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匠手记》读后感精选

《木匠手记》读后感精选

《木匠手记》是一本由[美]尼娜·麦克劳林著作,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匠手记》读后感(一):生活在生命中的痕迹乃是真实的体验

对于木匠活而言,没有退格键,没有撤销键。

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写作和木工都需要耐性和练习,两者都要围绕把某些事情弄对、弄好去反复思考。

——《木匠手记》之木匠格言

第一眼让我停下脚步的是这本书的“木匠”二字,童年时代每天围绕着父亲,看他做木匠活的场景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如果这本《木匠手记》能够唤醒我儿时的一些记忆,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然而再次打动我的是副标题——“如何更真实地生活”,匆匆流逝的日子里,我一直疑惑自己是否沉溺于一场梦境里,哪里可以去触摸真实的存在?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本书作者尼娜·麦克劳林,美国人,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英语与古典文学专业,曾任《波士顿凤凰报》的网站主编,并为《信徒》、《书痴》、《洛杉矶书评》等刊物供稿。网站主编朝九晚五的工作,按部就班的作息,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赚钱点击量,这样的工作让尼娜觉得脱离了“真实感”,2008年,尼娜在痛苦和煎熬中毅然辞职,告别了熟悉、稳定的传媒行业,转而成为一名木匠助理,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她从卷尺的刻度学起,跟女木匠玛丽一起奔波于各种工程之间。在成为木匠的五年时间里,充满了汗水、脏话与不确定性的木匠活并没有降低尼娜对文字的敏感度,在打磨木料的同时,她还经营着自己的博客,用键盘记录、分享作为一名木匠对于“如何更真实地生活”的经历与见解。

《木匠手记》读后感(二):如何更真实的生活

对木匠行业的一些操作和工具不是很了解,可能因为是译本,所以读起来很多地方都不太懂或有些晦涩,断断续续大概浏览了一遍。不过这本书作者传达的理念和观点基本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作者厌倦了这种漂浮在空中的生活方式,应聘成为了木匠助理,在这个过程中她从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且男性主导的领域从头学起,中间有挫折、退缩,差点回到原来的工作模式,不过阴差阳错继续做了木工工作。正如她自己所说,这份工作和文字工作不同的是,它需要实实在在的操作去完成一样东西,并且创造出了实体,而且几乎每个步骤都有精准的测量和标准,并且看似需要力气的工作,其实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巧劲而不是蛮力。虽然可能这份工作对作者来说不像文字工作那样得心应手,但她也在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体力活”中反思和进步。

我的理解是,作为曾经的编辑,长期和文字打交道让生活少了很多真实感。木工这样新奇的经历让她重回现实,未知的东西让人气馁,因为不断的尝试必定需要承担不断的失败风险,但这样也会让人保持清醒和专注。这本书陆陆续续读了很久,现在能这么快读完一方面也是因为引起了共鸣吧。

和作者一样,我也满足并幸运的有机会继续犯错,继续尝试,把事情做得更好,做的更对。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确定什么才是对的事情,但当生活的碎片拼凑在一起,我会慢慢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另外的一个思考就是,想必文字工作者工作很久以后都会有倦怠感和虚浮感,作者成为木工后仍然继续执笔写作,因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给了她书写的动力,既摆脱了纯文字工作的虚无缥缈又可以利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让木工工作更加有趣。希望我未来的工作也可以是这样丰富多彩又可以让我不断思考的。

《木匠手记》读后感(三):热爱生活的理由

前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说起来,大部分的工作其实是谋生,是用来换取金钱维系生存的方式而已,和成就感无关。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低,其实应该多看看,找到那个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并乐此不疲地做下去。

不过让人难过的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没发现这件事。还没来得及探索内心,我们就被忙忙碌碌的生活压榨到疲惫不堪,哪来时间和精力挖掘自己的兴趣并坚持发扬光大呢?更何况有些兴趣培养的价格不菲,若年轻时候没有足够财力支持,只能望而却步,后面再难捡起来了。

而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越是简单的事情越有成就感。简单不是说这件事情难度低,而是直观地能感受到自己工作带来的满足之情。

农民种地,收割稻谷果实,就在眼前,喂饱自己和家人,或者更遥远的人。

匠人打磨,把木材切割雕刻,变成工具、家具,实用且美丽。

老师教书,把自己所学教育给别人,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丰盈,桃李满天下。

工人搬砖,眼看着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凝结了自己的汗水,承载着很多人的生活。

教练上课,在舞台上聚光灯下,挥汗如雨,带领充满朝气的肉体一起旋转跳跃,深受喜爱。

……

像我们这种所谓白领的人,做幻灯和报表,写PPT和Excel,终日螺丝壳里做道场,从早到晚在电脑前捣鼓,成就感几何呢?

也不是工作不开心啦。工作本身没所谓开心不开心的。有的只是忙和不忙,压力大还是不大。

于是想起前段时间那本书《木匠手记》。作者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女主编,每天想着吸引眼球的标题,吸引人的注意力,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是没有真实感和成就感。于是毫无经验的她辞去工作,成为一个木匠助理。女人,0经验,木匠,每一项都是挑战。面对男性的嘲笑,工作的负荷,出乎意料地她坚持下来了,并且继续做下去。

流汗是真实的。手臂上锻炼出来的肌肉也是真实的。这种直观的带来的成就感或许在某些时刻比键盘上打出来的文字更让人踏实。

那是一本让我很受震撼的书。可惜我动手能力很差,并不具备做木匠的能力和动机。(笑)

朋友说,那给你带来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想了一下,大约是写作吧。就算为了这点,也要努力去写吧。因为真正热爱的事情,是毫不犹豫地去做的。

《木匠手记》读后感(四):木匠眼光看世界

嘣嘣,嘣嘣,不断地敲击声音从房车里传出来。这时尼娜麦克劳林正在和她的女性老板玛丽装修着别人的房车,对于她们两来说,是一个大工程。 尼娜正在给卧室衣柜镶边,但是这个奇怪的梯形衣柜旁边是弧形的墙壁,下面是不平整的地板,所以给尼娜起了一个难题。 这是我阅读《木匠手记》时所看到的画面,由此幻想有没有哪个小组给尼娜拍一套纪录片,片名我也想好了《美国女木匠尼娜麦克劳林》。 尼娜麦克劳林她原来是报社的总编辑,每天敲打着键盘,文章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得到了不少的收入。她的世界充满着地球的资讯,快速的,大量的,刺激的,酒精的。七年之后,她曾经热爱的工作生活让她厌烦了,或许这就是爱情里的七年之痒。最后她辞职了,找到了一份木匠助理的工作,在长达几年里,尼娜从一无所知到出师自己做书柜,让她脱胎换骨,重新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尼娜一开始就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会放弃你高薪的工作吗? 当时尼娜遇到一个情况,长期写文章后,觉得很痛苦。 我们也同样面对着一样的问题,梁静茹给我了勇气吗?明显没有。我们已经痛并不不快乐着。生活并不像尼娜一样,单身的无忧无虑,外国人的生活思维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来一场说离就离的工作,根本不可能。但是活着就必须有意义,在这辈子里总不能白来,准备好一切去离职,重新塑造更真实的自己。 有没有想过自己下一份的职业是什么呢?尼娜辞职之后,做一名木匠助理,她对这行业一无所知,仅仅因为这老板在海选中,选择了她。 新的职业,当起了小白,磕磕碰碰的,重新变成了白纸,所以必须要学习,但是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结果是怎样,越来越厉害,还是其他;这也就是人的易变性,房子也是,尼娜看着那三个人几个小时就把房子的装修拆除的一干二净。 新的工作伴随着应用到新的工具,而工具只是工具,人要更灵活,举一反三。新职业的麻烦事,必须更加冷静地思考如何处理或者弥补错误,而不是责备。 所以我觉得尼娜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玛丽老板,对面尼娜的错误,玛丽更像一个老师,从来不发脾气,而是慢慢地指导正确的方向。当我们不那么幸运的时候,我们就得比尼娜要更冷静。 尼娜的幸运并不是偶然,当她选择了当木匠的时候,她就要开始她的不平凡的路;女木匠,意味着这是极其少的人去从事的行业;意味着这是女人干了男人的活;意味着男女平等;意味着我们也是有平等的机会去重新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木匠手记》读后感(五):我们都处于未完成状态

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就是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一座房子,有一个爱人,和相爱的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我们知道很大程度上我们有什么样的工作决定了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进而决定了我们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而对于工作的选择,除能力、薪酬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考量,比如我们喜欢这份工作吗?这是一份有意义工作吗?即使工作之后我们也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作出调整,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可以如《木匠手记》的作者一样,找到一份新工作,并喜欢这份工作,生活得很幸福。 作者尼娜.麦克劳林,本是一名网站主编,这份工作给了她稳定的收入和保险,但是也让她脱离了“真实感”。尼娜辞去工作七年之久的工作,开始一份对于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工作——木匠助理。 《木匠手记》是尼娜开始木匠助理工作之后的一些工作记录和她关于这个工作的思考和生活的感悟,还穿插了一些木工行业的小知识。由于不同工程的需要,尼娜学会了使用很多工具,比如锤子、锯子、尺子等。尼娜经过练习,会做的活也越来越多,而且她也发现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而她的人生也得以重塑。 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有些人会专门请木工师傅来家里量身定做柜子、桌子、床、酒柜、书架等。那些做好的家具,质量非常好,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光辉,摸起来有一种踏实、厚重的感觉。我羡慕他们拥有这么好的东西,却没有想到我更应该敬佩的是做出这么好的东西背后的木匠。 我认识的老木工师傅,虽然他们没有为他们的手艺以文字形式留下片言只语,但我希望在他们的工作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希望他们喜欢这份工作,觉得他们的生活有意义,并且生活得很幸福。 《木匠手记》中,作者阐述了一些人生哲理,在细碎的工作中娓娓道来,像一根古木散发出无言的典雅。读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摸到木板那种无声的实在、厚重,瓷砖的冰冷、坚硬。在我们喧嚣的尘世中,降下一场雨,让我们得以宁静下来。 尼娜向我们展示这样的生活,非常具体和真实。我觉得从书中得到了鼓励,生活不一定要战战兢兢的为拥有更多物质财富而耗尽心血或者委屈自己,生活也许可以从容一点。而且我们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可以重新出发。改变永远不会太晚,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然而什么工作才是更有意义的呢?时间以它固有的方式流逝,生命在不断向前,我们还会不停地学习,怎么生活才是更真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世界上的工作千差万别,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而且我们接纳自己,认同自己的价值。幸福地生活就是我们的最大目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