel Schönpflug)的作品,由简心怡翻译。本书由上海文汇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德文原书出版于2017年。全书主要以“新的开始”“天涯共此时”“革命”“梦乡”“虚假的和平”以及“彗星之尾”共六章组成。

本书说的是22个人物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世界建构中充满喜悦、期待、疑惑与焦虑等复杂情绪的历史。当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下后,这场以协约国(法、英、俄)及三国同盟(德、奥、意)等欧洲各国为主、涉及近东、非洲、东亚和各大洋的四年战事,才终于落下序幕。在这个时空背景下,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人物,包括后来的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最高指挥官、美国总统杜鲁门、著名小说家伍尔夫、社会领袖甘地等人在百废待兴的转捩点,谱写了他们1918-1923的命运。

相较于一般战争类专著,本书有两点令人耳目一新。首先是写作材料。由于作者的侧重点不是战后本身,而是战后的人,因此他抛下此类著作常用的官方档案,而以自传、回忆录、信件及日记等自我陈述性质的私人文献为一手史料,透过各人视角完成全书书写。当然,各人眼中的事实免不了夹带主观成分,但作者的用意不在于“客观叙述”史实,而在于展现各人如何“经历、回忆、呈现和诠释”历史。因此,本书少了宏大叙事的枯燥,却多了有血有肉的生动。

其次是写作手法。作者在各时间阶段线性推移下,透过一幕一幕的场景式展开,多线叙述各人当下的命运截面。这种类似电影切换镜头般的写作手法,使这本历史书带着强烈的传记色彩,而兼具小说流畅的节奏,读者也很容易代入其中的历史现场。他成功以不同的叙事视角,用另类的角度解读战后的世界。

很多历史学者能够把历史研究好,却未必能把历史写好。作者虽然是初次尝试“近似故事的创作”,却胜任了后者。如果说他对各种私人文献的运用,说明了他对丰富细节的细腻把握,那么他对各人命运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叙述,则说明了他对宏大结构的全局展现。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失学术价值,且兼顾了大众的阅读兴趣,值得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