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比伦读后感100字

巴比伦读后感100字

《巴比伦》是一本由[法]雅丝米娜·雷札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比伦》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起心动念 最终导致了行为结果 无论是哗众取宠 还是手持式吸尘器 混乱的奇思妙想 只能吃上树的鸡 给人生增添庸人自扰的问题 其中有正确的问题 和自缚的问题 最终的指向并无二致 如小鸡为什么过马路? 回答可以是各种深刻的哲学思辨 死亡是一道下酒菜 作为回到未来的路标 为新的生活接风洗尘 如果没有死亡 天堂就会变成地狱 温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巴比伦人将世世代代 永居其上 了解死亡 你才能继续前进 修得深度思考的学分 让打开的心结 得以延续 死亡随时随地 以一切皆有可能的 想象力生发 至于复活 反而没有那么大悬念

《巴比伦》读后感(二):读书笔记1660:巴比伦

作者是个剧作家,小说的写作手法更像是剧本视角,作为一个老年人题材,叙事显得拖沓,繁琐,最烦人的是跳跃,所以读着读着人物关系忘记了,又要回头去翻,估计这是它评分比较低的原因。

耐着性子细细看其实还好,一栋公寓,几户邻居,一个心血来潮的聚会,沉积多年的怨气,杀妻案是个噱头,埋藏在里面的是老年人的生活琐事,对过往的回忆,对现实的无奈,未来,未来不过是等死罢了。

多年前死去的前男友不断出现在女主的心头,不知道里诺和德内有什么相像的地方,仅仅是一起爬楼梯的邻居吗?难得的是读到92页时书出现了错页,三十多页的文字无法阅读。这样也好,伊丽莎白的叙述本身就隐藏了些什么。

伊丽莎白的老公损失了一个箱子,被用来装了尸体,我估计他也不会要了,里诺被抓走了,再回来估计要很多年后了,小猫被送了人,我估计它活不了太久,莉迪的植物有伊丽莎白照顾,一切看上去又恢复了平静,唯独伊丽莎白失去了一个朋友。

《巴比伦》读后感(三):人际漩涡下的生存困境

(实在不好意思再发给导师问 这篇有无publier的可能..)

Sur le bord des fleuves de Babylone, nous étions assis, et nous pleurions en nous souvenant de Sion.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旧约·诗篇》

雅斯米纳·雷札(1959—— ),法国戏剧家、小说家,其剧本代表作《“艺术”》和《杀戮之神》为她带来世界声誉,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她也因此曾两度荣膺美国托尼奖、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2011年,波兰斯基将《杀戮之神》更名《杀戮》搬上了银屏,使更多的受众逐渐了解雅丝米娜·雷札。

雷札创作类型多样,除了戏剧之外,她也从未停止过小说写作。2016年,小说作品《巴比伦》荣获法国雷诺多文学奖和龚古尔中学生奖。小说以两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中心,讲述了一场“春日聚会”引发的血案。在犯罪小说的外表之下,雅丝米娜·雷札以她特有的幽默与敏感展开一幕幕日常琐屑、夫妻关系、社会生活的荒诞剧,展现了在繁杂的世界中失去归属的孤独。

披着侦探的外衣

小说故事并不复杂。小说叙述者“我”名叫伊丽莎白,和丈夫皮埃尔住在公寓的五楼。六楼的邻居是马诺斯克利韦夫妇——让-里诺和莉迪,让-里诺在一家酒吧遇到了歌手莉迪,两人一见如故。因为不爱乘电梯,我和让-里诺常常在楼道里相遇。我60岁生日那天,让-里诺邀请我到欧特伊去看赛马。这天过后,我就喜欢上了让-里诺。我们时常一起出去走走,偶尔还到街角喝杯咖啡。我觉得他是最温柔的男人,有时彼此之间说些从不跟被人提及的知心话。

有一天,我打算组织一场“春日聚会”。而散场后的一个小时,邻居让-里诺敲门告诉我和皮埃尔他刚刚把妻子莉迪掐死了。丈夫皮埃尔让我不要多管闲事,但我还是趁他入睡后帮助让-里诺把莉迪的尸体装进行李箱,打算放到不远处的工作室。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在公寓大堂,我们意外撞见聚会晚归的三楼女孩,我拿起手机,决定报警……

书写复杂的人际

让-里诺和莉迪这一对看似和谐的夫妇,为什么最后会走向这般结尾?究其吵架根源,仅仅是因为在聚会上,让-里诺讲了一个莉迪的故事。有次在餐厅吃晚餐时,莉迪问服务生给鸡喂的是不是有机饲料。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她又问到鸡有没有在树上栖息?服务生觉得很滑稽,而让-里诺一直拿这句话打趣。争吵中,让-里诺指责莉迪每天只会同情家禽,而不是同情人类,这让他受不了。情绪失控后,他生生掐死了妻子莉迪。

事实上,“人际关系”一直是雷札笔下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艺术”》中的塞尔日、伊万、马克因为一幅白色油画产生争吵,还是《杀戮之神》中两对夫妇、四个成人之间因种种琐碎而翻脸,无不都刻画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残酷、厌恶。《巴比伦》自然也不例外。人际从来不会简单,看似平静的关系之下暗流涌动,而“我”渴望逃离自我、逃离他人、逃离过去。

刻画生命的虚无

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一样,雅斯米纳·雷札似乎对照片也有着某种执念。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这本摄影集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了多次。在“我”看来,《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凄凉悲惨的书籍。“物景是关键。真正的联系在于物景。”人生虚无,仿佛只有照片是永恒。与此同时,“要是没有日期,没有中心人物的名字,照片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巴比伦》中,作家也没有吝惜笔墨感慨时光逝去,青春不再。正因为如此,以照片为代表的事物才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包括让-里诺提及的父亲常常念的《圣经》里的那句话:“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在犹太教的圣典里,锡安是耶和华居住之地,是耶和华立大卫为王的地方。一直以来,国破家亡的犹太人都期盼着上帝带领他们前往锡安,重建家园。或许,当让-里诺的父亲高盛朗读这句话的时候,他“曾有过一种对模糊整体的归属感”。只是这种归属感过于遥远,于是,命运才会“一半是痛苦,另一半大概就是所谓的虚无”。而这虚无,这孤独,恰恰是我们每个人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