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精选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精选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一本由[英] 多丽丝·莱辛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一):对世道的求索——多样的多丽丝·莱辛

今年诺贝儿文学奖连续揭晓了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获奖者。一本对《杰克·奥尼尔的考验》首译版也悄然面世,作者多丽丝·莱辛——一位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一位生于上世纪初英属半殖民地的女子,一位生于冰火冲突尖锐的世道,然而她作为处于强权一方的一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以其敏锐的观察,辅之以尖锐的笔触述说了这种矛盾。这在她长篇小说《金色笔记》有所体现。附加多元文化属性的莱辛一生长篇小说不少,都可以使读者窥伺她人生一二。现莱辛已离我们远去,《考验》收录了她十六篇短篇,其中包括了各式样题材、主题的文章。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出身不止多样化,她的笔触也在她独到洞察力下探索多样的文章。

莱辛的短篇有些起自生活中的“轻”,却道尽人生背后的“重”,然后又如一缕青烟悠悠飘向远方。如《喷泉》得克萨斯妇女的一句玩笑,牵引出一对相识却不相知男女因为一颗珍珠而颠簸的一生;如《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寡妇赫蒂过着吉普赛人的生活,因一只猫让生活多了温度。她也为了这只带给她温情狂野的的猫,承受年衰体弱并走向生命枯竭;甚至《一封未寄出的情书》起源那“我”说的略显做作的一句话,没有说出的情感积压,道尽一生婚姻生活,但最后“我”好像放下了,就让“我放手让你去享受没有我的快乐,我把你让给你的爱。我让你去过你的生活”,“我”将在舞台复活“我”的演出,“像观众传递你给我的温暖”。

书中也有一些短篇透露着莱辛对世道的求索:如《相互之间》深入一对有悖人伦的兄妹关系。他们隐藏着、他们欺骗着、他们相爱着、他们争吵着、他们和好了。一场性爱,一场对话对这段关系的思考,于是又开启了一段循环;如《福蒂斯丘太太》,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作者探索妓女作为一种职业,人至将老所面临的困境,其中有女权的主张,也设问了这个社会下的年轻人心灵缘何扭曲。父母的忙碌、与姐姐态度的转变,让这名将近成年的少年无所适从,促使弗雷德对平日可爱可亲却从事特殊行业妓女的辱骂凌辱,使剧情达到了高潮,也使我心潮澎湃,源于对这位少年的厌恶与太太的同情,一高一低一强一弱的冲突,形成强烈观感。恃强凌弱,青少年性成熟阶段需要有人去引领,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有人帮忙塑造,社会教育流于心灵管教,也使这名少年在性成熟阶段面对两性差异的变化渐渐走向自大疯狂。

书中还收录了莱辛的三篇散文,源于生活环境体验,如《狮子、树叶、玫瑰......》宛若素描手法,涂抹出秋至未至一番景象。收录了一篇科幻短篇,莱辛对该类题材的尝试。

总体下来,本书不妄一读,每篇让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似静漪湖水略起波澜,有的让人在这秋末思绪翩翩,那对人一生的述说,似轻,又沉重。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二):以多种视角展现生活的丰富性

坦白地说,《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我读得比较吃力的一本书。它有着像许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一样的特征:就是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是连接成句,你要想半天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一点在我看漓江版的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小说《爱的荒漠》中感受最为深刻。那部小说,我已经完全忘却,印象中只有荒原和作品中那灰色的基调。同样,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对话》、《喷泉》《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等。幸好,在书的前面有一篇译者序,给了我们阅读的指导和建议。在作品开篇,有作者写的前言,简要讲述了每一篇作品的出处和作者自己的写作感受和写作背景。

该书的作者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颁奖词称她是“女性经验史诗的书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在这部短篇小说集里,关于女性的作品占到大多数,里面的女性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居多,她们或年老色衰,或在疾病折磨下苟延残喘,或正在遭受情感和身体上的摧残。总之,在英国伦敦那个发达的人类文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为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的同时,却始终遭受着各种不公平待遇。由多丽丝·莱辛的小说,想到了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中东国家的女性和孩子。

这本书中一共十九篇作品,按照译者序,我最先阅读的是《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在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中,固然作品有着对冷漠现实的有力讽刺,但是造成所有悲剧根源的,则是主人公身上流淌的吉普赛血统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性。她放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去做所谓的生意,去流浪。这是她所追求的自由生活。而正是这种随意的生活方式,将她推向死亡的深渊。她多次搬迁,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她孤立无援,对生活越来越绝望。虽然她的子女有着不错的生活,但是她的固守的吉普赛人喜欢流浪生活特性,让她被社会远远抛弃。在这里,作者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特征如何保存,民族禁忌如何坚持?作者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以客观冷静地观察,分析老妇人不愿意去收容所的心境,她认为收容所在她们看来没有意义,认为那些被送到收容所的老人也是“等待”死亡。为了自己收养的猫,放弃市政的帮助,反而与之打游击,独居废弃危楼。在主人公感受到无助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她为自己的古怪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此,作者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民族习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进,坚持民族特征的人该如何融入到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赫蒂与儿女们的生活的对比,坚守的悲惨死去,妥协的已经融入现代生活,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由此回想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谁敢说,现在黄河以北的汉民族人身上没有流淌少数民族的血液?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明清时代,无不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我们身上,早已融合了匈奴、党项、蒙元等各个少数民族的血液,在历史的发展中,汉族以其大一统的包容性,不断同化与吸纳少数民族的特征,从而形成了摇曳多姿的民俗文化。

之后我阅读了《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和玫瑰……》以及《另一座花园》三篇作品,读过之后,感觉到这三篇不是小说,而是三篇精致的散文。尤其是《摄政公园的一年》,文笔清新迤逦,让我们通过文字徜徉在摄政公园,体会其一年四季的风景变迁,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我希望,这三个故事,或者素描,或者印象,能传递伦敦公园的一些乐趣。”

在剩余篇目的阅读中,我最喜欢的是《福蒂斯丘太太》,作品视角独特。作者以房东儿子的视角,来描写一位年老色衰的妓女在人格尊严和身体心理上所遭受的社会世俗的伤害。读完小说后,我在标题的上部写道:“……最后通过房东儿子对年老妓女的侵犯,进一步展现了福蒂斯丘太太的悲情与无奈。”是的,这是人们世俗偏见的使然,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直到现在,娼妓这个最古老的职业依旧见不得阳光,在黑暗的地下世界暗流涌动。那些娼妓地位卑微,没有尊严,她们在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服务的同时,还得忍受着他们的白眼。她们贱吗?她们确实贱,但是那些买春的人就高贵吗?哼哼,不见得!正是莱辛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世俗的深刻批判。

其他作品也是采取多种视角表现多个主题,对当今文明社会伦敦的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摹。如《相互之间》描写的是兄妹之间的乱伦故事;《有关一个受威胁的城市的报告》则像是一篇科幻小说;《崇高职业附带的好处》描写了演艺行业的经验,等等,等等。

由于语言的隔阂,我们在阅读国外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非常重要,翻译好的,读来神清气爽;翻译不好的,一页都看不下去。为此,在阅读世界名著的时候,我对译者特别挑剔。比如莎士比亚我只读朱生豪;《静静地顿河》只读金人;巴尔扎克只读傅雷;《基督山伯爵》只读蒋学模……该书的译文也很棒,读来丝毫没有违和感。希望经过译者牵手,我们再次走进莱辛的下一步作品。

K�V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三):莱辛|以悲悯视角,走进众生现场

多丽丝·莱辛对多数国内读者来说,是陌生的。

或许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2007年以后的中国读者,还不会认识这位高龄且多产而又作品特征多元的作家。

在拿到《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前,我对她的认识也是陌生的。为了打破这样的陌生,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去找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来读。国内关于莱辛的资料,当然也都很新,大多数资料都是2010年以后的书评、论文和专著。

一个作家生活的环境,就是她文学的根,而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就是她文学的魂,如果不能够搞清楚这些,读她任何一篇文章,就容易坠入云雾之中。

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反映读一些国外作家的作品,容易只看得懂文字,而看不懂其到底在说什么的原因。而我对莱辛的文字,也差点落入这样的窠臼。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独立的19个散篇(短篇),没有交代写作背景、没有标注写作时间,仅有的一点,是1994年莱辛的一篇简短的前言,更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婴孩一般,想要抓住浮在眼前的云,却伸手抓住了虚无,这样的虚无,带给内心的不安感,只能通过一篇篇的慢慢通读,才能填充起来,才能把文字的脉络厘清,让整个阅读的过程变得明朗起来。

1994年的莱辛,已经是一位75岁的老人,不知道为什么,在计算出这样的一个年龄之后,《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映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她们的共同点就在于,经历了人世间的大江大河百川东到海之后的宁静,便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悲悯姿态,她会用一种“慈爱”“怜惜”的视角去看到所遇见的人和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关怀她所看到的众生。

在这部小说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中的众生相。

有《我们的朋友朱迪思》里的大龄文艺女青年朱迪思的生活日常;有《相互之间》中保持多年不伦关系的兄妹;有《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里的年轻姑娘的天真烂漫和浅度的思考;有《部办公大楼外面》紧张而有现实的政治场景叙述;有《对话》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看似正常却会给人内心带来些许颗粒磨砂般不舒服的感受……

这些故事,有的思考人性,有的思考制度,有的呈现老人的生活,有的呈现临终关怀和一个人站在死亡的边缘时,所进行的看似无厘头却痛彻的醒悟,还有对自然万物如雪人存在的思考,和对人类最无情的批判。或许我们读莱辛的文字,会让人的内心生发出距离感,因为有的文字,着实是需要阅历才能对其有更深的理解,或许对其早年的文字评论,有人会说她的文字充满了平权主义,充满了对女性的关爱,充满了对英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批判,甚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批判,但无论是哪一种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人性的光辉,对人最本真的关怀。

所以当我们读着莱辛的文字,读的云里雾里,仿佛不知所云的时候,却总会有小小的细节打动你。就好像好过了人生最美的风景之后,内心更多的是对名利的轻视和对待万事万物内心所存在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把地位、金钱、阶级、身份模糊掉,然后绕过这些外在的表现,直接触及到人性最深的地方。

就像被采用为本书书名的这篇短文《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如果以世俗的观点看待他,作为一个一生阅历丰富,参加并组织过诸多政治活动的社会活动家,如果没有旁人或者旁物的照鉴,他很可能自然而然的就“进化”成一个自诩功成名就,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但是面对即将离去的父亲,在父亲的病床前,在面对死亡时,他把自己的过往像慢镜头一样逐渐回放,把自己的经历当成是人生的切片一样检视,发现个体的渺小,和突然的无能为力,看似无所不能的个体,最终会因为人与人的纠葛,人与社会的纠葛而变得复杂,变得止步不前。这样的现状,不仅在他这一代人身上存在,还在他的孩子这一代身上延伸,仿佛是不可打破的历史定律一样,一个人的迷茫和彷徨,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考验。

在《一个老妇人和她的猫》中,描述了一个宁愿抱着一只猫儿死去,也不愿意到政府的救济站里“等死”的老人。因为那里不收容小猫儿。在她最需要温暖时,家人没有一个在身边陪伴,而是这猫儿不离不弃,所以她也选择了坚守。有人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人情的冷漠,有人就很直观的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必然。

其实抛开这些人为的“定义”和“概念”,单纯回归到“人”,回归到“人心”的状态,在某一种程度上讲,是社会发展带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松解。有人会说这是社会的退步,人与人都互相不关心了,没有“人情”可讲了,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而全然不管他人的瓦上之霜。

如果莱辛至今仍旧健在的话,她会看到更为严酷的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疏离,对彼此的需要更加弱化。人作为群体动物的特性,从原始社会里共同狩猎生存的群居,到农业社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聚居,到工业社会的一家一户彼此不熟识的生活,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孤独的“个体”。莱辛数十年的写作生涯,每一部的内容都关切到“人”自身,在阅读过程中,也提示着我们对生活和对现实的思考,“人”之所以为人,是左撇右捺的彼此支撑,如果这样最简单的意义被外在的制度规范抽离,那将是人作为人的悲剧。

越来越孤独的人,好在还有文学的观照,谢谢莱辛,让我在文字中找寻思考的温暖。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四):冷静记录,不惮触碰生活隐秘的角落 ——读多丽丝•莱辛《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生在伊朗、长在津巴布韦、30岁移居英国,多丽丝·莱辛的生活经历,和长于南非迁居澳大利亚的库切有些相像。更相像的,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冷峻的笔锋,都仿佛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旁观者,字里行间,冷静甚至冷酷地记录着生活,努力不做出自己的评判,把价值取舍和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是莱辛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凡十九篇。莱辛在前言中对每篇小说的缘起有简单的介绍,译者裘因在译者序中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四篇。从内容看,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生活众生相的扫描;二是两性的冲突与依赖;三是青春成长期的烦恼;四是富含奇思妙想的现实折射;五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我们的朋友朱迪思》《喷泉》《意大利套衫》《在部办公大楼外面》《崇高职业附带的好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几篇小说可归类为世象的扫描,展现多元人生的快乐、悲苦、无助、世故、挣扎。作为四个孩子“曾经的好母亲”,吉普赛人的身份,让老妇人被自己的子女和社会所轻贱,最终与一只猫相依相伴,在寒冷中死去,人的悲苦与猫的悲苦互相映衬。这种辛苦付出一生却落得结局悲惨的现象,并非西方所独有,老年人孤独的悲苦,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并非个案,这样的故事也能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喷泉》是出命运拨弄的戏剧,钻石工匠看似偶然的一个举动,却让女主人公米赫雷因一颗钻石改变了一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交集与交错,显示出命运的不可琢磨和巨大力量。这让我想起沈从文的《边城》,翠翠何辜?那种孤苦的孤独,不正是命运的无情捉弄嘛?看不到凶手,也找不到孤苦的制造者,但社会习俗、人类情感或偶然事件,却裹挟着一些人,无可阻挡地投向悲苦的境地。《意大利套衫》感觉有点儿像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男女主人公在疲乏而平淡的生活中,从到商场试穿衣服中找到了乐趣,并乐此不疲。虽然故事没有《麦琪的礼物》那么温情,但男女之间互相隐瞒、互相求解的情感,颇有相拟之处。《在部办公大楼外面》借两个人的对话,对官僚体系和公务人员的贪婪和世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主人公是一位政治活动家,在父亲病危期间,他对自己从事的政治活动,对宗教信仰,对家庭感情,对现实与噩梦,都有了一番新的思考和认识。戴着面具的生活,让他迷失了自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和表演家,他的相貌“总是因为自负和妄自尊大而扭曲着”。莱辛对人情世故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于芸芸众生面对命运摆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一个个故事展现着人生的片断,体现出一种冷静的洞察与悲悯。

相较于浮世绘般的世俗社会描述,莱辛对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把握则更深入,她勇敢地深入内心隐秘的角落,对现实存在但不好言说的微观情感,进行着大胆而客观的描述。《相互之间》写的是兄妹之间的乱伦,在明知背离世俗的情况下,兄妹俩持续着两性关系,婚姻只是他们维持乱伦关系的烟雾弹。在这种为世俗所不容的关系中,兄妹两人既表现出对对方与配偶之间正常两性关系的嫉妒与醋意,也处处表现出自身的无奈与空虚,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尽头又充满诱惑的噩梦。在本书的前言中,莱辛说,《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中谈的当然是我们本性中从未听说过对与错的那一面”,两个男主人公是好朋友,都是医生,两个“模范家庭”过着平稳友好的生活。但两个家庭友谊的表象下,“存在着惊人的瑕疵,暗藏的癌症,隐蔽的罪孽”,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隐藏并延续了二十多年。其中一位医生去世后,另一个男主人公担起了两个家庭的重任,也满足着两个女人的需求,过着类似群婚的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还穿插着各种情感的微澜。《个案随笔》中的女主人公莫林,在内心的真爱与世俗的选择中,左右徘徊,试图左右逢源,但她没有这么高的手段,最终鸡飞蛋打,在失去真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另一方的主动权,体现着婚姻现实功利性与纯朴理想化之间冲突与抉择。

对《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福蒂斯丘太太》两篇来说,我倾向于是作者对男孩女孩青春期不安与躁动的描写。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这本书只是一个道具,是女孩子倾慕男生时的一个借口、一张幕布,故事写得平和冲淡,但女孩子朦胧的爱恋心理,表现得生动有致。《福蒂斯丘太太》则写出了青春期的男孩子对性的渴望、躁狂和非理性,对于女性的渴慕,体现在他对姐姐的压抑关注上,而作为妓女的福蒂斯丘太太则成了他发泄的对象和牺牲品。

《有关一个受威胁的城市的报告》类似科幻小说,通过虚拟的受威胁的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述说着对现实的看法。有些话不好直说,那就换一种方式,比如科幻式的灾难面前,就好比说聊斋,借狐狸、狼、鹦鹉、菊花之口,发出人类心底的声音:“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战斗,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死亡。”“他们的人口安置,他们的城市规划,不是根据住在该地区的居民需要决定的,而是许多冲突的机构和个人之间平衡的结果,那些机构和个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来参加这些规划的。”“这个社会对于死亡和苦难是漠不关心的。”《雪人的思考》由一篇新闻报道引申而来,借传说中的雪人之口,描述出一个虚拟的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交往中的所思所想所感。雪人离开了自己的族群,想进入人类的生活圈,但他与人类终究有着深深的隔膜,被人捕获并装上仪器,最终也被自己的族群所抛弃。在人类不同文明的交往史上,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之间最初的沟通者,也往往面临着身份的选择和文化的冲突,就像雪人感叹的:“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他们?为什么我们如此不同,我不能成为他们?”

《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玫瑰……》《另一座花园》,这三篇作品应该算是散文,在絮絮叨叨、散散漫漫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在逼仄的城市中,借助摄政公园四季的轮转,以及对这个物理空间及其中的人、动物、植物的观察与思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莱辛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社会紧迫问题的政治性文学形式,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2007年,莱辛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和长篇小说的深刻与丰富比,莱辛的短篇小说焦点更集中,细节更典型,冲突更激烈,对微观情感的挖掘可谓洞若观火。如果说库切的小说是手术刀,勇敢解剖人性,带着男性的刚猛,那么,莱辛的短篇小说则是显微镜,放大并透视着人性隐秘的角落,不失女性的敏感和同情。

莱辛的短篇小说饱含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行文表达有时比较个性和隐晦,需要边读边想,甚至当时看不明白,得回过头来细细琢磨,她要表达的真义到底指向何处……

阅读莱辛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在阅读即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到十九号房间去》时,仍将持续。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读后感(五):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

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

——读多丽丝·莱辛《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禹茜茜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为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短篇代表作,国内首次译介,含十九篇作品。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2007 年,88岁高寿的多丽丝·莱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

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裘因在译者序中写道: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莱辛直面英国文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如庸俗的婚姻观、混乱的两性关系。她指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这么多问题,也是希望社会能够出现变化,以完成她改变社会的心态。

文学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洁净人们的心灵,文学的力量更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可以改变世界。用美好的或批判的笔触去温暖人,感染人,改变人,是每个作家毕生的梦想。莱辛做到了,这部小说集中不乏优秀的短篇小说,如《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雪人的思考》等,这里着重选择其中一篇《个案随笔》聊聊阅读感受。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个案随笔》收录于她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写的是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这个年轻的女孩名叫莫林·沃森,194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当我读到这篇《个案随笔》的时候,我在想莫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她读起来让人有些讨厌,为什么让人讨厌呢?她自私,她总觉得自己的好朋友雪莉是她的陪衬,她认为自己是主角。实际上,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的父母亲并不富有,开着一间小店,但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要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直在看时装杂志,她借助自己美丽的外表,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吸引人。她想嫁给公爵,表现出她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野心。她的父母亲对她很好,一年年积攒了100英镑,给她花,而她却对父母亲没有什么谢意,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她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一直出类拔萃,有着无量前程。但是她的讨厌有时候也像我们普通人。在我们年少的时候,也会意气风发,也会有很多理想,认为自己能达到顶点,看不上身边普通的事物。莫林眼光很高,总是想遇到很好的人,她压根没想去爱自己真正喜爱的人,她按照条件找爱人,认为年轻漂亮是她的资本。

“十六岁了。她很内行地经营着她的资本。她的资产就是秀丽的美貌和善于挑选服装,这一定是上帝给的礼物,更可能是因为她几乎从开窍以前就一直在看时装杂志。”

与其说她注重内心,去国家美术馆用挑剔的眼光看画,不如说她是在抚慰自己想过上流社会人的生活。她喜欢一个年轻的同事托尼,而又同时喜欢建筑师斯坦利。她总是有备胎,她总是不让他们轻易得到自己。她本看不上这两个出身普通的年轻人,但又无可避免的喜欢上他们,而托尼意识到她的行迹时,渐渐的抛弃了她。而斯坦利向她求婚之后,她还在想着托尼,最后她的母亲认为她不应该爱上斯坦利这样一个普通人,她有时候也生自己的气。斯坦利和她一样,想找到更好的人。他们想改变自己命运,但他们还是命中注定结合起来。

关于莫林和斯坦利的婚姻遭到了父母亲的反对,加上莫林的犹疑不决,使得她丧失了对斯坦利感情的主动权。斯坦利对她也没有那么用心了,也开始放弃她,抛弃她。莫林的眼泪刷刷的流下,而自己的闺蜜已经结婚,找到了幸福。

在一次聚会上,莫林总觉得会有很多男人追求她,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要跟她约会,她过于夸大自己的能力,放大自己的希望,成为自负的小女人,不能切合实际的生活,失去了很多机会。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出发的。”莫林早已登错了站台,上错了第一站,她从外表出发,从一种虚无的缥缈中开启悲剧的人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用感情要专一、专注,不能像莫林那样按照条件去找爱人,并总是想着遇到更好的,这样会错过最真实的爱情。她的闺蜜雪莉单纯,可爱,与她形成了反面对比,因此故事的第二个启示是:做人不能太有心机,个人主义化,利己主义化,任何人都不是你的陪衬,你就是你自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实际上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人,也没有国家可以特殊化、特权化,否则最终会被时光的罅隙敲打,直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不足。

莫林的骄傲源于她的视野,她并不是一个富有知识,富有广阔视野的人。如果一个女子,从小只是关注自己,打扮自己,琢磨着怎么吸引异性,而不关注这个社会,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那么这个女人一定过得不幸福。而莫林有她幸福的地方,比如父母对她的宠爱,虽然她家庭条件并不富有,但是足以让她过上小康的生活。

多丽丝·莱辛创作的短篇小说《个案随笔》,是个案随笔,又不是个案随笔,又是我们普通大众的公案。小说主人公莫林不愿意去放开心怀去认真爱一个人,觉得那些人不值得她爱,并且她又与那些约会对象在一起,与斯坦利在一起。其实莱辛写的是人性的弱点,生活中有很多像莫林这样的女孩,她们富于美貌,但是她们的内心却有一些小小的高傲,小小的自负,自负之后,慢慢的被生活的现实一点点打压、一点点的融化,必须承认自己够不到高处的塔尖,必须实事求是的完成自己的一生。

一个女人或男人,如果不能专心致志、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感情,那么感情也不会认真的对待人。莫林是一个爱情的反面教材,由于她的不认真,她的自私,她的心中只有自己,只有所谓的追求和利欲熏心的目标,去控制自己强烈的情欲,让自己在真挚的爱情面前却步,最后留给她的只有涔涔泪水。

像莫林这样的个案随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作家容易略过去写它们,少下笔墨去写这些小人物,但是莱辛关注这样的小人物,也是在关注这样的社会现象,一个浮躁的、一个功利性的社会心态。表面上,莱辛写得是一个女孩,实际上她是以莫林为切入口写一个社会,一个爱情泛滥的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都不应该带有功利性、目的性。就像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也不能够掺杂其他事物,我们对于爱情,对于事业,对于生活,对于任何一种情感,亲情,友情,都不能把它们当做玩耍的玩物。如果这样对待生活,那生活迟早也会将你既定的结局反转。

所以当读者读到莱辛的这篇《个案随笔》之后,会引发很多的思考,会不喜欢莫林这个人,就像你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一些不良风气一样。这篇小说读第一遍的时候,对它的理解还有欠缺,想到的是莫林本人。读第二遍、第三遍之后,脑海中想到的是莱辛,一个世界级的作家,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对个别的普通人的心态的解读。我们需要的是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态,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或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究竟要怎样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失去一些事物的时候,再后悔就晚了,尤其是爱情这样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物。

生活不容许我们潦草的对待它们。我们必须端正的对待生活,这样生活才能赐予我们倾城的墨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