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静寂工人读后感锦集

静寂工人读后感锦集

《静寂工人》是一本由魏明毅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寂工人》读后感(一):不认真读后感11 静寂工人 码头的日与夜

我是以一个复杂的信心翻开《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的,因为这几年的环境,自身的情况下感觉随时会离开现状,不知道落去哪里。当这本书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就以一种预演一下未来的心情加到了购物车里面。

当翻开书本的时候,作者也是以一种自我审视的角度开始了她的叙述。对于环境和自我的迷惑,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前往了这本书所在舞台。与书里的主角们交流工作之后,从中汲取了新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动力。

整本书很简洁也很好读,自己去做研究的背景,研究现在的情况让主角登场,叙述历史的情形与变化,最后形成现在情况原因的结论。每一段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在哪里有过类似的情况。似乎很遥远也似乎很近。我不知道书中的每一个字所展现的未来会不会有一天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每个人都是由自己成长的环境塑造的,码头从苦工起步经历了完整的兴盛和落寞。影响了整个一代人,或许他们会随着时间流逝影响着更多的人。而在书中的当前,曾经辉煌的团体由于整个环境的变化,退出离开和艰难维持。在发展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却日渐陌生,却只能默默的承受。

而围绕这码头工人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整个小社会,也在变化中分崩离析。如同早点摊,从不愁生意,到要反复竞争加量才能维持。而朋友也日渐疏远,本来工作中相互连接的人们随着工作的变化而日渐冷漠。能去的地方却是以前忽视甚至是对自己有所敌视的家。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家在码头社会中产生了特别的意义。常年的缺失,使得家这个概念对于码头人来说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原来的小环境家这个问题可以依靠其他的模式来处理和调解。当产业退去,本来充当润滑剂的工作也失去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搁置已久的家庭问题。

每翻一页我都在对比自己,感觉冷汗直冒,当整个群体被下岗的时候,如何应对呢。如何给家里交代呢?提前转向?成为不可或缺的尖子?都是高风险和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作为普通人能做得有多少呢?在书中也有一个案例,在火热的时代做了明智的选择,留下了相当的资产,有着还过得去的生活。可是在和其他人对比的时候仍然没有面子。同样的在社会上工作,却承担着不同的结果。入行时的光鲜亮丽,最终成为了幻影,甚至被人排斥和丢弃。

作者自己有着完整的工作,能抽离自己然后再投入。可是文中的主角们,或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在被裹挟的时候,却没有选择。作者的呼吁和展现,还有许多人的努力,能给沉沦在尘世中人们一些最基础的立足之地吗?

《静寂工人》读后感(二):不会心理咨询的人类学家没有好田野

这可能是今年我读的民族志里最惊艳我的一本。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有点轻视了它,因为它实在太薄了,薄得不像一本正经的民族志。读到一半时我也并没有足够尊敬它,我觉得它是一本好的民族志,但并到让我惊艳的程度。

如果只看前半本书,作者所记述的基隆码头田野是我预期的主题在一个特定人群和地点的复调:

随着基隆作为台湾的重要港口接入国际贸易而兴盛起来的基隆码头工人群体、这个群体塑造起来的一系列重要文化观念(码头工人之间的男性群体情谊、“能干的人”的男性文化期待、围绕码头空间成长起来的“伴文化”为码头工人提供基于消费的情感支持并塑造了“茶店仔”等一系列公共空间和“阿姨仔”等社会角色、码头工人作为缺位的丈夫和父亲的独特的婚恋和家庭观);

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资本力量布局改变和机械化取代人工的趋势导致基隆港没落、基隆码头工人遭受的经济、劳工关系、社会地位、自我评价上的冲击、社会关系的脱落,及这种冲击如何塑造了他们围绕“基隆码头工人”身份的自我认知、社会关系和生命体验。

某个劳工群体因为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化而兴盛、再因为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化而没落,这个主题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某个劳工群体在这种经济的周期性涨落中塑造和见证一种独特文化和公共空间的成住坏空,这个人类学的经典主题在各个细分领域反复唱响。

在这一点上,基隆码头工人跟马斯克刚刚裁掉的大批推特码农、金融业深感危机的从业者、大量失业的前教培人,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铁打的是经济涨落周期、不可撼动的是政治经济大势,流水的是某个特定的劳工群体经历外在的赋能和失能。

一排猪站到风口、风吹起来猪飞上天、飞出自己的风格和文化、带动鸡犬升天、最后风撤退的时候就落下来摔个稀巴烂。而作为港口、CBD、海淀黄庄的公共空间则被一批批被经济和资本选中又舍弃的猪塑造然后拆毁、然后等待着下一批风口的猪来定义和重建。

基隆港口的故事讲述的也是所有城市、所有劳工的故事。

这本书真正让我惊艳是作者在讲完可读性更高的故事之后终于回归分析本身。好的民族志也许有一小半在于捕捉到潜藏于普罗日常中的本质规律,更有一大半在于找到怎样的概念可以既精确又贴切地串联起散落一地的田野碎片、揭示它们背后那个很容易有所感、却很难明言的逻辑和价值体系。作者带着他在多年的心理咨询现场沉积出的敏锐进入人类学田野、很成功地找到了这样的逻辑和价值体系、并清晰地梳理出了散落其中又暗自相连的部分之间的关系。他做得如此顺遂而优雅,看起来似乎不费力气,读起来让人毛孔舒畅——好的体系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就好像那些最伟大的数学公式,保罗狄拉克或者爱因斯坦的数学公式、总是用最简洁的方法连起最复杂、最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

不会心理咨询的人类学家没有好田野,作者以他多年心理咨询现场锻炼出来的”读心能力“给人类学的田野增加了新的深度和层次,更深刻也更有温度地描摹了个体的人在全球和地方政治经济大趋势下的存在。

看完这本薄薄的书感觉不太过瘾,我决定把作者的人类学硕士《基隆碼頭工人:貨船, 情感及其社會生活》搞来看看。

《静寂工人》读后感(三):码头的兴衰史,万千工人群体面具下个体的飘零命运,在这片被时代改写的港湾里再现~

这周读完了作家魏明毅所著的这本《静寂工人》,我似乎是看到了了一个庞大的基隆港码头运转的机械下的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好似是一个个吱嘎运转着的齿轮,从码头工人这份当时“香饽饽”的职业工种,到因为全球贸易推入新自由主义路线而导致的失业流离,抑或是因此削减至微薄薪酬带来的困顿劳苦。时代的战斧猛然袭来,他们没有准备,就被推向了一片虚无,这时我们或许无法再用:“工人是因为懒惰或是因为不思进取而停留在底层。”来粗暴划分这一特定工种大半生的经历,其实在时代的裂缝中期待救赎而伸起的双手,何不是不断地举起,又无力地耷拉下去,在这一本民族志中,我们可以回望,回望他们的故事。

作者用拆解的步骤向我们细细道来田野里,即将被时代磨尽,原本已无人选择重新提起的关于基隆港工人与其家庭的故事。线团滚动起来,从开头的卖早点的清水嫂、给港口运输开契约车的李正德、茶店仔中的阿姨仔—陈女士,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有时代深深的烙印,繁荣带来的梦境,与梦醒时分的错愕。那些个体的势单力薄被时代的巨浪击落,逐渐走向失格之路。

①基隆港工人行业的风口

1960年代末基于日本在基隆港的既有开发,加上全球海运航线上所历处的地理位置,使得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口投入到基隆港工人的行列中,而由于港口集装箱货柜装卸以及货车运输则引发了一系列的运输产业链,也形成了紧密的供需交易网。由于跨国供应链框架出24小时不定期工作制,使得工人有了娱乐性的消费,就有了作者所描述的男性对“伴”的需求,也就有了茶店仔中阿姨仔的职业需求,在职业之余工人会希望与阿姨仔进行时事与家常的谈天,来弥补没有人可以倾诉倾听的心灵空缺。

②“像个男人”的绑缚

有了一定的金钱,似乎就会萌生攀比。人是很难不存于别人的言语中的,就像现在社会上对男性女性的格式化定义一样,基隆港工人也期待用一种标签化来证明自己,来实现外界对个体的认同,“像个男人”就意味着要承担起责任,要有能力,甚至多偶性的评判也被归属于男性的能力层面,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许多由于正妻与情人的纷争中,以一方自杀收尾的悲剧,是男性当事人心中迷茫而沉闷的苦痛。

③时代退幕,新自由主义上线

1990年代末,全球经济市场的自由交易,瞄准了世界地图他方的重大利益,这使得台湾从全国政经版图上的位置得以改变,面对全球经济自由化为基隆港带来的挂断,使得基隆港工人及其展开的一系列产业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像是花开荼蘼后的凋零,为这首港口之歌按下了最后一个重音。

“他们与我们,他们也是我们!”最后我们将这句作者的话语作为结束段,时代的变迁与断层让人民倏然掉落在时代的夹缝之中,那些“夏虫不可语冰”的痛苦,绝非世人简单的一句“他们就是因为不行而被淘汰”的总结句,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关注,值得引起反思与深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