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流动的盛宴》是一本由[美] 海明威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动的盛宴》精选点评:

●海明威大师的文笔,直抵人心。也很受启发……要怎样的文字呢?要简单要再简单。

●没出版就读过了,很精彩的译本。(虽然书仍然是本大丧书吧

●“巴黎从来没有结局,生活在巴黎的每个人记忆各自不同。无论巴黎如何改变,无论什么困难,无论如何不易达成,我们总是要回去:那总是值得的,无论我们带去什么,我们都能得到回报。这就是早年巴黎的样子,那时我们非常穷,但非常快乐。” 161th/2018

●张公子翻译的挺好的!

●太太太棒啦

●海明威呐。

●阳春三月 太适合读这本书了!面包

●补全了很多内容,包括附录中的几篇文章。翻译的也不错。

●“巴黎从来没有结局。”……但是有牡蛎、烤鸡、栗子、羊肉和黑醋栗酒

●当时张公子介绍自己缘何被邀请译这本书的一段话打动我买了这本书,因为,他也生活在巴黎,当他穿过同样的街道时揣摩海明威的心情时,用词是不是更贴切呢?海明威将一本回忆之书写的如此清晰仿佛刚刚亲历,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回忆,那个巴黎的黄金时代,每一本书后面画后面诗后面的人在他眼中登场,栩栩如生。可怜的菲茨杰拉德……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一):海明威的巴黎,海明威的深情

第一次认真看海明威的书 完全不同于我内心海明威直男冰冷、沉默寡言(难相处)的形象。

当然直男也是有的 比如在写到与杰茨菲拉德的相处 那篇《尺寸问题》、还有俩人第一次单独结伴外出真的笑死我了

听说这本书是他写给第一人妻子哈德莉的 字里行间,透露出俩人相处时的甜蜜与依恋,这心意相投的小乐趣与甜言蜜语与一般人无异 可惜感情之事难求圆满。关于感情如何破碎海明威并没在书里说 只说这段三人行中,哈德莉是完全没有任何责任的一方

在倾诉完那段婚姻往事后他写道自己第一次巴黎之行暂时终结,但《巴黎永远没有结局》。流动的巴黎曾经是他的幸福地 盛宴是一段消失的美好时光 补录部分与埃文希普曼的对话大抵揭示了他为何会写这本往日忆书。为“只有我们知道谁在什么奇怪的时间去了什么奇怪的地方”而记录,为很多很多记忆与感情

既然是作家,生来就要写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二):<All about her>

18章:泽尔达几乎天天喝醉酒,并让 Scott 也喝醉,如果Scott 不喝醉,两人就会发生争吵,泽尔达就会说Scott 太无聊,是个非常扫兴的人,Scott 于是也经常宿醉,这样当然写不出好的文章,泽尔达忌妒Scott 能和海明威结成朋友,享受友谊的时光,泽尔达还忌妒的文学才能,只要Scott一开始工作,泽尔达就会抱怨他无聊,就会还她去另一个酒醉的PARTY,然后他们就会吵架,然后又会和好,然后接着喝酒,之后Scott 接下来会发誓说下次一定好好写,如此循环往复,至到泽尔达开始第一次精神崩溃。

泽尔达应该就是上帝派来阻止Scott 的文学梦的。

Scott 深爱泽尔达,因此会经常吃醋,他以海明威说只有泽尔达一个女人。

她经历了精神崩溃,也将 Scott 拖进了深源,他再也没有写出他巅峰时期的作品。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三):经年

巴黎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傲慢而又遥远的城市。在个人能叫得出来的有限的外国城市中,她鼎鼎大名;可又如是此的陌生,有埃菲尔铁塔,有凯旋门,有卢浮宫,有香榭丽大道,还知道什么,也仅限于此了。是的,我对巴黎没有任何幻想,更谈不上喜欢,可海明威笔下的巴黎,却让我想要生活在其中。虽然写的是作家在巴黎时经历过的那些故事,在对那些年月故事叹息的同时,更让我对这座城市着了迷,她充斥着浓浓的烟火气。这个城市在海明威的笔下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感,如果要我立刻跳到这个生活里,也不会有丝毫的生疏与不适。写作、咖啡、饮酒、阅读、赛马、拳击,这一切都是我想要拥抱的生活啊,即使没有现在的手机,电脑,网络,享受不到现代生活的诸多便利,即使生活拮据,可我却如此的想要沿着塞纳河岸散步,和钓鱼人一起分享鱼上钩时的喜悦,从莎士比亚书店的图书馆里借书,在丁香园咖啡馆里用铅笔在破旧的笔记本上书写故事,甚至是在奥特伊赛马场上感受一下投注的快感,这才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啊!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四):评《流动的盛宴》

还是没有满足我对巴黎咖啡馆的全部思念。作者并没有把那些充满哲理的句子写满每个章节,当我从网上读到这些中英法三语的句子时觉得好有意境。模仿大师一下子: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worked and lived in the Bay Area. You will have it with you in the rest of life. Because there are cleaning workers dressed ugly in the morning and gardeners concentrating on grass land and trees. And late at nights, there would be couples breaking up in the street loudly, words even reach to the acquaintances upstairs over thirties’ floor.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五):关于《流动的盛宴》的记录

1.文学创作是对世界的创造与拥有

2.追忆与记忆

3.对巴黎经验的修剪与故事化

4.深层真实

5.前辈的教导与道路的选择

6.对真实的选择与裁剪

7.直面真实vs雅化真实

8.真正的快乐是否可能得到

9.斯泰因的态度亦为可取:美化现实,心理保护,筑梦机制

10.梦与现实

11.年龄:精力、梦

12.他人的定性vs做自己

13.做自己是困难的

14.人屈服于外界,在环境/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15.人在环境面前,能否选择自由(尤其是精神能否保持贵族性与自由)

16.饥饿意味着渴求,记忆是对美好往昔的渴求

17.自我舍弃,自我革命

18.从一种瘾到另一种瘾

19.对自我的确证vs现实的打击

20.自我的了解与寻找

21.写作是探索自我

22.名利与性、权力、定位不明,权力者亦无法做真我

23.评论家与作家的权力关系

24.写作需要迷失

25.生活的安定vs躁动

26.精神与肉体

27.塑造独立形象,实际不独立

28.死亡是一种故作独立的姿态

29.咖啡馆是表演馆、“假装有贵族头衔”、菲茨杰拉德的演说

30.文学的非理性

31.他人之真我与我之真我的矛盾

32.自我的地域化与拔高,将他人他者化

33.疾病恐惧实为生活恐惧

34.自炫心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