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旁观者读后感精选

旁观者读后感精选

《旁观者》是一本由[美] 凯文·库克(Kevin Cook)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旁观者》精选点评:

●60年代的纽约~感觉看了一季Ryan Murphy的美国犯罪故事

●一个经由媒体报道逐步放大的社会事件,到最后意义使其成为经典案例,真相反而变得不再重要。媒体应该要反思。喜欢作者的写法,最后一节特别好。

●这个作者真的很容易离题,一个事件写得支离破碎的。能理解他想要介绍历史背景的心,但是完全无关的事情写一堆, 阅读体验超差。

●非常好读,语言流畅,作者把1960年代美国纽约都市的时代风貌用无数细节勾勒出来,还原了案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案件的意义并不能从案件本身得到。作者力图还原的是一个所谓的真相——被害者所在社区并不破乱,38个邻里也并不冷漠,甚至在被害人最后的时刻也是在场的——但讽刺的是,这种还原又恰恰说明案件的真相本身并不重要。 时代赋予了案件一种特殊的解释,并不由所谓的真相作出申辩。我们仍要注意作者反复提醒我们的时间点1960年代。 不过,虽然那是一起令人感到难过的惨案,虽然都市的冷漠让我们丧尸了安全感,但也欣慰地看到美国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免疫应激。 案发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同样的案件发生,我们还会做各种解读呢?

●前一百页看得我昏昏欲睡,一百开始精彩起来

●前半段不断交杂着彼时和当下对比的市民生活、流行文化、政治事件,故事在「最后一刻」、「杀猎之夜」和「验尸」达到高潮,读到起鸡皮疙瘩。此后则是试图解释清楚警方法官律师、报道者、罪犯/法条/制度、社科领域的后续。最后的「33分钟」令人动容。//比对是厉害的,但像炫技,尤其在叙述之后完全消失,并不连贯,出于代入的目的似乎有点夸张/疑点活生生拖到「勘误」才列清,全部复盘则在「33分钟」,最后两章力量是很强,但拖太多篇幅有点无力//有让人疑惑的地方,比如前半段里提及的同性恋、女权、种族问题,篇幅很大也很漂亮,但似乎因为和主题无关而切掉了。感觉野心太大,融合特稿和后续,割裂很明显,倘若分两篇合集两个重点,也许更好。

●将被典型化和抽象化的案例还原为没那么有戏剧性却更真实复杂的具体事件,一定程度上算是为基蒂的邻居们正了名。

●也许纪录片会更省时省力,可替代的作品

●关于变态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种族问题,关于旁观者效应

●前面交代背景有点多看不下去,后面就看起来很顺畅了。“旁观者效应”的出处。事实上并不是38个目击证人没有报警,尤其是,并没有这么多目击者。但正是由于夸大了这一现象,才导致了此后50多年对于旁观者现象的讨论,人们受到警醒并做出改变。

《旁观者》读后感(一):基蒂案:一个现代寓言故事

这本书写的是一桩在美国产生了巨大持久影响的谋杀案:1963年的一个深夜,酒吧经理基蒂(凯瑟琳·吉诺维斯)下夜班回家,临近家门口的时候,一个叫温斯顿·莫斯利的男人从背后袭击并杀死了她。

让这一谋杀案震动美国的是,据报道,在长达近30分钟的作案过程中,左邻右舍有38位目击者,没有一人挺身而出,甚至没有一人报警。此后,从种种教科书到总统讲演,基蒂案被引用为美国人丧失侠义互助精神,堕落为冷漠旁观者的典型事例,用来抨击现状或呼吁道德重建。

作者采用“深描”方式重述这桩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的案子及其前前后后,包括警方怎样抓捕莫斯利,法庭怎样审判他以及他后来越狱再次作案。但本书并不只是提供了更完整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根据警局档案、庭审记录以及作者凯文·库克自己所做的深入调查,它指出了当时的媒体报道有诸多失实之处——没有那么多目击者,而且他们之中固然有懦怯的或冷漠的旁观者,但也有人报案,有人冲出自己的居所去守护垂死的受害者。流传版本的基蒂案,与其说是确立的事实,不如说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这个案件的方方面面,正面与反面,不能不让读者生发诸多反思。

来自《南方周末》,2019年1月10日

《旁观者》读后感(二):“旁观者效应”的出处——吉诺维斯案

“这会儿大概已经有30个报警电话了”,以此总结出的“旁观者效应”可以解释很多路人冷漠的案件。

包括我初中时就震惊全国的二岁女童小悦悦被碾,18位冷漠路人无人报警的事情。当时被媒体煽动着旁观者都是凶手,去反思“社会病了”,道德也应该和经济同步发展,也有别国把这个事搬上综艺,声称在自己的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真的是这样吗?

旁观者并非圣人,也非魔鬼,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因为确信别人会帮忙,所以“责任分散”。

这本书以心理学、医学的角度分析旁观者的作为,以纪实文学的模式,记叙受害者基蒂的生活,还原了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样貌,唱片店、纽约的廉租房、市长竞选拉票…少数群体的生活和想法也受到关注,同性恋者、女性主义、黑人平权、辩护律师的道德问题…

凶手的作案手法残暴、令人发指,作案后的心态又好得让人毛骨悚然,他把带血的刀放在口袋里,走下车去提醒一位在车里打盹的司机,“先生,您不该就这样睡着,一氧化碳也许会堆积起来,也可能有人会对您不利呢。”不仅仅是这位司机,认为他是一位好人,他的打扮、举止,为人处世也让身边人觉得他是一位工作卖力、为人和善、小有成就的人(尤其是对于工作、生活都易遭受层层壁垒的黑人来说)。

书中记载了探员、记者近几十年来对受害者“38位旁观的邻居们”的采访,以及社会实验,对旁观者效应进行生动的解释。

三十年后,克林顿总统对此案件进行评论,“(凶手)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关于当时社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的、令人心寒的讯息,让我们发现自己非但一直处在危险之中,而且本质上都是孤独一人的。”

总体来说很值得一读,也算是在消费(中性词)之余,对于基蒂的纪念。

最刺痛我的一处纪实

《旁观者》读后感(三):一念难测

深夜,一声女性的呼救刺破了街道的静谧,几盏灯亮起,睡意朦胧的旁观者们辨不清窗外发生了什么。很快,夜色如旧,蹒跚而行的女性被凶手追上,补刀身亡。这是吉诺维斯案,可能是20世纪被讨论得最多的案件之一,至少有三个研究领域因之而兴起。但人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被害者多无辜,凶手多残忍,而是窗口曾有过38个不作为的旁观者。

美国作家凯文·库克以此为题,创作了《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一书。不同于新闻记者(尤其是借该新闻功成名就的《纽约时报》记者们)热衷挖掘“引爆点”,库克查阅资料,并走访了案件相关人员和旁观者,试图厘清案件的真相。他从被害者基蒂的生平讲起,了解她的为人、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然后细细追溯案发当日的场景、此后凶手的命运、以及在基蒂身后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反思。库克了解到,新闻中夺人眼球的元素未必真实,譬如,38名旁观者的数据就依据不足;0人报警的说法更有悖事实;街区的人情不算冷漠,邻里经常互帮小忙;更甚者,基蒂濒死前也不是一个人。

倘是如此,那么心理学家从中提炼出的“旁观者效应”、社会学家关注的城市生活中“亲社会行为”减少等课题都是浪费感情吗?还是说现代城市的社交环境其实没那么糟糕?库克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之处:我们渴望来自他人的温暖,又害怕受到伤害;我们藏起本心的一部分,反过来也不真正了解身边人;符号化的标签,更是让人迷惘且疏远了。

大多数媒体报道的吉诺维斯案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因基蒂之死遭受重创的不仅是她的家人,还有她的同性恋人玛丽安。在案发的20世纪60年代(或许我们还可以把时间跨度拉得更长些),美国社会对同性恋极为排斥,不仅法律零容忍,街头还有人痛打同性恋。连邻里关系融洽的基蒂和玛丽安也不敢向人明言两人的关系。对“异己”的偏见,根本不像卫道士说的那么大义凛然。书中提到,禁止同性恋公开表达亲密的背后是警方收受贿赂,默许那些地下同性恋酒吧的经营。而凶手莫斯利自认是另一种“异类”:未受平等对待的黑人。他感觉自己再优秀、再努力,也没被白人上司真正尊重。在性侵了几位黑人女性未得到社会关注时,莫斯利钻入了牛角尖:被害者若是白人会怎样?这当然很极端,可作为有个性、有癖好的普通人,是否也有不见容于环境而设下心防的时候呢?

或因如此,了解一个人相当困难。莫斯利的妻子根本想不到,温文尔雅的丈夫经常在她上夜班的晚上出去游荡,寻找“猎物”。谁又能想得到呢?莫斯利智力过人,又勤奋踏实,在狱中还通过函授完成了本科学业。可同样的聪明执着后果可怕,他在杀害基蒂时表现得冷静缜密。还有跟基蒂和玛丽安往来频繁的邻居罗斯,他看上去是个人畜无害的软弱的人,案发后还跟玛丽安抱团取暖,相互慰藉。调查后才发现,凶手是在罗斯门前杀害了基蒂,罗斯内心的惶恐源于他亲眼目睹了犯罪场面,却什么也没做。

贴标签不能帮我们甄别人心,譬如此案中的警方与旁观者。确实有人在基蒂发出第一次呼救时就报警了,然而没有下文。书中还写到,莫斯利有过一次越狱,宅子的主人打电话报警,并未被重视。难怪在当时不少人对报警颇有微词。而对于所谓的38名“旁观者”,其中固然有令人气愤者——怕被牵扯、事不关己;更有人之常情的,换作旁人也未必就能表现得更好,我们很难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们——“旁观者效应”(认为别人会去报警)、累了一天输给睡意的、胆小的、弄不清状况的……他们未必是不善良,可他们就像基蒂一样,恰好在这一时刻、身处这一地点、遇上了这桩案件,没有彩排也无法后悔。得知案情后毫不犹豫奔出家门的,是只有1米5的索菲。凶手可能还在附近,但她惦记着基蒂的安危,并未多想。她也是不复安全的街区里一个普通人。

如果突发状况可以考验人心,我们面临的选择往往不是成为英雄还是旁观者,而是内心的软弱与不忍相抗衡。人之莫测存乎一念,环境的温暖或冷漠则存乎众人的一念。有时,仅需一念;有时,一念的代价又太沉重。

——己亥年读凯文·库克《旁观者》

《旁观者》读后感(四):“旁观者”是否应该背下所有的锅?

美剧中常有这样的情节,遇到危难,人们大喊,“快打911”。过不多久,救护车、消防车或者警车就会到达现场进行救援。911是美国的通用报警电话,它给美国人带来了便利。而911统一报警电话系统的建立,是缘于一桩凶杀案——吉诺维斯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多,基蒂·吉诺维斯在所住小区纽约皇后区邱园遇刺身亡,倒在了家门口附近。基蒂身中多处刀伤,凶手手段残忍。更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凶杀过程持续了33分钟,期间,基蒂曾大声呼救吵醒邻居,凶手也曾离开片刻又再次返回继续作案,而至少38邻居们眼看着事情发生却没人报警。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邱园那些“友善的邻居们”,一下子变成了大众眼中“冷漠的旁观者”,在媒体的质问之下无所遁形。时至今日,吉诺维斯案还常常被提起,而旁观者也一直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十字架,经受着一次次的良心拷问,成为“冷漠无情”的代名词。

旁观者真的那么可恨吗?美国媒体人凯文·库克在《旁观者》这本书中还原了整个案件始末。值得注意的是,凯文·库克不单单讲述了案件经过,还介绍了受害者基蒂和行凶者莫斯利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状况,更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状态,给我们展示了这一案件背后的社会全貌。

有别于其他案件的迅速被人遗忘,吉诺维斯案为什么会被美国社会牢牢铭记至今?因为这个案件被塑造成一个独特的历史分水岭。用邱园附近百利酒吧老板的话说,“那是一切改变的源头——一个纯真年代的终结,一个更为黑暗的年代开启了”。此前,纽约被戏称为“逍遥城”,而后,纽约似乎成了犯罪乐园,犯罪率逐年攀升,纽约居民人人自危。

之所以说它“被塑造”,是因为《纽约时报》在本案的舆论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那篇把基蒂的邻居推上风口浪尖的头条报道,发布在27号的《纽约时报》。此时距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两周,其他媒体早已把此案当作寻常案件报道过了。成功把本案炒热的幕后推手,正是《纽约时报》新上任的地方新闻责编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喜欢那些能够从情感上重击读者的文章”,“罗森塔尔想要戳到整个纽约城的痛点”。于是,邱园的邻居被描绘成冷漠、胆小、自私的旁观者。

可事实果真如此么?要知道,案发时间是凌晨三点多,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状态,懵懵懂懂被呼救声吵醒,黑夜中也未必能搞清楚窗外发生的事情状况。与其说他们是“冷漠的旁观者”,倒不如说是“不明真相群众”。当他们同时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大家都以为“别人可能早就报警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此后心理学家所进行的研究和实验也表明,这种“旁观者效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的自然反应,在这一点上,邱园的邻居和其他人并无二致。

当然,的确有两名目击证人看到了事情真相却没有报警,但他们绝不是邱园的大多数。事实与新闻报道相去甚远,媒体为了抓眼球,的确存在夸大报道的成分。警方也并没有深究他们工作中的失误,比如,比实际出警略早一点的报警电话直接被忽视了,而38名证人都没报警这一消息,的确是警方故意透露给罗森塔尔的。在未能取得明确进展的情况下,警方透露这一内幕消息给媒体,确有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嫌疑。

罗森塔尔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把公众的视线全部集中到邱园的邻居身上。在犯罪率逐年上升的情况下,那些隔着窗户、袖手旁观的邻居成了最容易的靶子,大众把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不满,全都投射到了这些不明真相但却具体真实的个人身上。整个社会的责难像潮水般涌来,媒体的穷追不舍、公众的怒不可遏,让邱园的邻居不堪烦扰,纷纷搬走。“冷漠的旁观者”的锅,邱园的邻居背了几十年。

等一等,是不是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没错!这不是一桩残忍的凶杀案么?舆论不是应该督促警方么?舆论不是应该谴责凶手么?邱园的邻居为何喧宾夺主、成了主角?

因为《纽约时报》把他们推向了舞台,放在了聚光灯之下,让他们承载了整个社会的怨怒。因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成为拥挤城市中的一座孤岛,成为旁观者眼中孤立无援的受害者。这种恐惧浸入灵魂深处。但这一切愤怒和恐惧,的确不该由邱园的邻居独自承担。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吉诺维斯案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酿成的悲剧,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氛围、警方对同性的恋人的歧视态度、莫斯利的复杂家庭背景、落后和乏力的刑侦手段、媒体的过度渲染……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塑造了莫斯利这个复杂、冷血的凶手,酿造了基蒂的悲剧。

基蒂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莫斯利的视野中,正如一份简单的小美好被强大的恶瞬间吞噬。吉诺维斯案成了那个纯真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标志。正因如此,它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促进了对“旁观者效应”的研究和911报警电话系统的建立,促进了美国社会上更多的变革。

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中,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也都是他人的旁观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基蒂临终前并不孤独!

2019.04.15雾凇

《旁观者》读后感(五):旁观者:胡乱圣母心的结果,会让坏人逍遥法外!

在你印象里,坏人通常长什么样?肥头大耳?目露凶光?横着走路?三句话就问候你家长辈?我以前也这么以为,并且天真相信,坏人的言行都有迹可循,方便我们躲得远远的。

所以小时候看《大时代》,我不是很能理解,丁家五蟹明明长得人模狗样,怎么会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呢?果然还是我太年轻太肤浅,彼时没明白什么叫艺术照进现实。

温斯顿·莫斯利,身高1米7出头,体重不足55公斤,面相清秀,干净整洁,上班从不迟到、旷工,养了五条狗,有老婆有孩子,言辞温柔,语调低沉冷静。用看似温文尔雅形容他,大概也不为过。

这么一个人,他做了什么呢?多年来一直把偷来的各种家电放到他爸爸的店里售卖。1964米1月到3月之间,强J了四五个女性,作案工具是一把螺丝刀。

在1964年3月13日凌晨S死基蒂·吉诺维斯之前,还强J并焚烧了一个24岁的名叫安妮·梅·约翰逊的家庭主妇。

他给基蒂带来的伤害是:全身共有13处穿刺伤,9处在身前,4处在背后……咽喉处有刺创……右手有数个切口”。刺创的倾斜且呈锯齿状,说明受害人曾扭动身体,想要闪避每一次刀锋的刺入。手指上的割伤是防卫伤,表示受害人曾举起手来,想要和加害者搏斗。她出血量很大,但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双侧气胸,也就是空气灌进了基蒂被刺穿的肺部,充满了胸腔,导致压迫肺部。她是窒息而亡的,临S时仍想要开口说话。

更可笑的是这个恶魔居然没有被执行S刑,且在往自己的直肠里塞入一个午餐肉罐头之后,就医途中成功越狱,途中又强J了两位女性,到1984年居然还能获得“申请保释的资格”。

在从1984年开始的每两年提交一次保释申请的过程中,他仍然可以厚着脸皮,全无愧疚之意地说出“对于被害者来说,痛苦只是一瞬间,一个小时,甚至一分钟就了结了,而对于被逮住的人来说,痛苦可是永永远远的”这种不要脸的辩解。

如果说,以前我还是个在支持废除死刑和支持继续保留死刑的两端横跳,那么这个月发生的这许多把我三观拉到无限低的事情之后,以及看了这本《旁观者: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之后。

我大概,不,是坚定站在强烈支持继续保留死刑的这一方。毕竟罗翔老师也在《法治的细节》那本书里说过让我深以为然的话,与君共享。

“对于谋杀这些最恶劣的犯罪,只有剥夺生命才能体现对被害人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许只有死刑才能让犯罪人真正地认罪悔改。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只有面临死刑的威胁,犯罪人才可能会生出真诚的悔改。从这个意义上讲,死刑恰恰是对犯罪人的尊重,因为只有当其认识到自己的罪错,并愿意献出生命来偿还罪债,他才重拾了作为人的尊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