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100字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100字

《来自民间的叛逆》是一本由袁越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9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自民间的叛逆》精选点评:

●不出精装可惜了。。。。

●读史可以明心。读之前,除了几个著名的人名和歌名,自己真是无知。这部民歌史让我了解了相关知识,但让我学习和思考的却绝不仅如此。作者不愧是理工男加学霸。判断明晰,逻辑严密,裁度有据,见解独到。文风干净、正气,不造作、不夸张,不抒情却有深情,中式教育背景不容易做到,令人羡慕。让我想起施蛰存先生对杨绛先生的小说《洗澡》的评价:纯洁的汉语写作!

●这本书兜兜转转看了好久,返程的路上读了大半,几周前读完忘了标注。一直想写个长评,但过了许久忘了当时的感觉。蛮想列个歌单的,可能更有意义吧

●问题在于我觉得太通俗了,但是还是比较系统的,入门级的美国民谣扫盲作品。

●通俗笔法,民间声音,

●悄悄地透露下,签名本上线了,戳此收藏:https://h5.youzan.com/wscshop/goods/367p3eucsmd4q

●膜拜土老师!读这本的状态大概是一边喝一边听

●非常精彩!通过故事更深刻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真是享受!

●很棒的入门书,适合读一段再听一段。但是依然要强烈谴责读库的装帧设计,这么厚的内容完全就不适合搞小开本!眼要看瞎了不说,等到再翻第二遍的时候书肯定也完蛋了!名义上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阅读体验,纯粹就是人为地制造麻烦,真坐地铁公车上翻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2019030】美国民歌通史,编年体与纪传体相结合的那种,迪伦本纪,群星列传;同时也是对20世纪以来美国一系列政治运动、社会思潮及流行文化的细致梳理、深情回顾与严肃反思。好看得呀,得多爱才能写得这么巨细靡遗且兴味盎然?虽然隔着900多页纸,还是感受了到了土摩托老师火山喷发般的满腔赤诚。行文上有些小套路几可爱,比如“说到这里,必须停下来介绍一下1920年代末期美国流行乐坛的大致情况”,“这里我们有必要停下来说说垮掉派的故事”,“这里不能不停下来研究一下臭名昭著的大麻的来历”……层层叠叠枝枝蔓蔓的,漫山遍野的料,绵延万里的哏。本书兼有超级大歌单的属性,边读边听滋味儿特美。重新发现了皮特·西格、琼·贝兹、西蒙和加芬克尔、乔尼·米切尔、詹尼斯·乔普林、唐·麦克莱恩、莱昂纳德·科恩……#每月打卡#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一):我在网易云做了一个歌单

(顺便给自己公众号引引流)

《来自民间的叛逆》歌单选编,以及一些专辑封面 qq.com

《来自民间的叛逆》似乎是这样的:在Bob Dylan登上舞台之前,从卡特家族开始的历程都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在他登上舞台之后,就是 Bob Dylan影响民歌的历史。

怎么还没有凑满140个字

Pete Seeger唱过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二):2022.7.30

1. 伴着曼联比赛而无c罗的画面 把章节一股脑切回第一章前 祭惦自己的酒后失智.

2. 所以这就是“country road”?

3. 手贱的不知为何又打开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相册. 很难过.

4. 背景音切回了酋长杯的现场收声 足球周末该有的模样.

5. 第一章再次结束 不知为何的 我的大脑里总是闪动着波士顿的第一眼 那片绿地 与那个深夜.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三):一本大书的六件小事

1. 一本书出到第三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

《来自民间的叛逆》写的是美国民歌传奇,写就十七年,初版十三年。第一版豆瓣评分9.1,第二版豆瓣评分9.3,累计2000人读过,还有6000个人想读。两个版本的二手书价格被炒到了四百多;到处有人在寻觅,在探问,新版何时出来?

网络上对这本书的各种描述、评论、推荐、补充,比编辑写得还详细全面,也肯定超出作者预期和想象。

也有这种赤裸裸的表白。

就在本书付梓之时,袁越老师赴台湾采访,见到了滚石老总段钟沂,这位音乐界前辈拿出的正是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第二版《来自民间的叛逆》,书中做了满满的笔记、标注,也划出了不少错误。

“滚石”总裁段钟沂和他收藏的《来自民间的叛逆》。

2.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它更好。袁越老师进行了全面修订,将十几年来读者和专家指出的错误,以及最新的发展,全数做了修改。

第三版出版之初订立的一个原则就是使用正版购买的图片。我们的编辑Kelly上穷碧落下黄泉,练就了超强的翻墙本领。

在和作者讨论、筛选图片的过程中,渐渐确立了一个共识:许多歌手和乐队的形象为人所熟知,但他们的“幕后推手”、那些对民歌商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非音乐人士”,如民歌搜集者、唱片制作人、经纪人、唱片公司经理人等,却往往被人遗忘。因此我们在找图片时,也尽可能去展现他们的面貌。

摩西·阿施,“民歌之路”唱片公司老板。他专门出版大公司不屑去录制却极有保存价值的民歌。

这些图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八十年,即使是文献保存工作做得较好的国外图片社,想要找全也极为不易,名气小一点的边缘性人物一张难求,脍炙人口的明星照则需要百里挑一,整个过程既折腾又过瘾,简直酸爽至极。每每有意料之外的发现,都会让人欣喜若狂。

比如这张照片,四位老“织布工”几十年后重聚,他们围在当年的合照前,引吭高歌。一样的位置,一样的姿势,半生的光阴已过。

反复甄选,加上设计师的努力,最终的呈现效果配得上这八十年的时间跨度。

3. 这本全面介绍美国民歌的图书,在写作的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想好叫什么书名,然而,要写清楚“社会运动对民歌发展的影响”这点原则,是开始就确定好的。作为一个理科生,袁越老师要求自己绝不要只写明星的发迹史,还要写清楚其他几件相关事的逻辑:音乐技术史,音乐商业史,毒品演变史,以及社会运动对民歌发展的影响。

社会历史背景显得极为重要:美国民歌从一开始就和美国的爱国主义、左派运动、冷战、民权运动、垮掉派、嬉皮士和女权运动等等各种运动密切相关。要讲清楚,别无他法,只得大量阅读相关图书。作者自己说,因为民歌而了解了美国,进而了解了世界。写着写着,“叛逆”这个词跳入作者脑中,越想越觉得贴切。

如今,“来自民间的叛逆”已经成为“民谣”甚至“创作歌曲”的代名词,在微博搜索“来自民间的叛逆”,会搜出大量民谣创作歌手相关的消息或视频。

部分英文参考书。

4. 这十几年间,三个版本的图书,也见证了“出版技术史”和网络信息发展史。

今天,这部960页,五十多万字的大书,其中的全部内容假如你“已经知道”且去搜索的话,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搜得到,但是,其一,不知道就不能搜索;其二,搜索得到的片段信息,永远无法替代五十万字的厚重叙事。

好在网络的发展也为我们搜图购图带来了便利,于是必须利用之。

另外,印刷装帧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们能够用更紧凑结实,更方便携带也更美观酷炫的形式呈现这本书:

图为小伙伴在测试胶的牢固度,不要总是模仿。

5. 在《来自民间的叛逆》中,所占篇幅最重的,无疑就是鲍勃·迪伦了,本书介绍了“他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几乎所有值得一提的事迹”,因此也常常被认为是一本加长版“迪伦传记”。有人评论说,这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前迪伦时期/迪伦时期/后迪伦时期”。连台湾著名乐评人马世芳都说:袁越先生对迪伦专研甚深,《来自民间的叛逆》是个人所见中文世界关于迪伦最好的原创著作。

新一版中,我们为这本书里出现的所有歌手和乐队都做了索引,才为这份偏爱找到了“实锤”:

索引的“鲍勃·迪伦”条目。

2016年10月,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宣布之后,《三联生活周刊》临时决定做一期关于迪伦的封面故事。被分配到写作任务的年轻记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迪伦的一切,他知道这时只能求助于《来自民间的叛逆》,可当时本书已经绝版,二手网站上的价格高得离谱,作者本人虽然是同事,但不巧在国外采访,远水解不了近渴。最终,为了完成任务,也只得花四百多元的高价买了这本书。

事后,他安慰自己说,要耐心等待这本书继续升值。

6. 一年前,袁越在自己的公众号“土摩托看世界”上连载了“关于音乐的记忆碎片”,回忆了成长过程中关于音乐的点点滴滴。越看我们就越加确信,作者前半生的各种神奇际遇,仿佛都是为了写这本书做准备,而不论他人在上海,北京,还是美国,这本书的出版所需的必要条件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慢慢具备,不断向他招手。

具体过程见土摩托的自述,这里只引用历史性的一幕:

2002年2月,将近七十万字的书稿完成,袁越在北京一边游玩一边寻找出版机会。

有一天,王晓峰约我去一家专门经营动物内脏的餐馆“小肠陈”,和一个叫老六的书商见面。于是,我见到了一个经常弓着腰走路,说话慢条斯理的中年人(当年不过三十出头啊喂!)。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和此人的相识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从此我开始了人生的下半场。

在老六的建议下,袁越删了十多万字,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版《来自民间的叛逆》。

最后,人生的际遇如此奇妙,第二版的出版人杨全强老师,我们这次也专门请他当了特约审校,在版权页上留下小小纪念(第一版的责任编辑老六也成了第三版的出版人)。

最后的最后,羡慕一下这位年轻的朋友,在最好的年龄,遇到一本最适读的书。

本文作者:杨芳州· 读库副主编

个人订阅号:寻找局外人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四):这份10年的激动和期待

2008年,我歪打正着地买回一本超厚的书,既不冲着封面上的伍迪格斯里漫画像,也不为了“美国民歌传奇”这个副书名。因为“民歌”这个词又比较模糊,或者是我并没有分得清楚乡村、民谣和民歌。当天晚上只为了浏览一下目录,结果这本书就再没有合上,并且越读越兴奋的感觉,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而这本书现在,封面被我缠满了胶带。

袁越这本《来自民间的叛逆》,不论是从文字上、内容还是资料性上,都是是空前的,我想八成也是绝后的——未来是否还有人愿意花如此多的经历,去创作如此大篇幅的佳作,我不抱乐观态度。一如我尽管一直希望能看到这本书再版,却从没真正去抱希望——而且就算有人愿意花这个力气,谁还能写这么好?

然而时隔10年,2018年的这个冬天,《来自民间的叛逆》悄然再版,出自读库。

<左:旧版;右:新版>

彼时尽管我自诩为老摇滚爱好者和研习人,但只敢说我是喜欢听歌,不敢说我是在听音乐,因为我认为说听歌比说听音乐要俗一些。我把流行歌曲当文化听,可能这正着了“资深乐评”们的道儿,不过相比看乐评,我觉得还是自己找资料更靠谱。我听歌的起步晚,但是相比读书,脉络清晰得多。

与许多我们那一拨听摇滚乐的人一样,听歌的分水岭是在重金属,当我终于从超载乐队追根溯源,终于爬上了米它利卡和麦嘎代死的大卡车的时候,就可以在金属的大道上扎下去了,但也许那阵子我嫌吵,无意中搞到一套台湾版的《History of Rock and roll》5DVD套装,于是发现了一根线索,比如顺着金属大道逆行一段,在挂着Ozzy招牌的黑色安息日教堂的路口抬头看天,也许可以望见刚刚起飞的齐柏林飞艇,爬上齐柏林飞艇可以追溯英国入侵,一端通向披头士,一端通向滚石,踩在滚石上却又不小心飘洋过海,遇见了马迪沃特斯,跟马迪平原上瞭望,找到威力迪金森,找到罗伯特约翰逊,找到闪电霍普金斯,杰西福勒,从这条路拐个弯上了旁边的车道,似乎又看到了猫王、杰瑞李、小理查德、他们和开着彩车吹着喇叭的尼尔席达卡互相吐着舌头,冷不丁鲍勃迪伦骑着放着响屁的摩托车狂飙而过,后面有轮着斧头边追边呼喊的皮特西格一行人。迪伦平原上还有戴夫范龙克湿地,琼贝兹镇,菲尔奥克斯歪脖树,伍迪格斯里峰,迪伦又分叉到了一群人,蹦跶在烟雾缭绕的伍德斯托克。我扎在这个城镇好长时间,这个城镇里有时候还能遇上艾伦金斯堡,听歌听到跟写打油诗汇在一起,的确是个高兴的事。一高兴,就顺便把能找到的60年代文化研究资料都读了,而关于这方面的专著变得多了,是件好事。

而我这一套多年以来歪打误撞拼凑出的网,在面对《来自民间的叛逆》之时,变得分崩离析,终于被其收编,而织成了我希望并且它应该有的样子。尽管我暗自窃喜的原因是,在资讯匮乏的年代,我在遇到这本书之前,虽然绕了一大圈,至少也找对了大方向。

袁越真的是迪伦的粉丝,乃至于可称为“迪伦学”研究者。《来自民间的叛逆》是一本以迪伦为线索窜起来的20世纪音乐圈演义,它以传统民歌为起点,而讲述脉络延申至流行乐、摇滚乐的发展,乃至整个美国民权运动、流行文化/亚文化的发展。我相信是这本书是整整一代人系统地认识鲍勃迪伦的唯一教材——尽管知道现在依然是我心里介绍迪伦的图书No.1——也是无数人知道那么多优秀歌者、艺术家作品信息甚至歌词翻译的第一资料。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在初次面市的2003年,它是怎么样地引起了那一批读者的关注?或是默默无闻?我无从得知,但也浮想联翩。

想来也是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里说过的伍迪格斯里到底是谁;引领我第一次听到了似乎后来没有了消息的特雷西查普曼;知道了在《History of Rock and Roll》中在演唱会中唱到精疲力竭轰然倒地的布鲁斯斯普林斯廷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更不用说自从2006年读完马世芳的《拥舞的诗神与厉鬼》之后读到了完整的鲍勃迪伦;以及2003年那本《歌——木吉他的纯真往事》里琼贝兹《钻石与铁锈》背后的故事的故事;也不要忘记The Band和迪伦是在什么背景下录制出了《the basement tapes》,而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才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去看那场叫做《最后的华尔兹》的演唱会,去读那本马库斯写的、女神董楠翻译的《老美国志异》(这本书今年也再版了,改名叫《地下鲍勃迪伦与老美国》)。

出于私心,或者因为自己略懂一点出版,我期望中譬如《来自民间的叛逆》这样的经典,新版是要做得宽汁大油才叫美。尺寸缩小至32开,与上一版的16开相比袖珍了不少,我想六叔自有六叔的考虑,不过我猜成本必然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把上一版的46个印张压到了30个印张,你不应该只看到换来了奢华的纯质纸,而应该从所有书中插图的全部更新看得出来这份心思——这些插图中,能够找到同款原图的,统统换成了有版权的清晰原图,找不到同款原图的,也替换成了能表达同样意思甚至更为贴切的新图,带有版权——不过也删去了一些旧图,总图数应该是有所减少的,但是,这正如这本书所宣称的——它从内容和完成度上更加完善。做书是遗憾的艺术,有些书因为活得够长,才有幸运在一次次修订中,变得越来越接近完美。

听了这么多年歌儿,想起十六七岁,我的摇滚乐引路人大脸曾抱着电吉他说的:“现在你听的东西,每年都不一样,你总有新的东西喜欢上,直到某一个时间为止。再过很多年,你会发现你爱听的,依旧是你二十来岁听的那些。又过了十好几年,我想他说的对,就像如今在机关单位上班的他会从北京买张机票专门去上海热泪盈眶地听米它立卡,说无论听过多少歌儿,只有米它利卡是他的青春。而我,我分不清楚我更喜欢60年代还是70年代,60年代的真诚和虚幻和70年代的务实和浮华就像镜子的两面:一面花童与大叶齐飞,一面钞票共美女一色。60年代有迪伦的刮大风和席卷而归,70年代也有迪伦的欲望和血迹之路。

《来自民间的叛逆》出了新版,真好。不管是我曾经在小圈子里将这个名字作为交流的暗语,还是现在会有怎么样的年轻人读了它,我想看到他们会互相说,还没看过这本书,咱就别聊了吧!

<两版书的插图对比,上:旧版;下:新版>

<两版书的插图对比,左:新版;右:旧版>

<两版书的插图对比,左:新版;右:旧版>

<上两图:旧版的目录每章的题续在正文里也有,于是在新版里,目录中就去掉了>

<最后附上在上一版书中列出的,袁越推荐的20张专辑>

《来自民间的叛逆》读后感(五):纪实:听土摩托老师说《来自民间的叛逆》

关于《来自民间的叛逆》再版

(文章内容以土摩托老师为第一人称讲述)

2003年《来自民间的叛逆》第一版面世,当时觉得出书是一件很牛的事,当时不像现在这样有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可以表达观点,我们想表达观点只能出书了。

当时出了书之后就膨胀了,觉得自己可以在音乐领域有所作为,于是2005年就回国了。回国第二天在网易主持了一个活动,在会上认识了华纳公司的人,他问我现在干嘛呢,我说没事,他说那你就来上班吧。于是就去华纳上班了。很有意思,等于说刚回国,第二天参加一个电台活动第三天就上班了,给我的工作就是剖析欧美音乐以及推广还有国内一些乐手的制作之类的工作。

我人像很深的是当时华纳公司的老板叫黄小茂,他说达达乐队要出新专辑了,要不你给他们当制作人吧,然后我就很不自量力的答应了,我说“可以,我去”。达达的彭坦就给我一个小样,里面一共有七首歌,我拿来回家一听,第二天见着他们和他们说,你这张专辑七首歌就一首半能用,一首写得特别好还有一首的一半挺好。结果第二天彭坦找了黄小茂说,这不行这乐队要解散,做不下去啊。结果第二天乐队就解散了。(众笑)

(现场图片)

最后彭坦单飞了,我认准那一首半歌里的一,就被他作为单飞后专辑的主打单曲放里面了。所以说我概念耗时有的,我知道什么事好歌。

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05年音乐是没有出路的,大家都在下载了,再也没有人买唱片了,然后我就失业了。其实05年之前国内的人是买盗版的,正版卖25盗版就卖5块,别小看这5块它也是钱,他支撑着街边的很多音像店在卖这个东西。05年之后唱片这个东西刷的一下就都没了,没有人再去买实体了,全部都在下载。

唱片卖得不好,工资收入也不高,我就离开了华纳公司去了三联生活周刊。没想到在那,老板说,要不你就做旅游吧。我就开始旅游事业了,一方面在做科普,一方面在做旅游。我从05年到现在一共去了80多个国家了,在三联全是公费,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在三联待了这么多年不光是因为科普,我本身是个科学家阿(再三强调)本身还有点资历,旅游是没有资历的我就现学吗,然后就开始了。

从05年到现在我就把音乐彻底跑到了脑后,我和这个圈子也没什么联系,音乐对我来讲是一个过去的儿时的梦。后来转机出现了,第一个事是2009年南大出版社找我说再版,因为第一版已经版权到了,于是后来做了一版白皮的,就是像个大板砖那本,因为再版我就改了几个错别字就发了。然后我就开始旅游,全世界乱跑,跑出去写稿子,写稿子再出去跑,就这样年复一年过了快十年。

到了2016年10月份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德国采访一个科学家,突然我兜里的手机就“嘟嘟”一个劲震,我也没理会,结果整个采访过程一直在震,我以为我们家出事了,我很奇怪,采访完了,我立刻跑出去拿出手机一看,我*无数个未接电话,也有短信,说:“请问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这个是你怎么看呢?”就在我采访这个德国科学家的这段期间,我敬爱的鲍勃.迪伦老师拿了诺奖,这太奇怪了。然后最奇怪的是我当时采访完之后要回北京,然后我们三联就说,你赶紧,要写一个封面故事,迪伦获奖了我们要做封面故事,然后我就在回来的飞机上把这篇稿子写完了。

这个事出来之后我就发现还有很多人关心美国民谣这个事,有人告诉我:你知道吗你那本白皮的书,现在我那网上已经炒到好几百一本了。我上网上一搜,哇发现这本书因为没有了全是被高价再卖。我觉得很奇怪我就把这个事告诉了老六。(众笑)然后老六就说,咦,那么咱们再做一版吧,没想到最后这事还成了。就变成了今天这么一本书。

这本书的改动特别大,图片和文字都有改动。这本书的文字是我在一艘去南极的邮轮上改的,南极的游轮时间很长,没什么事干,就改这本书的书稿。然后这本书就出来了,这本书的成书就是这样一个经过。

这本书大致讲了这么几个内容:

20世纪美国民歌史

流行音乐的商业史

音乐产业的技术问题

20世纪美国文化史

民歌与摇滚乐

致幻剂对音乐的影响

这本书很长,以上几点面面俱到的讲做不到,只能挑比较重要的点来讲。这本书有很长的篇幅写迪伦,主要是因为他是真的很牛,靠写歌拿诺奖的也就这么一个人,我们讲美国民谣也不可能跳过他。所以这本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迪伦的传记。

首先我们听第一首歌:《Talking New York》

这首歌就叫谈谈纽约,纽约对迪伦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今天的话题也从纽约开始展开。

我讲纽约不是为了卖纽约这个人设,而是为了说明一个歌手是如何成名的以及一个城市应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条件让一个歌手或者音乐家成功。你们之中有去过纽约的吗?5个人,好既然这样我就可以瞎吹了。(众笑)

(纽约夜景)

纽约很大,但是说纽约一般特指曼哈顿,曼哈顿是一个岛,这个岛大致最宽的地方3公里,最长的地方20公里。整个的曼哈顿岛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没有地质活动,没有地震,所以当美国人知道这事的时候就拼命的往高了建。

我第一次去纽约是去听崔健在纽约的演唱会,我是从俄亥俄州飞过去的,当时是911之前,纽约上空是不避险的,飞机可以从上空飞过,我往窗下一看,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在我眼睛底下延展,那种感觉非常非常的震撼,我当时意识到纽约是一个与美国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当时我在美国住了三年也去了美国很多很多的地方,美国地广人稀,它的neighborhood叫街区,街区和街区之间离得非常非常远。美国不是用围墙来隔绝街区,而是靠距离。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开车得开20分钟吧。纽约不一样,纽约也有neighborhood这个概念,但离得特别近,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就进入了下一个街区,区和区之间离得特别近,所以纽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认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这么一个非常方便的窗口。在纽约可以找到180多个国家的人,不同的语言、文化全存在于这个岛上,互相交融,这是一个诞生新艺术形式的最好的土壤。

美国真正的电影工业来自于纽约,爵士乐是从纽约开始的,纽约还诞生了脱口秀,美剧《麦瑟尔夫人》讲得就是脱口秀这门艺术怎么从纽约发展起来的,还有现代艺术,美国的现代艺术全部来自与纽约,总之很多。另外纽约也是很多机构的所在地,像唱片公司、版权公司,还有华尔街等等。所以说纽约是一个有人才、有钱、有文化交流、有观众的地方,并且背后有美国作为它的分销市场。所以这就是纽约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高产的原因,这么一个曼哈顿小岛,诞生了无数的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

今天要讲的是纽约的格林威治村。

(格林威治村)

我们说华尔街是全世界每平方米钱最多的地方,寸土寸金。然而也有在这里打扫卫生的人或者各种服务行业的人,他们不可能住在华尔街里,于是他们就选择了格林威治村。

这个地方是欧洲人来到美国最先落脚的地方,很多欧洲人最后就留在了这里,最开始的时候是意大利人在这里住,意大利的人包容度很高,允许各种人的涌入。一点点的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传统,在格林威治村聚集了好多人,向著名的爱伦坡等等。可以说美国的现代文学也诞生在这里。格林威治村允许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在这里生活,而且房租还特别便宜。从华尔街到格林威治村这20分钟的路程里,累了想要放松了就可以找个咖啡馆听听诗朗诵,听听民谣。可以说这个村里给艺术家提供了吃的地方那个和住的地方,也提供了演出场所和观众,高质量的观众。所有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格林威治村这里。

(著名的CAFE WHA)

格林威治村里的一家咖啡店。它的门是一个入口,演出的地方进了门还要下楼,在地下。迪伦的歌词里有写到,people going down to the ground,building going up to the sky。这是他对纽约的第一印象。鲍勃迪伦大概在19岁零7个月的时候来到纽约。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不到20岁背着个吉他,从美国明尼苏达一个乡下坐长途灰火车到了纽约,第一站就是这个cafe wa。他听见里面有声,推开门下去,发现里面有一个周一的“open-mic”。什么是open-mic,就是酒吧周四周五的演出都是卖票的,然后找一些特别有名的人来,很多人买票来听。周一的时候生意就比较差,周一就把麦克风放这,谁愿意来说就来。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里就有这样的场景,讲得就是那一段历史。

鲍勃迪伦当时就在上面唱,当晚还留宿在一个歌手的沙发上。刚来纽约的迪伦靠什么生活?当时的酒吧发明了一个“篮子收钱法”:就像卖唱一样,歌手在上面演唱,篮子在观众手中传递,喜欢表演就在里面放上一美元,甚至更多,不喜欢就不放。酒吧不收这个钱,这个钱是给歌手的,迪伦就靠这样的办法:睡别人沙发,穿廉价衣服,靠每周一篮子里面的钱,一个无名之辈就这样在纽约生存了下来。

迪伦有几个法宝:迪伦的长相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小鲜肉,所以能得到很多老姑娘的喜欢;第二个迪伦会装疯卖傻,迪伦的舞台风格是非常的搞笑的,他靠搞笑出名,当时在舞台上会讲笑话;第三个他会模仿老布鲁斯那帮老歌手的嗓子还有口琴。所以迪伦给人的反差特别大,是一个娃娃脸,小清新,小鲜肉然后非常腼腆的会说一些笑话对大家乐,然后一开唱又是一个老男人的声音:粗粒的嗓子,布鲁斯那种贫苦和挣扎,这种歌他表现的很好。

迪伦的演唱很快的受到了一些老的布鲁斯歌手的青睐,布鲁斯传奇大师约翰.李.胡克当时开演唱会,要找一个暖场的人,于是就找到了鲍勃迪伦。这个机会让迪伦抓住了,迪伦的开场就做的非常好,就被一个纽约时报的乐评人给听到了,然后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乐评,说迪伦是一个很有天才的音乐人。然后这个乐评就让约翰.哈蒙德看见了,他是当时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老板,他也喜欢布鲁斯,喜欢黑人文化,很胆大,他签过很多有名的歌手。他当场就给迪伦一个合约,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格林威治圈里引起了一个轰动,没人能想象到哥伦比亚这样大的一个唱片公司会签一个籍籍无名的人。

一个人的成就是不能用同时代的人来衡量的,如果这样衡量的话迪伦是出不来的。一个划时代人物不仅仅要有好的土壤,也要有一个好的伯乐,这个伯乐有经得起失败的成本。要知道迪伦的第一张专辑才卖了6000张,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回本的,直到后来才渐渐的被人熟知。所以说约翰.哈蒙德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

签了合同之后,迪伦又回到了咖啡厅接着唱歌,他需要提升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他写出了《答案在空中飘》这首歌。

这首歌很好,歌词中迪伦没有给出任何答案,这是他最牛的地方,如果说他告诉我们答案在资本主义,或者答案在共产主义,那这首歌就完了。所以说迪伦是个很贼的人,真的很贼,靠着这首歌他打响了知名度。

这首歌也是他的转变。当时的咖啡馆是很多文化人聚集的地方,有的时候咖啡馆上半场是朗诵诗歌的人,下半场就是唱民歌的人,迪伦就这样拓展了自己的领域,接收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他的女友苏珊.罗托洛很喜欢现代文学,还把狄兰托马斯的现代诗歌推荐给他。迪伦跟着苏珊接触了很多现代派艺术,才写出《答案在空中飘》这首歌。现代派也是这样,从表面你看不出它要表现什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的韵律。迪伦就把它学下来了。

封面上的女人,就是给迪伦很大影响的女朋友,也是美国民歌史上很重要的一张封面。还有一个影响他的人是艾伦金斯堡

金斯堡是“垮掉派”里旗帜性的人物。他们都常常聚集在咖啡馆里,一点点就有了交往,交往过程中,迪伦就受到了影响。认识金斯堡后迪伦的音乐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答案在风中飘》就完全不一样了。

迪伦从这个时候就带有垮掉派的影子,他带着整个民谣圈子向着一个未知的领域进发。以前的歌曲就讲讲反战讲讲爱情,到迪伦这就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这也是我想说的,如果说读这本书能让你从《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到这一歩(指迪伦后期偏哲学的歌),我觉得我成功了,因为我觉得这些才是更好的一些艺术作品。

其实影响迪伦的人有很多,时间的关系我只讲了两个,还有一个就是Beatles披头士,披头士给迪伦带来的就是摇滚乐。和披头士见面的第二天迪伦就去买了一把电吉他,几天后就在演出上使用了。

在纽约的短短四年,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好几个“坎儿”,从搞笑的布鲁斯歌手到唱一些经典的民谣,再到唱垮掉派那种现代诗歌的民谣,然后插上电唱摇滚了。四年就完全变了一个人。

当他第一次弹贝斯唱摇滚,底下的人都很不理解,大家都是来安静的听民谣的,有人在嘘他,他反而唱的更大声更卖力。有人甚至想要用斧子砍断电线阻断声音。可以说迪伦让民谣从小众开始让人熟知,又把民谣引向摇滚的方向。

《答案在空中飘》那首歌只是让他在这个圈子里有了名气,因为这首歌当时压根就没打榜。这首歌才是真正让迪伦出名的歌曲,让他变成以一个大众的歌手。这首歌当时打榜是第二名,这意味着他可以出去巡演,离开纽约,离开美国,甚至到欧洲,开始他的成名之路。他开始玩大众爱听的摇滚乐他成为了一个流行歌手,再也不是那个20出头拎着把破吉他睡沙发的小孩了。

从他之后,美国的民谣走出了格林威治村,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之后变成了我们所喜爱的美国民歌。

最后总结一下,任何艺术形式,像诗歌朗诵也好,演杂技也好,脱口秀也好,要想走出来,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给挣扎的年轻艺术家一个住处,像美国的格林威治村这样。第二你要谋生,像格林威治村这种“open-mic”这样的形式。第三你要有观众,这些观众要很棒,可以帮助他们磨练技巧。

传奇还在继续,关于民谣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我今天讲得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整个分享会长达2小时50分,篇幅有限,不能囊括全部内容,但尽量保持土摩托老师的原意来记录,仅供参考。更多内容可以仔细阅读《来自民间的叛逆》。感谢UNI通识组织这次活动,感谢海鲜儿哥的邀请,感谢我青和路的陪同哈哈哈哈哈哈哈)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刺锅额话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