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读八十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重读八十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重读八十年代》是一本由朱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一):生在陌生年代

一直很喜欢朱伟的作品,他写的散文小品,他主编的三联生活周刊,精致的文字中总能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追求和担当。

本书记述了朱伟熟悉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包括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王安忆、莫言、马原、余华和苏童10位八十年代的大家以及他们所引领的那场文学革命,关于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创作、他们的轶事。

作为《人民文学》和《中国青年》的编辑,朱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作家们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更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而站在了改革开放新风带来的创作前沿,深刻感受了时代所引发的思想变革。如同朱伟引述朋友的话——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大家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

尽管自己生于八十年代,但朱伟和他的作家朋友们所感知记录的八十年代却有些陌生,所接触阅读的作家作品也只有寥寥几部,但仍能感到那是一个如夏花绽放般的激情年代,每个人都因时代变革而充满希望、不懈奋斗。

朱伟希望把这本书写成一部文学史,但从中读到的更多是那个时代的发展史、变革史、思想史。

本书值得八零后们一读,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孩童时的那段日子。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二):朱偉的新書

雨意涼涼中收到朱偉先生的新書《重讀八十年代》。內容可以說是舊的。文章卻是新的。

這本書封面設計很見巧思。“捌拾”兩個金燦燦大字串起了書中所寫諸位作家的名號。很有些解構一切的後現代意味。除下書衣。書脊裸背而鎖線。正是最好的平裝書形式。內頁排版亦疏朗有致。

見到這本書首先讓我想起的是臺灣尉天驄先生那一部《回首我們的時代》。當時讀到這部書的時候。心內就在遺憾。以海隅一島尚有如此豐滿之記憶與收獲。以大陸之大。卻無一部更具重量感的書來回顧一九七八年以後的文學歷程。

尉天驄與朱偉兩位先生雖然年輩不同。但對大陸和臺灣兩個華人文學重要地域的發展來說。作用是相似的。他們都是以編輯的身分參與進文學圈子而且都交游廣闊。許多當代文學的大事件就在他們身邊誕生。這使得他們在其中的見聞是得之者真知之者深的。

當然這二位的文章風格不大相同。朱先生也許是後來做新聞刊物主編以及寫專欄的關係。下筆更克制。保持點到即止的靈動輕快。但又絕不浮光掠影。有意思的是這樣寫下來也並未影響文字內在藴藏的詩情與史識。

與《回首我們的時代》重在交游憶舊抒懷寫意不同。朱偉的新書把重心放在對當年那些作品的細讀上。是其是而非其非。下語穩准狠。有四兩撥千斤的力道。

說起來讀朱偉先生的文章也十來年了。他的書每有出版一定會買一本來讀。他起點高自律亦嚴。下筆決不苟且隨便。是以文章質量總是穏定恆常。沒有一般專欄作者參差不齊時有注水的毛病。

那些年追著讀他在《三聯生活周刋》上的專欄《有關品質》。雜誌到手總是首先讀它。翻完雜誌再讀一遍。談文學談音樂談風土。凡有所指皆有可見。絕無敷衍塞責之處。雜誌積存多了便把專欄那一頁剪下來。裝訂成一本。總有四五十篇吧。至今仍在書架上某處。

《重讀八十年代》裡的不少內容其實當年的專欄都寫過。不過限於體例。常常惜墨如金。如今朱先生退休。悠游自在之餘重寫那段歲月。自然可以放開手腳肆意一把。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三):重读八十年代,书没看,先干为敬

前天苏州好友给我发来最近那边在办的书展的照片,问我中信图书有没有想看的。在苏州几年也没有去过,名气不大,也没有什么精彩地方。

有趣的是大早来公司挂上qq,收到了亚马逊给我的邮件,内容是前段时间朱伟的新书《重读八十年代》,中信出版社出版。熟悉三联生活周刊的应该对朱伟不会陌生,前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前几年退休,现在应该是苗炜和李菁等一批人在搞了,当然之前这些人也在。这本书是朱伟退休后在周刊的专栏,几年时间重读了八十年代出来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我们可以作为个人文学史来读,有趣,有料,也有深度(我还没有读)。我关注朱伟三个原因,一个上面的周刊原因,还有一个是他的微博定期更新很多古诗词,好看,最后一个原因是节气,他曾经出过一本关于节气的书籍,苏州图书馆借阅过。总觉得朱伟走了之后,三联生活周刊会有变化,而且读者也会感觉出来,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了周刊不会因为一个人走了,变太多,因为已经有很好的运作模式,而且有一批优秀的编辑。

重读八十年代里面有王蒙,很惭愧,他的书我没有读过,但是老爷子很豁达,锵锵三人行侃侃而谈,1934年的人了,一个活历史。可惜,现在节目停了,老爷子也看不到了。还有两个事情比较特殊,一是老爷子躲过了,最后还是文化部部长,后来安全地退下来了。二是老爷子自愿到新疆十五年,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可见人的随遇而安。

李陀,不了解,也没有看过他的书,听过名字。

韩少功,一年有半年生活在乡村,半年生活在城市,过着农民和城市的生活结合,很羡慕。写过一本散文册子,山南水北,听名字你也会忍不住想看,确实也很好看,语言平实幽默。

陈村,知道是上海作家,其他不知道了。

史铁生,散文和人一样很硬。

王安忆,我喜欢的当代女作家之一,长篇小说,短篇,中篇都有,主要还是写漠河,东北少数民族的故事。她是我知道作家了最喜欢足球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个女作家,不容易。她的小说大部分看过了,而且荣幸的是有一个在孔夫子意外淘到一本日记集子,一直好好保存着。有机会这本书一定要找她签个名。

莫言,中国解放军干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乡村题材故事,很喜欢,因为很熟悉。获奖之后,没有新作品了,有点可惜。

马原,不了解。

余华,苏童,语文课本里有选过文章,没看懂,记住一个名字,叫先锋派。

朱伟一个字一个字重新读的,应该写了还有很多作家,也还有很多作家值得写,等待续。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四):重构八十年代

作为95后,此前我并不认识朱伟先生。表哥笔下的他是一个文艺且严肃的人。依着我的想象,这本书全是很沉闷的长篇分析。猜对了一半儿,有分析但并不沉闷。

书中分享了八十年代知名作家如莫言、王安忆、陈村等十人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分享,是因为他的笔调并不锋利,他好像是在对着某些故人,亦或者是自己真挚地说话。冷静地分析作品之余,也会不经意流露出温情。他与作者间的故事、作者的创作历程,这些都写得很节制。

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看到了物质不充裕,人们却对精神有着无限热情的年代。男生穿着简单的白色背心,大裤衩,歪歪扭扭地围坐在一起。因着对美好的向往,男女之间的羞涩也一时抛之脑后。我未曾经历过那个被许知远称之为白衣飘飘的年代:诗人西川会到昏暗的小屋子里和一帮豪放的诗人喝酒、浪诗;《存在与虚无》能卖出上百万册。陈嘉映说,那个时候我们只有精神。

我总爱看那些无关正题的细微之处。关于史铁生的那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126面到127面写的和史铁生出国交流的那段文字。“那时我们都感觉他身体尚好,除了大家要一起帮他抬抬轮椅,没觉得什么不同。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一家温馨的小酒店里,推着他一起去逛街,在月色与花树下碰杯喝啤酒。”平凡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总是能触动我的心弦。另一篇关于陈村的文章,写到了他是如何踌躇满志地编写教材,讲授动词是”句子的肌肉“,最后不了了之。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被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来,带着一种生猛粗粝的气息,夹杂在文学分析里,便有了魔幻感。对我而言,它们都算得上文学的一部分。

十位作家中我只看过七位的作品,而我最喜欢的余华,也渐渐从记忆中淡去了。在我十五六岁时,有着按耐不住的对精神的渴求,看过古今中外百余本文学作品,我往往会自得于在看书之前有过和作者相类似违背常规的想法;长大一点,我对文学的兴趣转移到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等思想家的文字上。而当我在看这些思辨性文字的时候,始终带着文学的心绪;真正读到文学作品时,那种感觉却耗散了。然而,这本书却营造出了一种文学的氛围,失去的情绪,被我找回了一些。木心曾说,画画的功夫在画外。对于高于人生的文学也是如此,贴合太近与深深扎入现实同样笨拙,它更像是平行宇宙般的存在,远观或想象时,才能更从容地进入其中。

我不会把这些书重看一遍。我回忆起当年读到时,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往往能引发我的兴趣,而有些故事与我的生活偏差太大,即使在我看过更多的资料后,还是很难感同身受。这本书,很温和,也带着一丝冷酷。或许是编辑对于文字的要求甚高,当文字确实充满力量而又平实的时候,就会丧失一些柔和的感觉。

从开始重读五百多万字的书到写出这本《重读八十年代》,事实上,作者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八十年代。这是对自我记忆的维护,对失而不能复得的往昔的缅怀。它就像是第三空间一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当你深入其中时,不知不觉摸到了未来的迹象。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五):回忆与向往——《重读八十年代》书评

八十年代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期,深处其中的一众人在那个时代歌唱,创作出了现在看来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孕育出来的众多文学作品并成为经典。在那个时代,活跃者人数众多,且丰富多彩,而在本书中,选取的则是作者认为很有代表性的十位作家。这十位作家自然不能代表整个的八十年代,但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片段出现,显示出其珍贵,毕竟回忆总是美好而深沉的。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跟着作者去重读这些片段,想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是幸运的,因为尚在年轻时,亲历了八十年代的文学革命。说是革命,这毫不夸张。可能对我们今天很多年轻的读者来说,作者选取的这十位作家,他们并不是很熟悉。而对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来讲,也许只能从文学史中去了解提到的这些人、这些作品,或许是因为有些人所说这些作品对今天来讲可能不那么市场。对我来说,读大学时,开始接触这些人的作品。在这些人当中,除了对李陀印象很浅之外,其他作者的作品基本都读过,当然有的时候是囫囵吞枣式地读。那时我无法心平气和地读王蒙、莫言还有苏童的长篇。我那时的感受是他们的作品总不那么——现代。但毕业多年之后,我现在来去回顾八十年代文学的时候,再去看那些文字,总觉得文字下的力量在涌动,才觉出自己年轻时候的狂妄无知。

作者在谈及作家的时候,都是通过自己和这些人的交集来展开对主要作品的梳理。作者朱伟是一位好编辑,他发掘了很多优秀的写作者,所以对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来说,能否遇到欣赏他们的编辑真的很重要。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能让这些作家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才能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的作品。他的重读,似乎是一种客观的审视,就像自己是一名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看着一帮众人在那高谈阔论,“那正是年轻而值得回味的日子”。作者梳理人物关系、代表作品,结合各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将脉络一一捋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个片段似乎立体了很多。作者似乎有意淡化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交往,着墨最多的是分析这些作家的重要作品。对于喜爱这些作家的读者来说,了解这些作家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以及创作时的人生轨迹,也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观照作品。

作者梳理人物关系的时候,总觉有一种感动,那个时代是做什么都不谈钱的时代,只有精神。他们的作品讨论各种主题,在我看来不管是王蒙对身份、处境的追问,还是莫言对生殖的崇拜,还是陈村对叙述方式的尝试,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史铁生笔下的“命运”主题。所有主题表达的归根结底,都是命运。者在梳理这些作家的作品时,我们一方面能感受到不同作家的人生轨迹,一方面能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跌宕人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些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内心的柔软。

重读,既是回忆,也是缅怀,回忆让人感到的是美好,缅怀让人感到的是温暖。八十年代,至少在文化圈,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温度和来自那个年代、那些文字的力量。每一位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集合,构成了整个八十年代文学史。作者提到的一些人有些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对于他们构建起来的整个八十年代的文学框架来说,他们功不可没。然而八十年代毕竟短暂,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能读到这样一本书,我想对我们浮躁的内心来讲,也许会成为一种鞭策、带来一些温暖和向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