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精选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精选

《血色子午线》是一本由[美] 科马克·麦卡锡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色子午线》精选点评:

●从白人角度写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摧毁一切,最后只剩下难以言述的残酷的诗意

●又一个欣赏不了美国作家。能读下这本书想必大部分美国作家都读的下去。看上去像是对美国种族屠杀的暗喻,我却读到了美国白人和新教的末日景象。

●残酷!

●难以想象我居然会很喜欢这种有些过于残暴+文字密度考验注意力的书。麦卡锡的文字中有种魔鬼似的狂乱气质,美与血腥的极致可以完美融合在一起,他说的每句话都如同天启的风暴,甚至容不得读者喘息半分。“人的行路和思想只要靠近那片荒野中的漩涡就会中止。”

●杰作,原谅我无力欣赏

●读到第八章,放弃了。残忍至极,不敢读了,据说后面更嗜血凶暴。景物描写极佳。

●太可怕了。。。

●景物描写太好了 爽利的剥落 被净化。

●写一篇短书评吧

●这本书也绝对牛逼。而且以后大家还有没有美国小说读也得看形势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啊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一):代表着战争泥潭的法官

他们在舞动,舞池的木板在长筒靴下砰砰作响,小提琴手斜支着乐器,面目狰狞地咧嘴大笑。耸现在人群中的是法官,他裸身舞动,小脚灵活、迅捷,加快舞步,朝女士们鞠躬,巨大、苍白、无发,如同一巨婴。他从不睡觉,他说。他说他永远不死。他朝小提琴手鞠躬,向后滑步,甩起头,然后从喉咙深处发出大笑,他大受欢迎,这位法官。他飞出帽子,月球一般的头颅在灯下显得苍白,他绕圈一周,接了一名小提琴手的琴,他单足旋转,转了一圈,两圈,一边舞动一边演奏。他的双脚轻盈灵巧。他从不睡觉。他说他不死。他在光中舞动,在阴影中舞动,他大受欢迎。他从不睡觉,这位法官。他在舞动,舞动。他说他不死。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二):末日景象

展现了一个毫无人性的荒蛮西部世界,故事其实比较简单,独特的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不厌其烦的对每个环境地细致描写,尤其是对战争杀戮时的描写,经常会用到没有标点的长句、需要读者自己去断句,这在阅读时会造成非常有趣效果,突然间会改变你阅读的节奏让你感到紧张喘不过气极带画面感的描述让你目不暇接眼睛经常没有适应放慢速度而需要重读几遍。读这本书的速度不会太快,因为这样详细的场景描写会让你不停的想象,基本等同在看电影,难怪科恩兄弟说写老无所依剧本时候,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把小说抄下来而已。

整本书就是一副末日景象,在这里适者生存是唯一的法则,文中仅有的一点文明却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铁匠不愿锯断那把他认为很漂亮的枪,一个就是主角快死的时候却被一群印第安人救了。

虽然终章的诗句中已经暗示了代表战争机器的法官将继续跳舞、而主角必须沉睡,我更愿意相信结局是开放性的。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三):血色荒原

好奇异的语言风格,好像粗砺的砂石在皮肤上细细地摩擦。战场的热浪把文字烘烤在一起,来不及思考每一个场景代表的含义,只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炙热,和即将在未来不断闪回的画面。

少年褪去了家乡和过去的束缚,作为一个没有底色的人踏上旅途。在荒漠中加入了头皮猎人的组织,进行着无逻辑的杀戮行为。组织中有一个称作法官的精神领袖,全篇未曾提到他是裁判何事的法官。他是恶的化身,不会死亡,不需要睡眠,他引导杀戮,参与战争。暴力渗入在每时每刻中,即便是在广阔的天地中,望着没有边际的沙漠,壮丽的景色也都暗含着血丝味。然而作者用直白到圣洁的语言冲淡了暴力的恶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蛮荒大地上不带思考的本能冲突。正如主角少年自始至终用第三人称来描述,从未执笔于他的内心活动。

是很难读,难读不仅在于长且不带分隔的段落。也值得一读。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四):讓人誤以為是個成長小說

現代英美文學殿堂級作品中,把《血色子午線》的兇殘暴力減半後,它還是最為兇殘暴力的一本兒。再把道德評判翻倍,依然是它最讓人感覺不到道德感。

看《血色子午線》幾十頁之後再看一集《冰風暴》或《漢尼拔》,會感覺跟看《唐頓莊園》差不多。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美墨邊境,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孩兒從田納西的家裡逃出來加入了一個燒殺掠奪的隊伍,之後被土著幾乎殺光,他又緊接著加入了另一個隊伍“頭皮獵人”。

故事情節大致由騎馬和殺人兩項活動構成。他們的隊伍里有個法官,陰森的躲在每句話後面。在法官身上,麥卡錫創造了一個可以跟文化史上任何一個邪惡化身比嚇人的邪惡化身。他身高兩米多,全身沒有毛髮像個嬰兒,什麼語言都熟練掌握,喜歡光著身子到處溜達,還經常開即興小講座,宣揚他的暗黑達爾文主義和癲狂的尼采超人幻想。

在閱讀《血色子午線》時如果不停的被那些獸行所震駭,就是你還沒有讀進去。但如果你在這本書的預設中待得過於舒服,也就是認可了人在特許之下與嗜血的禽獸無異,那麼書中一場接一場的慘怖情節讀起來不免又會有些厭倦。

《血色子午线》读后感(五):人类最初的荒蛮和最后的堕落

说实话这书写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给了三星而不是四星,主要是我不喜欢荒野西部的类型。当然说这个是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末世小说也行。之前看了他出的另一本《长路》,觉得那个还是符合胃口,读着也流畅。这本书里面的长句好多,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是后来就习惯了。整个故事写得一贯的黑暗,从糟糕的背景年代的设定,到悲惨的人物出场,再到踏上一条死亡之路,到处都是毫无秩序可言的景象,暴力是唯一的权力。这七拼八凑出来的队伍在踏上寻找杀害印第安人的路上可以说毫无乐趣可言,他们纠结成的队伍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杀人,但每个人内心的目标却没有直白的说明,直到后来书中将宗教、哲学等等一系列东西都混杂着表现出来,才使得故事有了新的意境。作者在环境营造方面的功底真是深厚,荒原的景象非常直白和立体,而行走其上的人却显得荒蛮而又孤单。文中的法官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很神秘的存在,似乎有点像上帝的形象,也许他就是上帝,来让人类疯狂而已。而年轻人的存在则是对法官的对抗,在这条路上一面行走一面成长,内心戏不多,但活到最后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善良的人们和希望保护自己群落或者家族的人们在故事中并没有什么好结果,在冲突的年代里,善良是没有意义的,而战争和鲜血才是对时代的最大印记。人类体现出来的是荒蛮与堕落,这黑暗之面是在懂得了一切以后的最终沉沦还是动物性即将丧失前的疯狂,谁知道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