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摘抄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摘抄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是一本由季羡林 / 叶新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精选点评:

●喜欢季羡林,值得看的书

●校注很详细 追忆李长之删去了部分

●2018年已读063:看季老的日记知道,但凡是年轻人,不论学校好坏,成绩优劣,烦恼大抵是相通的。日记其实只能反映一个人当时当日的心境,就算对什么事有所抱怨,日后可能也如过眼云烟,转瞬就忘记了,不到重读日记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段“恩怨”,骂的狠的也只需作寻常牢骚读读,不必认真。

●通过阅读这本日记,我仿佛经历季羡林所有在清华园里发生的一切,真实而又美好……

●很喜欢这本书,读起来让人向往这样的生活~

●按需。

●日记收录得好全@钟书阁

●一字不删的日记,详尽注释的脚注,收录最全的版本

●一代学者——季羡林,留给后世的教育思想和文学著作,至今都影响这我们这一代人,那么他的真实生活却不是我们后人所想想的那么绚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自己所记载的日记是第一手史料

●季先生清华大学生活的浮光掠影,想要了解季羡林先生的话非常值得买来一看,这个版本的批注非常人性化,看起来也方便,书后收录季羡林先生这段时间发表的几篇文章,在日记中也提到,最后还有季先生对大学期间老师同学朋友的评价,可以结合了一起看。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一):读后小感

季老的这本日记,内容不少,不及细看,只能说是匆匆翻过一遍。

我觉得此本日记最大的优点是体现出作者的坦诚,毕竟敢于把自己日记一字不删,原原本本发表的没几个人。

读后最深的几点印象。

一、作者爱书成瘾,三天两头买书,读书写作不辍,善于思考并化作笔端。

二、交友广阔,与许多同学和老师都往来密切,其中多才子名士,可见清华真是名流辈出。

三、当时的学校学习制度相对自由,作者三天两头刷课即逃课,用于安排自己的学业或其他事务。

四、作者对于当时清华西洋文学系的许多教授,尤其是那些外国教授,并不服膺。在季老眼中,那些外国人在国外最多也就能当个大学助教,然而到了中国就堂而皇之成为世人景仰的大学教授,薪水奇高,租得起王府,用得起仆人,放到现在简直难以想象。上课让季老收益良多的教授唯有陈寅恪和朱光潜两人。

五、作者对自己母亲感情很深,母亲去世后时常追忆,但对自己妻子较冷漠,两年多的日记里就提及过一两次,足以看出夫妻感情委实一般。

读完与作者拉近了很多距离。季老后来虽然被大家称为大师级的学者,但读他的日记,你会发觉他与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问老师问题老师不理他,他会气得骂娘;考试时不会也会拿别人的笔记本大抄特抄;无聊时整天打牌;时局动荡时终日忧心忡忡,无心做任何事情。但我想他能做出学术上的许多成就,还是在于能够克服人性的许多弱点,不断地反思和鞭策自己。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二):清华梦里记红尘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在后辈看来,季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因此年轻时的季老应该是个早慧的苗子、天才的少年!真的是这样吗?年代久远,何处考证,也许日记就是最好的佐证!

季老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从日记看来,其实,看似早慧的人,其志向也立得早。比如,日记(1933年8月17日)一则:最近又想到非加油德文不行。这大概也是因留学而引起的刺着的反应。昨天晚上我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在旋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然而干什么?干德文。我最近觉到。留美实在没意思。立志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我先在这里作个自誓。名人早年就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狠誓,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愉懒呢?

毋庸置疑,季老是个多学、多思、多产的大学者,“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亦斗艳争奇,造诣精深!其著作多可见于量达24卷的《季羡林文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日记里,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季老当年做为清华学子对学业的兢兢追求!从对人文学科的倾情投入、渐入佳境,到特殊学术领域的专注,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学术大家的思想脱颖而出与锋芒毕露的历练过程(如,对东方学、佛学的兴趣,可以找到早年追寻的足迹)。对大学者来说,身边老师总有许多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日记随笔是有关老师的,老师的个性,老师的癖好,老师学问,老师的伪装,老师的真情!对早年清华北大的外籍老师不吝辛辣的批评,对可圈可点的中国史学、文学大家的师辈则是中肯的点赞,可见,季老年轻时就因袭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求真的学风,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也窥见一斑!虽寥寥数语,却可以看出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的个性与心性。

季老的学术一部分也发端于家国情怀!在清华园的时间,恰逢中国纷乱的历史时期,身心历练,情怀起伏,就本真地体现在日记里真实情境与心境的流露与抒发!的确,生活安排是一门艺术,也是生存艺术。记得最深的是季老说过的一句“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因为真话是针,容易钆到人心的痛处!真话是药,利于病却苦于口舌!在这本日记里,多多少少也可以找到许多真话的痕迹了,乐哉,幸哉!真话可以真说,真话也可以说全,就留在可爱的日记里吧,任后世人评说。

凡事看到重点,日记的另一个重点是:从笔记看到季老早年的圈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圈子,多样性,生活与个性的丰富!日记里不乏人们喜欢的史学大师、美学大师、文学大家的风范,如陈寅恪,朱光潜,沈从文,不一而足!季老的年轻时代也真是与中国学术活跃时期并轨的,与优秀为伍,以先进为标,个人成长更快,更稳健,也助于更快完成思想的深化与升华,更快地接近学术的使命,乃至人生的目标。

观日记,察其心。我们的有幸,就在日记,洞察到季老年轻时的棱角与锋芒!日记行文简繁兼收,“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有其趣”。也看得出,一个闷骚的少年,一种率真的本性,在一段纯真的年代,不因时代纷乱,而忘记心灵世界的丰实与展拓;偶有辛酸泪,也无妨将日子过得如痴如醉!

在别人的日记里,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多些思量,多些反省,这是日记的意义,也许看过的人也因此把日子过得更有意义些。对富有个性的生活状态的本真记述,是一面映射思想的镜子,从这意义讲,《清华园日记》不啻为季老对后人的殷殷教益。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三):“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认识一个真实的季老先生

最早阅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是在大学期间,行文如其为人,温润儒雅真挚朴实。后来在杂志、网络上也了解了一下季老,他一辈子为人坦荡,谦虚谨慎,随然身为大家,却从不以此为傲,对晚学后辈从不吝惜提拔爱护,无论是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可堪称楷模。后来工作后,出于好奇,又阅读了季老的《季羡林谈佛教》,《牛棚杂忆》,在有一段时期心情非常低落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了《季羡林谈人生》,听大师谈人生,那总人生阅历,那为人处世的观点,那对于困难的淡然,让人读了之后感觉眼前一下就开阔了。在大师的开导下,心情还真是舒畅不少。前阵子有买了一本《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让我们家娃也从小受季老的熏陶,争取考上清华,哈哈。清华是我们家孩子的一个小期望吧,在她六岁的时候,北京市团委组织去清华大学参观,虽然她还小,对于大学是什么,今后要做什么都还没有概念,但是清华大学的宽广、大气,给我们讲解的清华志愿者同学们的热情、学霸气质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开始就立下了今后要考清华的志向。正好见到了这本《清华园日记》,季羡林老先生讲述他在清华园的学习生活过程,满足我对老先生的敬仰之余,也可以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也知道国学大家是如何学习生活,清华园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之前看过一版清华园日记的,那一版没有校注,排版也不是很舒服,因此就随便翻了翻,没有太关注。从前几年网上流传季羡林老先生的吐槽日记、胡适打牌日记开始,对于《清华园日记》这本书又有了很深的兴趣。这次买了《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拿到手之后感觉非常的舒服,无论是装帧,纸张、还是版式设计,都非常精美。

之前看的那版清华园日记,没有注释,整本书就是季老日记的原文,由于对背景知识不是很熟悉,因此很多内容并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本书是校注版,对于日记中提到的人物、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非常贴心,对于我们这些对历史并不是特别了解的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对那个年代的事情有了非常多的了解。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季老先生的日记以外,还将季老的成绩单、发表的文章等都列了出来,让读者对季老在清华园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在1934年,季羡林先生已经是23岁,那时候他的文风已经形成,而且才能显露的非常淋漓尽致。在整个清华园学习的期间,季老总共发表文章27篇,其中译文四篇,书评十篇,散文9篇,议论文4篇。足可以见到大师的才华。以现在大学的教育水平来看,大学期间要是能够发表大师文章的零头,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了吧。

大师在上学时期写的日记,除了描写他读书心得,对学问研究体会之外,还有不少吐槽的文字,这些也是近几年以来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些文字。毕竟大家还是喜欢看到大师那普通人的一面,来拉近自己与大师之间的距离。当时大师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跟同学们一样,喜欢看美女、会吐槽教授、会愤青。当初在决定出版季羡林的日记时,编辑看到这些边角料,有点刺眼,觉得有损大师的身份,便向季羡林建议,做适当删减。季羡林没有同意,他说,“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他的日记中有内心的小恶魔:

他的日记中也有暗自得意:

对于考试和教授,也跟我们上学时候一样一样的:

还跟男生宿舍一样,天天打牌:

但是大师这些普通人的一面,在日记中所占的篇幅是在是很小,更多的还是作为西方文学研究的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钻研,阅读内容之丰富,与各位大神交往之广泛,都让人望尘莫及。

通过《清华园日记》,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更全面的季羡林,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季羡林,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大师的差距。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四):写日记的时候他没想过以后会去北大当校长

原文经典句子摘录:

P31 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P100 今天仍然拼命看书。因为明天就要考了。一学期的成绩就全仗这两天挣,现在更感到考试无用与无聊。

P131 我前途看不见光明。我渐渐发见自己是一只鸭子,正在被人填着,预备将来宰了吃肉。

P133 长之说:一个大学者的成就并不怎样神奇,其实平淡得很,只是一步步走上去的。这最少给我们一点兴奋剂,使我们不致自甘暴弃。

P147 昨天晚上我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然而干什么?干德文。

P192在事前,我知道这次考试不成问题,然而到现在临起阵来却还有点惊慌。我自嘲道: “自小学到大学,今大学又将毕业,身经和虑大小数百阵,现在惊惶起来,岂不可笑吗?”

P197 分数差不多全出来了,真使我生气,有几门我简直想不到我能得那样坏的分数。这些教授,真是混蛋,随意乱来。

P201 吴x把中西诗之比较paper发还,居然给我I,真浑天下之大蛋。我的paper实在值I,但还有比我还坏的,也竟然拿E拿S。一晚上心里不痛快,我觉得是个侮辱。

老不能沉下心念书。最近才觉到,不但没入了学问的门,连看还没看到呢。

P211 总有不痛快的事:不是这个考,就是那个test。我们来上学就真地把自己出卖了吗?

P213 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P214 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怕什么鸟?

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

P215 我自己心胸总不免太偏狭。对一切人都看不上眼,都不能妥协。然而说起来,又实在没有什么原因。倘若对自己表示一点好感,自己就仿佛受宠若惊,这岂不是太没出息了吗?

今天忙着作reading report,真无聊。这种东西实在不值一作。

非写好文章不行。一切东西都是无意义的,只有写文章有意义。

P216 又是因为稿子的问题,我想到——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多的无聊的误会呢?但同时也自己鼓励着自己,非写几篇像样的东西出来不行。

P217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拼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地毕业了。

P224 开始上课。一上课,照例又来了paper、reading report、test……妈的,一大堆,一大串。我这是来念书吗?

P226 过午出去走了走,觉得天气太好了。结论是这样的天气还能念书吗?于是回来大睡其觉。

P228 星期三还有一次考——毕莲真混蛋,讲的简直不成东西,又考,像什么话。

又拼命看了一天文字学。我仍然骂一声:毕莲混蛋!

P229 写代表人不写我,显然没把我放在眼里,我为什么拼命替别人办事呢?

心里总觉得没事情作,其实事情多得很,只是不逼到时候,不肯下手而已。

P234 非自己打开一条路不行。

心里更不想念书,觉得反正已经是这么一回事了。念又有什么用?

不愿意念书,学校生活就要从此绝缘,将来同黑暗的社会斗争。现在不快活,还等什么时候呢?

写日记的时候他没想过以后会去北大当校长

买这本书是因为凑数,凑上海重口真题卷的数,这样可以包邮。那段时间刚好刷到季先生的那句,考他娘的考,所以下单了。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位大师,真实的一面。我是从六月份开始看的吧,那时候还在备考专四。一点点读他大学时候的所见所闻所想,才慢慢理解,为什么它在卷首说一字不改的凛然,是何种。他会直白地说看女生打球就是看大腿,会因为女生宿舍开放而特别去看一遍,他还总是问家里要钱,却对家庭感到十二分的厌恶,他说“瞻望前途,不禁三叹”,因为写文章的事,反复重复自己受到侮辱,要出气,还会嫌弃高中校友是一群俗物,不能与谈。特别亲切的是,他对杭州,我的家乡,表达了强烈的赞叹,虽然那时候中国的交通很糟糕。

他和今天,80年后的我们一样,功课很忙,但却仍然想看小说;考试乱答一气,考完说“管他娘,反正考完了”,也会因为觉得天气很好,就应该睡大觉。但也有些封建的念头,比如觉得女人劣根性造成家庭的苦闷和不耐。

四五月份的时候基英学到一篇文章,讲的是音乐天才Wagner,他自私自利,毫无责任心,却有女人前赴后继,有人为他一掷千金,前半篇文章全程讨伐他的种种恶习,最后1/3 处笔锋一转,说他无愧于此,因为他虽然不忠于朋友和爱人,却将此生所有追求与热爱都奉献给了音乐。慢慢品读了几遍之后,我明白了,大抵是人真实的一面总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真实的一面参杂着自私、虚伪、善妒,人人都带着面具,人人都讨伐别人的虚与委蛇,却又厌恶着别人的真面目。而到Wagner那样的境界,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此懒得隐藏他的本性,自私自利是真的,热爱音乐也是真的。

想到这一层,再读季老先生的日记,就可以理解了,日记是我们不敢宣之于口的真实想法,季老愿意一字不改的给我们看,看到他内心真实的渴望甚至欲望,还挺令人佩服的。

季老师的同学说,做学问的人也是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我算是和季老师一样专业的吧,都读外国语言文学,他说那时候的教授,没什么研究成果,讲的是些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在今天的大学中依然存在着。他也热爱写坐,想写点什么东西,这又和我的兴趣相契合,所以我看到如此大家,在青春年少时,也并不是锋芒毕露,也有过被拒稿,怀才不遇的阶段,我也就沉静下来。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我的认真付出没有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可,因而没有评上优秀团干。我很委屈,也很难过。而后在整理季先生日历的时候,发现他也曾遭别人的看不起,感觉受到侮辱。我吃完饭走在路上明白了,没有任何老师、任何同学、任何人可以阻止我成为在学术上像季羡林老先生一样的人。没有的。他们可以影响我虚无的头衔,但影响不了我将要在学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思及此,便冷静下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吧。

“饭后逛公园,牡丹已败。”

饭后逛校园,蝉鸣鸟叫。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五):大师也是普通人

之前看过一篇书评,讲季羡文先生的《清华园日记》,当时觉得非常有趣,一直想买来看。

前几日获得这本淡蓝书封的《清华园日记》,觉得如获至宝。这个版本的《清华园日记》装帧朴素又不失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排版上,这个版本也优于其他版本,每一页的标注都排在了该页的底部,细节上处处为读者考虑,可见其编辑的用心之处。

清华园日记书封

清华园日记内页

一直觉得日记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如果是我真的很难将自己的隐私坦白于众人。毕竟平日不敢说的话,都倾注于了纸上,要拿来公布于众,不知道自己会被多少人笑话。

而季羡林先生却十分大度的拿了出来,一字未删一字未减的发表了。

《清华园日记》写于季老清华读书的后两年。日记并非像是特意要出版的回忆录,散文之类的,当时主要是写给自己看,所以行文风格朴素自然,部分日记形如流水账,但有感而发之处又情感饱满,字里行间仿佛能想象到当时年轻气盛的季先生的模样来。

就如季先生出版的一本自选集书名《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将季羡林先生真性情的一面完整的呈现给了大家。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多是因为他们的广昭于天下的佳作成以及其超出于常人的优秀品格。但大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普通人的懒惰,颓废,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的时候。看《清华园日记》,才觉得学术大师也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是相当的平易近人呀。

让我一起来见见季老普通人的一面吧。

日常忘记写日记的季老

开启疯狂吐槽模式的季老

吐槽朋友

(恼羞成怒的季老,哈哈)

吐槽老师

吐槽上课

吐槽天气

忽然迷上打牌的季老

时常感到生活压力的季老

当然,这些只是季老先生日记中的个别部分,并非说通篇都是如此情况。相反,季老先生的日记里看书,写作,抄书翻译之事占了绝大部分,大师辉煌的背后多是清冷寂寞的时光,如若不是日夜与书,与纸笔相伴,笔耕不缀,又怎样为日后的学问成就打下基础。

虽说清华大学期间并非季老求学做学问的真正起点,但是在此期间季先生坚持写作,并在当时比较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文章27篇,包括4篇译文,10篇书评,9篇散文,4篇论说问。

日记开篇,季先生写到,

我想是的,浮光掠影的生活记录中,我们可以瞥见季先生的过往。

一是季先生自幼与母亲分离,时常怀念着自己的生母,怀念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

二是对现在家庭不满意,很小便过继给自己的叔父,与自己的婶母多有隔阂,有一种寄人篱下的疏离之感,内心时常感觉到有一种无法排遣的苦闷,没有人理解,寂寞非常(这也是促使季先生远赴德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内心渴望漂泊自由的生活,希望远离自己的家庭)。

三是旧时代的包办婚姻的悲剧也发生在了季先生的身上,虽然结婚了,但日记中几乎很少提及自己的夫人。除了一封家书告知其夫人怀孕,而季先生竟不知“是喜还是忧”,对其夫人的感情可见一斑。

反观季先生的一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早年与亲生父母别离,一直跟随叔父婶母终日有寄人篱下的惶惶之感,婚姻也并非出自己愿,德国留学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却又赶上了,到了晚年,似乎也没有太顺心,依旧被一件听了让人头大的遗产纠纷案所纠缠。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就此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遭遇的悲痛之中,虽然饱经磨难,却仍然凭借着自己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一心向学,坚持自己的热爱,即使老了在病榻上也不愿放下自己手中的那只笔。

相比较今日的我们,实在是幸福的太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在清苦寂寞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坚持自我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