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100字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100字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是一本由[美]布莱恩·阿瑟(W.Brian Arthu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2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一):技术也疯狂

现在学界理论往往开始对各种领域知识进行拟生物化。知识、智能、技术等概念都成为了进化的生物系统,有着明确的目标来驱动。

在《技术的本质》里,阿瑟把技术比喻为一个可以自身演化的物种,作为一个整体,积少成多,由简入繁;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精致化的过程,加入附录、完善定义、添加补编和特殊结构,目的在于把所有特例列入考虑范围。同样,建筑、规划、经济、绘画、音乐等领域也进行着这样的转变。

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语法”,比如写文章的段落布局,也可以在音乐中借鉴,在绘画中呈现。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这些语法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随着技术的演进,各个领域的表现形式由简入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二):听《技术的本质》

我感觉对一本听书的评价,在我听解读者介绍这本书的主题的前2分钟就决定了,假如这本书提出的是一个我感兴趣的好问题和题材,基本上就会被我打高分,比如昨天的《大棋局》和今天的《技术的本质》,凡是讨论“本质”的话题,都跟哲学沾一些边。全书的核心内容包括3个部分:

第一:技术是什么?作者对技术,有三种不同的定义,基本上跟我想想的定义差不多:语音识别、蒸汽机、印刷术等等,这些都是技术。

第二:技术是如何进化的?作者在这里提到了达尔文关于生物的“进化论”,认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一个有机的生物体,通过"突变+选择"的方式进行进化。但是,又发现,仅仅把技术当做生物是不能解释很多技术创新的。于是,又补充了两种模式:技术组合和捕捉现象。作者进一步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编程。这里,我有些不认同:这个“自然现象”,可能无法解释“规则学习、统计学习、深度学习”这个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进展,这似乎是跟“自然现象”无关的,而是纯粹数学和纯粹理性的。

第三:技术是如何影响经济和生活的。作者认为,经济只是“众多技术集合在一起”,作者有一种隐隐的“技术决定论”的倾向,认为经济的底层是技术。技术的创新,就是对于技术的重新“域定”,比如,运输业,最初只能在陆地上进行,因此局限在“陆地域”,随着人类掌握了开凿运河的技术,开始进入“水域”,进而随着人类掌握了航空技术之后,终于进入了“天空域”。因此,每一种技术的创新,都是一种全新的“域定”。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三):生产力如何决定生产关系

作者作为复杂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所说的经济,相比较传统的经济学,更倾向于马克思所论述的生产关系。而本书,也像是“生产力的本质”。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论述

原本抽象的原理在阿瑟的笔下清晰展现。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域”这一概念。

农业社会的上层建筑契合着农业时代的技术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上层建筑契合着他们各自的技术域,当技术域因为不得不解决问题而重新域定时,经济将遭遇新的技术域。经济作为技术的表达,这时的经济也将重新域定。经济的重新域定,将会带来构成经济的整套安排,包括所有的制度和方法的颠覆性改变。这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振荡,甚至战争与革命。当经济的重新域定完成之后,新的时代就将到来,直到技术域的再次改变,引发下一次颠覆性改变。这个过程,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过程。

同时,经济也在反作用于技术,人们的需求在经济中体现,经济为技术的创造形成机会利基,当经济不符合现有的技术域时,会阻碍先进技术域的进一步发展,直到被技术域重新域定。而与技术域契合的经济则会与技术域共同繁荣。而这个过程则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过程。

最后,作者关于技术选择的观点无法苟同。书中写到:

这里阿瑟用历史的偶然性来作为答案。但是,哪个技术获得选择,正是不同文明之间差异的来源,中国自郑和下西洋后放弃了本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而西方拥抱了这一技术。如果认为这次历史性选择来自于偶然,恐怕众多全球史学家不会苟同。技术是否获得选择,按照阿瑟的说法来源于人的目的,但人的目的绝不单单是由自我意识决定的,更多的受制于所处的环境,造成选择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绝不是偶然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四):技术是对自然的可编程

本书有一个有趣的序言,作者从自己十几岁时的思考谈起,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少年是如何不忘初心的不停思考本质的过程。技术,经济,技术选择,经济发展,作者在持续思考这些问题以后,通过图书馆的最终调研接触到了科学史学,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一个学术案例。 作者用纯学术的语言讨论了人们平常都忽略的一个问题框架: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进化(源起、发展、演化) 作者构建了自己的理论给出了答案: 一,技术是什么? 1)技术是要素的组合 2)组成技术的要素也是技术 3)技术利用了自然界的现象达到了某个目的,也就是对自然本质的捕捉、驾驭和编程 二,技术如何进化 1)技术在进行组合进化,技术组成技术、技术发现技术、技术创造技术 2)需求提出问题,技术形成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又产生新的问题,随后又产生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循环反复最终满足需求。 3)技术是模块化的,并进行大量的组合模块化是为了简化,而技术组合是技术大爆发的一个原因 4)通过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进行发展,前者是模块的替代,后者是系统的复杂变化 三,技术的聚集 技术的聚集形成域,指的是共性的技术集群。这里作者谈的有点像学科的诞生,当一类技术形成足够多以后,就可以独立形成了一个学科。 重新域定,用不同的技术域解决同一类问题,就是时代的进步或者说颠覆性创新。例如同样解决交通问题,是用火车还是马车。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技术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即为什么人类开始对技术感到矛盾或者极端的走向了抵制。因为技术来自于自然,如果是在顺应自然的方向上加强人类对自然的连接,更加的顺应自然则会让人们感到舒适;如果是加强了人们和自然的分离,就会让人感到害怕。技术的生物化和生物的技术化是触发点。技术与自然的矛盾和碰撞,自然是人类诞生的基础,而技术又改变了人类和自然的相处方式。(比如空调) 金句 -路径依赖性,人的行为依赖于他们过去的全部行为 -科学是技术的副产品 -以生物学的演进为例,博物学是定义与分类,没有能够解释物种的起源与演化,进化论才从时间长河的角度解释了演化。 -新技术首先是精神的构建,然后才是物资的构建。 -技术是一种化学物质,加速人类社会的进步。 -技术高度可重构,永远不会静止,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完美。 -现象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规则,技术都来自于对各种现象的运用。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现象和矿脉一样,被持续的挖掘和发现 -标准工程,规划和建造某个已知技术的新版本 -技术的发展有聚集效应,原因是来自于手艺性认知。 -人类的需求产生机会利基,机会利基催生新技术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读后感(五):送给像我一样喜欢“大问题”的朋友

技术的本质 布莱恩·阿瑟 送给像我一样喜欢“大问题”的朋友 技术到底从何而来? 我相信这是个萦绕你我脑海许久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将技术理解为科学的延伸,从“科技”这个词就可见一斑。但这样的理解就对吗?阿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阿瑟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建构于技术,而技术是从科学和自身经验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的。科学和技术以一种共生方式进化着,每一方都参与了另一方的创造,一方接受、吸收、使用着另一方。两者混杂在一起,不可分离,彼此依赖。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没有理解火的原理之前,已经发明了生火的技术。科学领先,不等于技术领先。 那到底什么是技术呢? 阿瑟给出了一个三层式的解释 (1)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 (2)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缩微的技术; (3)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现象。 归根结底,任何基础技术都是对现象的利用,基础技术组合成了技术组,更高一级的技术体则由技术组组合而来。比如手机摄像头核心还是要用镜片捕捉光,也利用了石英治镜的现象,组合其他零件最终形成一整个技术。 那么两相结合,下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是不是科学越强就一定技术越强? 不一定:技术要积累,要组合,不是说我们知道了火箭发射的原理和科学知识,就都能像SpaceX一样造出Starship-这也解答了大家从另一面问出的问题,像Elon这种人做的都是利用早就现成的科学原理做出产品,那是不是他们的产品和公司就不值得尊敬?答案应该很明显,不能,因为从科学到达技术,需要走过长长的实践,需要一点一点的去尝试,改进,提升。仅仅拥有原理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和Engineering的定义很接近。 技术要如何发展?本质上是要有两个过程(或曰两种形式) 一个是组合堆积。当有了足够多的元技术,技术与技术之间互相堆叠,组合成了新技术,智能手机的案例就不用讲了。 另一个是螺旋的上升。当改进了一个方案的部分内容,其他部分跟着改变。 比如汽车现在改成电动的,那不会只有动力总成发生改变,相应的,底盘,全车的电力系统,空调,甚至减震,悬架,都要相应发生改变。 新的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累积才能产生量变 - 就连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技术发展根本的原因,或者说驱动因素有哪些? 从拉的方向:需求的带动,无论是新的需求,还是原有需求的升级(智能手机again)。当然不只有消费者,诸如法律法规的需求等,也是重要的拉动因素 从推的方向:有足够的子模块用来组合,子模块又有足够多的足够好的支撑,或者就是我们说的技术储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元技术都没有,怎么能组合起来呢。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技术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劳作方式,整体效率,于是新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方能更早就有先进的经济学研究,因为技术的改变,社会劳动效率就改变了,生产模式也随之而变,以前踩缝纫机现在都进纺织厂了,在这个基础上社会整体分工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学自然跟着就变了。 经济反过来影响技术:更新的技术要想占据市场,又要有经济的背书才能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不认可,再好的技术也没用。反之只要市场认可,就能一直发展,哪怕有缺陷也能推广。 经济学因而不能被认为是和物理化学一样相对不变的学科,相反,它因为技术的变化而一直变化,但不能因此就认定经济学是伪科学。 本书的整体评价 我给5颗星,因为作者很好的提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解释了科技发展所体现出来的自主性,类进化性的行径。也很好的解释了从古至今,何以我们能从钻木取火,到九天揽月的技术巨大进步。它就像《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带来了很多思考,而这两本书也可以互相符合彼此逻辑:人类之所以在新月沃地和黄河上游等地最早开始发展,恰恰是这些地方有原始小麦作物的种子,我们的祖先做的,不过是驯化这些种子(利用现象)。而为什么美洲一直等到西班牙人十个人入侵四百万人的时候还没有高效农作物养活自己?很简单,美洲大陆没有原始小麦植株。今天美国的小麦产量可多得很,要是以前有小麦,今天的印第安人估计就是全球大佬了-扯远了。 当然这书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作者举的例子太过晦涩,尤其是对于飞机发动机的原理部分,可能没了解过的人读起来会不太舒服 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